退出閱讀

極限警戒

作者:墨武
極限警戒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巾幗

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巾幗

若用職場比擬,王貴妃和鄭皇后屬於同時進入職場,鄭皇后升遷始終在王貴妃之上,王貴妃不服,但她有個獨天得厚的優勢,那就是她有個親生兒子趙楷!
朱敦儒怔了下,見沈約說的客氣,終不好火爆相對,遲疑道,「指教不敢當,沈公子詢問,朱某儘力而答。」
瑤琴輕響,卻是崔念奴輕撥下琴弦。
存在未見得合理,但存在一定有存在的原因。
眾人皆驚。
但他這麼說雖然沒錯,怕李彥借題發揮,終究還是謹慎了一些。
她方才是悄然的上樓,固然像不想驚擾眾人,但卻更像有偷聽之意。
沈約見狀,知道這個鄆王肯定大有來頭,問了句,「鄆王是誰?」
沈約微皺眉頭,隨即道,「朱先生,沈某有一事請教。」
沈約問道,「看來朱先生不想提及賢臣之名。」
但在沈約望去的時候,腳步聲轉為沉重,隨即一紅衣女子走上樓來,輕聲道:「念奴妹妹,方二娘讓我來傳話……說是鄆王想要見見念奴妹妹和圖書。」
李彥暗怒,表面卻是風平浪靜。
沈約笑笑,「李大人高見,著實讓沈某眼界一開。」
朱敦儒驀地挺起胸膛,他看到崔念奴黯然的表情,對他而言,這絕對是難以忍受的事情。
沈約卻是心中微動,「紅玉?」
李彥方自展顏,沈約又道,「不過凡事講求因緣。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厭。」
他兩個字吊起旁人的憂心,隨即微笑看向沈約,「這都是下官的一些想法,不知道沈公子覺得如何?」
沈約卻感覺到崔念奴的笑意。
朱敦儒心道,我如今提誰名字,不是推薦,而是惹禍,既然如此,我如何能說?
眾人更驚,哪怕崔念奴都露詫異之意。
朱敦儒被琴聲激勵,揚聲道,「不錯,不止蔡京、梁師成並非賢臣,媼相童貫,少宰王黼,還有……」
看向李彥,朱敦儒一字字道,「這大內總管李彥,均非賢臣。」
「姑娘貴姓?」沈約問道。
朱敦儒沉吟良久和-圖-書才道:「忠君為民,就為賢臣。」
李彥久在後宮,對這些門道自然也是清楚,作勢起身道,「沈公子,要不要下官幫你拒絕鄆王到達這裏?」
那女子年紀稍長,可風姿颯爽不讓鬚眉,著實有著一股英氣。
因為在場眾人都知道,鄆王和太子年紀相若,鄆王近年來更得天子寵愛,有人甚至認為鄆王趙楷取代太子也是大有可能,李彥居然會為沈約得罪鄆王?
那紅衣女子猶豫片刻,終於道,「妾身姓梁!」
蔡京、梁師成眼下在京城,可是如日中天的權勢,任憑哪個提及,都不能直呼其名,沈約恁敢這般言論?
李彥佔據上風,突然道,「不過……」
這女子和崔念奴不像是一夥的!
朱敦儒、李若水心中沉冷,暗想這沈公子和李彥只怕是一丘之貉。
這個趙楷,也是王貴妃始終想要超越鄭皇后的原因。
眾人驚詫,不解沈約面對崔念奴都是平靜自若,為何會對一個風月場所的女子這般慎重?
他不和*圖*書等說完,突然向閣樓樓梯的方向望去。
打擊朱敦儒、李若水這兩人不是他的目的,試探沈約的想法,才是李彥的當務之急。
她回答得體,再加上崔念奴在旁,眾人實難對這個叫做紅玉的女子有興趣。
紅衣女子身手不凡。
沈約飛速得出這些推斷,卻並不在意,無論趙楷是否為他沈約而來,對他而言,都算不上問題。
其實不用李彥多說,沈約聽到鄆王就是趙楷,立即想到了其母王貴妃。
趙佶殺一儆百,王貴妃雖未被殺,但氣焰著實受創,趙楷隨即來見崔念奴,是偶然,還是必然?
沈約隨即又道,「我想朱先生厭惡為官,自有朱先生的原因。」
李若水暗自詫異,心道這人得李彥巴結,如何會不知道鄆王是哪個?
那是宋朝歷史中,讓人難以忽視的一個女子,對於沈約而言,這個名字比起李師師還要有名。
沈約沉吟道,「對於紅塵世事,有些人是不為,有些人卻是不能。因此我想請教朱先生,若真能為m.hetubook.com.com掌權官員,為天子分憂,可有什麼諫言?」
紅衣女子看似尋常的一個舉動,卻讓沈約嗅出不尋常的意味,那女子不想沈約會注意她,微有詫異,隨即笑道,「公子言重了,妾身沒什麼大名,小字紅玉。」
崔念奴垂頭不語。旁人見狀,或許覺得她在為難,或許認為她在替朱敦儒難過,只是苦於身份,不能分辨。
就如一個女人認定別的女人是綠茶一樣,無非直覺,你若讓她說出邏輯,那是很難的事情。
李彥眼珠轉動,「鄆王名楷,是聖上第三子。」微有沉吟,補充道:「沈公子在攬秀軒見到的王貴妃,就是鄆王生母。」
「在朱先生看來,誰是賢臣?」沈約問道。
朱敦儒又愣,半晌才道,「親賢臣、遠小人,此……乃朱某建議。」
他引用的是《出師表》中的言語,原文是——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李彥哼了一聲。
他腦海中驀地閃過個名字。
沈約見狀,暗想李彥能在高位,靠的不僅是溜須拍hetubook.com.com馬、曲意奉承的本事,還有辯才。
有人在接近,如同狸貓般悄無聲息。
沈約不動聲色,突然望向那進來的紅衣女子,「還不知道……姑娘大名?」
眾人聞言面面相覷。
若是同夥,何必偷聽?從崔念奴口中知曉究竟就好。
沈約緩緩道,「那若是讓朱先生有機會在天子面前一舒胸臆,不知道除了親賢臣、遠小人的言論外,還有什麼……」
那女子目的為何?她借傳話想要刺探什麼?
醉翁之意,或在他沈約!
那是一種感覺,憑表現不能看出。
李彥侃侃而談,李若水、朱敦儒都是沉默下來。
沈約淡然道,「若依照朱先生這麼講,蔡京、梁師成等人,自然算不上賢臣。」
眾人微有發懵,不知沈約的態度。
沈約驀地入宮,王貴妃利用王月宮暗自對鄭皇后發難,如果是以往,趙佶說不定不能發現端倪,可經歷十年苦難的趙佶對人性有了新的認知,再加上對後宮女子多了未來的預見,是以在王貴妃方一發動的時候,就撲滅了後宮之火。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