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極限警戒

作者:墨武
極限警戒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千零七十三章 張陵三技

第二千零七十三章 張陵三技

道家以無為顯清,釋家用明心見性,本質何在,去昏顯清明,清明得見真!
沈約微有揚眉,「天涯,你是說張陵、張角都和……你有過聯繫?」
完顏婁室詫異之餘,不由問道,「張陵所學何技?」
學渣才會求神鬼助考,真正的學神,對一切了如指掌,明了問題變化,如何會信那些虛無縹緲的神鬼相助?
崑崙就是個寶藏。
仁義和心性般,不是辯出來的,不用約束的,而是行中得現。
「孫思邈尊重旁人的選擇,別人自然尊重他。」完顏希尹聽天涯所言,很有感慨,說話時,看了沈約一眼,沈約不也是同樣的為人?
天涯並不隱瞞,「張陵選了三技。」
他對「道」理最明,知道要入「道」,當先見「道」,可就是這個見道已屬不易——蒙眼分辨道路本難,見「道」就如人在暗途,雙眼被蒙,卻能找到那本存在的明光般。
聶山見狀驚奇中又有艷羡,「閣下這是證悟了嗎?」
一個熊孩子的和圖書背後,總有幾個熊家長的慫恿教唆,天涯如此清醒真誠的背後,是天女一顆誠誠求進的用心。
沈約詫異道,「聽你這麼說,張陵是知道張角的命運,這才希望學得命數技藝,為張角逆天改命?」
天涯緩聲道,「更何況,孫思邈意識到他面臨著一個更大的危機,若不解決,只怕事態嚴重。」
何意?
對常人而言,崑崙學識寶藏著實讓人心生嚮往,完顏婁室雖是名將,仍不能免俗。
天涯默然片刻,「和我有聯繫的是張陵。張陵此人極真,他也進入過崑崙。」
天涯「嗯」了聲,「不錯,斛律明月一死,太平道的注意力隨即落在孫思邈身上。他們認定孫思邈和張角一樣,均得天傳大道,於是請求……或者說是要求孫思邈擔當太平道的宗主。」
眾人暗想,這是自然,雖說道家無為,可哪怕是孫思邈這般人物,都是選了三樣技能,能有機會進入崑崙的人物,自然會將技能點和_圖_書加滿。
一念及此,完顏婁室輕嘆道,「原來大慈大悲之心,已屬難能。」
斛律明月死了,太平道少了強力壓制,蓄積多年的力量一朝迸發,後果不堪設想。
天涯不是一個人,可卻有著世人刻意改變、但恰恰是最寶貴的真。
他知道能過天女考驗的人,都是意志堅定之人,這般堅定並非痴迷,而是真正知曉自己要做什麼,既然如此,命數如何,本不在那些人的考慮之中。
沈約緩聲道,「世人繁多,見道萬中無一,閣下還請好自為之。」
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只要通過天女的考驗,就能入崑崙學得無上絕技,這對世人而言,絕對是極大的吸引。
聶山嘆道,「這般人物,遺憾此生不能一見。」他在朝廷多見阿諛奉承的違心之輩,難免心灰意懶,聽聞孫思邈往事,不由再起振奮之心。
「什麼危機?」眾人多是不解。
這話著和_圖_書實讓人難以理解,可沈約一聽竟明,詫異道,「你是想說……張陵是穿越過來的?」
他是個天才,行事是以天馬行空,但他本性卻是尊敬、憐憫並存——尊敬他人的努力,憐憫他人的自縛。
孫思邈不拘一格!
沈約望向那閃亮的牆壁,沉聲道,「張陵為何要學命、卜。得入崑崙之人,也會去想命數一事嗎?」
因為尊敬發自內心,不出禮節,反被那些掙扎著嚮往光明的人能夠感知。
完顏希尹看向同僚,眼中有柔光閃動,「都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又有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婁室將軍一念改變,天下幸事,軍民幸事。」
從年代上講,張陵的時代,本在孫思邈和楊堅之前。
沈約皺眉道,「太平道的危機?」
天涯承認道,「的確如此。」
「張陵學醫應和孫思邈般,想要懸壺濟世,憐憫蒼生。」完顏希尹道。
沈約感受到天涯的真。
完顏婁室不由雙手合十在胸前,感激道,「多謝勉勵。」hetubook.com.com
眾人怔了下,有孫思邈、楊堅後車在前,他們難免思索張陵這般選擇的緣故。
直到此刻,他才真正感覺到沈約的拳拳真心。
天涯默然片刻,「張陵學命數,本是為張角考慮。道無情,道又多情。無情是因斷痴,多情是因為慈心。天女說了,人若沒有慈心,這世上的世人本沒有存在的意義。」
完顏婁室長吁一口氣,這才發現,他雖矜夸人前,但在此間,領悟卻屬遲鈍,真心道,「不才得聞高見,當會信奉受行,不敢怠慢。」
感受真心,本是你也有真心的那一刻。以猜忌之心照的均是猜忌,同理可知,以真心方能顯出真心。
因為真,所以看的清楚。為何五蘊遮?昏聵不真罷了。
他說到這裏的時候,臉上竟有柔和的光芒綻放,如同牆壁的光芒和他合二為一般。
天涯如此,那天女呢?顯然也應如此。
沈約反問道,「張陵如何會知道張角的命運?」
入寶山,豈有空手而歸的道理?
完顏婁室心hetubook•com.com道,按照你這說法,我學兵家之法,就是要拱火滅世,視蒼生為芻狗了?
完顏婁室露出絲微笑,「證悟尚早,只能說是見道而已。」
眼為六根之一,色為六塵之迷,此般見道,靠的不是六根陷六塵,而是斷六根,除六塵后的發現。
談論忠臣的時候,是因為那個時代奸佞橫行;講求孝慈的時候,肯定是有不孝子的襯托、家中動蕩;若是人人證悟,何必談什麼仁義?因為仁義本是證悟自然而然的顯現。
不用眾人再問,天涯已道:「張陵選的三技是醫術……命術和卜術。」
他自幼就對武、兵有著非同的悟性,運兵之妙,全憑聰穎,是以倒未想過其他的事情,可變故連連,讓他感覺信奉不實,如今深想——自己領兵以後,每以百戰百勝自矜,可每一次戰役,其中都有生靈哀鳴,可他從未想到這點,如此看來,他不就是對蒼生如草芥嗎?
天涯輕嘆道,「只因為他和你類似,都是從後續空間而至,是以知道內層空間的變化。」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