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極限警戒

作者:墨武
極限警戒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千二百六十五章 永恆之路

第二千二百六十五章 永恆之路

葉宣兒望見沈約的所想,再道:「燈罩不止代表著身軀和五蘊,還意味著無明,它的厚度意味著六識產生的貪嗔痴,貪嗔痴引發的六塵的多寡?」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這句話是說世人某些行為導致看不到大局。
眾人倒是出奇的沒有問為什麼要除去沈約,因為他們均知,沈約或許有燈罩,但他的燈罩等同於透明。
葉宣兒一法通、百理明,「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阿彌陀佛四字的本意就是觀想身心光明,這是採用近似法來去除燈罩,顯露光明。」
因為信,慧遠念佛觀佛,一心不亂,這才日趨清明,但你讓他如琴絲、葉宣兒這般說出這種道理,仍舊難能。
信為百行先,若不信,無有能成。若不信而有成,肯定不過是隨波逐流,置身風口,轉瞬消逝,非有真成。
非幻不滅的就是永恆。
明心見性不就是要見永恆?
世人一生忙碌,只為了這個軀體,可笑的是——世人又從https://www.hetubook.com.com不去研究這個軀體的內在,等到這個軀體有毛病的時候,就將其交到別人的手上來處理。
僅此而已。
邪法所為則是大相徑庭,他們是進行pua的控制,讓你氣血低落,無能分辨的除了死,無路可走。
很多人小時候總有靈感靈見,為何長大了靈感真見會消失?這不是證明人入紅塵后,有東西漸漸累計,遮掩了那些靈光?改變了那些靈光?
靈光一現不應該是靈光始終都在?靈光始終都在,靈光只能一閃,是不是意味著靈光始終被旁的東西遮擋住了?
「因此這世上有了智慧和愚痴。」
你相信有不會幻滅的東西嗎?
如果你知道此理,為何不立即去做?
會幻滅的終究是虛有。
琴絲輕吁一口氣,「雖然我覺得比擬的仍不貼切,但終究能讓……我們,更明白一些。暖玉,你想的不錯,燈罩就類似我們的身軀,還包含我們的六識形成的hetubook.com.com五蘊。而燈泡,就如靈明點般的存在。世人在這世上,多是處於這種情況,將燈罩等同於自身,而世人因為那燈罩,從不知道靈明點的存在。」
慧遠雙手合十,「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施主所講淺顯易懂,哪怕是貧僧聽聞,都有茅塞頓開之感。」
暖玉對此顯然深信理解,因此一口道破燈罩和燈泡的比喻。
可你若記得你曾經的靈光,去除遮掩,就還能找到你的靈光。
手機壞了,換一個,或者修理下就好,但人體壞了呢?世人選擇賭運看看能不能修好,但只有在死到臨頭的時候,才想著發誓保護身體,可一等身體看似好轉,一切惡習故態復萌,再陷享樂中不能自拔,看不到老死之難免、世事之無常。
這不是和世人使用手機很類似?世人漸漸將手機當作自己的一切,甚至勸其離開手機都能引發世人的殺機?
他一生念佛,更是因為信、願、行。
琴絲說的是同樣的道www.hetubook.com.com理——世人因為執著軀體,同樣無法看到靈明點的存在。
信任、信任,信而任之。
後來無數得證人補充亦豐富了前往永恆之路步驟的細節,可不過是錦上添花,因為那最艱難的道路已被釋迦開闢出來,同時無私示現眾生。
信並不意味著真正的了解。
真有智慧,如何會選擇逃避?
世人從各種角度解釋修行,葉宣兒的這種解釋,可算是通俗易懂。
世人都認為理解數學理論需要智慧,既然如此,那理解人生全局,難道不需要更大的智慧?
發光的是燈泡,世人執著的是燈罩。
釋迦對那些天資真的不行之人,無法領悟佛語之人只能先讓其相信有這麼一條路,然後傳授其戒定慧的法門,增長其智慧后再助其了解。
珍貴的是珠子,世人執著的是盒子。
覺者已經發現,這世上有永恆的東西,但絕非人的軀體和意識、以及軀體和意識能達到領域,因此佛法千言萬語不過一個指向——告訴你怎麼利用正www.hetubook.com.com覺找到那個永恆,同於永恆。
葉宣兒反倒鼓勵道,「但我們開始嘗試進行了解,而且我們知道,這世上有的人的燈罩會薄些,不然何以有靈光一現的說法?」
可世人偏偏認為出家為逃世!出家亦是為了逃世!
沈約的思想展現人前,琴絲澀然道,「世人的行為的確有些荒謬,不過終究有人看清楚燈罩燈泡的問題,只是苦惱如何去除燈罩。老子曾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他是看懂燈罩、燈泡的人,可惜,他並沒有留下去除大患的方法。後人道教也根本沒有傳承到他的真正思想——既然認為身為大患,為何修道還要幻想永生不死的身軀?世人看似了解了一切,可唯獨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的軀體,不了解自己的意識,其實也是可笑至極。」
「慧遠的念佛法門,就是去除燈罩的一種法門。」
葉宣兒再道,「有智慧的人,因為燈罩更薄是以能透漏出更多的光明,光明引領那人時不時hetubook.com•com的靈光閃動,成為世上傑出的人才。而更有頭腦的人,開始思考為何有光明出現,等到他們發現燈罩的問題,顯而易見的就會去除燈罩,這就是去除無明、去除五蘊,或者說是去塵,這也叫做修行!」
葉宣兒盯著燈罩、燈泡的模型,露出振奮之意,「真明如燈,無明為燈罩遮掩住燈的光明。人以無明起,就是意味著人一出生,就因為身軀之故陷入無明。」見琴絲點頭,葉宣兒再道,「但有人出生的時候,燈罩薄,就會有更多的光透射而出,讓那人因明趨近於醒。在場的諸位,除了沈約外,恐怕都是這種人。」
聽起來比玄幻還玄幻,比魔法更神奇,但和世人歷盡數千年、仍舊突破不了長生極限不同,佛法卻將到達永恆之路的步驟比科學更科學的清楚示現。
沈約緩緩點頭。
有什麼擋住、扭曲了你的靈光?
佛語千萬,不離一意——幻滅滅故非幻不滅。
琴絲露出欣慰之意,鼓勵道:「說下去!」
琴絲露出微笑,「你就算燈罩很薄的那種。」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