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家父漢高祖

作者:歷史系之狼
家父漢高祖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正文 第415章 沒別的意思

正文

第415章 沒別的意思

可問題是,這些人再也不敢無條件順從他了,總是上書彈劾,反正就是要時刻證明自己是直臣。
張不疑認真的說道:「陳買治理蜀郡,用的是強硬的律法,無論是修建馳道,還是執行廟堂的其他命令,蜀郡都是最快的,陳買為人強勢,手段殘酷,故而當地官吏都不喜他,這些彈劾,也就未必能當真。」
長安群賢是不能聚集在一起的,他們只有分開了才是好群賢,但凡三個以上聚集在一起,那就要開始拆家了。
隨著一聲祖傳的高呼,劉長成功的弄醒了兩個剛睡下的小傢伙,兩個小傢伙啼哭了起來,雍娥手忙腳亂,好在還有宮女,安撫好了兩個孩子。
典客馮敬原先唐國的大臣,後來跟隨劉長來到廟堂擔任九卿,這位跟張不疑一樣,也是大貴族出身,他祖上乃是戰國時韓國上黨郡守華陽君馮亭,這位因為不願意獻土與秦,向趙稱臣,引發了秦趙之間的一次小誤會,史稱長平之戰。
劉長忽然笑了起來,讚許的看著張不疑,「你這廝可以啊,兩篇奏表,就能看出這麼多??」
可在這個月,彈劾陳買逼迫百姓造反的事情卻不斷的出現在了尚書,晁錯都有些坐不住了。
「大胆!!!!」
王恬啟只是笑著,並沒有開口。
「哈哈哈,那你去讓晁錯去回批吧!」
馮敬在任職之後,做的還是不錯的,無論是對內部的諸侯,還是對外王,都能做到公正不阿,賞罰分明,禮儀周道,先前有西域幾十位外王前來,他能將這些人同時照顧好,面子裡子一起掙,劉長對他還是很滿意的。
劉長熟悉的來了一招佔為己用,隨即說道:「群臣聽聞,那都是讚不絕口,他們都驚呆了,周昌更是連著拜了三次,高呼大漢萬歲,說有朕這樣的君王,何愁大漢不興啊……」
呂后複雜的看著面前的這個豎子,「我到底是做了什麼孽啊……」
聽到這句話,張不疑不屑的笑了起來,「誰能將大漢當作是獵物呢?」
「請陛下現在就派人去訓斥陳買,當眾指責他的行為,停他一年的俸祿,嚴肅的告訴他:這次升遷的機會將因為這件事而不復存在。」
劉長年紀越大,越是能體會到當初阿父的想法。
「這樣的行為,就像是堵住了自己的雙眼和耳朵,低下頭盯著自己的腳尖,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和_圖_書不疑猛地跳了出來,指著周昌罵道:「老狗!你怎敢辱罵陛下?!」
馮敬認真的說道:「陛下!我大漢自從建立之後,除卻在匈奴戰事,其他時候,都是由他國的商賈使者前來,才能得知外部的情況,按著如今的消息來看,天下並非是古人所想的那麼狹小,在遠處,還有什麼樣的大國,又是什麼樣的情況,我們都是不知道的……至於這些外來的使者,商賈們所說的話,是否是真實的,我們也不能確定。」
而周昌此刻為什麼會暴怒呢?
「先別說他的事情了……說說蜀郡的事情吧。」
帶著幾個人來到了厚德殿,張不疑就忍不住說道:「陛下,周昌這廝該換掉了,可以讓季布來接替他的位置!!」
「這校場,甲胄,招募的事情,您都得多費心。」
張不疑頓時回答不出來,因為他並不了解這個身毒國。
他搶什麼軍功啊,他生來就是大漢徹侯的第一繼承者,還需要為了一點軍功去做這樣的事情嗎??
「什麼樣的猛獸和賊寇需要用這麼多的甲胄強弩啊??你這是想要組建一支北軍吧??」
劉長眯著雙眼,點著頭,「你說的對,先得清楚敵人的情況啊,若是不小心打了個窮鬼,打下來也沒什麼資源,那豈不是虧了??」
馮敬這才說道;「這就是因為不知道敵人的情況啊……」
而劉長做的很出色,這個過渡的過程很是平和,並沒有出現什麼矛盾。
劉長忍不住笑了起來,陳買也是咎由自取,這廝剛上位的時候,故意裝成紈絝老六,看清群臣的真實模樣后,就將那些無腦服從的人都給罷免了,又重賞了那些原先能保持自己的想法跟陳買作對的人,這才導致蜀郡的官吏們養成了愛抬杠的習慣,可後來,當陳買下達正確命令的時候,這些人也想著要去杠,不是很配合。
「臣跟隨了陛下這麼久,耳濡目染,這身上怎麼也得沾染點陛下的才氣啊!」
而讓周昌如此破防的人,並不是張不疑,乃是典客馮敬。
「好了,往後再商談。」
陳買的這個釣魚確實讓蜀郡吏治清明,湧現出了一大批的直臣能吏。
周昌不悅的說道:「況且,您還想要私下招募,也不肯透露具體的數量,您這是準備要謀反嗎??」
故而劉長對蜀郡的彈劾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周昌看著這滿朝的奸賊,深吸了一口氣,悲憤的叫道:「奸賊和_圖_書當朝!這是上天要滅亡我大漢啊!!」
劉長想了想,馮敬的話倒也有道理,華夏的特點就是太地大物博了,國內什麼都有,資源極為豐富,是真正的「應許之地」,什麼都不缺,自然就不需要外出探(jie)險(lie),這也是為什麼西方探險家很多,而東方比較少的原因。
「我大漢之強大,何止強夜郎百倍?」
至於一個負責外交的部門要兵權做什麼,按著馮敬的說法,是為了更好的對外建交,馮敬想要組建典客的行人軍,這個行人,乃是指典客內部的一個署,就叫行人署。這個行人署是負責來往各地的,兼任出使的要任,而典客如今想要組建的行人軍,就是「使節團」,要離開大漢,前往大漢的四面八方,拜訪遠處那些小國。
「當今陛下好大喜功,連年的戰事不斷,您身為人臣,不去勸阻,為了奉承他,還準備派人去周邊挑起戰事!你這樣的人怎麼配得上九卿的位置呢?!」
陳買是個很急的人,做事都很雷厲風行,而麾下一群杠精,總是求穩,各抒己見,縱然陳買也有些吃不消了。
王恬啟笑呵呵的說道:「可臣乃是中尉,這外城的甲胄,陛下想讓誰家裡有,誰家裡就一定能找到!」
「豎子不足與謀!!」
馮敬平靜的說道:「周相,沿路會有猛獸,賊寇,這是為了以防萬一啊。」
「故而,臣請陛下允許,讓我們組建行人軍,從東,從西,從南,從北……或往荒漠原野,或往水海島嶼,繪製輿圖,了解風土,熟悉我們的敵人,掌握他們的語言,打探他們的虛實……周昌曲解了我的意思,他認為我是要去為陛下搜尋獵物,實際上,我只是想讓大漢不要成為他人的獵物而已。」
劉長只是揮了揮手,就結束了這場無意義的爭吵。
熟悉陳買的劉長,心裏是明白陳買並非是這樣的人。
馮敬提出了一系列的條件,張不疑都有些驚呆了。
劉長心情不錯,哼著曲,晃晃悠悠的來到了長樂宮。
馮敬反問道。
「那您覺得,身毒國的疆域比起大漢又如何呢?」
同時,這個位置也是晁錯最渴望得到的位置。
劉長瞥了他一眼,「你如今又不是廷尉……」
最初的劉長也曾想,為什麼廟堂里就是有這麼多的老頑固,這些人不懂變通,固執,堅持著自己那過時的理念,總是反對廟堂的最新命令,當初阿父還在的時候,www.hetubook.com•com這種情況就已經存在了,鬼知道當初劉敬想要設立陵邑的時候,有多少人前來反對他。
可馮敬此刻是想要官方性的組建探索團,或者是開拓團,出去搞事。馮敬的目的並沒有他所說的那麼單純,不然,他就不會說要那麼多的甲胄和強弩,帶這玩意出去是打探消息??這裝備都夠跟匈奴來一場小型會戰了。
可以厭惡他們,可以毆打他們,但是廟堂里不能沒有他們。
目前,他在朝中擔任典客,所謂典客,就是負責外交,不只是負責邦交和邊陲部族事務,還要負責國內諸侯,他們的納貢,拜見,出兵,平時的行為等等,都是由典客來進行負責或者監督的,權力還是很大的。
王恬啟一愣,連忙上前,低聲問道:「陛下,那要不要去他家搜一搜有沒有甲胄之類的……」
「這就是因為他們不了解外頭的情況,只看到了自己的實力。」
「唯!!!」
就在這個月,蜀郡忽然湧來了大量的奏章,彈劾郡守陳買。經過陳買上次的釣魚,蜀郡的官吏們都變得非常耿直,生怕這又是釣魚,完全沒有敢奉承他的,只要陳買做錯了一件事,都要上書來表明自己的態度,就是給陳買看,我們都是直臣啊,不是阿諛奉承的小人,你可不要亂來呀!
張不疑叫道:「居然敢咒罵大漢!原來是武最餘孽!!廷尉何在?!」
周昌瞪大了雙眼,這傢伙哪裡是要組建使節,這是要組建斥候,前往各地探查地方的情況,可能還要從事一些挑撥戰爭的舉動啊!若只是出使,百人就足矣,哪有披甲帶弩去出使的??
「繡衣也沒有傳來什麼有用的消息,就是說有人跟官吏對峙,然後陳買帶著軍隊將這些人殺死……」
原來陛下早就認可了自己的想法,這才早早將王恬啟叫來。
馮敬在今日的朝議時上奏,希望廟堂能給與典客一項權力,兵權。
「要甲胄三千??還要強弩四千??你這是去拜訪還是去滅國??」
劉長忍不住笑了起來,搖著頭,與他們一同坐了下來。
在歷史上,這位在景帝時戰死,成為了漢匈戰爭期間漢朝陣亡的最高級別官員,前三公。
按著這些人的說法,陳買為了獲取軍功,有意的逼迫西南夷,然後以謀反的名義對他們進行殘酷的鎮壓。
張不疑搖著頭,「那還不如直接咬定他是武最餘孽,直接從他家裡搜出幾個巫來!」
劉長繞開了周昌的hetubook.com•com話題,好奇的看向了馮敬。
張不疑眯了眯雙眼,笑著說道:「陛下,臣明白了。」
在讓群臣離開之後,劉長卻留下了張不疑,馮敬,王恬啟等幾個人。
劉長也很困惑,為什麼不直接趕走呢?
「然後就是蜀郡的事情,那邊上奏,朕一眼就看出來了……」
「陳買使得蜀郡吏治清明,先前他誅殺了那麼多勾結商賈,奉承自己,不幹實事的官吏,使得其他官吏都不敢親近他,在這些時日里,蜀郡的彈劾何其多也,陳買先前曾上書,說當地的官吏們賣直,故意與自己頂撞,指責自己……」
劉長卻完全不在乎阿母那嫌棄的目光,直接坐在了她的身邊,認真的講述道:「朕一直都在想,我大漢自從建立之後,除卻在匈奴戰事,其他時候,都是由他國的商賈使者前來,才能得知外部的情況……」
張不疑笑著說道:「這些人是巴不得讓陳買早點離開呢,若是知道了這件事,他們哪裡還敢不配合,往後只怕心裏再厭惡,也得咬著牙先配合,爭取早點讓陳買高陞……」
張不疑看著他們離開,這才說道:「陛下,這馮敬還是挺有才能的,也不枉當初陛下費心的將他就出來。」
可到了如今,他卻逐漸明白,廟堂內不能缺乏這樣的人,駕車的時候,不能只是有鞭子,還得有韁繩套索。用後來的話來說,車不能只是有油門,還得有剎車。而周昌這類的頑固老臣們,雖然保守到了極致,不願意迎來新的變化,可還是起到了一種保護的作用,他們的存在,就是為了避免張不疑這樣的大臣們的冒險舉動會滅亡社稷。
「當初陸公麾下不是有個巫嗎?只會預測凶的,稍後讓陸公派他去周昌府邸的門外睡一覺,明天我們就去抓人……」
馮敬附身,「唯。」
「咳咳,阿母,朕今日又辦成了兩件大事!」
而且很多事情,還必須只能交給周昌這樣的大臣來操辦,就例如周昌長期在負責的馳道,這件事若是讓張不疑他們來,那還了得,兩個月後大漢的狐狸就該叫了,三個月後河水裡就該出石人了,四個月後白蛇就要被砍死了,然後就沒然後了。
「若是沒有,可以教導出來……地方的官吏可以通過太學教導出來,難道行人軍就不能嗎?」
吩咐好了諸事,這兩人便離開了。
「所以朕今日就接見了馮敬和王恬啟兩人……」
馮敬卻說道:「陛下,這並非是外出打仗,我所要的人,www.hetubook.com.com未必需要勇猛善戰,卻都必須要機靈,要懂得繪圖,最好能迅速掌握外語,能隨機應變,要識文斷字……」
高皇帝對這些人的態度是很惡劣的,毆打辱罵,什麼都有,可就是不將他們驅趕出去。
東方的探險家,光是在國內轉,都需要幾十年的時日,還未必能轉的完,還出去做什麼呢??
劉長也開口罵道:「這老狗總是當面來羞辱朕,朕絕對不會放過他!」
「哦?你明白了什麼?」
而他的後裔卻都投奔了秦國,始皇帝身邊有名的武信侯馮無擇,右丞相馮去疾,御史大夫馮劫都是馮亭的子嗣。
若只是這樣,周昌也不會這麼生氣。
「沒有,他只是上書告知朕,說有人拒絕執行廟堂的命令,已經被他所處死。」
他繼承了先祖的衣缽,年紀輕輕的就擔任了韓國的郡守,然後就遇到了韓信加曹參的這對組合,這兩人但凡抽出一個都夠他受的了,何況是兩個人一起來呢。
劉長看向了王恬啟,「王公啊,這件事,還是得您來出力啊。」
周昌使勁拄著自己的拐杖,那拐杖落下的很重,幾乎要將地面鑿開,周昌臉色漲紅,神色激動,雙眼死死盯著不遠處的豎子,幾乎忍不住要動手。
「敬啊……你是怎麼想的?」
劉長的時代,是一個權力從老臣逐漸過渡到年輕大臣手裡的時期。
太后正在跟雍娥聊著什麼,身邊各自躺著兩個小傢伙,正是劉良和劉賜。
然後韓國郡守就變成了大漢將軍。
「你是要兩萬人啊,你要上哪裡去湊這樣的兩萬人出來??」
雍娥帶著孩子們進了內屋,劉長只是尷尬的撓著頭。
他一手養出了諸多的「周昌」,這些「周昌」里有的是「真周昌」,有的只是害怕被陳買當成「張不疑」的「假周昌」,反正麾下周昌太多了不是什麼好事。
「陳買難道沒有給陛下上奏嗎?」
馮敬卻嚴肅的說道:「夜郎國在接見長沙國使臣的時候,曾詢問大漢的疆域比起夜郎國,誰大誰小?」
主要就是因為馮敬此刻的上奏。
王恬啟恍然大悟,難怪陛下忽然將自己叫住,讓自己這個沒有關係的人參與進來,原來是要借中尉的手來辦典客的事情。劉長看著馮敬,說道:「今日你也看到了,你說要招兵,群臣大多反對,這行人軍,便歸中尉名下吧……當然,這創建操練還是得你來,等將來做事的時候,你直接與中尉協商操辦……」
而馮敬就是武信侯馮無擇的嫡長子。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