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家父漢高祖

作者:歷史系之狼
家父漢高祖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正文 第441章 太像了

正文

第441章 太像了

「那態度,語氣,甚至是剛才揮手讓我們出去的樣子,如出一轍啊……怎麼會如此相像,我今日看著張相的神色,我話都說不利索,恍若見到了老師……方寸大亂。」
「那也未必,你看他身邊的美人不照樣還在服侍他嗎?他還是比不了老師的……當初我們求學的時候,老師正在思索著複雜的問題,急切的將我們趕出來,可每一次,老師都會將我們的問題和答案寫出來,送到我們手裡,解決我們的困惑……只是形似而已。」
「首先,要禁止國內的布帛作為貨幣流通,然後,再大規模製造這些紡車,要讓百姓運用起來,農桑之事,怎可輕視呢?這機器是官府所製造的,要先考慮讓百姓去用,而不是去考慮成本!廟堂虧損又如何?難道廟堂還要從百姓身上奪取好處才行嗎?!愚蠢!!!」
這東西廟堂做出來就是要給百姓用的,若是論虧損,那廟堂收稅是幹什麼用的??
劉長顯然就要奔放很多,大喜之下,一把將欒布抱住。
漢初的擁抱禮,一般只用在兄弟至親之間,還得是在許久不見的情況下,否則就會被認為是無禮。可對劉長而言,這就是他的手足兄弟,至愛親朋,得加……得擁抱!
張蒼這才看向了陳陶,陳陶急忙起身。
陸賈茫然的看著遠去的張蒼,忽然看向了一旁的浮丘伯。
張蒼有些不悅的反問道。
「還有就是太學的事情……浮丘公,您自己來說吧。」
「家裡人也帶來了?」
「唯。」
陸賈驚訝的接過了文。
欒布茫然的看著面前這片試驗田。
陸賈告別了浮丘伯,回到了奉常府,郅都離開之後,很多事情就要他親自來辦,確實有所影響。
「難道書籍上所記載的就是真的嗎?不經過核實,就要隨意推廣,讓各地官吏按著農書來教導百姓,這不是害人嗎?!」
在交代好了諸事,準備前往皇宮的時候,陸賈和浮丘伯卻出現在了相府內。
他伸出手來,彷彿就能觸碰到那個尚在未來的盛世。
陸賈抿了抿嘴,「浮丘公,您有沒有覺得……張相他……」
次日,欒布剛剛起床,就有小吏前來,告知他前往朝議。
隨即,一個壯若熊羆的大漢騎著駿馬飛奔而來,在他身後,還有一群騎士正在追趕,奈何,那白色駿馬實在是太快,騎士們根本就追不上,片刻之間,壯漢就已經出現在了馬車之前,在前方開路的甲士們都被嚇了一跳,當看清楚來人之後,即刻跪拜。
浮丘伯看著遠去的張蒼,無奈的說道:「還記得當初老師詢問我們理想的時候嗎?」
「大力推廣!不必和圖書保密!!」
「何事又來拜訪?」
「越來越像老師了對嗎?」
「陸公。」
「印刷之術也不必保密……造紙之術也不必保密!」
陸賈返回之後,就召集官吏,宣讀了成立新報邸的事情,並且將新報紙命名為治農報,與農家的報區別開來,要求官吏們在最快的時日與內史進行交接,確定第一期的內容。
張蒼轉過頭看向了奉常陸賈。
張蒼看著面前的眾人,認真的說道:「如今欒布前來,那這治農之事,就可以提前開展了……」
「我明白了……」
「首先就是這個水車,這東西尚方都研發出這麼多年了,居然只有唐,趙,吳,還有長安部分地區在用……其他地方呢?!」
可陸賈連忙起身,就聽到張蒼說道:「當初,我曾看過很多的農書,其中記載了過去不同地方的治農辦法……如今大漢各地,所沿用的治農法是不一樣的,其實也是有優劣之分的……」
當他抬起頭來的時候,不知為何,早已是熱淚盈眶。
「我已經將過去所翻看的農書都口述了起來,屬官們書寫整理……」
「你怎麼來的這麼晚啊?夏侯灶都已經來了,你現在才來?」
「欒君。」
劉長看著車上的小傢伙,笑著說道:「豎子!還認得我嗎?!」
「河西的情況如何啊?」
「好了,好了,我還有事!」
「當然記得……根本不可能忘卻啊……」
「欒布!!!」
陸賈頓時明白了,「是要我推廣到各地?」
浮丘伯笑了笑,「老師從不曾趕我出去過。」
「還有這紡車……唉,該說什麼好呢?」
陸賈驚愕了許久。
「唯!」
張蒼搖了搖頭,「紡車造價昂貴,百姓用不起……難道他們還租不起嗎?!」
不知該怎麼說,他覺得,這廟堂似乎有些不一樣了。
「臣帶著家室,自然是要走的慢一些……」
張蒼有些詫異的看著他們。
欒布抿了抿嘴,沒有再說什麼。
老師的數量逐漸有些跟不上,教材雖然編寫了出來,可原先的儒生們都不太樂意用這教材,他們更希望用論語,其他學派也是這個想法,而陸賈能想到的辦法就是將縣學的老師也納入大漢官吏體系之中,讓他們完全的執行廟堂的命令,地方上的啟蒙也不太穩定,不少人半途輟學,有的半途想要加入……
張蒼將事情交接之後,急匆匆的離開了這裏。
張蒼的臉色有些不好看,「田君,您來負責這件事,給各地的郡守國相們下令,別給我說什麼糧食富足,不缺水源,明明有著更省力的辦法卻不懂得運用,簡直就是愚蠢https://m•hetubook.com.com!強制他們去推廣使用,一年之內,若是哪處還是沒有水車,便以怠慢之罪交給廷尉來處置!!」
看著逐漸暴躁起來的張蒼,屬官們也不敢多說什麼。
「哈哈哈,這都是朕的功勞啊!!」
私學的事情也是個難題,陸賈一時間也不知該取締,還是該鼓勵。
「你老什麼,你若是老了,那我師父他們還活不活了?」
劉長看著欒布臉上的肉,忍不住的調笑道。
作為張蒼師兄的陸賈沒有說話,抿了抿,「那我該怎麼辦呢?」
欒布所披的甲,正是劉長當初令人送到欒布身邊的。
這跟我奉常有什麼關係呢?
張蒼坐在上位,欒布拜見了張蒼,又拜見了幾個好友,這才坐了下來。
「方今之務,在於力農。」
「唯!!」
朝議只持續了半天,群臣卻各自接到了很多的命令,這足夠他們忙活很久。
「還有這鹽井……」
「群臣之中,唯獨你要做的事情是最多的……」
忙到了夜晚,陸賈回了府,換好了衣裳,剛剛坐下來,就有下人走了進來。
「這當然是要內史來做,不就派個官吏去稟告一聲,讓他們為你驗證的事情嗎?何以來詢問呢?」
「我老師整日都念叨著你呢,內史缺了人,可給他急壞了,你來了就好。」
「他終究還是效仿老師,放下了安逸的生活,去實現自己的抱負去了,他這是要去實現老師,乃至他弟子的理想……也不知他是否能扛得住……」
可是,陸賈畢竟也是能臣,他知道自己不能捆綁著郅都,郅都的成就絕對不會比自己低,他將自己寫的很多書籍送給了郅都,讓他好好學習。他先前是在忙著縣學的事情,縣學的規模不斷的增加,所要他去反思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欒布也是急忙下車,當他下了車的時候,自家陛下就已經來到了他的面前。
「唯。」
可如今,張蒼一上位,整個廟堂卻好像瞬間擁有了目標和方向,死去的大臣們好像活了過來,或是自願,或是逼迫的來為這個共同的目標而奮鬥,欒布也說不出這種感受,張蒼的上位,大概是給了群臣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大漢這輛馬車,好像看到了遠處的目標,朝著目標開始了衝刺。
「唯!!」
「我讓太學生們學農,不是讓他們去學主張!是讓他們去下農地!要知道何為耕耘,如何耕耘,你只需要每年輪流著讓太學生們前往長安周圍,去參与耕作,對此有所了解便可!」
那小傢伙嚇得不敢說話,倒是他阿母急忙拜見了劉長,劉長拉著欒布的手,格外親近的走在了前https://www•hetubook.com.com頭。
劉長低著頭,咧嘴傻笑著,看著欒布身上的甲。
欒布甚至剛靠近了長安城,遠遠的就聽到了一聲咆哮。
張蒼的治農,跟大漢以往的治農不同,大漢以往治農,是通過開墾的辦法,不斷的增加耕地面積,所負責這件事的也只有內史,可張蒼不同,他要調用各個部門來一同發力。
張蒼最後看向了欒布,「你要積極與各府合作,一同治農,我為你在各地開了新田,這新田就是用來研究的,如何讓貧瘠的土地變成良土,諸多肥料之中,到底什麼最好,乃至,這不同作物之間的育種法,耕作的辦法等等……你稍後跟著我來,我會親自吩咐你!」
在劉長看來,這就是他阿父所送給他的,視若珍寶,可就是這珍寶,他還是送給了欒布,聽聞河西多戰事,用此來防身。別的不說,就這待遇,是群臣羡慕不來的。
「不錯啊,這河西的粟米有這麼好吃?你都發福了啊……」
兩人吃著飯,又吃了酒,一直聊到了半夜,欒布這才離開。
兩人一路聊著天,就徒步走到了長安門口,隨即上了車,回到了皇宮裡。
自從高皇帝之後,群臣就好像失去了鬥志和目標,彼此勾心鬥角,各個派系不斷的爭權奪利,接連不斷的爭鬥,擔任要職的群臣也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各自忙自己的,彼此很少往來,也沒有什麼很大的方向。
「臣老矣,肉自橫生。」
陸賈有些懵,不是要談治農嗎??
「你這一走就是這麼多年啊……朕倒是常常給你寫信,你卻很少回復……朕當初在長安追求美人,都沒有那麼殷勤!」
縱然千言萬語,可最後匯聚到嘴邊,欒布只是說道:「許久不見……」
陸賈搖著頭,問道:「您看他方才揮手急著送客的樣子,像不像當初我們詢問道理時,老師不耐煩的將我們趕出去的樣子?」
欒布也是聽的一愣一愣的,就連負責打造軍械的少府,都被要求減少軍械製造,增加農具的製造,並且表示要對農具進行規格上的要求,不顧代價的進行製造,分發到地方,一個製作精良的鐵農具,能夠改變很多。鐵制農具出現的很早,廣泛應用也很早,可廣泛應用並不是家家戶戶都能用上。
「劉公謹慎,倒也不能指責他……」
「廟堂不是商賈!對國內之民,目前不需要在乎成本,要先讓百姓們運用起來!」
當欒布前往的時候,到場的就只有九卿和幾個重要的官員,人並不多。
「家主……方才有人自稱張相之吏,將此文留下……」
張蒼是帶著欒布來到了郊外的大漢試驗田,大漢很早m.hetubook.com.com就有試驗田了,歷史上,在漢武帝時期,有位叫趙過的大臣,就在郊外的試驗田裡成功的研發出了代田法。
面對年紀稍微大一點的浮丘伯,張蒼也沒有太無禮,等著他開口,浮丘伯說道:「張相要我們在太學里設農學,可農家之人,如何能當老師呢?他們為人師,定然是天下大亂啊……他們那主張……」
陸賈無奈的說道:「張相,還是您方才說的農報之事,具體執行我都能自己完成,就是有一點,這驗證真假的事情,是我們來做,還是得治粟內史府來……各地有了技術,肯定是先報給與我們,而這驗證之事,您又說讓……」
「道路平坦,車馬穿行不止,十里有驛舍,諸鄉環繞……」
「沒什麼可是!」
張蒼直接下達了送客令,兩人走出了相府,很快就看到張蒼馬車迅速行駛而出,火急火燎的離開了這裏。
欒布回來,高興的不只是有劉長,還有張蒼。
「許久不曾回長安,是不是都認不出來了?當初阿父還在的時候,十室九空,人煙稀少,你再看看現在……朕也不是吹噓自己的功勞,但是吧,朕的功勞,堯舜禹加起來也遠遠不如啊!」
「將那些可以肯定下來的治農法記錄出來,若是地方上有了什麼新技術,也可以刊登,地方官吏不懂農,何以治農?!」
「還有農書上所記載的諸多辦法,你要一一去驗證……當然,做什麼事都不要耽誤當下的農桑……」
而張蒼如今要做的事跟他也差不多,就是要研發農業技術。
「你去弄一份邸報,為農報,要求各地官吏必須閱讀!」
因為先前的人事調動,不少部門的負責人都是空缺的,張蒼則是要自己來負責這些事情,這可將張蒼折騰的不輕,好在,如今最重要部門的負責人是趕來了,只要欒布前來,那一切事情都好辦了。
「你們有試驗田嗎??」
「同樣的土地,同樣的作物,同樣的辦法……可以用不同的肥料,來看看誰更有力……當然,在不同的地方,也要同時進行,看看在不同地區,那種肥料更有力,除卻不同地方,還有不同的作物……」
而這次的朝議乃是張蒼所組織的,與陛下倒是沒有什麼關係。
你們特么是商賈還是大漢官員???
劉長隨後抱怨道:「你是不知道啊,劉敬這廝,對付奸賊倒是有一手,奈何,就是太怕事,無論朕要做什麼,他都總是去想其害,從來不想著其利,朕想了想,還是河西最適合他,讓他去那裡折騰吧,河西不是缺少人口嗎?正好,天下就我的老師和劉敬能幫助河西來解決這件事!」
「陛下……當初高皇https://www•hetubook.com•com帝還在的時候,天下的戰亂剛剛結束,若不是因為他,又怎麼會有如今的盛世呢……」
原先的他還沒有發現,當他開始觀察大局的時候,他發現了無數個令他惱火的點,很多事都辦的一塌糊塗,尤其是在尚方這一塊,空有寶具卻不懂得使用,這險些讓張蒼破防,作為一個很精細的人,他就受不了這樣的馬虎行為。
欒布還是挺喜歡這種感覺的,原先,他的目標是讓河西富裕,而如今,他的目標則是締造盛世。
欒布抬起頭來,看著那熟悉的笑容,還記得當初那個總是不聽話的小傢伙,個頭只到自己的腰,整日胡鬧,怎麼都追不上,可到了如今,那個小傢伙都高出了他兩個頭,自己只到他的胸口,得抬起頭來仰望。
張蒼急匆匆的回到了府內,屬官們站在他的面前。
朝議結束之後,張蒼叫上了欒布,兩人一同上車,朝著城外走去。
這是張蒼所寫的,裡頭寫滿了自己對奉常在治農之事上的所有想法,乃至奉常如今所遇到的難題的解決辦法,足足有十六張,看得出,他寫的有些急,筆記有些雜亂,可全篇的內容很是簡練,沒有一處廢話,直指要害。
浮丘伯此刻也在看著他,眼神里同樣有些愕然。
「不說他了,要是知道你今天來,我就多留張不疑幾天了,他去潼關那邊辦事,估計四五天後才能回來……」
「你的職責,就是要讓官吏們都知農,推廣農業技術,推廣農具的使用……」
「你說的也對,當今這天下,也算他一份功勞!」
向來和氣的張蒼,這些時日里不知發了多少次火。
「這些時日里,我可能比較忙碌,這些事情,就得靠你了……」
「陳公,往後尚方的諸多研究,先以農為先,可以嘗試著去製作農具,主要是以省力為主,另外,我還會有一些事情,需要用到你們……」
「可是……」
「至於水利紡車,這東西大,百姓也用不了,可是我們可以在地方設立廠房,雇傭人力來做事,不能只是作為廟堂的私用品!!」
陸賈瞥了他一眼,您就吹吧,如今鬍鬚白了,就不承認當初帶著我們掏鳥窩當賊被老師一頓打的事情了是吧???
他小心翼翼的收起了這些紙張,打開了一旁的箱,拿出了一個泛黃的竹簡,輕撫著竹簡,隨即又將兩者放在了一起。
對欒布的到來,劉長還是非常開心的,「這一路走來,你也累了吧?隴西到長安的道路如何啊?」
當官吏們表示這些東西難以在民間推廣是因為成本高的時候,張蒼險些給了自己一個耳光。
「這東西不交給百姓來用,藏在國庫里,是等著它們來生孩子???」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