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將軍好兇猛

作者:更俗
將軍好兇猛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河淮 第六十六章 斬將(一)

第四卷 河淮

第六十六章 斬將(一)

王憲、烏敕海單獨一人或許還不能將楊從宗攔住,但兩人聯手,各使長槍有如蛟龍騰躍,鋒利槍刃狂亂攢刺,如萬點寒芒各在楊從宗左右兩腋方位綻放,不僅將楊從宗裹脅住,還將楊從宗左右侍衛隔斷開來。
他對汴梁的降臣叛將以及兵力部署,掌握最是熟稔。
楊從宗手中長槍如車輪翻轉,招架王憲、烏敕海二人的狂攻。
鎮南宗王府、平燕宗王府都編有數千戰馬也披馬鎧、真正意義的重甲騎。
王憲、烏敕海等人都換持步弓,一箭接一箭往楊從宗射去。
楊從宗也不愧是年紀輕輕就能躋身河北有數槍術名家的人物,渾身筋肉在這一刻爆發出遠超常時的巨力,將王憲、烏敕海攢刺來的兩桿長槍打開。
這些年他從軍征戰南北,未逢一敗,這一刻也不禁生出力不從心之感來。
他身後皆是亂兵,御馬沒有後退的空間,他踩踏馬蹬,身子瞬時騰躍而起,長槍同時往身前虛處盪刺出去,柔韌的槍桿如水波一般接連盪出一圈圈往外擴散的槍影,將身前紛至射來、密如蝗群的羽箭悉數擋落。
不過,誰能想到在二三十萬兵馬駐守外圍、本身也有五六萬守軍駐守的汴梁,會成為南朝奇兵突襲的對象?
在生死之際,楊從宗爆發出更遠勝於平素的絕強實力來,抵擋王憲、烏敕海上百槍的狂攻濫刺,竟然絲毫不顯頹勢。
不過,楊從宗身邊的侍衛很快的被清空https://www•hetubook.com•com、殺凈,同時也被一支接一支的利箭破甲穿中,甲衣早已被他自身溢流而出的鮮血染紅。
而戰馬即便沒有披掛甲具,被射中十數箭甚至數十箭,短時間內,或者說血流盡之前,都不會怎麼影響短距離衝刺。
就在楊從宗重新落回馬鞍之際,王憲、烏敕海又策馬往前搶出半個身位,長槍如蛟龍將楊從宗罩住,不給他喘息的機會;左右精銳步甲,也同樣熱血沸騰,咆哮著舉起刀盾斬劈撞擊,將楊從宗左右的侍衛殺得節節敗退;陣列中的精銳弓箭,更是將目標集中到楊從宗及他身旁侍衛身上。
徐懷正眺望龍津橋前的廝殺,聽到楊從宗的叫陣,轉眼看過去只是淡然一笑,與身旁王舉、張雄山等人說道:「跳樑小丑罷了!叫王憲速速射殺之,割下頭顱以長桿懸于陣前示眾!」
這時候王憲、烏敕海也是力竭收手退後歇力,只是令將卒持重盾將楊從宗死死圍住。
楊從宗所持槍矛乃是長兵,槍術再高超,瞬時間只能格擋一個方向射來的羽箭,還有數十支利箭從兩腋方向射來,令他難以完全擋避。
烏敕海親自上前,將楊從宗頭顱割下來,以長桿懸之……
拔格所部兩千余騎,皆是輕騎,裝備以皮甲、彎刀、騎弓為主,甚至擅使槍矛者都沒有幾人。
楊從宗胯|下的戰馬雖然也極是神駿,但渾身www.hetubook•com.com被利箭射得跟刺蝟一樣,血液流盡,這一刻屈膝跪在地上,嗚嗚嘯叫,想要再掙扎著站起來,背負主人繼續廝殺,卻力不從心。
張雄山先是大聲提醒率部進攻左翼的王憲、烏敕海二人,又細細跟徐懷述說楊從宗的信息。
楊從宗被梟首的同時,拔格身邊已有百余作戰經驗豐富的赤扈悍卒被挑落下馬斬殺;他本身也連遭箭創,在不得不棄馬作戰的部屬簇擁下,退守龍津橋,而眼前的一切都表明楚山精銳不會輕易放過他們……
他們被派來駐守汴梁,實際主要負責監視汴梁降附軍有無異動——這原本可以說是絕對的美差,是對他們此前十數戰皆捷的獎賞,不知道叫多少人眼饞。
他能聽到鳴鏑之音,但相距戰場千餘步,他沒有辦法準確看到到底是哪支箭發出鳴哨銳利。
除此之外,楊從宗的左腋還被兩支箭簇細長的破甲箭穿射鱗甲。
「那便是楊景臣長子楊從宗——楊景臣于雄州投敵,初時稱病不出,其子楊從宗性情暴虐,無家國之念,甘為虜奴,降后便率雄州降軍為虎作倀,在河北諸州縣燒殺劫掠甚烈,無惡不作。不過,他擅使長槍,除家傳槍術外,少年曾拜于河北多家使槍名家門下……」
徐懷並沒有因為他乃契丹漢將的緣故而棄之不用,而是令他協助周景,專司汴梁及周邊州縣的軍情刺探。
鳴鏑之音有如奪魂!
他趕m.hetubook.com.com到徐懷身邊,一眼就看出左翼敵陣之中那名身穿鱗甲、在十數精銳簇擁下欲從混亂陣列之中衝殺出來之人,便是楊景臣長子楊從宗。
這是徐懷平時都難以做到的事。
赤扈不是沒有突擊攻堅的甲騎,甚至在滅亡契丹之初,他們真正重視起輕重騎配合作戰,在圍堅拔銳作戰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誰會將寶貴的重甲騎駐守汴梁?
張雄山早年奉蕭林石命令,潛伏于汴梁經營貨棧、牛馬市,結交江湖,成為聞名遐邇的豪傑,他對汴梁及周邊州縣的情形極為熟悉,還要遠在燕小乙、朱承鈞等人之上。
這一次徐懷也是特意將張雄山帶在身邊負責刺探、斥候之事;同時也是參考張雄山的建議,制定了突襲汴梁的前期作戰計劃。
問題是王憲、烏敕海一開始就看到楊從宗身份不凡,徐懷的鳴鏑箭更是為眾將卒指明方向。
問題是徐懷鳴鏑箭響時,楊從宗左右就被打得節節敗退,使得百步距離之內,楚山箭手得以從三個方向射箭。
不過,編為楚山突騎的將卒,或許騎射功夫稍差一些,每一人卻都是經曆數度血戰、意志堅定的老卒,血勇之氣絕對不比赤扈悍卒稍差。
這一幕,叫楊景臣眼前一陣陣發黑,手腳都禁不住顫抖起來。
楚山甲騎是還沒有達到重甲騎的標準,畢竟戰馬沒有披掛甲具。
徐懷端坐馬背之上,不急不忙的從箭囊取出一支鳴鏑,搭弦朝楊從宗hetubook•com•com射去。
優良戰馬的忍耐度,要比兵卒強悍多了。
不過,鳴鏑乃是哨箭,乃是頭箭,發出的尖銳鳴嘯就是號令,通常是為軍中箭手指出集中攢射的核心目標。
鳴鏑又謂響箭,骨簇開孔,疾行空中便發出尖銳的鳴哨嘯聲,壓過戰場喧囂的廝殺與兵戈盾甲的撞擊,遠在朱雀門城樓之上的楊景臣等人都清晰的聽見。
不管怎麼說,使輕騎集結于寬僅百步的長街之上,以密集陣型與對面的突擊甲騎拼殺,本身就是一個不可輕恕的低級錯誤。
楊景臣看不清到底哪支箭是鳴鏑,起初也不知鳴鏑是射往哪個方向,但轉瞬就有接二連三羽箭從楚山精銳陣列橫空射出,眨眼間就有上百支利簇在空中匯形成一道有如涓流般、長達百步的影跡,往其子楊從宗全身罩掠、覆蓋而去。
汴梁失陷之後,張雄山也是數度不惜以身犯險,親自潛入汴梁刺探消息。
楊景臣這一刻似被無形的手緊緊拽住,瞪大眼睛往戰場緊盯過去。
拔格將射中左肩的一支羽箭細長箭桿拗斷,虎目看著楊從宗頭顱被楚山軍割下懸挂長桿之上,在一名騎兵扛在肩頭,往龍津橋這邊飛奔過來。
不過,鳴鏑發出的尖銳嘯響,卻令楊從宗渾身毛孔這一刻有如炸裂開來,尾椎骨都有一股寒氣直透過來。
而他左右前後被三四層楚山甲卒拿重盾圍死,二十步內已經看不到還有一名雄州兵卒能站在戰場廝殺。
他們原本應該在更為開和*圖*書闊的戰場發揮機動性絕強的優勢,從襲擾、側翼進攻敵軍,而不是從正面進攻對手的堅固步甲陣列,更不是與對方的重甲騎沖陣對殺。
拔格想吃後悔葯也遲了。
鳴鏑骨簇開孔,即便此箭是徐懷拿強弓所射,橫空近兩百步,也不可能有什麼威力,箭簇碰到楊從宗的肩甲即碎。
「徐懷,你可敢與我一戰?」楊從宗悲從中來,忍不住揮槍指著百步外的徐懷長嘯叫道。
雖說楊從宗關鍵之時身子騰躍而起,與身上所穿的堅甲,令絕大部分羽箭射空或被甲葉擋落,但小腿及僅僅用熟牛皮襟甲遮擋的大腿,還是被七八支利簇射中、射穿。
楊從宗又連中十七八箭才氣絕身亡,臨死拄槍立在戰場,不甘心倒下,渾身血液近乎流盡。
徐懷將往兩壁巷街鋪院竄逃的雄州兵卒交給義軍將卒圍剿,而將有限的楚山精銳集結于龍津橋南側的里長街之上,往龍津橋繼續發起猛攻。
也因為楚山精銳所騎的戰馬都沒有披掛甲具,在龍津橋前的這段距離里,以犧牲數十匹戰馬為代價,實際能換得更為強悍的衝擊力。
……
戰鼓如雷霆滾動,箭如蝗群,兵戈相擊,盾甲鏗然。
也許這些箭創都還談不上致命。
楊從宗將斷槍橫在身前,環顧左右,這時候才看到他們在龍津橋南的兵馬都已經被殺潰,僅在龍津橋南側還有一部殘兵,乃是下馬作戰的赤扈精銳,在拔格的率領下頑抗,想要守住龍津橋這一關鍵節點……
……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