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錦衣狀元

作者:天子
錦衣狀元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百五十一章 求學之道

第一百五十一章 求學之道

他既要提醒朱浩,你小子別總搞那些虛的,還是多想想讀書應科舉之事,而他更期望朱厚熜有一天能成為天下至尊。
這都是什麼鬼問題?
唐寅點點頭:「求學之道……」
朱三撇撇嘴:「公孫先生連說謊都不會說,瞧你這神情,多半已經對家人說過了。」
當然,即便當不成皇帝,成為一代賢王,也要學會何為王道。
張佐卻不著急走,擺擺手:「姑爺別著急,聽陸先生講一段再走。」
公孫衣瞪著一身男裝的朱三,皺眉道:「郡主,在下說過會嚴守秘密,定不食言,難道為君子者,連這點風骨都沒有嗎?」
唐寅更覺頭大。
哪裡看過?
但如果是講點大道理,那就隨口亂說唄!只要能體現出我的教育理念,既為求知識,又要有大抱負,那不就行了?
我給你們講課,上來就講四書五經的內容,我連你們學到哪兒都不清楚,之前先生怎麼教的,你們又是怎麼學的,我一概不知,怎麼開頭?
壞了,是朱浩那小子寫的教案中的一部分,當時覺得這觀點很新穎,便多讀了幾遍,自然也就記在腦海中。
「呃?」
還是朱浩這小子腦袋靈光!
突然唐寅意識到不對,如果只是把以往先生的說辭再複述一遍,體現不出自己的能耐,門口還站著三個旁觀等著給他傳揚名聲之人,說得太普通豈不是讓人覺得他也平平無奇?
唐寅聽到這一聲稱呼,略顯尷尬,自己突然就要當王府教習了,不過旁邊站著和_圖_書個年輕人,說起來這位叫公孫的秀才才是真正的王府教習吧?
現在朱浩讓我講什麼求學之道,我不自覺講了出來,那豈不是我在宣揚朱浩的求學理念?
開了個頭。
文壇上,比唐寅厲害的人不在少數,說他詩畫了得,更多是來自後世的吹捧,當前他還只是個狂放不羈的窮書生,可能公孫衣對唐寅如此痴迷,更多是來自外界的引導,比如說袁宗皋和朱浩對唐寅的無限拔高。
朱浩看出唐寅的為難,主動開了個話題:「陸先生,不如給我們講講求學之道吧?」
「學以致用,自然是最重要的。」
所有人都想聽聽,唐寅到底是如何授課的。
張佐笑道:「公孫先生真客氣啊,不過以陸先生的名氣,這聲先生完全當得起。」
幾個學生到老師跟前,不應該問詢一些有關學習上的事?看看你們關心的都是些什麼名堂?那能稱之為學問?
因為提前沒準備,後面這幾句,基本就是唐寅心中所想。
一個王府太監,隨口就能做出評價,還引經據典,王府的確不是個等閑之輩能混飯吃的地方。
作為先生,他是一點架子都沒有,或許他明白在朱浩面前自己擺不了譜,誰讓以往朱浩才是真正的先生,而自己則只能坐在那兒乾瞪眼呢?
丟人!
等唐寅轉過頭時,發現張佐和蔣輪已離開,顯然他們已聽到滿意的內容,足以回去復命了。
……
他一臉感激之色:「多謝提醒。」
唐寅謹www.hetubook.com.com慎起來。
唐寅算是這時代的偶像嗎?
朱浩的教案……
朱浩走到公孫衣身邊,附耳低聲道:「公孫先生,你期待陸先生到來可以理解,但若是被家人看到你這模樣,又不做解釋的話,指不定以為你在外面有了新歡……家庭和睦最重要啊。」
朱浩是把戲本和說本給他看了,但沒給他唱過什麼小調。
朱四也問:「唐先生幾時來?」
唐寅一時不知該怎麼應答。
「沒……沒有……」
是啊。
可能王府覺得,為唐寅引路來學舍這種事不需長史親自出面,又或是袁宗皋眼下還有什麼別的更重要的差事。
「見過陸先生!」
公孫衣一臉激動,面頰潮|紅地長鞠一禮:「在下見過唐先生……哦不,陸先生。」
唐寅豁然開朗。
說到這兒,唐寅忽然又覺得哪裡不對,這話是我心中所想嗎?
朱三道:「別瞎問,小調一定是戲班的人寫的,戲文卻一定是陸先生寫的……哦對了,陸先生,黃蓉跟郭靖後來怎麼樣了?他倆有沒有在一起?孩子叫什麼?」
真是太丟人了!
朱三茫然不解,問道:「那我學習為的是什麼?」
朱三沒料到公孫衣會直呼自己為「郡主」,想了想,人家的稱呼沒毛病。
啊不對,這小子變著法消遣我!你個八歲的小娃娃懂什麼「家庭和睦」?難道你懂家花不如野花香的道理?嘿!
唐寅不自覺往朱浩身上瞟了一眼。
王府中人之前傳了唐寅https://m.hetubook.com•com很多事,但百聞不如一見,張佐還是想親自見證唐寅的本事,回頭也好向興王稟報,或是跟別人談及,自己也有話說。
朱三道:「什麼唐先生,袁先生不是跟我們說過了嗎,他現在要躲避災禍,我們不能稱呼他為唐先生,要稱呼陸先生……公孫先生,你不會已經把陸先生的身份給泄露出去了吧?」
張佐見唐寅突然停下,以為一段結束了,鼓掌笑道:「講得真好,俗話說得好,『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陸先生這番話深諳此理。」
公孫衣認真想了想,這兩天心情激動,妻子和母親應該是看出一絲端倪,可自己咬緊牙關硬是沒透露。
朱浩「嚴厲」斥責:「陸先生剛到,多問問四書五經的內容……現在不是應該回教室,坐下來等上課嗎?」
蔣輪見場面有些尷尬,問道:「是不是我們在這裏,陸先生不好意思講課?不如張奉正,我們先走吧?」
朱三和朱四都有些不情願。
不過轉念一想……
果然。
唐寅沒有絲毫遮掩,想到什麼說什麼,不需照本宣科,「你們中有的人,能在書本中學會天理循環;你們中也有人會從書本中學到浩然正氣……」
唐寅心中打定主意。
公孫衣的模樣,就像一個痴迷偶像且即將見到偶像的小粉絲,坐立不安中帶著期待興奮等複雜的情緒,估計公孫衣接花轎時都未必表現出這種近乎抓耳撓腮的猢猻氣https://m.hetubook.com.com質。
回頭還是要多看看。
朱四在旁忍不住大笑。
失策啊!
以往朱三裝世子,讀書帶有一定目的性,但現在的她屬於這課堂上多餘的一個人,你一個女孩子學那麼多東西幹嘛?連不諳世事的朱厚熜都明白「女子無才便是德」這種民間的普遍真理。
朱浩想了想。
公孫衣恍然。
唐寅一臉懵逼。
蔣輪也稱讚:「那可真是當得起,回頭陸先生一定要多寫幾個戲本,到時我帶王府中人去聽……你不知之前那戲有多火熱,一票難求呢。是不是有陸先生在,我們可以近水樓台,戲票管夠呢?」
「哈哈!」
不對不對,好像前幾天剛看過,也正是因為時間間隔不久所以腦子裡印象才深刻,不自覺就說出來。
他們姐弟甚至還有京泓、陸炳,都把唐寅當作偶像,也是朱浩以往把唐寅吹噓得太過神奇,難免讓孩子們覺得,這個人就是世間大能,從學問到吃喝玩樂之事,唐寅無所不會無所不精。
是啊,如果我在家裡也表現出心神不定的樣子,妻子和老娘看到,恐怕還以為我在外面有了外遇呢。
「不如先進院子,看看你們的課業進展到何處?」唐寅終於開口了,但他神情和語氣都顯得頗不自然。
唐寅雖然聲名在外,才學也不淺,但讓他給幾個稚子上課,一時還真不知該講些什麼,他立即回想朱浩給他的教案,當時覺得裏面的內容很翔實,但因為只是順帶一瞥,沒刻意去記,腦袋裡的東西太多太雜,居然冷場了。
蔣輪和圖書才不懂什麼學問之道,也不跟唐寅探討什麼詩畫,他只想看戲,之前不好意思說,眼看把人送到即將離開,還不趕緊知會一聲,讓唐寅做好準備?
幾個孩子乖乖地坐下,公孫衣站在門口,張佐和蔣輪也沒急走著,不時探頭窺視幾眼。
現在一切都印證了朱浩船上跟他說過的那些話,好像朱浩一點都沒欺瞞,只是當初以他自詡見識無雙,覺得朱浩說的沒一樣是真的。
唐寅在蔣輪和張佐陪伴下前來,三人來的路上不斷交談,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看起來相處融洽,但並未見到袁宗皋身影。
久而久之就讓公孫衣產生一種錯覺,唐寅學識超群,無所不能。
……
正想跟朱浩好好理論一番,朱四指著外面道:「來了!」
幾個孩子商量好一般,迎出學舍院,排成一排,恭恭敬敬向唐寅行禮。
畢竟袁宗皋自己也說了,他很快就會離開安陸去別處當差。
「好吧。」
唐寅繼續道:「對於你們中的一些人來說,讀書最重要的仍舊是應科舉,不過你們現在尚未學到寫經文……但無論是何目的,更應從書中了解天道至理,恪守本心,方不負忠臣節義……王道至尊。」
以我一貧如洗的身家,上哪兒搞新歡去?
朱四跑過去:「陸先生,那些小調也是你寫的吧?就是白蛇唱的那個……青城山下白素貞?」
唐寅道:「只要書在心中,便有所得,即便不為名利,但只要能知天理明是非,見識廣博,心有所定便可。」
課堂上。
不正經的人在意的事情也不正經。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