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錦衣狀元

作者:天子
錦衣狀元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計方針

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計方針

這就需要唐寅發揮作用。
袁宗皋會怎麼想?
此等涉及王府戰略方向的大事,他還是習慣詢問兩位長史張景明或是袁宗皋的意見,而眼下能給他出謀劃策的只有袁宗皋。
就算問我的意見,我負責的仍舊是防護這一塊,具體出兵剿匪方針卻要聽唐寅的。
大臣們的意見是國有儲君,才能杜絕藩王滋生野心,安定社稷人心,本身沒錯,他們總不能說,陛下您現在沒兒子,為了朝廷安定,把您的叔叔或是堂弟立為儲君吧。
朱祐杬本來擔心張佐和唐寅獻計是為了跟袁宗皋爭功,看到二人姿態放得如此低,老懷大慰,最後的疑慮也打消了,點頭道:「那我這就派人傳袁長史過來,一同商議大計。」
張佐驚嘆:「要說還是唐先生有勇有謀,此計一聽可行性就很高,如此請唐先生跟咱家一同去見王爺,言明後由王爺定奪。」
……
計劃如此完備,讓朱祐杬感受到,唐寅不像是開玩笑。
唐寅以自身為餌,主動離開城池,讓盜匪覺得他已被興王府驅離,隨時可能遠遁,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抓緊時間趕路,以便逮住人,好到寧王那兒邀功,屆時伏兵盡出……
打仗又不是讓我這個身嬌體貴的太監衝鋒陷陣在前,我躲在後面悶聲發大財不好嗎?
……
好像犯不著,人家以自己的方式為王府效力,看起來並沒有私心。
來到書房門外,沒了興王制約,三人相處時m.hetubook•com•com多少有些尷尬,袁宗皋明顯感受自己是被杯葛的那個。
你唐伯虎真夠可以的。
他很怕朱祐杬見過袁宗皋后,被其一套大道理說服,那計劃將就此擱淺。
朱祐杬道:「方略已定,下一步就是聯絡各方,看看是否能促成各路兵馬共同進退。孫子兵法曰:未謀勝,先謀敗,城外王莊的老幼婦孺還是要儘快進城避禍……這就要勞煩袁長史費心了。」
而正德皇帝卻覺得,我現在還不到三十歲,你們憑什麼覺得我生不齣兒子?而且皇帝身邊那幫奸佞,諸如江彬、錢寧、許泰之流也不允許養宗室子這件事發生,然後就沒了下文。
不合適!
張佐嘆息道:「王爺,老奴想過,若是一點險都不冒的話,很難贏得人心。其實老奴也想跟袁長史好好商量一下,拿出個最佳解決方案,但袁長史一向主張王府應保持低調,不能出風頭,想來不會支持……」
讓我引你來見興王,你卻說要聽從袁宗皋的吩咐,難道要臨陣倒戈?
張佐道:「王爺,其實老奴最初也不支持主動跟盜寇交戰,但唐先生言之在理,咱興王府在朝中沒什麼名望,若是能藉助打壓寧王,在朝中樹立起正面形象,或能得到朝中重臣支持,盡量避免朝廷選宗室子入宮讀書之事發生……」
在這件事上,張佐有些著急。
袁宗皋不由對唐寅生出幾分敬意。
張佐不和*圖*書想打仗,涉及統兵作戰他壓根兒就不懂。
張佐好奇地側頭打量。
張佐提及袁宗皋態度,也是朱浩方略的一部分,由唐寅來說不合適,只有張佐這個深受興王信賴的王府家奴,提出袁宗皋的態度偏向中庸守舊,興王才會接受……反之,要是你唐寅主動提出,別人會覺得你是在跟袁宗皋競爭,惡意污衊對手。
他什麼脾氣,我知道,您也知道,那就是個懦弱中庸、極度保守的老儒官……
不聽當事人的聽誰的?
張佐請唐寅出謀劃策,是想讓承奉司在應對「防盜」上能佔據主動。
唐寅多少有些羞愧。
你上來給我出了這麼個主意,你讓咱家很為難知道不?
這還是那個知道寧王有不軌之心,只能裝瘋賣傻偷偷溜出南昌,四處漂泊無處依存的落魄儒生?
袁宗皋看清楚局勢,知道不答應不行時,便選擇了默許,目光不由落到了唐寅身上。
朱祐杬先入為主,基本已打定主意,袁宗皋即便來了,察覺到興王態度轉變,他能說什麼?
這事上,張佐自然站在唐寅的立場上幫忙說話。
先前見面時,唐寅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副要死不活的模樣。
可防盜歸防盜,沒說要出兵啊。
唐寅義正詞嚴:「賊寇不過是流竄過省,到湖廣後人生地不熟,本地又沒有大股盜匪接應,必然會以完成寧王囑託為第一要務。我們只要適時向外界散播謠言,說我已向興王www.hetubook.com.com請辭,避居城外荒野,他們就會如聞到血腥的鯊魚般加速趕來……到時各方兵馬協同,將其一網打盡!」
袁宗皋行禮受命。
王府沒多少兵馬,但賊寇也沒多少,難得的是王府儀衛司下轄都是精兵,日常訓練未輟,弓馬騎射都過得去,更重要的是裝備精良,跟一群烏合之眾對戰,對方還是長途奔襲,穿州過省……
袁宗皋聽出來了。
贏面很大啊。
唐寅看到朱祐杬點頭,心中平添幾分底氣。
這就是朱浩制定的戰略。
怎麼說也是袁宗皋把自己引介到王府,卻在關鍵時候找張佐商議而沒有提前跟袁宗皋通氣。
……
「伯虎……」
居然提出拿自己當誘餌?!
隨後朱祐杬安排一番,袁宗皋、張佐和唐寅三人退下。
誰讓主意是唐寅出的,對方更是激進地提出拿自己充當誘餌呢?
張佐名義上是在講述利害得失,但其實是跟朱祐杬說明,你別找袁宗皋問策,他鐵定不支持跟賊匪硬碰硬。
朱浩把一切交代好,唐寅心中有數后便馬不停蹄、趁著午休還沒結束去找張佐,商討策略。
方針制定好,剩下就是具體落實,其中最關鍵之處是如何讓一向低調、與世無爭的興王府,接受跟地方官府一起剿滅盜匪,並在其中佔據主導地位。
「是。」
……
朱祐杬不自覺往旁邊看了一眼,這才想起袁宗皋未列席會議。
他怕的是明明皇帝沒兒子,非不hetubook.com.com按照大明道統把儲君之位留給興王府,而是仿效前宋在宗室中選拔「養子」,入宮培養作為儲君,那就太讓人憋屈了。
恨張佐和唐寅先斬後奏?
張佐道:「王爺最好先定下方略,再去找袁長史商議……就怕袁長史強烈反對,無法成事。」
為了讓朝中大臣覺得,皇位第一順位繼承人所在的興王府,有為國為民的擔當,能給大明帶來安定,借賊寇人頭立威正當時,也可一舉贏得朝中文臣武將之心。
「唐先生,您覺得,積極備戰,主動出擊,對王府而言才是最好的選擇?這……會不會出岔子?」
唐伯虎幾時有如此擔當了?
結果轉眼間就像變了個人,提出的策略非常激進,卻又非常符合張佐的利益。
「既然袁長史也支持,那事情便如此定下來。」朱祐杬一錘定音。
如今簡直是有勇有謀的代表,堪稱讀書人的典範。
朱祐杬最怕出現的情況是什麼?
不是朱厚照有兒子,那是天命,改不了。
可他卻清楚一件事,只要涉及戰事,承奉司掌控王府府庫,到時肯定得由他來推動,袁宗皋主導的消極避戰計劃就將報廢,就算他張佐不知兵,但有唐寅這個「瘋子」般敢拿自己充當誘餌的名士可問策,那他還怕什麼?
等張佐帶唐寅去跟朱祐杬見過,唐寅把自己的計劃,涉及寧王府的陰謀,還有王守仁、黃瓚、地方衛所、州縣兵馬相互配合之事一說,朱祐杬忍不住吸了口https://m.hetubook.com.com涼氣。
袁宗皋本要說什麼卻欲言又止,忍不住瞥了張佐一眼。
張佐很驚訝。
本來他心中略微有些不滿,但仔細一想之前袁宗皋核算王府賬目時,唐寅與之對著干,暗中幫自己做了不少事,以其睿智豈能看不出已沒法改換門庭加入袁宗皋陣營?
張佐想明白這一點,趕緊跟著表態:「老奴願為王府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遵從興王跟袁長史號令。」
「可王府上下調度,始終要聽取袁長史的意見。」朱祐杬說這話,表明他已傾向於唐寅的計劃,支持積極備戰,主動迎敵。
之前朝中大臣最支持的方案便是養宗室子,只是被皇帝和太后給否決。
他必須要跟興王府表明,在這件事上他有十足的把握,把他跟王守仁的私交,湖廣左布政使黃瓚的立場,以及地方官員的反應等分析個遍,讓興王知道可以藉助這次剿滅匪寇一舉奠定興王府的威望。
那唐寅現在這麼說不過就是裝樣子罷了。
大臣們只能提議養過繼子。
「會不會……太過冒險?」
唐寅則表現出一副中立的態度,語氣篤定:「只要是為王府的利益著想,在下並不認為袁長史會阻撓,或許還會積極出謀獻策……在下願意供興王與袁長史驅馳,為蕩平匪寇盡一份綿薄之力。」
就算不勝,也要把興王府不畏難怕事,敢跟賊寇交戰的決心和勇氣表露出來,戰局不利時大可把兵馬撤回州城,就不信賊匪還能攻陷城池不成?
尤其是唐寅……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