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錦衣狀元

作者:天子
錦衣狀元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百六十六章 院試

第三百六十六章 院試

「因人因事而異……這儒生之前對自己很自信,我就拿出幾篇文章讓他作為參考,仔細揣摩範文的內在構架以及遣詞造句,好好模仿。正所謂熟能生巧,恰恰他之前就是自詡才學了得,寫一兩篇文章就想找人評判,還沾沾自喜,我就是要讓他知道學問是靠積累而得。」
這題目出得……
「開考!」
……
朱浩笑著說道。
「本縣士子朱浩,祖父朱明善、父朱萬功,錦衣衛軍戶出身……」一旁縣禮房一名典吏指著朱浩進行說明。
袁汝霖問道:「現在就寫嗎?」
「然則治天下獨可耕且為與?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如必自為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
「明日讓陸松陪你和汝霖前去考場,別再像府試時提早出來……張提學治學嚴謹,厭惡那些自詡才學過人之輩,尤其像你這樣未考而先有名的稚子,若論資排輩,怎麼也輪不到你考取功名。此番守個縣案首進學的資格便可。」
朱浩好似言笑般說道。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隨後貢院開啟,衙差從裏面出來,準備搜檢入場,眾人各自把考籃里的憑證捏在手上,過門檢一https://www•hetubook•com.com關。
……
朱浩昨天讓孫孺回家準備,今天不會跟他一起前往考場。
隨後各考棚門次第打開,每個考棚內都有兩名衙差進來,手裡拿著印刷的制式卷子,分別發到每個號舍考生的手裡。
……
畢竟涉及到袁宗皋這個嫡孫的功名,袁宗皋非常希望大孫子可以在十五歲時考取生員,但唐寅知道,以袁汝霖的才學,通過這次院試太過艱難,只能期冀有奇迹發生。
袁汝霖急忙研究題目,準備開寫兩篇文章,而唐寅則看著朱浩,問道:「怎麼樣,可有信心?」
唐寅道:「我是怕你不懂人情世故……算了,不提也罷,相信你自己能把控。」
以唐寅之意,你一個人牛逼不是牛逼,能把一個書獃子栽培出來,考取秀才功名,那才叫真本事。
袁汝霖搖搖頭,眼巴巴地望向朱浩。
「此番張提學出題,中規中矩,並未有對當下時局的批判,仍舊以兩篇四書文為主……你們先看看這兩道題,分別出自《論語》和《孟子》,今日先嘗試寫兩篇出來,晚上袁長史也會看一遍……」
袁汝霖半宿都睡不著,天沒亮被陸松叫醒,此時他才休息了一個多時辰。
……
朱浩與袁汝霖進場后,同為本縣一名叫胡科的老廩生認保,這老廩生眼睛好不好使都難說,不過這個時候朱浩也見到了本省提學張邦奇。
就算考生的卷子真有問題,也有備用的卷子可www•hetubook.com.com以替換。
七月十六當晚,朱浩和袁汝霖都在王府中過夜。
院試時,涉及功名,為防止有人替考,會由本縣廩生監察自己所保考生,以確保全都是本人參考,若出現什麼偏差,廩生也要跟著受過。
連陸松都看出袁汝霖的緊張。
「啊!?你瘋了?二十篇?」
朱浩很想說,中庸之人講究中庸之事,求的就是個循規蹈矩,滴水不漏。
「邦邦邦!」
考生互保人數仍舊是五名,需要一起等候廩生辨認和籤押。
袁汝霖好似恢復了些許信心。
胡科看了朱浩一眼,點頭表示確認,心想這個不用認,一眼就能看出來,來考院試的孩子中以其年歲最小。
只是大多數考生都非常好奇,根本不認識眼鏡是何物。
隨著衙差的喊聲傳來,每個考棚的木柵門暫時被關上。
或許這也是袁宗皋託人辦的,目的是讓自己孫子在這種大考中一抬頭就能看到「小先生」朱浩,消除一些緊張情緒。
換作普通軍戶家的孩子,張邦奇或還要求證一下是否為余丁,但錦衣衛……那就不一樣了,錦衣衛出身如果不是余丁的話,誰捨得把擁有繼承權的孩子弄來考科舉?
進入考場,與縣試和府試不同,城中有名的儒生都在裡邊等候。
外面傳來敲鑼聲。
……
有衙差大喊。
平時一起舉行文會,孫孺就是眾學子的開心果,現在也不出意外,大家還是拿他當取樂的對象。
斯斯文文,一股學術范兒!
和-圖-書唐寅覺得很不可思議。
「我說孫公子,聽說你拜了一位名師,今天你老師是不是也跟你一起考生員?」有人拿孫孺開涮。
「汝霖,你儘快寫,朱浩那邊由得他……」
袁汝霖果然不時往朱浩這邊瞟幾眼,只是考棚面對面兩排中間的距離比較遠,還有衙差巡邏,查看考生帶進考場的考籃,沒人敢打破這種寧靜。
一群人嘻嘻哈哈。
安陸本地院試時間,定在七月十七。
……
唐寅的目光卻在偷偷打量朱浩,朱浩這會兒正目光炯炯地看著考題,若有所思,卻絲毫也沒有動筆的意思,顯然不會做這種明天肯定不會出的考題。
「哈哈哈哈……」
這已是張邦奇在湖廣提學上的第二個任期,年不過三十齣頭,保養得很好,看起來像個年輕的教授。
一批人驗證完畢,朱浩與袁汝霖進入甲子號考棚,這是朱浩繼府試后第二次來這考棚考試,因為院試時不需提座號,考生座次分配基本是以報名順序來確定,而朱浩和袁汝霖作為王府中的孩子,報名都比較早,考號自然很靠前。
……
有認保而無派保。
「放題!」
太陽出來很久了,考試仍舊沒有開始。
朱浩笑問:「你是不信我的學問?」
令朱浩驚訝的是,張邦奇居然戴著一副自己交給蘇熙貴銷售的眼鏡,此時眼鏡架在鼻樑上,多了幾分文縐縐的氣質。
院試跟前兩場資格考試最大的不同,在於卷子規制相同,除了要糊名,在考試后還要進行謄卷,另和*圖*書外兩道四書文的考題直接印在考卷上,明顯所有考卷在下發前都經過仔細檢查,確保無錯漏和模糊不清的情況。
先進行的是本縣生員歲考,七月十六成績放榜,不過王府內沒有應考之人,但成績公布后,唐寅急忙帶著新得到的考題來見朱浩和袁汝霖,準備通過分析考官出題意圖,對二人進行突擊指導。
考棚內均有衙差進行監場,同時有三五成群的衙差進行來回巡場,最主要的則是主考張邦奇巡邏,在巡查過程中發現考生有行為不端的情況,他有權力直接沒收卷子,剔除其考試資格。
唐寅好言相勸。
畢竟孫孺是本地公認的菜雞,要是能師生一起考取功名,外人對朱浩哪裡還敢有什麼議論?
第二題,《中庸》題。
朱浩搖了搖頭:「我可沒那能力,最近我對他的教學方式,就是讓他死記硬背,外加每天寫二十篇文章……」
袁汝霖的座位就在朱浩斜對面。
「袁公子,你沒事吧?」
明朝院試與縣試、府試相同,仍舊只考一場便發案,並無覆試,兩篇四書文的優劣決定成敗。
唐寅搖頭:「隨你吧,希望明日他也能考取生員,這樣別人對你的非議聲自會平息。」
朱浩一看這題目,就明白唐寅對張邦奇出題「中規中矩」的評價非常中肯。
這題目……果然很張邦奇。
朱浩在寫完名字和三代祖籍姓名后,隨即把目光落在考題上。
本縣歲考時已出過的題目,有何必要再寫一次呢?
但若是考生自行玷污試和*圖*書卷,就沒有更換的權力。
唐寅道:「我知道,一場院考難不到你,聽說你最近給孫家那個儒生授課,進展如何?范學正走之前特別提過,那儒生腦子一根筋,讀死書,死讀書,毫無前途可言,除非你能算出明日考題,並給他範文,否則……」
「最初他的確寫不出來,但關上門餓他兩天,別說一天二十篇,我估計現在他一天三十篇也寫得出來。」
這不是捨近求遠么?
唐寅皺眉:「學問不是靠如此生灌……咦,這不像是你的真實水平啊?」
朱浩和袁汝霖同時應考,別說唐寅,就連袁宗皋都很在意。
這說明院試搜檢和認保的過程比較繁瑣,甲子號考棚的考生最先坐滿,卻沒人說話。
……
唐寅不能勉強什麼。
考試開始。
朱浩道:「趕緊吃點東西,早些去貢院……要是實在沒胃口,就在考籃裡帶一些食物,中午餓了的時候再吃。」
但一行人抵達貢院時,還是見到孫孺在那兒,跟一群考生高談闊論,仍舊是以前那種書獃子遭人戲弄的傻樣。
孫孺沒有四下張望,也沒有留意正在一邊等候入場的朱浩,一臉得瑟:「名師出高徒,你們這都不懂?看我今日一次考取生員……嘿,那也是我自己有本事……」
朱浩笑了笑,沒有回答。
「嗯。」
聖人之言一字不漏,不會去截搭或是斷句,也無須你自己去背前後章節,我就整段告訴你,讓你以之進行四書文論述,這樣的題目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
第一題,《孟子》題。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