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錦衣狀元

作者:天子
錦衣狀元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百七十章 勝似妖孽

第三百七十章 勝似妖孽

「朝廷突然下令,說是我們朱家在年底前,舉家遷徙回京師,連老四你……也要跟隨一起回京……」
之前不收拾你們是看在還有利用價值的份兒上,現在朱家連監視興王府的任務都被取消了,我還會給你們留面子?
唐寅笑問:「那你可有想好對策?」
這話……
很不中聽。
興王府。
「各房都回去做準備,回頭再派人去三房那邊通知一聲,讓那院子的人也做準備……走之前,各房能清騰的田宅資產一概不留,一律交到我手上!」
……
分明是在嘲諷姜詠荷。
「此番三房也一併遷走,不能讓他們繼續留在安陸張狂。」
最後唐寅從坐著的台階上站起,指著朱浩道:「你啊你,這麼小的年歲就把人心琢磨得如此透徹,真不知你腦子裡裝了些什麼。少年老成……不是妖孽,勝似妖孽!」
這是朱浩考中秀才的第二天。
朱浩中秀才當天。
來了來了。
這又讓街里街坊發出各種羡慕嫉妒恨的讚歎。
「那是三夫人教得好。」
「嗯。」
朱嘉氏對著長孫劈頭蓋臉就是一通痛罵。
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讓你幫家裡賺點錢就得瑟,一個月賺一百兩?一年下來也才一千兩,還不夠朱家上上下下開銷呢。
唐寅語氣輕鬆。
但姜詠荷不為所動,閉著眼,手裡擺弄著佛珠,好似事不關己一般,就算兒子被老太太叱罵,她也懶得睜眼去看上一眼。
唐寅皺眉:「何解?」
「……看看你,讀書讀了這麼多年,連你本家弟弟都不如?哪裡還和-圖-書有臉出去喝酒找女人?」
朱萬泉聽了老娘的話,心裏終於舒服了一些,這才是老娘對二哥應有的態度。
朱萬泉腦袋瓜靈活,一下子明白了。
朱娘和外面湊熱鬧的人這才知道,原來朱浩不但自己考中秀才,連他新收的學生,一個叫孫孺的商賈子弟也在這次院試中成功過關。
朱嘉氏臉色很難看。
朱嘉氏搖搖頭:「這些事在年底前會定下來,現在只是通知你們,隨時做好遷回京城的準備。」
朱嘉氏神色陰鬱地說道。
朱萬簡發狠一般,連連搖頭,「安陸這地兒多好,為何要回京師?以為那是什麼好地方嗎,如今咱們連個落腳地都沒有了,回去還要現置辦田宅,朝廷豈不是故意折騰咱們?」
眾人不再發言,專心等老太太訓話。
同一屆參加院試,不但朱浩通過了,連朱浩那個屢受嘲諷的書獃子學生也順利通過,這件事馬上成為城裡城外士紳百姓的談資,而朱家這邊朱彥齡一直都是朱家第三代的希望所在,現在卻一次次讓家裡人失望。
「只要朱家明白這一點,就算我想跟著他們一起走,他們也會把我一腳蹬開。這也是權謀考量!」
街里街坊都過來圍觀。
……
「嗯?」
朱萬泉不明白為何今天老娘跟吃了槍葯一般,見誰噴誰,卻為何對以往最看不過眼的二哥視而不見?
朱家在經營方面有喜有憂。
怎麼我這個朱家第一個秀才,卻成了老娘撒氣的目標?
完了!
朱萬泉瞪大眼,無比驚訝:「娘,這是為何?https://www.hetubook.com.com我朱家在安陸好好的,怎突然就說回京去?咱的戶籍不都已落在安陸了嗎?」
在大明,考功名只能在戶籍所在地進行,當然也會有一些例外的情況,但只要不是太過於急切,戶籍代表一切,如今朱萬泉的籍貫已落在安陸,若是遷回京師的話,對於他未來參加科舉考試會增添許多麻煩。
朱萬簡隨即回頭看向老太太:「娘,別說那些老給人添堵的事情,我說一事讓大家開心開心……上月咱的琉璃珠生意,又賺了一百兩銀子,卻說如今江南江北各地琉璃珠風靡,很多人家求之不得,咱以後乾脆別找人賣了,乾脆自己開闢銷售渠道,這樣利潤都是咱的。」
似乎朱家宗族這邊要經歷遷徙,你們三房就算分家了,也不能讓你們有好日子過。
「三夫人,恭喜了,貴府少爺中了本縣生員,還是案首。武勛之家出了一位小狀元郎啊。」
朱萬簡道:「老四,不是為兄說你,你都考了兩次鄉試了,依然榜上無名,你讓咱朱家的臉往哪兒擱?你說下次若是小浩子直接考中舉人,而你卻沒考上,那朱家以後乾脆讓小浩子娘兒倆來當家得了!」
「以後朱三夫人的誥命,靠兒子就能得到,這是多少人期盼不得的事情?真是有怎樣的娘就有怎樣的兒子……」
朱浩剛從唐寅那邊得知,有關朱家被朝廷敕令舉家遷出安陸之事。
感情這個二哥最近受器重,連說不中聽的話都不受喝斥,儼然成了家裡的香餑餑,原來家裡邊正靠他和*圖*書賺錢呢!
「對策?」
……
朱嘉氏冷笑不已:「你以為老身不知,去年讓你去京師找你大哥,結果你在京師惹下麻煩,欠了一屁股債跑路,債主都循跡追到安陸來了……聽聞你還得罪壽寧侯府的家奴,你可真是會給家裡邊找麻煩啊!」
一丘之貉。
朱萬泉道:「娘,其實朱浩……才學一直都很不錯,加上他是縣試案首,照理說可以穩穩地獲得一個進學資格……以後孩兒與他同在州學,會考校他的學問……」
「還有你!」
朱浩把一枚彈珠準確丟到前面地上挖出的方洞里,搖頭道:「估計最近我娘那邊又要承受壓力了。」
朱嘉氏瞬間把怒火燒到小兒子身上,「當叔叔的,居然跟自己半大的侄子當同窗,還有臉在這裏提出來?」
「錦衣衛錢指揮使親自下令,很有可能,是太後娘娘親自下的懿旨,或許我朱家在安陸這幾年,未能盡到朝廷囑託之責,所以……」
當天店內張燈結綵,東西都不是朱娘提前準備的,而是臨時採買,不過人逢喜事精神爽,這點花銷在朱娘看來完全值得。
作為血脈相連的家人能做到這份兒上?
朱嘉氏道:「今日找你們來,不是為說這事兒。」
朱浩留在王府沒有回家,而當天正是張邦奇考校朱四的日子。
姜詠荷、朱萬簡和朱萬泉齊聚,後面還跟著個灰頭土臉的朱彥齡,除此之外就是劉管家和鋪子上幾名掌柜。
朱嘉氏輕聲應了一下,卻未予評價。
以前不都是不知道噴誰,先罵罵老二解解氣再說嗎?和圖書
朱萬簡頭撇向一邊,嘴裏道:「有什麼娘,就養什麼兒子。」
「我……我不走!」
朱嘉氏臉色變得凌厲起來。
兒子考中秀才又如何?哼,把他學籍都給取消了,最好去從軍,送到西北前線打仗……總歸得罪我老太太的人都沒有好下場!
若是學籍不能遷移,未來他要來往于京師和湖廣武昌府之間,鄉試只能在湖廣參加。
本來以興王朱祐杬之意,要將張邦奇請到興王府來考校,但或許是張邦奇對於接近興王府有所顧慮,婉拒了這個請求,最後商議的結果,把考試地點換作興王府附近一處觀景台——陽春台舉行。
袁宗皋、張景明和張佐等人都前去觀禮,連新教習儲玉也去了,而唐寅因為身份特殊沒有赴會,就在王府里跟朱浩嘮嗑。
「……張奉正對我說的,並非朝廷下旨,而是錦衣衛指揮使錢寧所下命令,或跟東廠,或者太後有關。」
朱浩道:「朱家要被舉家遷走,我祖母這人睚眥必報,認為我留在王府中做內應的價值沒了,自然想把我們三房也一併帶回京師,以後我有沒有機會進學還另說呢。」
唐寅聽完頗為無語。
家裡邊也在焦急等候消息,等官府報喜的人到來后,朱娘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
朱萬簡道:「三房人走不走是他們的事,我要留在安陸,以後安陸這邊我來做主。」
唐寅難以置信。
朱嘉氏把除了朱娘一家外,其餘三房人的主事者都給叫了過來。
唐寅不解。
「呵,你們是一家人……不至於如此吧?」
朱萬泉本以為老娘會和圖書教訓一下二哥的不肖,不料朱嘉氏聽了無動於衷,居然好像很認同二兒子的看法?
卻說朱家莊園,有關朱浩考中生員之事,也傳了過來。
隨後孫家送謝禮的人也來了,派了足足二十多人的大隊伍,大箱小箱的東西一直往鋪子里抬。
朱浩嘆道:「此非人心險惡,而是權謀之爭……我們三房的存在影響到了朱家人的利益和顏面,就成了我祖母的眼中釘肉中刺……」
朱萬簡嚷嚷道:「那咱的生意怎麼辦?還有咱的那些田地,不會都荒廢了吧?以後繼續找人在這邊盯著?不會是讓姓劉的管這攤子吧……」
劉管家道:「可塌房那邊,本月又蝕了不少銀子,如今入不敷出,怕是下月難以為繼……再便是今年夏天湖廣各處乾旱,只怕秋糧收成不會好……」
朱彥齡心中很不服,卻咬牙硬挺著。
……
朱浩搖搖頭,「十足的把握沒有,可王府總該出面挽留我吧?王府不留,我大伯那邊也可以使使勁,只要他出面,讓朱家覺得我大伯的差事未變,那我對於朱家來說,就重新有了利用價值。」
朱浩笑道:「你可以這麼理解……以前我大伯留在京師為質,朱家在安陸這邊負責刺探情報。現在情況反過來了,朱家舉家遷至京城為質,而我大伯則留在安陸繼續刺探情報。
可能是孫家老太太對自家孩子的學業不太自信,孩子突然考取生員,對朱浩的謝禮自然豐厚無比。
朱嘉氏冷笑不已:「誰都不能留下,你也不會例外……老身若是放任你留在安陸,不出半年,連這宅子都保不住!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