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錦衣狀元

作者:天子
錦衣狀元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百章 鄉試第一場

第四百章 鄉試第一場

太陽出來好一會兒了,朱浩依然沒有動筆。
往外看了看。
朱浩吃了進考場后的第一頓飯,不過是將昨天帶進來的豌豆糕吃了兩塊,又吃了幾片油鹵豆腐乾,喝了點水……進考場一整天後,第一次小解。
本來可以點蠟燭照明……但蠟燭這東西,一場考試就給一根,未來還有兩個晚上需要用到,節省才是王道。
《論語章句集注》釋意:「此所謂性,兼氣質而言者也。氣質之性,固有美惡之不同矣。然以其初而言,則皆不甚相遠也。但習於善則善,習於惡則惡,於是始相遠耳。程子曰:『此言氣質之性。非言性之本也。若言其本,則性即是理,理無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
有一些考生非常容易在考試時緊張,跑肚拉稀常有,再加上這麼熱的天,吃點東西壞肚子乃是常見的事情。
你考鄉試找替考,怎麼也要尋個舉人或是進士幫忙吧?
……
「呵呵呵……」
這也是朱浩三道題中唯一沒有切中的題目。
無規矩不成方圓,這是講規矩和規範,至於講堯舜之道的仁政,只是在論述規矩的重要性,這裏並不是主要論點。
有人或可以說儒家文化中帶著假仁假義的東西,但實際上儒家還是頌揚這些高貴品德的,若有人學不來真正的品德卻只從中體會出假仁假義,那隻能說你領悟不到聖人之言的真諦,學問不到家。
周圍馬上有鬨笑聲響起。
這就涉及另外一個問題,www.hetubook.com.com若是沒人來巡場,要去茅廁大號,都沒法進行申請,最後無奈之下就只能在自己的尿桶里解決大號,自己倒是爽快了,但隔壁考生可就倒了大霉。
這是一個斷句,相當於截搭題中變種,連前面「孟子曰」這幾個字都沒有,其實孟子的這句話還有後半句的。
……
有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所以說四書五經中,大多數的文章和句子都是可以找到通義的內容,尤其是孔孟兩大聖人說的話,完全可以拿不同的句子來論述,結果基本都一樣。
論述方向,就是向善人學善,不能近惡,並以本性之善面對世間一切之惡,不靠言論之善來死撐,相當於不能說一套做一套,嘴上表現出來的善並不是善……
第二題《孟子》題:「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員: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賓士天下。」
就算你在裏面連睡三天,或者第二場不來,都是你的自由……誰管得著?
所以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到了第三天早晨把三篇文章一氣呵成寫出來,交卷離場,回去享受一天的自由,再回來遭罪……
還得體貌相近……你給人家多少錢,一個舉人或進士能冒著聲名狼藉的風險來為你替考?而且毫不誇張的說,就算真找來了舉人或者進士考試,他以前能順利通過,這次鄉試未必卻能成功。
在這樣一個很和*圖*書不舒服的環境中睡覺,對考生的身心都是一種極大的煎熬,半夜朱浩聽到隔壁號舍傳來劇烈的咳嗽聲,良久都未停歇,吵得人心煩意亂,無法入眠。
到日落時,天色轉陰,終於有了一絲涼風,讓人身心舒暢,心情也一下子好了許多。
……
此時外面傳來敲鑼聲。
……
《三字經》扛把子一般的句子,任何剛啟蒙的孩子,甚至字還不認識呢,「性相近習相遠」便知曉了。
第一場三篇四書文,幾乎就決定了鄉試成績的高低。
到了下午,朱浩才開始嘗試寫第一篇文章,不過只是寫在草稿紙上。
因為考試尚未開始,晚上連個巡場的人都沒有,要去茅房也隨意,外邊不時有腳步聲傳來,但沒有湊一塊兒說話的,都怕因為自己喧嘩而招來巡場之人,被取消考試資格。
只求三場考試能早點結束,不再受煎熬。
在聖人經歷中,也能找到很多相關的例子,無法一一細說。
雖然說要的就是你觀點犀利,準確無誤,但不是每個人都對儒家典籍中的每個論點都有獨到的見地,幾千人中挑選幾十人……沒點真本事可不行。
這也恰恰證明鄉試難考。
考試第一天。
突然發現自己好像個苦行僧。
寫完了也是無所事事,等回頭髮現文章中犯了忌諱,或是後面試卷被弄髒,估計在號舍內想死的心都有了。
這麼大一座好似監獄般的考場,對朱浩而言,寫三篇四書文,別說三天,三個時m.hetubook•com•com辰都多餘,但問題是你不可能提前交卷出去,必須待夠時間。
第一題乃重中之重,這道題目看起來很簡單,但畢竟朱浩沒有提前研究過,其字面意思是,孔子說:「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於習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別。」
三道題,自己切中二。
天色未完全亮開。
考棚大門被人從外面打開,考生不會有什麼梳洗時間,巡場官兵直接就把第一場考試的試卷送了進來,這樣你在號舍裡邊是吃飯或是繼續睡覺,沒人管你,只要你別影響到別的考生就行。
入場后,就要耐心等候第二天考試了。
時間還早。
朱浩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去研究,畢竟一早就詳細推敲過,就此論述過不少文章,從中挑選出方向正確的,送了孫孺一篇……
本來朱浩以為童生考三場考試,監督已經算是寬鬆,但相比于鄉試,那三場好像還嚴格了不少,至少每個考棚內有巡場的官差,而在鄉試中考棚門基本都上了鎖,偶爾看到有人進來走走看看,轉上那麼一圈都很稀罕。
總之人品德的高低,不是靠某種學問來支撐,還是要看個人的經歷和修養,有時講窮山惡水出刁民,也是因為人類最基本的訴求是生存,在違背生存這個前提下,想把人栽培成道德先鋒,那是不現實的。
天氣悶熱,朱浩只能穿著單衣考試,在這樣一個密閉環境中,有種讓人喘不過氣的窒息感,一點風都沒有,感覺呼吸的空氣都是灼熱的,這時候若是和*圖*書能有一塊冰放在面前……
如此一直持續到天蒙蒙亮,整晚下來朱浩攏共也沒睡上兩個時辰。
第一道《論語》題:「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
朱浩拿到試卷,也就剛剛能看清楚上面的字,想以這種光線寫文章,根本就做不到。
你辭藻再華麗,在科舉場上也是徒勞……
三中二。
好在事情沒有發生在朱浩周圍的號舍,不然他也要承受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摺磨……估計晚上睡覺都睡不清閑。
都已經到了考鄉試的地步,難道聖人之言你還能看不懂意思?一個個考生眼高於頂,用得著別人來提醒?
如此一來,保持好心態,比及早完成文章更為重要。
考生都在悶頭答題,若不知情的,還以為周遭沒人。
當然也可以說人類在品格方面,越缺什麼越強調什麼,儒家這種只強調道德規範的方式,帶來了社會中假道學的存在。
這道題比較工整,論的是「明德」的重要性,就是所謂的光明的道德,不但要頌揚,還要自明其意,並化為己用……這算是科舉考試中最基礎的論述方向。
朱浩看到巡場之人路過他號舍的次數不過三回,這麼說來巡場之人也是隨便應付了事。
如此一來,考棚內的環境越發惡劣。
而且每次閱卷官都不同……
可以在腦子裡琢磨題目。
考試終於正式開始,到了放題的時候。
至於后兩題。
看清楚題目,對朱浩來說就足夠了。
……
朱浩心想,果然蝴蝶效應開始發揮作用,https://www.hetubook.com.com正德十一年鄉試三道題全中,這次只中二,看來來年會試題目是否還是歷史上的題目,那就難說了。
最大的問題在於,鄉試通過的難度非常大,若是想替考或是交頭接耳,意義不大,誰敢保證隔壁那位就能在幾千人中脫穎而出?人家有本事考取舉人,為啥還要跟你交頭接耳幫你寫文章?
第三題《大學》題:「《康誥》曰:克明德。《太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真是千古名句!
鄉試就是這麼神奇的考試,雖然都是寫文章,寫的還是議論文,或許他論別的聖人之言有見地,能通過考試,但每次考試題目都不一樣,他怎麼能保證這次論得恰到好處?
至於替考……基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畢竟儒家經典中最經常論述的內容,就是仁義禮智信,而這些幾乎都可以包涵在個人品德修養中。
並沒有見到巡場的人。
第一場考試,三篇四書文。
從題目到題型,這道題可說是完全被朱浩押中,也不能稱之為押題,根本就是歷史上這一屆的湖廣鄉試題目。
這樣一個難以成就大事的徒弟,就算有兩篇文章可以套用師傅給你寫的文章,但僅僅是第一題,就可能讓你榜上無名。
就在朱浩想好事時,遠處傳來叫罵聲:「誰他娘的在號舍里拉屎?熏死人了,知道嗎?」
朱浩現在開始為不知道在哪個考棚考試的孫孺發愁。
大概是連巡場的人都不怕考生作弊。
一點小小的插曲之後,後續再無聲響。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