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錦衣狀元

作者:天子
錦衣狀元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百三十二章 促膝

第四百三十二章 促膝

不過有沒有我,區別不大,歷史都會這麼按部就班發展下去,我只是做了預警,讓一切都在正確的軌道上發展。
目的是什麼?
孫孺道:「我還聽說,江彬跟朝中一些官員過從甚密,比如說吏部陸尚書和兵部王尚書……」
「夫人將來作何打算?」
雖然你還不知道,其實是我跟朱萬宏建議,讓他跟江彬提出以寧王之事作為契機,打擊政敵?
朱浩總算拋出核心話題。
情況異常複雜,總之現在唐寅才是不敢面對現實的那個人。
所謂的朝中博弈,不太可能在會試這種講究公平公正的場合展開,但涌動的暗流還是存在的,士子們談起陰謀論來個頂個都是好手,能把猜想的事說得活靈活現,就跟親眼所見似的……
但問題是……或許唐寅自己都覺得,若是自己主動,會被人誤會他「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所以連當朋友的勇氣都沒有,再加上這事的確不是唐寅主導,現在的他陷入極度的自卑和懷疑中,覺得自己要名利沒有名利,要地位沒有地位,憑什麼接納婁素珍?
婁素珍留滯京師,屬於跟著朱浩這個「主人」來京城趕考,順帶探聽寧王府被朝廷追責的消息。
「……公子不在時,這兩日間或有人來盤問,一一對應上,或是覺得妾身身邊有侍女,身份特殊便不自覺多問了幾次……聽聞京師因南方那場戰亂,牽連甚廣,有人以此大造冤獄。」
聽到江彬的名字,婁素珍hetubook.com.com拳頭緊握。
「先生雖無心朝堂,但他為國為民的情懷仍在,這也是他為何一直留在安陸的原因,他也想為一方百姓做點實事。」
孫孺打聽到的,還僅僅只限於安陸之地舉人的議論,放眼整個京城,那麼多赴試士子,估計早就把楊廷和吹捧到天上,把江彬和王瓊等人踩到無底深淵去了。
雖然道理聽起來很扯淡,但既然這般有心,朱浩也就不會苛責。
所謂的外宅,就是被養在外面的女人,沒有名分,這樣的女人身邊安排兩個婢女侍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再說朱浩作為舉人,別人不知他根底,怎會知曉只是個十三歲的少年郎?
朱浩來之前就問過唐寅,唐寅表示已有兩個多月沒跟婁素珍見過面。
朱浩很想說,謀反是你丈夫自己的行為,別總賴到別人身上。
朱浩道:「哦?非要加入某一方嗎?」
朱浩笑道:「還是夫人了解他,他就想過桃花庵里種桃花的愜意生活,連去安陸,也是我帶他去的,可能是我害了他吧。」
朱浩嘆道:「王中丞在戰事結束后,曾去南京獻過俘,陛下並未親至,只是派出許泰、張永等人前往,索賄不得便出言污衊,其背後潛伏有江彬的影子……」
「就是這個人,逼反了寧王,心思極其歹毒,禍國殃民以其為首。」婁素珍恨恨地道。
還有王守仁提前出兵以及平寧王叛亂的計策也出自於我?
www•hetubook•com.com這就是朝中文官勢力的常用伎倆,打不過你,我就在背後污衊中傷,陸完作為吏部尚書,馬上就要受寧王造反案牽連,革職下獄,而王瓊則因為跟楊廷和關係不佳,平時正統文官勢力一直將其當作負面典型來看待,沒少朝其身上潑髒水。
即便我再怎麼幫你,你也只能歸於平淡,連你自己都覺得能力配不上現在於興王府獲得的地位吧。
婁素珍性情洒脫,不會在意這些瑣事,問道:「不知公子可有南方的消息?」
那我給你創造一個。
朱浩故作驚訝:「是嗎?」
孫孺最後問出今日深藏心底的問題。
既然明知以後生活在一起會帶來一些負面的東西,還不如像現在這般做個朋友,以後一起寫詩作畫,了此餘生,也算不辜負彼此相識一場。
朱浩道:「說及你們在南昌時寫詩作畫,提到夫人的才學令人敬佩,還提到……」
聽到最後,朱浩才知道孫孺說了半天不是為他自己,而是為先生著想。
再生個孩子?
可憐你唐寅,一直覺得天下沒人懂你,感情這個女人對你的心思很了解,從你鮮衣怒馬少年得志,到你科舉重挫從此浪蕩江湖,若沒有特殊際遇,你的人生已不可能在朝堂上大放異彩。
你不是人生沒有意義嗎?
朱浩會意點頭。
「唐先生最近總提到你呢。」
但隨著時間推移,知道寧王府上下誰都跑不了,那還留在京師堅持什麼?等著唐寅和_圖_書「回心轉意」?
朱浩突然提了一句。
「所以我希望夫人能鼓勵他,讓他繼續為朝廷做事。」朱浩提出請求。
其實她和唐寅一樣,心態上早放開了,以他們這年歲,感情方面或許平淡如水再好不過,難道真想早早結合在一起?
孫孺語不驚人死不休,上來就一驚一乍,「我聽京山的崔舉人說,此番京考乃朝中兩大勢力的博弈。一方就是剛把錢寧給扳倒的江彬,如今皇帝身邊他可說是毫無對手,急需在朝中培植文官勢力,以對抗內閣首輔楊閣老為代表的勢力……另一方,就是楊閣老自身了。」
「是嗎?」
初七。
再說誰會料到,一個看起來普通的婦女,竟會是在江西名聞遐邇且官方已證實投湖而亡的婁妃?
編不下去了。
婁素珍到京城后,一直都以朱家婢女身份生活,京師中對於戶籍的盤查向來比較嚴格,但因朱浩這個名義上的主人是舉人,屬於社會高階層人士,前來盤查的地保、衙差等不敢對婁素珍加以為難。
朱浩道:「年後傳來消息,說是陛下去年年底抵達南京,但進城后並不過問江西地方事務,只顧著玩樂,估計江西諸事要等開春甚至接近入夏時,才會有進一步動向。」
朱浩皺眉:「那你覺得哪邊好一些?」
婁素珍道:「世間大才,無人能過先生,但他志不在朝堂,即便以興王府之事束縛他,只怕也拴不住他的心,當初他離開南昌,更多也是為追求內心的和*圖*書寧靜。」
朱浩想了想,會不會你也在恨我呢?
孫孺在考試之前出去參加了一趟安陸的「同鄉會」,也就是跟安陸以及周邊府縣應考的舉人一起吃頓飯,酒足飯飽,回來后給朱浩說及他在宴會上的見聞。
勸說唐寅繼續為國為民!
王瓊是不是江彬的人本身並不重要,只要文官這麼認為,下面的儒生也就這麼定性,光輿論就將王瓊給判了死刑。
這算是給婁素珍一個生存下去的理由。
婁素珍語氣平和。
朱浩心想,這算不算是一種惺惺相惜呢?
孫孺道:「照理說,我們必定要跟內閣首輔楊大學士走在一起,那才叫正途,但問題是那邊的人實在太多,想上位非常困難,不如選一條捷徑,只要咱跟江彬通一下氣,我……就算了,以先生您的學問,會試一榜中第絕對輕而易舉。」
朱浩沒法替婁素珍規劃將來,這要看她自己的選擇。
婁素珍搖頭:「並無打算。」
朱浩心想,這是要等朱宸濠死了,兩個人才會進一步發展?或者是……繼續這麼玩曖昧?
婁素珍面色平和,問道,「他說我什麼了?」
婁素珍搖頭:「妾身何德何能,再說了,先生潛于王府,怕很難為家國做太多事。」
朱浩笑道:「實不相瞞,在下略通周易之術,曾推算過,估計就在這兩年,興王府中……便有真龍出。」
朱浩道:「那可能是將夫人當成外宅了吧。」
這觀點倒很獨特。
婁素珍年歲畢竟不小,兒女雙全https://www•hetubook.com.com,如今丈夫雖然被朝廷抓住但還沒判死刑,說不定尚有轉機,比如說皇帝覺得寧王叛亂平息太快,御駕親征沒出上力,乾脆判寧王個終身監禁,那時婁素珍或許還有夫妻團圓的機會……
京師會試尚未正式開始,但涉及此次會試局勢,卻藏著涌動的暗流,激蕩人心。
「……我跟你說,先生,這次事情鬧大了。」
婁素珍點頭:「先生在安陸的經歷,妾身也有耳聞,當得起一心為民的讚譽。」
……
朱浩前去給婁素珍送日常用度。
不過想想也是,若不是江彬為了跟錢寧進行派系鬥爭,總拿寧王之事在皇帝面前吹風,讓正德天子削奪寧王護衛,寧王也不會在自危下倉促起兵,最後落得個慘淡收場。
婁素珍面色凄哀,搖頭道:「事已發生,朝廷幾時追究,對寧王府並無差別。」
朱浩道。
朱浩臉上浮現同情憐憫之色,嘆息後點點頭。
朱浩年歲不大,說話卻很直接。
提到曾經二人一同經歷過的事情,那就是把唐寅送出南昌,前去安陸,婁素珍臉上浮現些許輕鬆的笑容,也是想到當初,唐寅何等落魄,誰能料到今日兩人境遇會發生逆轉。
「先生,您看咱投奔哪一方?」
……
「我看是的,先生。」孫孺道,「據說是只要沒在這兩方任意一邊投遞過拜帖,沒在他們名下挂號,恐怕這次會試沒法上榜……這就是朝中兩大派系的博弈,再不情願也要選擇一方加入才行。」
顯然婁素珍自己也很迷茫。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