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錦衣狀元

作者:天子
錦衣狀元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靜的二月

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靜的二月

「中官?也不盡然,除了中官,還有平虜伯……其實跟中官也無甚區別。」蘇熙貴想了想,矛盾點大差不差。
現在沒走,也就是在等一個結果,如朱浩跟他推演的那般,若是今年到年中時皇帝的病情還沒有確切消息,或者說痊癒,他一定會歸鄉種桃花,絕不貪戀王府開出的一個月十兩銀子的束脩。
朱浩搖頭反問:「為何要化解?」
誰都不肯透露會議內容,那就只能從唐寅身上尋找突破口。
「袁長史,王妃有事找您商談,有關為張長史治喪之事。」
陸松非文官,認識他的人多以其官職或是名字稱呼,鮮有人知曉其表字,唐寅與之關係匪淺,自然清楚,但陸松身上依然有很多秘密不為唐寅所知。
唐寅嘆道:「張長史辛勞半生,身體狀況一向不佳,過去便察覺他做事力不從心,未曾想……說起來他年歲虛長不了我多少啊。」
現在江彬對皇帝病情的封鎖,不正好說明江彬跟文官間矛盾重重,江彬想在皇帝病逝之後,依然能掌控全局?
袁宗皋本來想逼問幾句,一定要讓唐寅說實話,但唐寅上來就說這麼一句喪氣話,瞬間讓他感覺到唐寅似乎志已不在興王府,如此就可以解釋為那次會議乃是唐寅主動前去請辭,可能小興王做了挽留,只是怕影響到王府上下士氣,讓唐寅多考慮兩天,所以才沒有對外宣揚。
「……聽說最初幾名太醫還能自由進出豹房,後來只有特定的時間,才能前去問和圖書診,是否能見到聖上本人都難說。官員中有傳言,說是陛下或已……遭遇不測,只是有人秘而不宣罷了……」
唐寅又搖頭苦笑。
可一旦皇帝真死了,那他的末日就將到來,只看江彬是否能意識到這一層。
「那這矛盾,該如何化解?」蘇熙貴請示般問道。
「這小子,真以為他可以推演天機,無所不能?不但推算國運,連他人天命之數也要測得明明白白?真讓人……也罷,由著他去吧。」
朱浩點頭同意蘇熙貴所言。
可說一語中的。
事談定,唐寅重新成為王府一號幕僚,有關皇帝病情變化以及朱四繼位之事,一切由唐寅暗中謀划。
「還真被朱先生一語言中。」陸松感慨道。
……
「啊?他怎麼……」
唐寅與陸松出了後院。
「未曾有過他事嗎?」
唐寅陪著陸松一起前去弔唁。
唐寅心情稍微輕鬆了一些,總算朱浩安排得當,讓他在被王府上下針對的情況下,仍舊能見縫插針,重新獲得器重。
二人談的不過是人之常情,張太后以及楊廷和等文官發現皇帝不受自己掌控,朱厚照一天沒死,江彬的地位就不會動搖的情況下,為防止江彬利用朱厚照的病情或是生死做文章,最好辦法就是以懷柔的方式對其進行安撫,讓江彬覺得朝中人拿自己沒辦法,必須要討好他,甚至連太後有涉及皇帝病情的事都要問其意見。
有些事解釋不清楚,唐寅不想費神。
不然還能因和_圖_書為什麼?
蘇熙貴點點頭:「就是要麻痹平虜伯嘛……這為是為大事發生后,以雷霆萬鈞之勢將其一舉成擒……呵呵。」
唐寅跟袁宗皋說萌生退意,並不是找說辭,是他真的有此等想法。
蘇熙貴一如既往對皇帝的病情非常關心,沒有消息時就來纏朱浩。
「那就看大事幾時發生了……若真臨近的話……小當家的,看來您這籌謀日久,終於要迎來開花結果的一天了。」
袁宗皋面帶感慨之色:「你在王府幾年,也算出工出力,以你半老之身,又無心仕途,為王府謀事諸多,勞心勞力卻不得回報,的確太過為難你了……若是你有心回鄉安養天年,老朽定當竭力成全。」
朱浩笑著問道。
誰知過了幾天。
唐寅道:「是。在下老邁昏聵,只怕在王府中不能久留。」
張景明年歲還沒袁宗皋大,就這麼在任所過世,家人不在其身邊,再加上這次剛從家鄉守制回來,難保說他的病情惡化不是因為長途趕路和水土不服所引起。
「鶴林,你還有多少事隱瞞我?為何朱浩對你囑託之事,你沒有告訴我?」唐寅心裏還在糾結這個問題,出來后便找陸松問個清楚。
但張景明的離世,的確讓袁宗皋成為了王府上下唯一的大管家,朝廷幾時會委派新的長史前來難說,袁宗皋不怕新來的長史,就怕唐寅被提拔到長史位上,畢竟唐寅有舉人功名,還在王府中有極高的聲望,尤其王府儀衛司上下對唐寅https://www•hetubook.com•com可說推崇備至。
若皇帝稍微好轉一點,自然會露面,以平息世人非議,既然一直隱藏不出,還弄得如此劍拔弩張,只能認為皇帝大限將至,一旦皇帝死了,興王府出真龍,朱浩和蘇熙貴都將是受益人。
唐寅道:「有是有,但已與我這般半身入土之人無關,袁長史提攜之恩在下沒齒難忘,也請袁長史通融。」
江彬所處的位置,註定聽不進好言相勸。
久而久之江彬就會懈怠,甚至心生傲慢,覺得大明離了他不行。
袁宗皋目光如炬打量唐寅。
「蘇東主,你就看著吧,如今朝中那位首輔,會把事做得非常圓潤周到,未來一個月時間內,他定會安撫住陛下身邊近臣,讓他們覺得即便有大事發生,他們的身份地位也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連江彬也只是被調回西北繼續為將,榮華富貴一生。此時太后也會下懿旨,頻繁召江彬前去宮闈問話,以示安撫。」
還真把我當對手了!
蘇熙貴現在雖然不知皇帝病情如何,但料想不會好到哪兒去。
旁邊有長史司的官員過來傳話。
唐寅看著袁宗皋的背影,想到離別時連句告辭的話都沒有,心不由涼了半截:「或許當年,進王府就是個錯誤,好在認識了朱浩,還有孟載、鶴林他們,老興王對我也算恩遇有加,即便小王子不能登基,人生也算了無遺憾。」
陸松知道唐寅這次可能會追問不休,只能說出個讓唐寅覺得驚愕的事來轉移www.hetubook.com.com話題,「朱先生臨別時,曾跟卑職說,張長史守制時便已沉痾在身,只怕……難以久持,或大限之日就在這開春時節。」
陸松搖搖頭:「若想讓長史司不關心先生之事,最好就是令其分心無暇……若真如此的話,那隻能說是命數使然,強求不得。」
此時唐寅說要走,對袁宗皋來說再好不過。
……
換作局外人,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江彬現在的確很危險,或是說其必須要準備好發動一場政變,才有可能挽回頹勢,但江彬一直覺得自己大權獨攬,東廠、錦衣衛和京營都在其掌控中,勝券在握。估計他自己意識不到這一層,身邊那幫人估計也不會說那些「危險」「小心」之類的喪氣話。
反正他姐夫在南京戶部尚書任上日子過得很滋潤,皇帝北歸,大軍的養護問題沒了,反而因為南京山高皇帝遠,黃瓚一個人便足以撐起南戶部大旗,現在不管是誰都說黃瓚能力突出簡直是世間名臣表率,黃瓚已在琢磨如何才能晉身中樞,位居部堂。
到了二月。
那我還跟你說個屁的實話啊!
唐寅心想,你說話還真是直接啊,我這邊心生退意,你連挽留的客套話都沒有,直接準備把我轟走?
結果這時陸松急忙過來傳話:「張長史昨夜突然病重不起,未能堅持到天明。」
鶴林乃陸松表字。
張景明拼著身體不好也要回安陸,其實可能就是想混個身後名,在任所過世總好過於在家鄉無聲無息逝去,辛勞一輩子還不讓人m•hetubook•com.com站好人生最後一班崗?
袁宗皋老友過世,卻一點傷心的樣子都沒有,倒不是說他冷血或是幸災樂禍,而是張景明的過世並不讓人意外。
「那現在的矛盾,就是文官跟中官的矛盾咯?」
……
「這……」
治喪之事自然不會落到唐寅頭上,進去憑弔后,袁宗皋單獨將唐寅叫到偏廳。
「先生莫要多問,卑職絕非心懷叵測之人。」
蘇熙貴不知該如何接茬。
張景明這次回到王府後,身體的孱弱眾人皆知,但若說開春就亡故,說起來屬實有點離譜。
……
唐寅皺眉:「他……這都知道?」
《平湖經籍志》和黃虞稷《千頃堂書目》中記錄,陸松曾作《介庵集》,其列表字為「鶴林」。
唐寅很感慨。
皇帝在耕藉時吐血,隨後送回去養病,後面看起來好像並無大礙,只是聽聞有不少番僧和道士進入豹房,此時皇帝不在皇宮大內,病況連張太后都不完全知曉,文官也全靠太醫前去打探。
「伯虎,聽聞你前幾日前去見了興王?」袁宗皋消息靈通,即便他不知道那次秘密會議說了些什麼,但知道與會者都有誰。
唐寅瞠目之餘,心裏卻明白,陸松其實是想說,張景明昨夜睡夢中過世,走得很安詳。
朱浩說出他的看法。
二月初九,唐寅一早起來,無所事事正準備收拾心情出去採風,作一幅山水畫……無論朱四是否登基,他覺得自己留在安陸的日子都不會太長久,在這裏生活幾年該留下點紀念什麼的。
京城局勢一切如常。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