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錦衣狀元

作者:天子
錦衣狀元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百六十五章 鵲橋會

第五百六十五章 鵲橋會

唐寅欲語還休。
或許朱浩這才是真正的評價。
上午的遊歷,京師中不少名勝古剎都去過,回來時找了個三層樓的茶樓坐上去看風景,接下來朱浩還要帶婁素珍去吃一頓火鍋。
順天府院試剛結束,很多剛剛考上生員功名,正志得意滿,準備備考來年北直隸鄉試,在這秋高氣爽時節,會情不自禁出來走走,做個文會,探討一下學問。
旁人道:「這才讓人驚奇,到現在為止,竟然沒人知曉這首詞出自何人,但隱約得知好似出自翰苑,也可能是國子監中一位名士。如今對於詞作者眾說紛紜,有人乃言,系楊大學士公子,我大明狀元楊用修所作。」
「……這首臨江仙,可說氣勢非凡,堪比宋詞巔峰時文人騷客所作,我大明自立國以來,鮮有這般名作問世。」
但聽隔壁有人問道:「卻不知是哪位大才所作?」
這時代的讀書人很喜歡新奇事務,秋天正是吃火鍋的好時候,很多人前來光顧,進到食肆內發現幾乎全都是士子,一桌桌很是熱鬧。
「所以今日這一切是你故意安排好的?」唐寅瞪著朱浩。
婁素珍不再去提楊慎和那首詞的事,本來她還想等等唐寅,卻不知唐寅幾時能來,不如邊吃邊等。
婁素珍道:「若真是那位楊用修所作,他的才華當真是舉世無雙。」
恐怕唐寅一時間不太適應這種官場上無聊的扯皮,如此也算是對其能力的一種鍛煉。
這是朱浩新開的一家店,靠近城北的https://www•hetubook•com•com國子監和文廟,讀書人相對多一些。
「先上這些吧。」
「唐先生還沒來啊……」
「唐先生本也要來,但估計他現在戶部差事很忙,中午才會到吧。」朱浩立在窗口,對一旁的婁素珍笑道。
連婁素珍都豎著耳朵仔細傾聽。
……
這比朱浩在朝廷當差賺得多多了。
這時火鍋店夥計進來,恭敬道:「兩位貴客,不知要點些什麼?這裡是菜單。」
朱浩進入房間,請婁素珍坐下后,笑著說道。
跟婁素珍很熟悉了,在場也沒外人,唐寅直接就抱怨起來。
還說你楊慎光明磊落?
一個問題就把婁素珍給難住了。
婁素珍很關心,但怕隔壁的人聽到,有意放低聲音問道:「公子在翰苑,跟楊家公子應該多有接觸,不知對他的才華是否認可?」
因為這邊的新店朱浩沒有給自己留一個單獨的雅間,只能提前讓人過來預定,現在這個點抵達才有地方落座。
言外之意,你知道今天是工作日,而戶部在城南,你跑到城北來吃飯,唐寅能及時趕過來就怪了。
婁素珍顯得很隨和。
不是說好了,你楊慎幫我揚名么?
這話更讓婁素珍費解。
唐詩宋詞,代表了詩詞的最高峰,本身大明流傳於世的詞作就少,突然來這麼一首,自然會讓人精神一震。
隔壁的人明顯對詩詞評價很高。
婁素珍在南昌時便經常深入民間,主要她當時代表寧王府出和_圖_書面籠絡讀書人,經常與文人相會,自然也會不時到市井,見識過諸多民間食肆,不過這會兒依然覺得新奇。
婁素珍問道:「可是太倉那邊,有何不順?」
……
朱浩笑著把菜單交給夥計,夥計馬上去安排。
這話聽起來沒毛病,但朱浩心裏總覺得怪怪的,雖然這首詞本來就是楊慎所寫,是自己佔了穿越者的便宜,可問題是……楊慎在這件事上做得是不是有點不太地道?
婁素珍望著朱浩,很好奇朱浩年紀輕輕,卻對官場如此了解。
朱浩道:「今天唐先生到太倉辦事,主要是交接秋糧徵收……皇莊官田那麼多,今年收成還算不錯,順帶監督夏糧播種……太倉距離這裏可不遠。」
單以當下的楊慎來論,想在詩詞上超過唐寅,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天朱浩休沐,到京師各處遊玩,身邊所帶玩伴卻是一身男裝,巾幗不讓鬚眉的婁素珍。
朱浩點點頭,那倒是。
……
如今的婁素珍逐漸走出陰霾,最近婁家正式避免被捲入寧王謀逆的案子中,寧王案至此基本結束,婁素珍感懷朱浩的相助,再加上長期的隱居生活讓她心情煩悶,便與朱浩一同出遊。
朱浩道:「最近口味清淡,需要點刺|激……仁兄能否吃得了辣?」
儘管唐寅記得這邊有個約會,但還是在朱浩和婁素珍都吃飽后才匆匆趕來。
怎麼我一首詞給了你,你非但沒幫忙,還能傳說成你寫的?雖然這首詞在歷史上真的是你m.hetubook.com.com寫的,可不能這麼玩啊。
沒辦法。
「先生來晚了啊,我們都吃完了,你不會介意吧?」
朱浩道,「過一會兒應該還有客人前來,到時會再加餐。好了。」
「還好。」
「仁兄,這一鍋好了,先嘗嘗。」朱浩笑道,「可惜這邊沒有我親手打造的各種輔食,就先這樣用。」
若說當世詩詞大家,唐寅也算得上一號人物,他的很多詩詞在大明歷史上都算非常有名,婁素珍作為其好友,別說唐寅已傳世的作品,就算是那些唐寅私下所作都很清楚。
唐寅怎麼說也是詩詞界的老油條了。
朱浩隨即在上面勾勾畫畫。
「哇,若是他的話,那可真配得上他的名聲。」
……
如果你真的絲毫不妒忌我的才華,何至於在將詩詞流傳開來的時候,不把我的名字告訴天下人呢?
楊慎這首詞,從某種角度來說,真可謂排在明詞前列,稱之為第一也不為過。
朱浩笑道:「官員之間扯皮是常有的事情,先生習慣了就好,這才是真正的官場,你以為都跟朝堂上一樣,有事說事,幾乎從來不躲廢話?」
朱浩笑著問道。
唐寅想了想,朱浩說得沒毛病。
中午到了火鍋店。
看起來不像啊!
以朱浩的豁達,與楊慎同為狀元,誰嫉妒誰?
朱浩沒去解釋,笑著問道:「那你覺得,與唐先生的才華相比呢?」
城北火鍋店的選址,是在順天府大街,這裏距離城東的太倉並不遠,唐寅辦完事過來很方便。
和圖書……
……
二樓各包間,賓客滿席。
說著將一份精美的菜單遞過來,上面有各種選擇。
楊慎的才華和他在文學上的造詣更為紮實,當然那是在其經歷一生官場浮沉、洗盡鉛華之後。
朱浩笑著擺擺手:「我又沒去,倉場之事本身也與我又無關,我如何安排法?只是覺得,先生應該多跟官場中人接觸,而不是只跟興王府出身的人交往,畢竟王府舊人對你很尊敬,對你的請求幾乎從不會推辭,而旁人卻多是敷衍和推諉。」
但朱浩也覺得,唐寅雖然有一定能力,可畢竟少有與官府打交道的經驗,以這時代官員辦事的拖沓和敷衍,一件事明明能一個時辰辦完,卻非要給你整成一旬甚至是一月才能辦完……
這年頭,能不問紅塵俗事,只當對方為知音,可真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境界,這方面朱浩甚至覺得自己是個俗人。
唐寅詩畫了得,但在詞上,的確沒什麼像樣的作品傳世,而楊慎的名氣更多是來自於詞。
還能這樣?
再世為人,婁素珍自身也是個矛盾體,還不知道該怎麼面對以後的生活。
婁素珍本身就是才女,對於讀書人素來敬重,當初在南昌時她就組織過多次文會,此時有一種融入其中的親切感,每當看到有年輕才俊從樓下經過,總會多看幾眼。
聽朱浩提及唐寅,婁素珍臉色平和,顯然她現在跟唐寅的交往更多是精神層面,互為知己,但大概不會發展出愛情什麼的。
婁素珍道:「這裏距離六部衙門有和*圖*書些遠吧?」
婁素珍道:「單以詞,或是這首詞來論,只怕連唐先生也望塵莫及。」
讓有選擇困難症的女人來點餐,或許有點麻煩,而且婁素珍也不想在外人面前多言,加上是朱浩帶她出來的,便主動承擔起點餐的責任。
正是火鍋店中午最熱鬧的時候,別看朱浩名下幾家食肆不起眼,但每月下來,他至少能從中賺到幾百兩銀子,可謂「日進斗金」。
樓下正有成群結隊的士子路過。
朱浩:「……」
卻在此時,隔壁房間的士子好像起了爭端,大聲道:「當世詩詞大家,首推唐伯虎,他人都無法與之相比。你們勿要贅言!」
唐寅坐下來,有些焦頭爛額道:「沒事,手頭的事情真叫人上火。」
這種相處模式,讓朱浩很稀罕。
婁素珍想了想,難道說是朱浩在妒忌楊慎的才華?
正打算給婁素珍倒上一杯酸梅湯,隔壁正好一群讀書人議論事情,卻是在說及一首詞。
又是一年登高望遠,秋高賞菊時。
朱浩想了想,評價道:「才華沒得挑,只是人有些執拗,或者說……受他父親影響,現在的他更像是個政客,不像讀書人。」
他的意思是說,我沒有阻礙你們鵲橋相會,不是故意把吃飯的地方安排在這兒。
乃朱浩之前交給楊慎的那首《臨江仙》。
以往唐寅就算是找朱浩抱怨,也不會在婁素珍面前,但現在或許太熟悉了,可說是絲毫不掩蓋他熊包的一面。
轉眼已到九月。
但因此她又難免感懷身世,一時神思恍惚。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