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錦衣狀元

作者:天子
錦衣狀元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百四十章 從不說假話

第七百四十章 從不說假話

這是來找他釋疑的。
那就不如來個插科打諢,我既不承認,也不否認。
楊慎甚至在想,難怪孫志同現在多傾向於皇帝一方,看來他是擺明要往新皇陣營靠攏,這是連女婿都不放過,要拉女婿一起向朱四投誠啊!
誰都會想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但還是有一點無法做到合情合理。
既然編瞎話不好矇混過關,那就實話實說。
此時外面正好有人前來通知,說是楊慎和余承勛已經回了翰林院,讓朱浩出去相見。
一個個都過來打招呼,顯得一副熟稔的模樣。
楊慎的話很唐突。
劉春入閣這件事,在旁人看來,是小皇帝積極爭取的結果,但放在楊廷和那邊,誰都知道劉春入閣則是為堵住楊一清和謝遷回朝的路。
「話是這麼說,可你也該知道……唉!」
朱浩其實也在思考這件事。
劉春嘆了口氣,突然就懊惱起來:「我劉仁仲生平未做過對不起朝廷和百姓之事,自問能掌管翰林院,已是上天對我的恩賜,卻未料臨老了還能入閣,為朝廷盡一份綿薄之力,深感榮幸。
那就是有關孫交為什麼不自己跟劉春說,非要讓其來問朱浩?難道孫交不知道如此會對朱浩的政治立場形成影響?
劉春做事,應該沒這麼隨心隨性吧?
劉春雖然想明白了自己因何入閣,卻不能理解孫交之前有關讓他來「求教」朱浩的言辭,他也不覺得,朱浩這樣一個在朝當個翰林修撰,隨隨便便被人丟出去跑辛hetubook•com.com苦差事的小人物,能到左右誰入閣這麼大的事情的地步。
楊慎的笑瞬間斂去,冷冷地道:「你就這麼跟他說的?」
劉春欲言又止,長長嘆息。
那就是劉春的政治立場到底傾向於新皇,還是說只是個騎牆派?
劉春道:「其實說起來,你也沒做什麼,是吧?」
朱浩攤攤手道:「我也很納悶,他說是孫部堂讓他來問我的,我只是跟他說,難道他不知道陛下派人去過鎮江和餘姚的事情嗎?然後他就沒話說了……跟我提了幾句勉勵的話,便提出告辭。」
「劉學士來跟你說什麼?」
孫交不好意思捅破的窗戶紙,現在卻被朱浩輕易便捅破了。
其實他入閣的原因,在楊廷和、蔣冕等人看來,根本不是什麼秘密,只需要稍微琢磨一下,很容易就能猜出是為了堵住楊一清和謝遷回朝的路。
沒人認為劉春是楊廷和的人,若真是的話,那先前劉春要入閣早就入了,不用被皇帝提出他為人選后,君臣間還經過大費周章的拉扯和斡旋。
朱浩苦笑道:「劉閣老作何自怨自艾?敢問翰林院中那麼多人,有誰會比你更有資歷和名望?」
朱浩猜想,自己可能是沾了劉春的光,畢竟堂堂內閣大學士在這裏專門等他,再加上朱浩這次是跟余承勛出去辦事,楊慎和余承勛現在對朱浩也很重視,眾人便覺得朱浩前途似錦,就算嫉賢妒能,也要跟朱浩維護一下關係。
劉春https://m.hetubook.com.com拿出「孺子可教」的神色,望著朱浩,微微頷首。
至於劉春本人……從一開始就沒覺得自己能入閣,想著在翰林院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誰知撞著撞著,真把內閣給入了?!
語氣唐突的同時,稱呼也很成問題。
簡單寒暄過後。
話說到這裏,其實差不多了。
劉春恍然大悟。
主要因為朱浩去了一趟江南,可能知道皇帝派人去拜訪楊一清和謝遷的事。
但這次朱浩回來……
楊慎和余承勛見老少二人走在一起,其實挺訝異的,畢竟劉春現在入閣后,也算眾矢之的,突然跑翰林院來,還點名只見朱浩一人,總給人一種朱浩是什麼重要人物的感覺,或者說朱浩要受到重用。
「看劉閣老怎麼想了,其實學生不過就是去江南走了一趟而已……」
「哈哈。」
朱浩搖頭苦笑一下。
旁人沒有誰不識相地跟過來,石珤笑著搖搖頭,回他的學士房了。
朱浩眉頭微皺,搖頭道:「我不明白孫老這話是何意。」
等朱浩送走劉春,回到修撰房,發現房裡只剩下楊慎和余承勛二人。
「呵呵,他問你這個?」
「不然呢?」朱浩道。
朱浩道:「劉閣老是想說,楊閣老那邊會同意,很出人意料,是吧?」
換作在孫交面前,朱浩直接否認就行了,但在劉春跟前朱浩卻不好意思說謊,而是打了個馬虎眼。
劉春聽出一些意思,用長輩帶著一絲警告意https://www.hetubook.com.com味的眼神,瞪了朱浩一眼,似有幾分埋怨,語氣卻很和善:「難怪志同總說你少年老成,看來真是如此,你前途不可限量,做事還是踏實本分一些好!」
朱浩終於明白劉春因何而來。
楊慎本來表情挺嚴肅,聽了朱浩的話,不由咧嘴一笑,面含嘲諷。
劉春也不招呼朱浩坐下,他自己也沒要長坐的意思,看著朱浩,語氣平和:「前兩日,我與孫志同談過你的事,他隱約向我透露,此番我能入閣,與你有關,卻不知……到底是怎麼回事?」
有關劉春來找他的事,要編瞎話去騙楊慎,反而會引起懷疑,因為劉春來找他實在是太過「冒失」。
朱浩把實話說出來,楊慎一想,劉春入閣后的確沒大作為,估計也納悶自己人生為何會有如此大轉變,來問朱浩緣由,好像就合情合理了。
難怪。
此時已近中午,眾翰林要麼去吃飯,要麼看到楊慎一臉嚴肅的樣子,猜想不會有什麼好事,便找借口先走了。
朱浩被劉春叫到翰林院書房,意思是要單獨跟朱浩敘話。
以之前余承勛回到京城后,彙報朱浩跟他在南京的對話,其實就提到有關楊一清和謝遷將要回朝之事,余承勛還因此在南京時做過上報。
還是說孫交本來的目的,就是讓楊廷和與他楊慎懷疑朱浩,以便讓朱浩從楊廷和派系中抽身出去?
明顯感覺到周圍人對他很是熱情。
余承勛在旁邊笑道,「我就說嘛,其實敬道什麼事都明和圖書白,他就是不說而已,若說了……那便是一鳴驚人。」
……
若是劉春真有意要提攜他的話,大可回頭再見便是,為何要在他回京第一天,就這麼大張旗鼓跑到翰林院來見,生怕別人不知道他跟朱浩是一夥的?
或許在楊慎眼中,劉春算不上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閣臣,只是一個被臨時拉到內閣充數,回頭隨時都可能會因為派系鬥爭而致仕之人,或許就是那種入閣最晚卻率先告老還鄉的過度者。
朱浩跟劉春一起出來。
既然朱浩什麼都知道,那孫交讓劉春來問朱浩,就說得通了。
就算別人不知道朱浩的家族使命具體是什麼,但心裏都清楚錦衣衛朱家留在安陸多少跟興王府有關,這樣一來自然敬而遠之。
可惜……
好像天下間,能為他答疑解惑之人,只有朱浩了。
這跟朱浩的年齡和狀元之位太過礙眼有關。
任何一個衙門,年輕而才能卓著之人都不會受到同僚的待見,也跟朱浩出身安陸州,又是錦衣衛出身有關。
朱浩道:「他問我,他到底因何入閣。」
「呵呵。」
孫志同不知道朱家對興王府做過許多錯事,朱浩根本不可能獲得新皇信任。
入閣這件事上,其實劉春是被新皇和楊廷和兩邊的人當槍使,朱浩感覺自己利用了劉春挺不好意思的,就算間接幫劉春入閣,幫助其實現人生目標,但不告知緣由而用,還是利用,所以現在任何扯謊,都可能為將來留下隱患。
「其實楊閣老會同意此事,多是為阻止楊應hetubook.com.com寧和謝于喬回朝而已,陛下派到江南的人裡邊,有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駱安,此人尚未到南京,就到鎮江去拜訪楊老部堂,你猜猜看……京中的楊中堂會怎麼想?」朱浩笑道。
劉春到書房裡邊后,特地以防止冷風灌入為由,讓朱浩把門給帶上,意思是這事不要被第三者聽到。
現在孫交又在他面前說了一些模稜兩可、不清不楚的話,讓其更覺得自己入閣之事不簡單。
楊慎沒好氣地道:「你也太誠實了吧?你完全可以說,他劉仁仲是翰林院中資歷最深厚之人,他不入閣誰入閣這種話……敬道,你還是缺少為人處事的歷練,有時候做事不能如此耿直啊。」
……
「但我自知如今這局勢,怎麼都輪不到我來入閣……你能告訴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嗎?」
劉春本就不是沒有腦子的人,但當局者迷,正因為他深陷局中,才沒有看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朱浩在翰林院,本是不擅交際之人,跟他結交的翰林,多只是表面上客氣幾句,其實並無多深的交情。
當然這種冒失,或就是劉春有意而為之,正如孫交之前對朱浩的一種提點和教育一樣,劉春也不是那種喜歡做事一板一眼之人,也會用一些手段,讓朱浩知道立場的重要性。
內閣其餘四人,包括朝中少數的明眼人,早就參透一切,但在劉春面前,其實不好意思說,你入閣就是被人拿來當槍使的,而劉春之前其實也隱約得知皇帝要徵召楊一清和謝遷回朝,但都沒往深處去想。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