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錦衣狀元

作者:天子
錦衣狀元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千零一章 朕只見一個就夠

第一千零一章 朕只見一個就夠

內閣四人對這件事反對聲並不大,主要是因為皇帝對四人說的那番話比較能打動人……在唐寅生死的問題上,他們覺得皇帝不會以此來騙人,皇帝既然說唐寅當閣臣最多三個月,他們姑且也就信了。
新年第一天,大臣入宮賀新年,朱浩也混在人群中,跟翰林院的同僚走在一起。
這話的意思是朕見你們三個,其實就是為見朱浩做一下鋪墊,若只留朱浩一人,可能大臣對他的意見會更大,讓他更顯突兀,那就留下你們三個……先前朕跟你們說的話,就是個通氣會,你們當幌子的任務圓滿完成,現在可以滾蛋了。
畢竟「皇伯考」之事還沒定下來,朱四現在頭頂有兩個爹,同時也有兩個娘。
朱四先對賈詠做了職務上的安排。
加上賈詠本身屬於「護禮派」中堅力量,乃石珤派系中人,而賈詠升上來后又恰好接替石珤在翰林院的職務,文臣對此事並無太大反應,說白了……如果升遷規則被破壞,升上來的是敵對派系的那就堅決反對;反之如果是自己人,就算規則不符合,也沒人會有意見。
而賈詠聽到后,心中則五味雜陳。
這對他沒任何好處。
張璁請示道:「那陛下,若是唐學士入閣,不知議禮翰林學士,是否……也需要增加?還有詹事府的事……」
賈詠隨即打量張璁,卻見張璁神色淡然,一看就知道,人家張璁非常清楚為何皇帝會如此安排,因為朱浩真就是……官小權大。
眾大臣出宮,皇帝和*圖*書特地留下三個人。
朱四道:「敬道,你也別怪朕自作主張,現在一切都已平息,如果這種容易的事情,朕還要事事都求助你的話,朕也覺得自己太過無能。
照理說翰林學士這麼重要的職位需要進行廷推才能最終確定,但最近這半年來翰林學士卻是最危險且調動最頻密的位置,好像皇帝想讓誰當翰林學士,誰就可以當似的。
但若是以楊一清為吏部尚書……只有謝遷一人入閣,朱浩的壓力會減輕很多。
先前四個翰林學士的職務分配,石珤負責翰林院,豐熙負責詹事府,而唐寅主持議禮,張璁負責制誥和議禮。
賈詠一時有些懵逼。
他自然也想有所作為,如果不是先前翰林院內發生大變動,估計他賈詠也不可能這麼快出頭……雖然賈詠升翰林學士早就在計劃之列,但誰讓最近湧現出了朱浩、張璁、席書、黃瓚這些人?
皇帝的話頗有講究。
此時在京誥命夫人,也入宮向張太后賀新年,朱四還特地要求這些人在見過張太后之後,去見蔣太后。
「敬道,你跟朕去給母后問安。」朱四說道。
賀歲結束。
「賈卿家,以後翰林院內事務,就交給你了。」
資格的雙標。
你說有事就有事,居然以「私事」來搪塞皇帝?
張璁也知道,謝遷年歲太大,對於回朝入閣之事並不熱衷,反而是楊一清好像還有餘力的樣子,畢竟他曾親自前去拜訪過二人,對二人如今的身體和-圖-書狀況以及為官態度還是很清楚的。
眾說紛紜。
賈詠趕緊道:「臣自當盡心竭力。」
真是不當面聽皇帝的一些發自由衷的話,真不知道皇帝對朱浩的信任能到這般地步。
朱四卻笑呵呵道:「怎麼?家裡事還沒安頓好?其實朕就是想趁著舅舅入宮,安排好他回安陸的事情,讓你在旁聽聽,參詳一下,父皇的陵寢要修,安陸興王府的事務也需要整飭,以往還有袁長史幫朕,現在只有你知道內情,可以幫忙籌謀。」
……
無論在議禮上,大臣對皇帝有什麼意見,至少君臣身份定位還是清晰的,大臣在此等時候怎麼也不可能跟皇帝叫板。
這也跟唐寅的性格有關,誰都知道唐寅是個怎樣的人,給他官他都不想當,在死之前過一把內閣大臣的癮也說得過去。
朱四跟朱浩這對君臣則留下稍微多交談兩句。
皇帝連批閱奏疏這種事都聽取朱浩的意見,讓朱浩當個翰林學士有多稀奇嗎?估計皇帝巴不得讓朱浩直接當首輔呢!
有關賈詠的升遷,在場很多人都沒明白是怎麼回事。
臨近中午時,朱四才出來,于文華殿內接見文臣。
張璁的目標是要把楊一清和謝遷調回來,都在翰林院體系任職,由強勢的楊一清為首,先行入閣,或許楊一清就能把前面幾個擠兌下去並由他自己當首輔。
但想想又釋然了,畢竟現在三人中有兩個是翰林學士,另外一個也是侍讀學士,等於是翰林院內現存的「三www.hetubook.com.com巨頭」,皇帝要找他們商議一下翰林院的情況,沒什麼不對。
只是李廷相沒被留下,惹人懷疑。
朱浩這是要當第二個江彬嗎?
賈詠現在好不容易得償所願,還真不願意跟皇帝鬧得太僵。
眾大臣還在文華殿等候面聖,這邊傳來消息,說有關第一個晉陞翰林學士的人選已經確定,那就是之前為侍講學士的賈詠,賈詠晉陞翰林學士後會掌翰林院事,等於說先前一輪四名翰林學士碩果僅存的張璁,被一個級別不如他的人跳升上來佔據了本該屬於他的「首席翰林學士」的職位。
唐寅入閣之路,幾乎都被朱四和朱浩給鋪好了。
「就讓朕先肆意放開手腳處置,如果不對,或是出了什麼狀況,你再出面幫朕補救。你有事忙,就去吧,不過你記得在舅舅走之前,見他一面囑咐一下便好。」
朱四跟三人會面,沒選擇乾清宮,直接就在文華殿內。
你不知道眼前這皇帝脾氣有多倔強是吧?他說讓你去見太后……雖然不知道是哪個太后,但只要你敢整幺蛾子,定讓你沒好果子吃。
賈詠瞠目結舌:「陛下,如此會不會……不合規矩?」
也有人說,因為李廷相在大禮議上跟皇帝唱反調,或許很快就要被發配到南京……這就可以理解了。
朱四道:「以後有什麼不懂的事情,你直接問敬道便可。」
賈詠升翰林學士也算是名正言順,因為他在翰林院中人緣向來不錯。
「不要有所懷疑。」
皇帝也沒說把所有差https://m.hetubook.com.com事都交給他們二人負責。
現在就算增加了個賈詠,還是只有兩個翰林學士在任,這職責好像不夠分的。
馬上有人過來領命,帶張璁和賈詠出了文華殿,往午門去了。
「都是年後處置,先跟你們說一聲。」朱四道。
別人見這三人好像彼此間沒太多聯繫,首先皇帝跟賈詠就不是一夥的……紛紛疑惑其中是不是有什麼不可為外人道的秘辛。
皇帝的話,張璁聽了並不覺得怎樣。
朱浩道:「陛下,臣尚有一些私事未完成,恐怕沒有時間。」
朱四道,「翰林院內的事務,多聽敬道的,也沒說讓你事事都聽他的,遇到小事你們也可以自行議定。還有年後敬道將調工部為左侍郎,此事朕已跟幾位閣老說清楚了,當然他禮部右侍郎的職位仍舊會兼著,翰林院的差事也會保留。」
朱浩、張璁和賈詠。
「另外,朕會酌情考量,讓鎮江的楊應寧,還有餘姚的謝于喬二人回朝,他二人都是大明的股肱之臣,對於朝中事務很熟悉。朕是這麼想的,讓謝于喬入閣,再讓楊應寧回朝後為吏部尚書。」
等於是第二個袁宗皋。
賈詠實在聽不下去,趕緊行禮:「臣告退。」
……
賈詠悻悻然。
那豈不是說……朱敬道是我的上司?
還有就是楊一清因為有軍功在身,在朝中獲得的支持更多,在張璁看來,就算朱浩一肚子陰謀詭詐,也定不是楊一清這樣門生故舊遍布朝堂的老尚書以及老閣臣的對手。
張璁也道:「臣告退。」
https://m•hetubook•com.com朱四怒道:「如何才叫合規矩?不用你們來教訓朕!現在是朕對你們做工作上的安排,而不是讓你們在這裏給朕立規矩。」
「嗯?」
說到這裏,朱四環視一圈,大概是要走了,直至此時朱浩依然一句話都沒說。
朱四道:「你們自便吧,來人,送兩位翰林學士出宮。」
而我一個掌院翰林學士,如果是內閣掌誥敕的人對我形成挾制,我還能理解,朱敬道現在是閣臣嗎?他憑什麼就能對我發號施令?
便在於賈詠在大禮議的事情上,並沒有跟豐熙那樣態度堅決並不幸被發配到衛所去戍邊……既然你賈詠沒有完成護禮派的最高目標,甚至沒有保持節義,現在陞官的還是你,作為最終的受益者,我們就有理由認為你是叛徒。
又是一句讓賈詠,甚至張璁都覺得驚異的話。
翰林院因為剛剛經歷了大規模清洗,以至於人才凋零,就算尚且留在翰林院里的人,此時一個二個也都面色陰沉。
只是很多本來跟賈詠關係不錯的人,對此卻頗有微辭。
那時朱浩要對付的人就是楊一清。
朱四道:「翰林學士,自然有能者居之,朕本來的想法,是讓敬道從侍讀學士職位上升一步,以翰林學士兼詹事府詹事,但他執意要去工部,朕只能先把這件事放到一邊。人選再定吧。」
張太后是正經的皇太后,連朱四都要認,雖然他現在也很鬱悶,想為老娘爭取到更高的地位,這也是他想在年後趕緊推進此事的重要原因。
剛才還說讓我好好乾,現在有事讓我去問朱敬道?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