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錦衣狀元

作者:天子
錦衣狀元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天下一統(終章)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天下一統(終章)

「上邦皇帝陛下,敢問您幾時歸來?」
朱浩帶來的兵馬會保證大明的安全,逐漸讓大明臣民習慣做華夏帝國的臣民,而不是大明的子民。
朱四不肯罷休,從玉階上下來,猛追幾步問道:「到底是為何?」
新和二年,三月。
新和二年年末。
至於文治方面,朱浩會將有限的權力交過去,讓朱四了解。
隨後全副武裝的士兵上前,眾文武官員等於是被押解回各自衙門。
朱浩算是很客氣了。
朱四代表大明君臣,到天津港為朱浩送行。
好在朱浩在大明有廣泛的人脈基礎。
大明皇帝親自出城投降,可惜並未見到朱浩本人。
有沒有他都一樣。
「啊?」
這天一大清早,京城內外一片肅殺,朱浩所帶兵馬進城接受京畿防務,而大明城中駐防軍隊即時解除武裝。
正說著,手下軍將給關敬帶來一份戰報,關敬看過後說道:「南京城已拿下,南京文臣和武勛皆都歸順華夏帝國。」
在場君臣自然覺得南京那幫官員和將領很沒骨氣,畢竟當時大明皇帝仍在,南京官員歸順……難道就不怕皇帝秋後算賬?
隨著大明皇帝被俘,各地官員和將領勤王失去了目標,加之朱浩身份展現,各地兵馬相繼歸順。
劉春仍舊為首輔,但他的身體已無法勝任。
……
「什麼時候殺朕?」
隨後朱四由關敬親率人馬,押送其回到皇宮內苑。
「敬道……啊不對……」
朱四坐回龍椅上,但環伺身邊的已不是大明天子親軍——錦衣衛,而是荷槍實彈的「爪哇兵」。
「著令,六部及各級官府照諭執行。」
遠徵兵馬和-圖-書一路往西和往北,西至烏拉爾山,北至北冰洋,整個中亞和北亞均納入華夏管轄。
關敬繼續沉默以對。
聽意思,不是新帝登基,而是有人要挾天子以令諸侯,上來先免除三年錢糧這一條,就沒人能看懂。
劉春說完便雙手接過詔書。
朱浩說完這些,轉身便要出門。
事情發生在京師攻陷前兩天。
經過這一年多時間……朱四真正就做到了勤勉克己,環境逼著他不得不當個有作為的皇帝,他還想得到朱浩的赦免,重回紫禁城。他現在也終於想明白了,朱浩不殺他,真就是看在朋友一場的份兒上。
「至少現在大明仍舊是你的,我沒有負你。」
……
等朱四拿起硃筆,在詔書上籤上自己的名字,並用印后,隨即關敬將詔書拿了過來,轉身下了玉階,來到文官隊列最前面的首輔劉春跟前,道:「照準執行吧!」
朱浩說著,抬頭看著碧海藍天,「我會讓華夏的龍旗插滿整個世界,到時天下一統,大明將是這個世界璀璨的明珠,而華夏人則是這個世界的主宰!」
他沒有殺朱四,除了要用朱四皇帝的名頭控制大明外,其實也算是給朱四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朱浩派出一支數量多達三萬的大軍,出征草原,短短四個月內就將漠南、漠北和遼東徹底蕩平,連朝鮮也歸入大明版圖。
他剛才聽自己要被押送到城外新修的城池居住,心裏就哀嘆不已,小命保住了,皇位看起來也保住了,但自由卻沒了。
城內會駐紮大明兵馬,但只會使用普通冷兵器,至於九邊重鎮,朱浩會各hetubook•com.com派出三千兵馬駐防,再加上全國各地開礦和駐防,朱浩的十萬大軍看起來不太夠用。
朱四惶恐不安。
劉春最近的存在感很低,他抬頭看了眼皇帝,見朱四一臉死灰,似乎明白了什麼。
天津與京城之間,一座新城拔地而起,短短一個月內便修築完成。
朱浩搖搖頭:「你我生來平等,如果你仍舊認為這天下是你的,那咱們就以實力見真章。你的妻兒老小,一併跟你住進新城,你會見到我給你準備的人,他們會把大明方方面面的事情告訴你,如果未來二十年你可以做一個勤政的帝王,甚至我會讓你重回紫禁城,做個體面的皇帝,大明江山仍舊歸你。但若你不知悔改,我也不會殺你,你將會被囚禁一生。」
大明京師被朱浩率軍攻下。
……
關敬道:「各衙門官員各司其職!九邊重鎮兵馬即刻更替,所有將領于午後朝見華夏帝國皇帝。」
「大明皇帝。」
朱四看到朱浩,眼神中先是露出一股狂熱,隨即他明白了什麼,死死地瞪著朱浩,顫抖著聲音問道,「你……是你……」
朱浩冷冷道:「相助你成就大業,本不是不可,奈何你眼界太窄,如果當初你毫無保留,讓我發展科技,促進大明工業化,我自然會全力以赴。可惜最終你只想著當你的皇帝,沉迷逸樂,辜負了我對你的期望,你反倒成了時代進步的絆腳石,那我只能自己去完成兒時給你規劃的理想。
偌大的奉天殿內,只留下朱四一人。
朱四差點兒就要哭出聲來,他感覺自己受到了可恥的背叛,顯得特別委屈,www.hetubook.com.com「朕給你那麼多,甚至願意跟你共享天下,讓你當首輔,甚至讓你當宰相,願意聽取你的一切建議,你居然造反?」
只是大明的軍隊不能再交給朱四。
……
各地勤王兵馬,相繼匯聚到京師附近。
就在大明國力蒸蒸日上的同時,朱浩又要出海了。
在場文臣武勛面面相覷,他們不知道接下來大傢伙兒都要跪,還是只需要朱四一個人跪便可。
文臣武將依然站成了兩個隊列,他們面對一群全副武裝的兵士的槍口,到現在依然不知道攻陷大明京師的敵人從何而來。
朱浩沒有走過去,只是立在門口望著朱四,如同看一隻可憐蟲,微笑著說道:「自古成王敗寇,我留下你性命,也是看在你我朋友一場。」
各地礦山重新開啟,大明礦脈皆都為朱浩所用。
關敬說完將一份詔書交給朱四。
本來他們還沉浸在被外夷統治的恐懼中,但隨著朱浩身份曝光,他們意識到所謂的外夷不過是朱浩控制的棋子,大明以後還是大明,華夏則包容天下。
朱浩準備讓婁素珍回大明,以婁素珍來幫他治理大明,同時會使用很多興王府時便認識的人,還有那些曾經在歷史上被證明有才幹但此時不得重用的文臣。
奉天殿。
隨著婁素珍回到大明,對於大明官僚的清洗很快就將展開,這些都不需要朱浩親自去做。
朱浩會見城中文臣武將,此時朱浩的身份才一點點公開,大明君臣終於知道,原來朱浩才是一切的始作俑者。
西北邊鎮靠什麼維繫?
……
加上出海兵馬形成的影響力,還有陸完的歸順,給朱浩帶來至少和-圖-書五十萬青壯年男子的支持,這些人會在短時間內被培養成為懂得使用火器的新兵。
沒有賦稅,大明朝廷靠什麼養活?
而他出海前,已遷居出兩批大概一百萬人到美洲大陸,那邊的征服從未停歇過。
「可能一年,也可能三四年,等我下次回來的時候,希望看到整個大明與以往有所不同。諸位請記住,誰給我製造麻煩,便是給他自己找麻煩。」
(全書完)
關敬依然不回答,而是對著眾文武大聲道:「散朝吧。」
……
朱四問道:「此話是何意?」
說完,朱浩出了門,再不理會後面大吼大叫的朱四。
「大明皇帝,詔書已幫你草擬好,你親筆籤押后,昭示天下便可!」
曾覺得朱浩辜負了大明的文臣,此時態度都有所改觀,甚至朱浩這邊經常會收到勸進登基的上表,尤其以曾經大明的忠臣良將為主,更別說是曾經站在朱浩背後搖旗吶喊的議禮派成員。
玉米、番薯和土豆用最短時間完成在大明的推廣種植,並且跟隨朱浩出海的第一批海外移民開始輪番回來,他們的家眷和親屬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全。
關敬沒有回答朱四的問題,繼續道:「以你的名義下達詔書,徵募各地民夫,合計五十萬,遷居海外,以後每年都會遷出五十萬人……此去五年為一周期,即出海五年後可依照其心意,看是選擇留在海外還是返回大明。大明境內百姓免除三年賦稅。」
一旁的張璁問道:「國號不變嗎?」
「為什麼?」
大明嘉靖七年,十月初六。
華夏之地全境,包括東南亞、澳洲所有陸地和島嶼,皆為朱浩所部攻佔。
在場www.hetubook•com.com大臣聽呆了。
朱四再次問道:「不知是何人?」
關敬道:「大明國號不變,但大明只是華夏帝國的一部分,若有違背,立斬不赦!」
朱浩也派出人馬,以剛柔並濟的方式,先示好,若對方不聽,就以重火力給他們上上課。
如此近乎白話般的詔書,在場文臣武將可以說是聞所未聞。
正想著心事,剛剛緊閉的大殿門再次被人從外面打開,隨即在陽光的照射下走進來一人,朱四定睛一看,正是穿著身普通衣服的朱浩。
朱四黑著臉問道:「關將軍,你現在到底為誰效命?」
文官跪于道路兩旁,為大明王朝的沒落而悲鳴,但在場幾乎每個人都為自己在戰火中保住性命而暗暗慶幸不已。
因為以朱浩目前的實力,以武力攻下整個大明輕而易舉。
西山城和太平府的官民聽說朱浩回來並造反成功,把皇帝給軟禁,歡呼雀躍。
朱浩回頭看了張璁一眼,如同看一個死人。
甚至連張佐都不允許進內。
朱四以大明皇帝之身,帶百官從正陽門出京城,朝拜華夏帝國皇帝。
剛剛從劉春手上接過首輔之位的張璁問道。
這是一座防禦型的城市,朱浩派出一萬兵馬留守其間,同時也會在南京、西安、廣州等主要城市附近,修築如此城池。
關敬現身殿門口,快步走到朱四跟前,拿出一份敕令,朗聲道:「華夏帝國皇帝詔書!」
關敬大聲道,「從現在開始,你仍舊為皇帝,但改元新和,以今年為新和元年。你會轉移到京城跟天津城之間新修的一座城池內,日常生活起居都在那兒,大明所有政務你都可以接觸,但所有軍隊均不再受你節制!」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