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開局土木堡,大明戰神有點慌

作者:南山有龍
開局土木堡,大明戰神有點慌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卷 祖宗之法亦可變 第二百零二章 廢除戶貼

第五卷 祖宗之法亦可變

第二百零二章 廢除戶貼

袁彬直走到大門口,才想起什麼,轉身衝著崔世瑞揮了揮手。
此人名叫陳灌,是大明的開國功臣之一,任寧國知府。
「你……這是強詞奪理!」
具體舉措就是挨家挨戶的清算,把每一家的人口,房屋,土地,甚至是耕牛的數量一五一十的統計出來,然後經過官府和被調查住戶的確認,俗稱戶貼,簽字畫押后一式兩份,分別交給官府和百姓保管。這樣一來每家的財產都有了明確的數字,即使被豪強霸佔,百姓也可以拿著戶貼去官府告狀。
他現在要做的,是將蔚縣這一年來所實施的新政,上上下下全部吃透,進而將成功經驗推廣天下。
「看樣子,果然是文史館的人謄抄的時候出了問題!」
既然人家高陞,說明皇上對蔚縣的新政很滿意。
特別是宦官,大部分都不住在皇宮,只有一些有身份的,或者需要值班的時候才會進宮,其餘的時候,都住在宮外。
不過,陳昧的建議雖好,卻存在一個客觀的現實,就是首先要掌握這個國家的詳細人口數量,這可是一項大工程,況且明王朝還未完全鞏固江山,戰事連綿不斷,統計人口更是難上加難。
不久之後,有人幫朱元璋解決了統計人口的難題。
孔志平立刻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表情,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發生了什麼事?
如同科舉一樣,在誕生之初,絕非一無是處,而且,是維護國家統一的有效措施。
乾脆,給他們安排一下,跟著船隊出海吧!
「可是,湯曉鍾拒不承認,堅持自己所收錄的海圖沒有問題,臣弟和內閣商議之後,一致認為,趁著下西洋的寶船還在營造當中,不如先派遣兩支小規模船隊打頭陣,分別按照兩份海圖,各自去印證哪條航道可行,一支由彭清帶領,另一支由湯曉鍾帶領。」
商輅在蔚縣這一年來,全方位推行新政,可謂是困難重重。
媳婦兒子還在家裡等著呢!和*圖*書
朱祁鈺再一次驚掉下巴,廢除戶貼制?
聽到這裏,朱祁鎮心中大致有數了,看來,某些人有苦頭吃了。
「臣弟叩見皇上!」
「臣弟專門和造船廠詢問過,寶船造好以後,需要陰乾三到四年的時間,不過,洪保、吳滄海等多位有航海經驗之人曾提出,若是改為煙熏烘乾,可以將這個時間壓縮數倍,只需要十個月左右便可下水,臣弟已經安排人建立了烘乾場,嘗試用煙熏烘乾,如果一切順利,明年十月之前便可啟航。」
蔚縣到京師大約五百多里,在以前,翻山越嶺至少需要十幾天,可是,自從商輅赴任,第一件事就是舉全縣之力修路,如今走在新修的大路上,兩三天就夠了。
再聯想到山東曲阜這些孔家人前腳剛到,錦衣衛就跟來了,事情似乎很明朗了。
當下不由分說,將人押起來便走。
袁彬淡淡道:「既然衍聖公府管得了蔚縣,錦衣衛為何管不了衍聖公府?」
「表率是吧?」
效仿當年鄭和,出去當個海賊王不好嗎?
下西洋三個字說出來輕鬆,可是,只前期的準備工作就需要舉國之力的支持,特別是寶船,若是質量不過關,半路上散架子,將損失多少人力物力!
不過,這段時間去南京,每天忙著和反賊鬥志斗勇,又要抓人殺人,倒是把開海的事給忘了,也不知道現在怎樣了。
朱祁鎮點點頭,將三年時間壓縮為十個月,已經很不容易了。
朱祁鎮看著他笑了笑,說道:「起來吧,朕去南京的這段時間,吾弟辛苦了!」
陳灌在任期間,除了盡職盡責地搞地方建設之外,時常去體察民情。
袁彬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麼,轉身離去。
聞聽此言,孔志平一張老臉瞬間失去血色,急忙喊道:「吾乃衍聖公府家臣,錦衣衛又如何,管得了衍聖公府的事?」
朱祁鈺回道:「大致在一個月前,方才皇上提到的金和*圖*書英,便在湯曉鍾的船隊上。」
孔志平更加疑惑,問道:「去……哪裡?」
袁彬說道:「你是縣丞崔世瑞?」
「這件事你做的對,明天就下旨,提高船工待遇,薪俸翻一倍!」
我是誰?
「朝廷安排的人員,大多跟在湯曉鍾船上,不過,吳滄海等人堅持跟著彭清。」
江南已經攪得天翻地覆,趁著文臣集團元氣大傷,正是全國推行新政的好時機。
哪怕你是皇帝,天下的事你說了算,可是,老祖宗定下的規矩,怎可說廢就廢?
朱祁鎮皺眉道:「他自己選的?」
「其他的寶船何時能造好?」
因為他一直覺得,在皇宮裡放這麼多宦官,實在是人力資源的浪費。
而自己剛剛的表現……
這些殺神何時來的蔚縣,為何事先一點也不知情?
太監懷恩看到皇上回來,也是激動萬分,趕忙沏了一壺茶來。
袁彬壓根就沒想跟他廢話,一擺手:「來呀,將這些人押回昭獄,我倒要看看,他怎麼表率!」
可是,士紳豪強們雖然不明搶,私底下卻有很多手段,官府的命令只治標,無法治本,於是陳灌開始在寧國地區徹底清算人口數量和土地面積,防止豪強再度霸佔。
「那彭清的船呢,可有人隨行?」
若是趕時間,如六百里加急這樣的快馬,一天便可抵達。
「聖人門下,怎會教出你這樣的狗東西,帶走!」
皇上要的是新政,不是什麼衍聖公!
既然錦衣衛已經現身,就不怕招搖,因此,袁彬很高調地押著孔志平一行,離開蔚縣,向進京而去。
見狀,袁彬的臉色才稍稍好轉,說道:「蔚縣下一任知縣人選,大致在年後就有定論,這種事不該由錦衣衛操心,是以言盡於此,剩下的你自己把握!」
「啊……」
「是!」
朱祁鈺趕忙回道:「這是臣弟的本分!」
陳昧的諫言與朱元璋的想法不謀而合,因為明朝剛剛成立,www•hetubook•com.com這個時段最重要的是穩住民心,然後才能繼續發展,然而如何能得到民心,讓他們認為君王是至高無上的?
「我呸!」
朱祁鈺有些不解,問道:「翻一倍,是不是……太多了?」
朱祁鎮當然清楚,可是,戶貼制不廢除,人力資源跟不上,新政如何開展?
朱祁鎮卻不能再逗留,因為馬上要過年了,要回家過年的啊。
說到這裏,袁彬搖了搖頭,臉上滿是失望之色。
朱祁鎮點點頭,說道:「如此也是個辦法,什麼時候出發的?」
不當值的時候,他們和普通人一樣,甚至有些宦官的宅邸比官員士紳更加氣派。
「走,跟朕去書房坐坐!」
朱祁鎮看過當下宦官的名冊,竟然有五萬多人,這個龐大的數字讓他很糾結,大明朝即將迎來新的時代,最稀缺的就是人力資源。
懷恩木訥道:「金公公……出海了……」
最開始建議戶貼制的人是太常少卿陳昧,太常寺主要負責朝廷的宗廟禮儀,有一次陳昧向朝廷上奏,說按照周禮,皇帝在祭祀時應該把國家的戶口人數告訴上天。
我在哪?
陳灌這一舉動可謂一舉兩得,不僅有效維護了百姓的利益,還讓官府精確掌握了子民數量和土地面積這兩項重要數據。
朱元璋思來想去,覺得祭天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什麼情況……
「不多,朕就是要告訴天下人,只要有本事,朕絕不會吝惜銀子,而且,朕準備廢除戶貼制,所有百姓都可以自由選擇職業,不再受戶籍的限制。」
「袁指揮使,請受下官一拜!」
這個烘乾法倒是可行,就看船工們的技術手法了。
朱祁鎮看到他,下意識地問道:「是你啊,金英呢?」
洪武三年,朱元璋宣布實行戶貼制,標志著明朝戶貼制正式啟用。
袁彬收起臉上的笑容,緩緩吐出兩個字:「昭獄!」
「不好意思,朕實在是太忙了!」
孔志平急了,喊道:「https://www.hetubook.com.com吾乃聖人門下,爾等怎敢?」
三天之後,朱祁鈺正在文華殿批閱奏章,突然有消息傳來,皇上回來了。
朱祁鎮突然想起來,安排金英跟隨船隊出海,好像是自己的決定。
朱祁鈺點點頭,說道:「皇兄離京之前,欽天監彭清和文史館湯曉鍾各執一詞,針對海圖的問題始終沒個定論,後來經過吳滄海等人辨認,文史館的海圖確實有很多錯誤。」
「出海了,何時的事?」
朱祁鈺面色有些古怪,說道:「關於下西洋一事,臣弟給皇上送過奏疏……」
疑惑歸疑惑,他知道,現在不是糾結這些的時候,便急匆匆跑了出去。
朱祁鎮換了一身校尉的皂服,跟在隊伍中,于謙則仍是一身便裝,留在蔚縣。
朱祁鎮不喜歡去奉天殿,除非有什麼國家大事,要開個會什麼的,因為他覺得奉天殿太正式了,群臣在殿上,說話辦事都要小心翼翼,一句話前前後後思考半天,生怕哪裡說錯,惹來麻煩。
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當地士紳豪強經常會用各種手段霸佔百姓的土地,於是嚴加查處,並明令當地士紳,不準欺壓百姓,否則嚴懲不貸。
現場的人都驚呆了,錦衣衛三個字的出現,往往伴隨著血腥和殺戮。
「你們的商知縣高陞了,文書這幾天就到,關於蔚縣新任知縣的人選,暫時還沒有定論,商輅曾向皇上推薦過你,但是……」
「洪武十年,太祖皇帝下旨,衍聖公有權設置官署衙門,天下教化之事,皆可過問。如今蔚縣不諳教化,衍聖公府自然不會坐視不管,為天下讀書人之表率也!」
因此,他通常都待在御書房,在這裏召見大臣,也顯得親切一些,讓人感覺沒那麼拘束。
他先是一愣,為何皇上回京,事先一點消息也沒有?
當初查抄王振財產的時候,只宅邸就有十幾座。
「下官正是!」
「袁指揮使有何吩咐?」
想到這裏,他幡然醒悟,說道:「請袁www•hetubook.com•com指揮使放心,也請皇上放心,蔚縣的新政乃是利國利民之舉措,除非皇上親自下旨,否則,任何人都休想打新政的主意!」
更何況,最近這段時間以來,江南謀反案、走私案鬧的沸沸揚揚,錦衣衛到處抓人,對於原本就不怎樣的名聲而言,更是火上澆油。
崔世瑞不敢怠慢,趕忙快步上前。
朱祁鎮臉上略帶歉意,說道:「你那些奏疏,朕都沒來得及細看,你來說說,現在進行到什麼程度了?」
更加令人不寒而慄的是,指揮使親自到來?
崔世瑞臉上的神情突然變得鄭重起來,只見他後退一步,雙手作揖,深深鞠了一躬。
這項舉措上奏朝廷之後,朱元璋不禁擺手稱讚,認為如果效仿陳灌的戶貼制,把戶貼制普及全國,那麼不僅可以掌握全國子民的數量,還能有效地抑制土地兼并問題。
從錦衣衛進門開始,到將人抓走,整個過程也不過一盞茶的時間,縣丞崔世瑞站在一旁,全程處於驚呆狀態。
別看宮裡只有九千個房間,按理說,宦官宮女最多也就一萬人左右,可是,能住在宮裡的宦官宮女,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船廠的船工可不是三五個人,至少十幾萬,翻一倍得多少錢啊?
立刻有兩名校尉上前,孔志平趕忙大喊道:「爾等不尊聖賢,不怕遭天下讀書人唾棄?」
當他看到朱祁鎮身穿皂服,活脫脫一副錦衣衛校尉的打扮,又是一愣。
袁彬不屑地呸了一聲,罵道:「老子是在乎名聲的人嗎?你也不出去打聽打聽,江南那幾千官員士紳,算上家眷十幾萬人,誰抓起來的?罵錦衣衛的人多了去了,你他娘的算老幾?」
崔世瑞神色一凜,突然意識到什麼。
雖然在後世眼中,戶貼制是桎梏,是阻礙歷史發展的枷鎖,可是,看待任何事都要先搞清楚一件事,其背後的環境是什麼?
通過祭天來告知天下百姓,皇權是上天註定的,天道不可為,好讓那些黎民百姓真正臣服於自己。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