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開局土木堡,大明戰神有點慌

作者:南山有龍
開局土木堡,大明戰神有點慌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見證科技的力量 第二百七十四章 統一口徑

第六卷 見證科技的力量

第二百七十四章 統一口徑

這時候的朱奠培,還沒有很強的造反慾望,但是,他有野心。
雖然朱權無意權勢之爭,可是,他的後人卻感覺吃了大虧,復讎的種子就此埋下,從此以後,世代寧王都以造反為己任。
與其讓這些王爺糟蹋糧食,為何不撒出去……放養呢?
然而,寧王朱權和燕王朱棣之間的恩恩怨怨,並沒有就此畫上句號。
寧王朱奠培看了看周圍,說道:「去是可以,不過,總要做好完全的打算,不管皇上怎麼說,大家也要給自己留條後路不是?」
打下來,歸入大明版圖,你來親自坐鎮。
想造反,來呀,只要你能頂得住大炮的轟炸,隨便造!
「諸位不如沉下心來,仔細地想一想,皇上此舉,究竟是何用意?」
鄭王又說道:「皇上可說了,大明疆域之外的土地,也不是我們想去就能去的,如果這件事是真的,先到先得,後來的怕是連湯都喝不上。」
這時候,鄭王問道:「如果皇上依然問和圖書起今日之事,我等該如何回答?」
寧王朱奠培看到眾人都在觀望,率先坐不住了。
寧王說道:「那就說好了,我等到了皇上面前,先不急著表態,且看看皇上究竟是什麼打算。」
如果有野心,又不敢造反,那好,給你選地方,去發泄你的怒火吧!
當然了,給這些王爺們選的地方,盡量避開了友好鄰邦,比如說朝鮮、琉球、蝦夷等忠實小弟。
在大明朝,王爺的俸祿很高的,親王一萬石,郡王二千石,鎮國將軍千石。
這樣做當然有隱患,因為自從靖難之後,藩王不掌兵已經成為祖訓。
聞聽此言,襄王朱瞻墡不滿道:「不如寧王先說一說,您這番話究竟是何意?」
這場造反足足謀劃了三代人,直至正德年間,第四代寧王朱宸濠終於忍不住了,舉兵十萬,一路打到南京,結果,朝廷平叛兵馬還沒到,就被突然冒出來的王守仁給收拾了。
至於倭國,還要按月hetubook.com.com給大明上交駐軍費,暫時動不得。
寧王慢悠悠地喝了口茶,然後說道:「咱們老朱家的事,又不是什麼秘密,要我說啊,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命,別等到出了事,還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
襄王朱瞻墡點頭道:「如此也好,省的猜來猜去的,我們直接去問便是了!」
聽完這番話,眾人紛紛點頭。
正統十四年,朱權病逝,年僅三十一歲的朱奠培以世孫的身份繼承王位。
我給你錢糧兵馬,武器裝備,你看上哪塊土地了,自己去打啊!
寧王心裏有些慌,表面卻很鎮定,搖頭道:「先不要輕易答應,看清楚皇上的意圖,再決定也不遲啊!什麼先到先得,純粹是說給我們這些人看的。」
如此一來,藩王就不再是一個稱號,而是重新有了封國。
事到如今,眾人紛紛選擇支持,酒足飯飽,各自回去休息。
就算王爺們都規規矩矩的,不去與民爭利,和-圖-書可是,他們在家裡閑著沒事幹,就整日生兒子,這些兒子又生更多的兒子,養到最後,半個大明都要被他們吃掉!
不過,他的心思可不止這些,大明疆域之外的土地,有富庶的,也有貧瘠的,先到先得,晚了就沒了。
人群中,趙王朱瞻塙說道:「大家都別吵,此事確實有些非同尋常,我等不該胡亂揣測聖意,不如明日同去,當面向皇上問個明白!」
寧王想了想,說道:「只說慎重考慮便是。」
「那明日去見了皇上,我們究竟該不該……」
他的祖上,距離當皇帝只有一步之遙,如今有了機會,怎能放過?
在封國之內,藩王就是皇帝。
在所有的王爺之中,除了遠在呂宋的郕王朱祁鈺,襄王朱瞻墡和朱祁鎮血緣最近,他不願聽到有人說自己大侄子的壞話,便站了出來。
「哼!」
朱祁鏞點頭道:「孩兒知道了!」
趙王問道:「你也別賣關子了,究竟想說什麼,爽快點!」
襄王和_圖_書冷笑一聲,卻沒有說話。
朱瞻墡冷哼一聲,說道:「為父是說過,可就是看不慣寧王那副模樣!」
襄王立刻反駁道:「郕王剛剛帶兵攻下安南,現在鎮守呂宋,如果皇上真的猜疑,為何不下旨將郕王召回來?」
朱瞻墡擺了擺手,說道:「事情還不明朗,等等看沒什麼壞處,萬一這些人要將皇上的軍,我們倒是可以考慮站在皇上這一邊。」
朱祁鎮並沒有打算把這些藩王當豬養,因為……浪費糧食!
他不甘做一個圈養的閑王,所以才給後代灌輸造反的理念,並最終付諸於行動。
朱祁鏞來到父親的卧房,問道:「父王,我們離開襄陽之時,你不是也說了要等等看嗎,為何今日卻不同意寧王的說法?」
不過,朱祁鎮不擔心這個,想要避免靖難再次發生,很簡單,只需要有足夠強的實力就夠了。
寧王繼續說道:「你也別笑,我說的是事實,如果大家有心出去闖一闖,皇上又支持,自然是好事,可和*圖*書是,如果皇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呢?藩王不掌兵乃是祖訓,在座的諸位卻想要兵權,懷的是什麼心思啊?」
無論如何,只要諸位的藩王團結起來,皇上做決定之前肯定要慎重考慮。
鄭王沉思片刻,說道:「那好,就按你說的辦,大家還有意見嗎?」
「先不急!」
兩人爭論不休,趙王又插|進來:「爭來爭去沒什麼意義,不如我等達成協議,在皇上面前,無論是什麼結果,都要做到共進退,就算皇上有什麼想法,也要考慮一下我等的意見,諸位意下如何?」
寧王搖搖頭,說道:「你怎知皇上對郕王沒有猜疑?又怎知郕王領兵在外,有沒有二心?退一步說,當今聖上和郕王是什麼關係,與我等又是什麼關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你這個襄王,說白了也只是叔叔,怎能比得上人家親兄弟?」
可是,時代變了。
想要佔個好地方,就不能讓別人搶了先。
這還只是表面上的,背後的利益,更是無法估量。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