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

作者:小魚的命運
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百六十二章 總督不如奴才

第四百六十二章 總督不如奴才

皺了下眉頭,恭親王想了想,對門外喊道。
「南華之亂逆,畢來自我大清,朝廷當通令各省,禁止其在我大清招募勞工,如此可謂是釜底抽薪,再就是此逆於我大清境內肆意招工數年,且又與長毛勾結,販賣軍火于長毛,此賊不除,焉能對得起朝廷將士!可通令各地官員逮捕為其效力之逆賊。」
不用想,李總督都知道自己應該說什麼。
就像現在你這不還是的客客氣氣的,說著話客客氣氣,稱上一聲「爺」嘛!
甚至直到現在,他就有點兒慶幸那些反賊佔了金陵的時候沒有打出恢復大明江山的旗號。要不然的話這天下早就丟了。
「哎呀,這都是為人臣的本分!」
「來人!」
「請中堂大人放心,王爺從不曾懷疑過中堂大人!不過,這人……」
他害怕長毛不假,但是更害怕大明這兩個字。長毛不過就是一群亂匪,可是大明,別的不說,單單就是這兩個字就夠蠱惑人心的了。
「徐六,」
盯著手裡的書,這本書李總督看過——《南華諸事記》,這書是什麼書?就是一本講述從南華奠基再到其吞併智利過程,看似沒m.hetubook.com.com什麼大不了的,可在書里清楚的提到了「南華之主」的身份。
「中堂大人,王爺說了,讓您先看書,看完書,再說怎麼辦!」
「南華者,亂逆也!」
「六爺,過去下官只以為南華是西洋之國,不曾想卻是亂逆之地,請六爺轉告王爺,下官必定辦好此事,另外……」
聞言,徐六笑著站起來了身來,
「把這本書送到徐州給李總督,傳個口信給他,就說本王問他,此事該如何處置。」
過去他還可以去裝糊塗,裝扔賣啥的不管,不問,畢竟對他們還是有所圖謀的。但是現在既然已經找上了門,那該做的事情總歸是要做的。
哪怕你就是直隸總督又怎麼樣?子立總督不過也就是個官兒,可咱那可是王爺門下的奴才,這王爺家的奴才出來了,那可比你這個什麼總督鮮亮多了。
在簡單的客氣兩句后,徐六直接挑明了來意,將書遞給李總督說道。
不等徐六說完,李總督就拍著胸膛表起了忠心。
「六爺放心,這人必定拿下來,下官絕不會放過任何逆賊!」
「大人,先前有日本和圖書使臣稱『南華奪據琉球,他日必為大清之患』,朝中對南華一無所知,王爺命你處置此事,現在王爺問你,此事處置的怎麼樣了?」
比如現如今朝廷大小事,不都是讓「鬼子六」,那敗壞祖宗規矩的東西把持著嘛,讓什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把持著。地方上又讓一幫子連忙奴才都不如的漢臣給把持著。
「還請六爺為李某多多美言幾句。」
「是英國公使送給王爺的,王爺想問中堂大人,對這事怎麼看?」
不就是害怕漢人奪取江山嘛!
其實,原本的他是打算把事交給了直隸總督李合肥去辦的,可不曾想,南方的長毛又有異動,那邊分身乏術啊!
南華,即大明也!
畢竟,大明……這個名字可是大清國幾百年來最大的心腹之患,他們最害怕的是什麼?
「中堂大人,果然是我大清忠臣!」
在新舊大陸的人們,被「普法戰爭」的所吸引的時候,遠在世界另一端的東亞,沒有任何人關心舊大出的紛爭,至少,沒有任何清國人會關心這一切,甚至對於京城裡的不少人來說,他們都不關心佔據著兩江的長毛,畢竟,金陵和-圖-書都讓長毛佔了那麼多年了。過去他們關心那邊,無非是因為兩江是漕糧重地,關係到京城八旗爺們的口糧。
恭親王在心裏念叨著的時候,他拿起了桌子的一本書,書是英國公使威妥瑪給他送來的,直到現在他還記得初看這本書時的驚訝。
念叨著這幾個字,這不是恭親王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幾個月前,在接見日本使臣時,就聽他們提到過「南華佔據琉球」,那時,他只以為是個什麼西洋夷,命李總督與其交涉,可那曾想,這個南華居然是漢人在海外建的國。
「南華,南華……」
說罷,李總督就對門外喊道。
接過了票子,徐六臉上的笑容更濃了,他最喜歡的就是這種差事,尤其是在李總督這邊,無他,此人知趣會辦事兒。這樣的人無論是擱哪兒都招人喜歡。
端著茶杯,坐椅子上的徐六,一副氣定神賢的模樣,在王府裡頭他是包衣,可是在外頭,他就是「欽差」。
……
「只是不知道你李合肥到底是分身乏術,還是意在避禍!」
「待小的回到京城后,自會把中堂大人的一片赤膽忠心,如實稟報王爺!」
「一群天朝和-圖-書棄民,于海外假冒朱明之後,居心叵測,圖謀建國,實是我大清之逆民!此等亂逆人人得爾誅之!」
雖說現在這事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可是「賣國賊」的名聲卻也落實,在朝中這陣子不知多少人彈劾他。
「傳令下去,立即把亞美利加公司劉昆鵬一干人等,全部拿下,嚴加審訊,審出這群逆賊!」
接過書,李總督的臉色驟然一變,他抬頭看著徐六,問道。
不過,軍事大事再大,也沒有見恭親王的包衣事大,在得知王爺的親信徐六到了徐州后,李總督不僅派人到火車站將他接到行轅,而且還親自迎他進了書房。
李中堂說話時,上前一步,藉著客氣的功夫,將數張滙豐銀行大額銀元券塞到他手袖子里,然後輕聲說道。
門外站著的包衣立即進門跪下磕頭道。
眉頭一挑,李總督沉聲說道。
「好一個,皇明,好一個左宗堂、好一個王有齡……這些個漢臣,當真一個個的要和那個什麼明朝後裔勾結在一起嗎?」
相比于洋人南方的長毛,那才是真正的心腹之患呀,洋人所圖的無非就是錢財,權益,土地。可南邊兒的那些長毛要的是天和_圖_書下,要的是八旗的上下性命啊。
儘管京營上下無不如此非議著鬼子六,可是誰都知道,大清國現如今離不開恭親王,畢竟,也就只有他能和洋鬼子打好交道,也只有他能拾掇好李總督、曾剃頭那些個漢臣。
將手裡的書揚了揚,恭親王說道。
「奴才在,主子有何吩咐。」
「書?」
徐州的北洋大臣行轅,每天都有著太多的軍政事務,畢竟,現如今身為北洋大臣的李總督,不僅要南拒長毛,還要往西北掃蕩亂賊。
朱明後裔!
不過這陣子,恭親王的日子並不好過,天津教案,非但教堂被燒,就連同領事館也被百姓燒毀,包括兩名法國領館人員在內的十九個洋人被殺,現如今法、英、美、俄、普、比、西7國聯合提出「抗議」,並調集軍艦至大沽口進行威脅。
滿意的點了點頭,徐六又問道。
想到這,恭親王不禁冷笑道。
祖宗的江山,早晚得毀在鬼子六的手裡!
可現如今,京營的旗餉都拖欠這麼多年了,大夥早就麻木了,愛怎麼地怎麼地吧,這朝廷的事情有王爺、貝勒們操心不是。
「六爺,不知道這,這書王爺是從那裡來的?」
「標下在!」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