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

作者:小魚的命運
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院君的決斷

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院君的決斷

又一次李昰應看著領議政洪淳穆問道,
「再則……」
這種愛既可以是個人的,同樣也可以是國家與國家之間。
過去,這個願望頂多只是心存之念,甚至是妄想而已。可現在,這個願望眼瞅著要美夢成真了,他能不高興嗎?
儘管他的語意模糊,但是在提及大明復國時,那副眉飛色舞的模樣,簡直就像是死了的爹又復活了一樣。
現在卻多出了一個大明,不是多出來的,是不知道怎麼回事,死了兩百多年大明朝,就這麼……原地復活了!
瞧著面前的護照,盯著紅色護照上的小篆漢字,李昰應簡直有種被雷到的感覺。
也正因為他是事實上的統治者,所以漢城府的「喜訊」當然要送到他的面前了。
只要一想到這事,洪淳穆的心頭就是一陣狂喜,這可是自「丙子胡亂」近兩百五十年來,朝鮮上下願望啊!
即便是當年被迫降了滿清,朝鮮的骨子裡還是心向大明的。在明朝www.hetubook.com.com滅亡后,朝鮮雖表面上對清朝稱臣,但一直在準備北伐,反清復明。當時朝鮮李朝私下稱清帝為「胡皇」,除對清朝的公文賀表之外,內部公文仍用崇禎年號。而李朝孝宗則以光復大明天下為己任。
對於大明朝,朝鮮是愛到銘心刻骨的,即便是大明朝已經亡了兩百多年,朝鮮上下依然堅持用著崇禎的年號。
「王妃等黨眾早就不滿大院君攝政,若是大院君能得大明冊封,如此名正言順,即便是王妃黨眾人又焉敢違背天朝旨意!」
「這,這確定嗎?」
壓低聲音,洪淳穆說道。
對於朝鮮來說,大明就是天,就是爹,比爹親,比娘親。
「又何必如此費盡周折呢?」
李昰應有些疑惑的說道。
「可遣秘使前往,在此之前,嚴加保密就行,盡量不讓外人知道。」
「可,現在我朝畢竟已經臣事清國多年,冒然遣使非和*圖*書但可能遭清國報復,而且還會引起朝局動蕩,此事要是操之不慎的話,只恐怕會事得其反啊!」
其實,還真是!
「大明復國了!」
洪淳穆是大院君的親信心腹,要不然去年金炳學回鄉守制后,李昰應也不會把他提拔為領議政。
歸根到底還是為了利啊!
作為攝政的李昰應幾乎成為朝鮮事實上的統治者,以「大院位分付」下達的命令幾乎取代了大王的教旨,只有重大事項或法令才以大妃或國王名義宣布。
「這……既然大明復國,可為何不遣使朝鮮靠知?漢城府稱其言稱,大明已經恢復舊藩琉球,他們所採買朝鮮女子皆是先送往琉球,然後再送往大明。」
而是因為,這本護照帶來的信息——大明居然復活了!
洪淳穆想了一會,回答道。
有一種愛叫做銘心刻骨。
「大君。」
「大明帝國護照!」
呃,不是原地,不過李昰應壓根就不知道。
重新歸屬母邦!https://m.hetubook.com.com
不過這個「北伐派」從兩百年前一直講到現在,甚至得知太平天國時,也曾動過「北伐中原,恢復大明」的念頭,可也就是念頭而已。
同治十……不,在朝鮮應該叫崇禎二百四十五年六月初三,這一天,陳升的護照和幾張大明帝國銀行發行的紙幣,被裝在錦盒裡從漢城府送到了雲峴宮,送到了大院君李昰應的面前——十年前,李朝哲宗無嗣而薨。李昰應年僅12歲的兒子李命福入宮,五天後即位,並改名李熙。至此,李昰應就成了朝鮮的「大院君」受封大院君,號為「興宣大院君」,可謂一步登天。隨後又被垂簾聽政的大王大妃趙氏賦予「協贊大政」之權,替年幼的國王打理朝政。三年後趙大妃撤簾歸政,李昰應雖無「攝政」之名,卻在事實上成為朝鮮「攝政」。
對爹娘頂是孝。
「看來,應該,興許……是真的。」
可對大明,那可是大過一切的春秋大義啊hetubook.com.com
「哎呀,琉球已經重歸天朝了,我朝鮮卻為天朝所棄,這,這是天朝仍記『丙子胡亂』我朝鮮降清舊事啊!大君,如今,既然大明朝已經復國,我朝鮮世代奉大明為宗,理應遣使前往大明,一來一探究竟,如果此大明朝確實為大明正統,我朝鮮自當奉之為正主,二來,如今紛亂之世,清國已經自顧不及,若是我朝鮮能重歸大明,非但是棄子重歸父母之邦,還能尋求母邦之庇護。」
「我國帝大明!」
「大明……真的復國了?」
就這樣,朝鮮王朝500年來首次出現國王本生父在世並執政的局面,李昰應終於可以施展他的才能,實現他的抱負。不過他所啟動的大刀闊斧的改革,不是推進近代化的改革,而是修補舊體制的改革。
面對兒子和兒媳的帶來威脅,李昰應在警惕之餘,也一直在思索著如何反擊。現在洪淳穆的建議,確實有可取之處。想了一會,李昰應說道。
這種愛放在國家上,同樣也hetubook.com.com是如此。
洪淳穆的建議,讓李昰應的心頭不由一動的,他親自挑選的那個兒媳婦可是省油的燈啊,這幾年除了慫恿高宗外,還暗中培植自己的勢力,不僅把娘家驪興閔氏凝聚起來,而且聯合了早先被李昰應排擠的安東金氏和豐壤趙氏,漸漸形成一股左右朝政的力量。
不是因為護照上的小篆,畢竟小篆本身就是用於嚴肅、正式的場合,朱大皇帝祭天的祭文等重要文書,就是用小篆書寫。
那怕是因為做了多年的「街頭混子」,李昰應的心裏對大明壓根就不像華西學派的人那麼推崇,可他骨子裡還是維持宗藩體制的,他的對外政策是什麼?就是厲行閉關鎖國,號召斥和攘夷,領導朝鮮軍民抵抗法國入侵的「丙寅洋擾」和美國入侵的「辛未洋擾」,在全國各地豎立他手書的「斥和碑」,並拒絕接受明治維新以後日本送來的國書,只在宗藩關係的框架下同清朝一國往來。
驚愕的睜大眼睛,李昰應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