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

作者:小魚的命運
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百一十六章 洋人怎麼能拉車

第七百一十六章 洋人怎麼能拉車

呈現他們眼前港區曾經是布城最大的貧民區,在飛艇轟炸中這片區域和其它區域一樣被燃燒彈摧毀,戰後在官方主導的重建過程中,自然興建了大批的大明現代建築——用鋼筋混凝土詮釋華夏建築傳統。
「老爺這是去那?」
「老爺,這洋人騎的車子,瞧著就稀罕的很,要不咱就坐這車吧。」
「哈哈,夫人,您說的話我聽懂了一些,你別見怪,我不是洋人!」
「老爺,要車嗎?」
就是一個洋人在那裡然後當著一個中國人的面,說道著中華。
居然是個洋人!
「老爺,您說,這洋人說的官話,可比我還地道呢。」
「哎呀,瞧著老爺您們就是體面人,和平飯店,那可是咱大明最高檔的飯店,全大明也就只有三所五星級飯店,應天、南華和臨海,一個地方一所。住在裏面的可都是非富即貴的體面人……」
「老爺一定是剛下船吧,我這車子雖然沒有電車快,可做著舒坦啊,車費也不貴,一公里也就五分錢。」
梁氏說的話是是湖南老家的方https://www.hetubook.com•com言,雖說洋人車夫能說一口流利的官話,可卻聽不懂她在說什麼,只能在一旁陪著笑。
為什麼如此,大明自然有大明的規矩。沒有流辮不留頭,都已經是非常文明的了。
現在大明的建築在西方也被稱為「帝國式建築」。而他們眼前的這片港區正是集帝國式建築于大成的地方,對於習慣西式建築與華夏傳統建築的郭氏夫妻來說,這些建築既然親切,又陌生。
「這就是大明啊……」
「老爺,你看,這裏程3412,高一個數就是一公里,」
那怕是在英國呆習慣了,郭崇燾突然覺得非常稀罕。
這種風格在後世很常見,經過多年的發展,大明的建築師們已經創造出了屬於華夏的現代建築風格,古典與現代,現代與未來在大明的建築中得到了充分顯現。
可是在這……在大明。
注視著夕陽下的應天府,郭崇燾感嘆之餘,他特意看了一眼身邊的妻子,他們都穿著洋裝,為什麼如此和圖書,是因為在大明駐英大使提醒過他,進入大明不能穿清裝,辮子要是能剪還是剪了,實在不行就藏在帽子下面。
一個月前,身為駐英公使的郭崇燾和繼任公使交接之後,並有按計劃乘船返回香港,再從香港返回天津,回朝復命,而是在一封電報稱病還籍后,就帶著夫人一同來了大明。
洋人車夫的似乎是在提醒著郭崇燾,在這裏他是外國人。
「我是大明人,我姓費,叫費思華,思,就是思念的意思,華嘛,就是中華,大明雖是異域,可卻也是中華……」
「去和平飯店。」
站在他身邊的夫人梁氏,好奇的瞧著河岸邊的應天府,不無疑惑的說道。
這一幕當然稀罕了,畢竟對於大清國的人來說,他們早就習慣了縫洋必跪的日子,現在在大明看到有洋人在那裡騎車拉生意,怎麼能不奇怪呢?
就在郭崇燾的心底這般長嘆時,一輛三輪車伴著「吱吱」的剎車聲到了他的面前,一個頭戴草帽,身穿背心的車夫衝著他咧嘴一笑。
這裏的洋人不僅說著中https://www.hetubook•com•com國話,而且還和普通人一樣掏力氣幹活。
招呼著他們兩人上了車時,洋人車夫又特意指著車輪旁的里程錶提醒道。
微微點頭,對於里程錶郭崇燾並不陌生,在英國做出租馬車時,也是按公里數收錢。
就在朱大皇帝提筆書寫他的《一個國家的誕生》,化身成為編劇的時候,一艘遠洋客輪迎著夕陽駛入了新安河,新安河的河水在夕陽下幻成了金紅色,輕輕地,悄悄地,向東流入大海。
梁氏甚至都有點兒不好意思了。
洋人……大明人?
聽著洋車夫一口流利的官話,看著穿著件寫著「1204」數字的綠馬夾,郭崇燾只覺得這一切有些不可思議,哪怕是在英國的時候,經常做洋人車夫的馬車。
終於,在走出海關大樓之後,此時,太陽早就下了地平線,呈現在郭崇燾夫妻眼前是一個華燈初上的應天。街道上中央有高聳的鋼架,那是電車的電線鋼架。
「過去在英國的時候只是聽說這裏的樓高。可不曾想,居然如此之高啊。這個大明,可真和圖書不一樣啊……」
「這些房子瞧著味道倒也有些中國味,可這裏的樓怎麼蓋那麼高呢?」
洋車夫一聽是去和平飯店,立即說到。
在應天府映入視線中的時候,郭崇燾的目光顯得有些複雜。
洋人拉車……稀罕啊!
中國人……大清人……
這個世界上什麼最讓人驚訝?
在郭崇燾和妻子郭氏驚訝的合不攏嘴的時候,洋人車夫笑道。
飯店是大明的駐英大使給他安排的,聽到那裡是大明最好的飯店后,郭崇燾的心裏倒是有點兒猶豫了,那個飯店會不會太貴?
早在人力車的時代,車行就開始給人力車按裝機械式里程錶了,以公里數量記費。現在人力三輪車也自然也沿用了舊時的規矩,當然,里程錶使用,也讓計價也更公開透明。
想了一會,他還是選擇了外國人通道,他確實是拿著簽證過來的,而且還是外交簽證,他和大明駐英大使也算是朋友。
「老爺,您請上車!」
目瞠口呆的聽著洋車夫解釋他是大明人的時候,郭崇燾不禁有點兒發懵。這一切實在是太稀罕了。
電車,m.hetubook.com.com幾乎所有外國人的遊記都會提到它,現在倫敦以及巴黎等國也有了電車,當然他們是引進的大明的技術。電車駛過時,鋼架下橫空架掛的電車線時時爆發出幾朵碧綠的火花。
其實,早在南華建設之初,朱大皇帝就刻意的沒有完全抄襲歐洲,作為工科生的他嘗試說服那些建築師將西方風格的建築與中國建築傳統相融合。就是在融合中國古代建築設計風格的同時,嘗試改變材料和結構等,從而創造一種新的建築樣式。
終於,船靠了岸,郭崇燾夫妻與來自歐洲的乘客們一起下了船,在海關那邊,他和很多初來大明的華夏人一樣,都要面臨著是從本國人通道還是外國人通道的問題。
「老爺,這就是大明啊!」
踩著腳踏的車夫一邊騎一邊說道。
而他呢?
站在海關大樓前,向著街道看去,在幕色中,閃著千百萬支明亮似的燈火,將整個應天映成了一個不夜城。
「那行,就坐這車吧!」
心情有些複雜的郭崇燾,甚至沒有什麼心情去欣賞眼前這座繁華的不夜城了。
居然還說著一口官話!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