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開局在大唐迎娶長樂

作者:八圓
開局在大唐迎娶長樂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百二十九章 衝鋒!盯著!

第七百二十九章 衝鋒!盯著!

「某乃歷城秦文遠,乞力蘇骨將軍重情重義,明知不可為卻仍率區區千人便欲從秦軍軍兩萬鐵騎中救出同胞,其心可貴然行事卻不可取,東突厥如今已成滅亡之勢再不可能恢復昔日的榮光,將軍明白事理之人當看清當前形勢,如是將軍能率這裏的突厥兵士對著你們心裏敬重的天神發誓效忠秦家,秦某發誓將給你們一塊肥美的草地作為繁衍生息的新居。」
頡利可汗率軍在往陰山撤退途中先是與柴紹所率的金河軍相遇發生激戰,雙方各有損傷后頡利可汗不敢使軍戀戰遂繼續往陰山方向撤退,不久便在一個地名稱為「白道」的地方與出雲州的秦世勣所率通漠軍遭遇,兩軍再是大戰。
秦文遠回馬來到被麾下騎兵包圍的大將之處,手裡的長戟指著大將淡然而道。
要說起這秦世勣與突厥的遭遇戰其實乃是徐軍所至。
秦文遠審時度勢傳令大軍成戒備陣型暫不與突厥軍接戰,只是成威逼之勢使突厥大軍心有惶急,待得徐世勣大軍從另一邊趕上在岔道處與突厥軍開始接戰,秦家軍方展開行動對往四方逃竄的突厥兵將圍而不殺,待得頡利逃跑之後,秦家軍已是俘獲突厥兵將數千人馬。
李世民接到頡利可汗的降表,高興之餘旋即派出莒國公、鴻臚卿唐斂與將軍安修仁等往突厥談判並使安撫突厥的懷柔手段,著令李靖率兵接應唐斂等朝廷大臣。
乞力蘇骨恭敬對秦文遠言道。
面對數倍於己的秦家軍,突厥領軍大將想是抱有必死之心以命相搏,在秦軍的包圍里但見他如拚命的孤狼血紅著雙眼用手裡的馬槊掃落數名秦軍騎兵后,縱馬便朝著秦文遠不顧一切的衝擊……
李靖此舉甚是陰險毒辣,頡利可汗所部自此陷入惶恐之中,每日里俱有兵將逃亡,短短的時間里僅剩數萬兵將。
那大將見秦文遠手裡長戟出招兇惡馬背上速使馬槊拍在徐https://www.hetubook.com•com天長戟的月刃之上,兩件兵器相撞發出刺耳的響聲和那大漢嘴裏吐出的悶哼聲音后,但見那大將此時已是有些力竭,顯是已被秦文遠施於兵器上的內勁所傷。
聽到秦文遠嬉笑的話語秦世勣怒氣稍消后也不好再說什麼,對這個侄兒的心性與智謀他是一直不敢小看,然、此間的事情處處透著的不解讓他想破頭腦也不知這小子的圖謀竟是什麼,懷著心裏的疑慮叔侄二人相互叮囑注意安全的話語后,秦世勣率軍繼續往前追擊敵軍。
春娘聽著秦文遠的話語心思怎地就飛到了其它的地方誰也不知,秦文遠發現這女人聽著自己的說話突然就紅了的臉面甚是不解,他卻不知這艷美的女人已是對他動了心思,要知道薛延陀部落的女人可是比起大唐的女人更加開放、更加的敢愛敢恨!
聽到秦文遠這似是而非的話語乞力蘇骨兀自摸不著頭腦,然、他卻聽進秦文遠所說的軍隊強大二字,難不成這秦家軍都學有仙人的法術不成……
回到雲州,秦文遠便將數千突厥戰俘交與司馬雲天去安置妥當。
聽到秦文遠的報出名諱,乞力蘇骨大感意外地驚呼而道。
聞聽秦文遠確定自己的身份之後,乞力蘇骨跪地如敬重天神一般大聲說道。
春寒料峭的早春季節里,積雪仍是覆蓋著大地,白皚皚的原野里卻絲毫見不著半點春的身影。
「小天、當此良機為何不出兵助叔父一舉擊潰突厥軍捉拿頡利立得不世的大功,你卻將如此精銳的部隊幹些收羅戰俘的小事,難不成是秦家軍懼戰嗎?」
趙猛與吳平一個持大刀、一個持長槍也是殺得盡興,遇著對手各施本領廝殺,馬對馬、刀對刀、槍對槍各不相讓,但見得戰場里塵煙滾滾、蹄聲震天,好一副慘烈的戰場情景。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唐軍隊在頡利可汗尚還和*圖*書沒有完全察覺到唐軍的意圖,內部仍是相互傾軋的混亂里完成了對東突厥的戰略部署。
頡利可汗聞斥候稟報李靖率軍進襲惡陽嶺大驚,遂召集麾下將領言道。
望著此時已被秦軍騎兵完全包圍而擠成一團的數百草原狼騎,大漢忍著滿腔的悲憤大聲喝道。
「乞力蘇骨願意率突厥兒郎對長升天起誓,今後當效忠秦家決無二心,請將軍收留我等為秦家效力。」
「我等願意宣誓效忠秦家,還請將軍收留!」
康蘇密投降大唐后頡利可汗受到的打擊顯是巨大,驚慌氣燥之下亂了陣腳,急率殘餘大軍往陰山一線撤退。
……
秦世勣率軍離開之後,秦文遠迅速整軍押著數千突厥俘虜準備返回雲州,卻不料斜刺里再有一支近千的突厥鐵騎馳來欲相救被秦家軍繳械的俘虜,一時引得被俘的突厥軍騷動起來準備突出秦軍的看押之中。
秦文遠下馬扶起乞力蘇骨,單手拍著他的肩膀說道。
其時、突厥與草原上的民族最是敬重他們心裏的天神,一經對天神起誓便會終身不渝,這天神許便是他們心裏最神聖的信仰吧!
便在兩馬將要交錯之時,秦文遠已是使丹田裡的內勁貫于手臂,握在手裡的長戟挑、刺連環攻出,帶著刺破空氣的嘯聲,泛著寒光的長戟直往那突厥大將的項上人頭招呼。
秦文遠優於別人對歷史的了解知道突厥已是再無回天之力,在此情況之下他怎會為了眼前的勝利而使麾下鐵騎傷亡巨大而多此一舉,突厥經此一役后定會向朝廷投降,而朝中也會派遣大臣前往突厥談判,有他這支軍隊和沒有他這支軍隊的參戰對突厥的滅亡並無影響,倒不如自己利用突厥大軍潰散之機,大量俘獲突厥兵馬並送往建在雲州的戰俘營進行整頓教化,使之成為他今後布局這一地區的重要力量。
言畢、眾突厥兒郎隨乞力蘇骨五體投地朝著北方和-圖-書口中念念有詞祭拜后再對秦文遠施禮。
秦文遠藉著大將所使兵器拍在自己長戟上的力道往後將長戟順勢斜抬,兩馬交錯時單手揮戟再掃向大將。
此乃頡利可汗的緩兵之計,他是想率著麾下這數萬人馬等到草青馬肥之際轉移到漠北,欲圖東山再起。
此時、頡利可汗所率的突厥軍是又累又餓士氣低迷,在唐軍發起衝鋒的一陣掩殺之中,突厥軍潰散,頡利可汗幸得中軍幾名突厥大將奮勇廝殺才使得活著退至「屯鐵山」稍作喘息。
「秦文遠……!敢問將軍便是那歷城人稱仙家弟子的秦文遠么?」
秦文遠率軍出雲州不久便發現了突厥這支在驚慌里潰敗的大軍,突厥軍發現前方唐軍后趕緊收攏大軍避開欲往往另一側突圍,如是那時秦文遠揮軍接戰,可能會在傷亡巨損的情況下與後來率軍趕到的秦世勣麾下通漠軍聯合作戰後,頡利可汗能否逃到「屯鐵山」喘息也是兩說。
秦文遠率軍發現突厥大軍后,見突厥軍收拾人馬進入另一岔道急速離去,當時的情景和地形卻不利秦軍展開衝鋒。
「乞力蘇骨將軍、秦某欲將這所有的突厥兒郎歸於你麾下,待得回到雲州之後本將軍會著人教你們學習一些中原的文化和思想認識,希望你屆時能夠理解,秦家軍之所以強大非是沒有原因,到時你也許會從學習中領悟到些什麼。」
此時秦文遠與秦世勣兩支大軍,同時得到突厥往陰山撤退的情報,兩支大軍幾乎是同時從雲州出發前往途中阻截突厥,由於秦家軍鐵騎所乘馬匹俱是釘了腳掌,其行軍速度整體上遠比大唐的騎兵更為迅捷。
秦大鵬御任秦文遠親衛頭目的軍職留在登州任水師將領后,接替親衛頭目的周倉此時縱馬沖在徐天身前,手裡一根長長的鑌鐵棍舞得漫天棍影,不知有多少的突厥騎兵被他一陣衝鋒便掃下馬背,這廝仗著一身蠻力縱馬左hetubook.com.com右突端是打得興起。
秦文遠傳令麾下對凡欲突出軍中的突厥俘虜殺無敕后,迅速帶領兩千騎兵成戰鬥隊形與突厥這支殘軍接戰。
那突厥大將眼見長戟便要掃著自己,速滾落坐下的馬匹跳下地躲過致命一擊,只可惜這匹全身青灰的高大戰馬在秦文遠的戟下成了突厥大將的替死鬼。
「我等自今後便是公子麾下,公子要我等如何只需吩咐便是!」
大唐貞觀四年正月,衛國公、兵部尚書、定襄道行軍總管李靖率三千鐵騎從馬邑出發,快捷奔向惡陽嶺屯結駐紮。
對這種不顧自己安危也要救回同胞的漢子,哪怕他是自己的敵人,秦文遠也是敬重的,在秦文遠的內心裡希望這樣的英雄俱能有個尊嚴的死法。
頡利可汗于「屯鐵山」收集殘軍數萬,望著昔日不可一世的草原狼騎此時滿是驚恐與疲憊不堪,頡利知自己當下再不是唐軍對手,仰天長嘆後派出大臣執失思力為自己的特使往長安向李世民謝罪請降,表示願意舉全族內附大唐。
「唐軍此次看來是使傾國兵力進攻我等,否則李靖怎敢率孤軍進攻本王的腹地?」
李世民利用薛延陀部率回紇、鐵勒、奚族人叛離頡利可汗削弱突厥勢力的機會,聯絡草原上仇視東突厥的各部落酋長,先是佔領馬邑,再后又于靈州擊敗東突厥軍。
大將落馬之後已是赤手空拳,正欲再找兵器拚命卻見秦軍十數匹馬背上的騎兵俱是用手弩齊齊鎖定自己,只要自己稍有異動便會引得這些騎兵無情的狙殺。
秦文遠重新整軍並收攏戰場上無主的戰馬,將突厥士兵編成一隊交與乞力蘇骨率領隨秦家軍往雲州進發,空曠的原野里近三萬人的大軍浩浩蕩蕩在一片白色的大地賓士,仿若那黑色的海潮奔涌一般。
秦世勣對秦文遠此舉甚是不解,打馬往秦家軍軍中見到侄兒之後厲聲斥責道。
「秦某不知將軍所說的仙家弟子和*圖*書是誰,然某家卻是歷城如假包換的徐天!」
頡利可汗麾下心腹大將康蘇密見突厥大勢已去,秘密挾帶隋煬帝楊廣的皇后蕭氏及其孫子楊政道往定襄投降大唐。
突厥將領聽得可汗所說均覺有理,想到大唐傾國之兵來襲頓起慌亂之心,眾將竟無一人對李靖只區區三千鐵騎沒有後援就敢如此的行動起絲毫疑心,便在李靖趁夜揮軍襲擊並佔領襄城后,頡利可汗率突厥兵將旋即再將牙帳撤到磧口。
「小將軍武藝高強,乞力蘇骨敗得不冤,將軍可否告知大名好讓乞力蘇骨知道死於大唐那位英雄的手裡,如是將軍慈悲斬乞力蘇骨后善待這些被俘的突厥兒郎。」
「你還想要要抵抗嗎?」
見頡利可汗大軍不敢應戰而是將牙帳遷移到磧口,李靖心中稍作思索便知頡利可汗存了大唐傾國之兵來襲的疑慮,於是便使出疑兵之計使唐軍早滲透進突厥的間諜于部落里四處造謠生事並離間頡利麾下部眾,一時使得頡利麾下各將領間疑心與自保的心思大起。
乞力蘇骨話音剛落,所有被俘的突厥騎兵齊齊跪地,那被圍在秦家軍包圍圈裡的騎兵也是丟下手中兵刃紛紛下馬跪地,眾齊齊大聲呼道。
此時、秦文遠正與數名突厥牙將殺得難解難分,突見一位猛漢對著自己來得勢急,手裡「方天畫戟」橫掃逼退與之交戰的突厥牙將,挺著長戟催動坐下戰馬對這猛漢便迎了上去。
「叔父誤會了,這不是小子不願搶了叔父的大功嗎,想頡利老兒已是大唐瓮中之鱉,小子何苦在此壞了諸位大將軍精心策劃的這場戰局呢,那豈不是會引來朝廷中人認為小子是專司摘取勝利果實的人,小子可不想背這惡名,加之皇上旨意是令小子阻截突厥大軍東逃,小子奉旨只好做些大人們不屑做的小事,叔父自可揮軍追殺頡利殘軍,想必用不了多久,叔父等眾位將軍定可達成心中所願全殲突厥大軍,立下不朽功勛。」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