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開局在大唐迎娶長樂

作者:八圓
開局在大唐迎娶長樂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百四十九章 傷及!大軍!

第八百四十九章 傷及!大軍!

叔侄二人全身披掛妥當,秦文遠吩咐周倉率數百親衛簇擁郡主隨行,並與留於家中的數位夫人告辭,著令秦世勣攜兵符校場點兵。
這廝想起昔日榮光,那時的皇上是何等意氣風發,萬軍中傲立如雄獅、如猛虎,俾倪天下如蒼龍遨遊空天,英雄不可一世,如今已然如西邊就要落山的太陽,雖有些光彩照人卻已然老矣!
「世勣啊!此卻是你的不是,朕使你為晉王府長史,其意乃是用你之長,使晉王封地軍政清明,奈何卻使你誤會朕意掛印而去,數年音信杳無,朕實感痛心,你可知罪?」
李世民也是心中暗罵。
「宣!」
大度設聞報心中大驚,急傳令鳴金撤退。
散朝之後,叔侄回歸「齊王府」中準備出征之事,早有王妃敏敏郡主等候夫君。
也是這大度設輕敵,以為憑著自己優勢兵力便可大敗唐軍,他卻是忘了,當面唐軍雖只有六萬之數,卻佔據天時地利,其後還有「朔州」城大量突厥鐵騎,此戰未開,已然註定大度設的失敗。
中軍帳里,秦文遠已然得知叔父徐世勣得勝之消息,使傳令兵急報長安皇宮,同時諭令徐世勣和靈州道行軍總管李大亮,涼州道行軍總管李襲譽暫時按兵不動。
秦世勣見戰場形勢已然被自己掌控,遂親率二千騎兵發起對大度設中軍的衝鋒。
中軍帳里,秦文遠派出大量斥候探明薛延陀部二十萬大軍如今之勢及戰略布局,同時將親筆書信交由敏敏郡主,使數十親衛護送往薛延陀部面見真珠可汗。
這廝言詞倒是犀利,一時使房玄齡不好反駁。
兩位將軍得令,自是率軍開拔,中軍帳里,叔侄相對而坐。
秦文遠於中軍帳得斥候稟報軍情,聞大度設行事竟是如此莽撞,不將唐軍放在眼裡,遂傳令秦世勣率步兵六萬,騎兵二千迎敵。
隔日、秦文遠率唐軍步兵六萬,騎兵一萬及麾下親衛出長安城,不到三日時間與受其節制的靈州道https://www.hetubook.com•com行軍總管李大亮,涼州道行軍總管李襲譽所率十萬大軍于「朔州」城外匯合。
「啟稟可汗;有唐軍十萬之軍兵臨大可汗牙帳數十里地駐紮,已然切斷我軍退路並形成對大可汗牙帳的攻擊之勢。」
有靺鞨族諸多戰士也是存脫離戰場之心,竟是與唐軍稍稍接觸便望風而逃。
李世民見殿堂上此等情形心中甚是卵脹,想大唐諸多臣子,平時夸夸其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皆是表現得有奪天的本事,遇著大事卻又諸多推諉,左右顧慮,生怕引火燒身,那裡還有國朝初建時,為國家大事齊心協力的銳氣。
張公謹被房玄齡當殿斥責,自然是怒氣于胸,忍不住大聲發泄。
話落,再是參拜太子李治,移步與殿上諸多同僚見禮。
房玄齡于皇位前拱手對李世民施禮后再是接著說道。
同羅、仆骨、回紇、霫等族之軍與唐軍激戰之際,突見戰場上靺鞨族二萬軍形似兵敗,四處潰散,使聯軍右翼出現空擋,被唐軍穿插而入,將聯軍陣型切割成數塊首尾不能相接。
房玄齡聞秦文遠幫腔,且使張公謹一幫大臣住嘴,仿似炎熱的夏季喝下冰露般舒爽,笑容滿面暗自點頭。
「皇上;臣以為張大人此言差矣,朝廷議事,凡大臣皆有發言的權利,然、說話卻要有根有據不得胡言亂語。房相之意,使臣領軍平亂,正是欲借臣于各族勢力的威信使不戰而達到平亂的目的,想薛延陀部、突厥部皆為大唐治下,朝廷當對各族一視同仁,臣豈能為私而忘了大義,張大人顧慮本王會因與薛延陀部的關係徇私,此乃妄測之心,房相喻其有小人之心並無差錯,似張大人這等妄猜朝臣忠義之心的話語,臣看來比之小人不如,實是居心不良,暗藏禍亂之意。」
大度設麾下聯軍開始出現混亂,戰場上兵不知將、將不見兵,仆骨、回紇兩族兵士和-圖-書竟是於此情形之下,一部逃離戰場逃回各自部落,一部卻是丟下手中兵器投降,便大度設麾下之兵力漸漸不如唐軍。
大度設率軍逃離戰場之後,秦世勣吩咐麾下軍士善待投降的各族戰士,使其全部集中於兵營之中關押,待徐天軍令再做處置。
但見得秦世勣穩步進殿,金鑾下跪地大聲而言。
「臣謹遵皇上吩咐!」
這廝猜到真珠可汗也是該派使節求見自己的時候,能不傷及大軍和各部少數民族軍士之命而結束此次戰亂,當為上上之選。
「本王悔不聽姑母之言,致使大度設如今兵敗,鑒於如今之勢,本王欲派使節請求唐軍退兵,姑母以為如何?」
「也好!大可汗可派特使拜見齊王,姑母從旁協助便是。」
「皇上;微臣奏本彈劾房玄齡當庭侮辱朝臣,想朝中議事,凡大臣皆可發不同意見,微臣舉薦城王李道宗率軍平亂並無不妥,而顧慮齊王與少數民族勢力有諸多關係,領軍平亂恐于齊王面上不太好看,微臣事事皆為朝廷著想,何來小人之心,難不成我等於殿堂不能說話?」
戰場上,唐軍精銳步兵以盾牌、強弓、長槍、大刀利用地形拒敵,進退得法,相互為倚角掩護前進,使大度設麾下聯軍應對艱難,加之各部族落軍士望見唐軍中「秦」字帥旗,知此次領軍主將為齊王秦文遠,皆有懼怕心理,不願與神仙人物般的齊王為敵。
「報……!」
秦文遠殿上此話卻是將張公謹貶得不輕,當真算得字字誅心,使張公謹及一幫視徐天為強敵的大臣,欲于殿堂反駁秦文遠之語卻又找不到合適的言詞,這渾小子的話語中可是佔著大義,所說並無不妥之處。
秦世勣久未見皇上,起身端詳李世民發現其已無昔日風采,嘆歲月無情。
「唉!平身吧,朕念及你于朝廷之功,追隨朕平定天下之情,此事作罷,希望你往後盡心朝廷軍政之事,戴罪立功,休得使朕失望。」
m.hetubook.com.com此話音,有中書令房玄齡大步出列拱手對李世民施禮……
敏敏郡主似對薛延陀部此次用兵失敗並不驚奇,沉吟稍許便自說道。
「英國公秦世勣上殿,請求皇上召見!」
「這小混蛋如今倒是學得如官油子般圓滑,再不似往常那般于殿堂頭角崢嶸,以強勢壓人的混脹行為,竟是笑談間竟是制對手于無形,真特么奸滑似鬼,張公謹這等說話不過大腦的草包如何是這混蛋對手,自取其辱啊!」
「這小子豈是吃虧的主!」
諸事妥當,秦文遠傳令靈州道行軍總管李大亮,涼州道行軍總管李襲譽各率一軍于薛延陀部牙帳數十里之地,以兩翼形成攻擊之勢,非令不得私自行動。
「小子;你且與叔父講講接下來該當如何用兵,使其完成聖上交辦之事。」
「罪臣秦世勣參見我皇,皇上萬歲、萬萬歲!」
真珠可汗看過秦文遠的信,聞姑姑敏敏郡主之言正自沉吟,不料兒子大度設卻閃身出來大聲怒道。
這廝心中此時大是後悔不聽郡主之言,想何不于交戰之前與齊王面談,提出薛延陀憂慮之事使齊王解決,如今損兵折將,如何是好。
這廝說完這話,竟是不得真珠可汗之令而出牙帳,稍許便率本部兵馬前往突厥駐守的「朔州」城池前進,欲繼續威脅並攻擊突厥守軍。
秦世勣不知該如何作答,秦文遠卻是苦笑。
便在皇帝老兒暗中嘆氣,心憂朝廷諸多大臣腐敗、沉迷於權勢的不滿里,有殿外執事太監大聲呼道。
大度設聞此語,方知郡主所言不差,是自己輕視了齊王在草原各部落的影響力啊!
敏敏郡主聞夫君之言,心中有些放鬆,速喚出府中丫環為叔侄二人更衣。
敏敏郡主于薛延陀部牙帳見得真珠可汗夷男及諸多族人,對這位按輩分乃自己侄兒的草原梟雄呈上徐天之信並說道。
「臣知罪!乞求皇上責罰,世勣並無怨言。」
「此戰非唐軍英勇善戰之故,卻是齊和-圖-書王秦文遠對各族士兵影響太大,使之失了抗衡之心。」
秦文遠仍是微笑,用輕描淡寫的語氣說道。
秦世勣心緒有些英雄落幕的悲傷,竟是淚水蒙上雙眸,起身帶有哭音而道。
「夫人不必為此事煩惱,為夫身為統軍主將,自是不會泄露此等軍機大事,然、為夫准予夫人隨軍往薛延陀部,可作本王特使傳信與真珠可汗夷男,使其撤回攻擊突厥俟利苾可汗阿史那·思摩的大軍並向皇上請罪,屆時可解薛延陀部之危也!」
「郡主娘娘休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如今娘娘已然為齊王側妃,于薛延陀部行事不該多言才是,某等並無與唐軍為敵,只是攻擊突厥部,使之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而已。」
李世民迴轉心緒,大聲喝道。
大度設眼見己方近十萬之軍竟是被唐軍六萬步兵擊潰,大怒之下仍不知自省,聞聽得軍中謀士一旁喃喃自語。
「可汗;此次平亂乃齊王秦文遠領軍,以其在草原各部勢力中樹立的威信,可汗覺得有把握敵得過唐軍,有把握使各部落之兵不顧一切參于與唐軍的大戰?」
秦世勣率二千騎兵于數萬敵軍中衝鋒,目的乃是給大度設麾下之軍造成更大的混亂,沒有想著憑區區二千騎兵便能擊殺大度設,見得敵軍已然開始撤退,而掩護敵軍撤退的弓箭兵已然給騎兵造成傷亡,秦世勣傳令唐軍停止攻擊,任其大度設率軍敗退。
李世民收拾心緒,使身邊太監諭令諸臣安靜,龍榻上謂眾言道。
便在這廝眼望戰場混戰,其心已然處於撤兵或是繼續戰鬥的掙扎里,有軍中斥候快馬傳來緊急軍報。
「唉!為官日久,這等人早已沉浸享受權利的滋味,見利益猶若蒼蠅聞著血腥之氣,不知死活般撲上,那裡還有多少為國為民的初衷,朕厭惡至極……」
見得夫君和叔父,敏敏郡主開門見山言道。
眾臣饒有興緻望著張公謹一派的世族大臣,皆是存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朝堂上和_圖_書文武竊竊私語,卻是沒有大臣再提出由誰領軍平亂的建議。
「叔父休得著急,待郡主傳回消息再言,如是小子預料不錯,此次戰事很快便會結束。」
所謂;「人的名、樹的影!」當真不可小覷。
牙帳里,真珠可汗與敏敏郡主商議妥當,當日便派出使節隨郡主往唐軍營帳。
「妾身聞夫君得聖上旨意欲征討薛延陀部,不知皇上欲達到如何目的方才會放過妾身的族人,還望夫君與叔父賜教。」
「朔州」城外,秦世勣使唐軍于大度設率軍必經之地,名喚「諾真水」的狹窄地帶擺開攻擊陣勢,在諸多唐將簇擁下率二千騎兵躍馬提槍立於軍陣之前,傳令六萬步兵依序次,首用弓兵和盾牌兵迎戰立足未穩的大度設麾下近十萬之軍。
望著潮水般涌回的數萬各族兵士,大度設悲憤仰天長嘯,突見得撤退之兵後面有上千唐軍騎兵追擊往自己的中軍殺來,見其馬背上展開的將旗乃知此為當面唐軍主將領騎兵攻擊,遂使麾下精銳扎住陣角,放過撤退之兵並使強弓阻擋唐軍騎兵的攻擊。
「齊王于東北少數民族勢力並薛延陀部甚有威信,使其率軍平亂當可事半功倍,試問有誰能做到此點,張大人之言,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如何便敢認定齊王會因私廢公,當真是不知所謂,胡言亂語。」
真珠可汗夷男于牙帳中得報大度設於「諾真水」兵敗唐軍,對姑姑敏敏郡主言道。
話題既是集中到是否秦文遠領軍的焦點上,作為此中主角的秦文遠自是不能沉默,緩步于金鑾之下,慢條斯理言道。
「朕意已決,使齊王秦文遠統軍平亂,節制靈州道行軍總管李大亮,涼州道行軍總管李襲譽所率之軍,敕封秦世勣朔州道行軍總管歸於秦文遠麾下,准其戴罪立功。」
秦世勣見侄兒似乎對此次大戰並無絲毫緊張的表情,不禁問道。
「皇上不可聽信張大人讒言,老臣附議舉薦齊王為領軍主將!」
秦文遠、秦世勣叔侄領旨。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