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開局在大唐迎娶長樂

作者:八圓
開局在大唐迎娶長樂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九百七十四章 處罰!贊同!

第九百七十四章 處罰!贊同!

聞聽得秦曉樂說話滴水不漏,武三思終是領教他的難纏,氣得對屬下怒道。
眾將聞言,齊聲道。
薛丁山微笑說道。
「秦曉樂;你敢當本皇之面威脅朝廷重臣,眼中還有君上嗎?朝廷施行監軍之政,乃是為用兵嚴謹著想,婁師德彈劾你對監軍之政陽奉陰違,有理有據,就事論事,並無有針對你個人之心,何來胡言亂語,莫不是你欲使金吾衛成為你私家軍?」
派往秦曉樂金吾衛軍中的是武則天的侄兒武三思,這位曾任右武衛將軍、禮部尚書,武則天登基后不久封為梁王的朝廷新貴,率眾來到金吾衛當日,秦曉樂率眾將領往轅門迎接。
稍時,有軍中旗牌官出來傳令,喝令兵士放行監軍等官員入營。
「得令!」
「一幫草包,小爺還收拾不了你等,豈不是白混這麼多年的官場。」
武三思鐵青著臉,對眾說道。
秦曉樂聞言「哈哈」大笑說:「武王爺,本將軍將虎堂與你監軍使用,何來抗旨一說,按照軍規,虎堂乃調兵遣將重地,你等不在那裡行事,卻來我軍中做甚,莫非想要調動兵馬出營,且出示調兵虎符,本將軍遵命便是。」
秦曉樂聞言出列回道。
見得武三思進來,秦曉樂帥位欠身說道。
「我等且往軍營中走走,看看這京城裡號稱精銳的金吾衛到底如何?」
秦曉樂聞言「哈哈」笑道。
「今日殿上秦曉樂、薛丁山等辭官之事,你等如何看法?」
「婁大人誣陷朝廷有功之臣,其心不良,想是要亂我軍心,某家奉勸你說話要有依據,休得胡言亂語。」
武三思馬背上說道。
「走!」
秦曉樂說:「武王爺此話差矣!撤走軍士,本將軍可是為你等著想,想監軍之事,想必有幾多隱秘不為外人所知,如是走漏什麼軍情,本將軍麾下可承擔不起這等大罪,所以,武王爺最好是用自己信得過的軍士值守。」
「本王奉旨往金吾衛監軍,還望諸位將軍配https://m.hetubook.com.com合,請!」
數月時間,轉眼即逝,武周時期的朝廷監軍衙門設立,分別往京城十六衛派出監軍官吏數十人,堂而皇之駐于軍中,開始表現倒是中規中矩,隨著對軍中一些將領的拉攏、掌控,監軍官員越來越頤指氣使,使一些有功將領,因言語不當,莫名其妙被下到獄中關押。
金吾衛轅門值哨,左右兩側刀斧手肅立不動,森然的煞氣,使武三思及麾下未經歷過征戰的官員皆有些顫顫兢兢。
秦曉樂聞言,知道朝廷監軍衙門已然在十六衛中引起征西功臣的不滿,蓋因這部分功臣皆是掌握兵馬,所部均是以主將之令是從,且、這些麾下都是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勇士,眼中怎會有靠著嘴皮子陞官,如今卻要對他們指手畫腳的監軍官員,如此情形,勢必使軍中矛盾突起,常有兵將不服監軍處罰,惹火了,便持械反抗。
抬頭望見校場周邊軍營有將旗飄揚之處,武三思率眾過去,卻是被值守的門將大聲喝停。
說完此話,秦曉樂喚來劉浪、單思敬、薛應龍、程大寶、尉遲小黑、李敏忠等軍中將領吩咐說道。
話落,秦曉樂轉身便走,數十將領見主帥退場,自然跟隨一鬨而散,留下武三思及一干隨員,你看我、我看你,皆沒有想到金吾衛中將領眼裡只有主帥,對王爺絲毫沒有敬意。
狄仁傑對武三思這等不負責任的話語,心中暗生不滿,似他這等雖得武則天重用,卻也是有理想,欲使國家強盛的大臣,在大是大非面前,絕不可能做有損江山社稷之事,雖說設立監軍衙門他也是贊同之人,然、卻並不贊同那些拿著雞毛當令箭,在軍中頤指氣使,行拉攏一批在軍中不得重用,打壓一批有功將領的監軍官員行事作風。
「這不正是我等掌控軍隊的時機嗎?徐曉樂等主動辭官,朝廷允准他等所求便是。」
明白諸位將領所和-圖-書想,秦曉樂再不言語,微笑與幾位告辭,互道珍重,隨後騎馬離去……
武三思聞言點頭允准,接著說道。
這小子說罷,引得十六衛各軍統領多是暗笑,有那忍不住的,好不辛苦咳嗽起來,使得一幫主張設立監軍衙門的大臣,個個是滿面帶怒。
「本將軍率眾迎接監軍及諸位大人,諸位請!」
見得來人乃梁王,時任朝廷監軍頭兒的武三思,秦曉樂心中嘀咕:「女皇當真瞧得起咱秦曉樂啊!竟然派出這尊大神往金吾衛監軍,既然如此,咱不好好迎接、不好好配合,豈不是掃了女皇的面。」
「諸位將軍還請稍安勿躁,想你等皆為朝廷功臣,自當為國效勞,如是對監軍一事有何看法、建議,皆可於殿堂上提出商議,切不可辜負皇恩,使家族蒙羞。」
武則天聞報,面色不善責問徐曉樂道。
「如今太平盛世,我等武將已無用武之處,與其留在軍中被人尋過,顫顫兢兢度日,不如解甲歸田,封地上置幾間茅屋,時時與三五好友相聚,喝酒吃肉,豈不快哉。」
武三思隨旗牌官進入徐曉樂軍衙,但見這小子大哧哧坐在帥位不動,左右兩側有數十親衛頂盔貫甲,面無表情,按劍侍立。
那些被他指著罵的軍士皆是歡喜大笑,你還別說,軍營里的兵士們就信任、擁戴他這樣性格的將軍……
皇宮外,秦曉樂見著薛丁山、羅章、秦夢、折德戾、竇一虎等幾位將領,拱手說道。
武三思不滿秦曉樂說他阿貓阿狗,顯然是瞧不起他這位梁王,聞言接著說道。
值守門將聞言,毫無懼色說道。
武則天這話說得甚重,已然有質疑秦曉樂存有謀反之心。
「既然陛下如此以為,臣請辭金吾衛統領之職,想這些年臣南征北戰,早是身心疲累,無力繼續領軍,還望陛下成全。」
「金吾衛乃百戰之軍,多為桀驁不馴的軍人,秦曉樂征戰吐蕃、西涼,軍中素有威信,甚得軍士擁戴,和-圖-書這小子可不是好惹的,你等當小心行事。」
秦曉樂嬉笑說:「不送!」
武三思誤以為這是秦曉樂給他等擺的下馬威,心中頓時不喜。
武則天畢竟智慧超凡,想到今日朝會如此繼續下去,定然會引起大亂,不如各方冷靜,押后再議今日之事。
秦曉樂見狀卻是不溫不火,嬉笑說:「今日監軍大人率眾往軍中駐紮行事,武大人既然敢坐帥位,想必心中早有章程,本將軍這便將此虎堂與你使用,需要如何行事,諸位大人儘管往軍中調兵遣將即可,咱就不打擾諸位大人,這便率眾離開,如是有事相商,可往軍營中尋本將軍便是,告辭!」
「且讓他暫時得意,我等於此,主要任務是監管軍中調動,各級將領的動向,你等今日起便於軍中與各位將領多多溝通,切不可浮燥亂了我等於此監軍的目的。」
見這小子恁般放肆,武三思發怒說道。
狄仁傑見軍中將領漸成逼宮之勢,趕緊出來圓場說道。
武三思、狄仁傑、李昭德、張柬之、婁師德、姚崇等一幫大臣進殿,賜座兩側,武則天言道。
聽得兵士所說,武三思大怒,懷揣著心中的怒火,攜眾往軍營問罪秦曉樂幾個意思,騎馬來到校場點兵之處,見得校場周邊井然有序的軍營皆是戒備森嚴,校場上敞胸露懷的軍士嬉笑角力,對突然闖進來的朝廷官員卻是視而不見。
將軍中之事安排妥當,秦曉樂發揚他一貫做甩手掌柜的風格,哼著小調出營回府,引得兵營中幾多兵士見他們大將軍這等弔兒郎當的做派,皆是鼓噪歡呼,秦曉樂也是大笑指著這些小子罵罵咧咧。
秦曉樂話落,有羽林軍左衛統領薛丁山、右衛統領羅章,千牛衛將軍秦夢、折德戾、竇一虎等將領皆是當殿奏報欲辭去軍職,使殿上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本王乃朝廷監軍,你等敢於阻攔,想是不將本監軍放在眼裡嗎?」
監軍衙門副使婁師德,出列奏本彈劾徐曉樂和_圖_書對朝廷陽奉陰違,秦曉樂聞言大怒說道。
見得秦曉樂等並未有下馬拜見的意思,武三思心中再添不喜,想老子乃王爺,憑你小小軍頭敢這般無禮,且看老子往後如何收拾於你。
「啟稟陛下,梁王所說不實,金吾衛自迎來朝廷監軍官員,上下皆是著力配合,沒有半點怠慢之處,微臣是一軍主將,軍中將士自然以臣之命是從,否則,要微臣何用,便是阿貓阿狗也能統領三軍,想一軍如果令從多出,兵將不能適應,談何戰力?臣以為,我領我的軍,他監他的軍,咱井水不犯河水,各行其事,梁王監軍,不能使兵將信服與我何干。」
作為軍中主將,自然要維護生死與共的兄弟。
「軍營重地,下官不管你如何身份,沒有將軍允准,任何人不得擅闖,否則,格殺勿論!」
「秦曉樂,你是想要抗旨嗎?」
「武王爺可是尋本將軍有話要說嗎?」
待武三思率眾離開后,秦曉樂自言自語說道。
「秦曉樂;梁王武三思所奏是否如實?」
武三思率隨員于金吾衛行監軍之職,遭遇秦曉樂表明配合,背地使拌的手段應對,使一眾官員于軍中多不受兵士、將領好眼看待,雖也拉攏說服十數將領為其所用,卻是于金吾衛大軍中翻不起浪花,想要調動一兵一卒,便是那十數將領也不敢輕舉妄動。
你看他立馬轅門前,身邊數十能征善戰的武將簇擁,拱手對監軍等官員說道。
這廝問及門外兵士,得軍士稟報,門外原來駐紮的守衛,皆隨徐將軍撤離往軍營駐紮。
諸位官員聽得監軍大人如此所說,有梁王得力助手,時任兵部右侍郎王偉德拱手說道。
想通此點,這位做事果決的女皇,竟是起身拂袖而去,將一干文武丟在殿堂,反倒是心中忐忑不安。
這話說得武三思不知如何介面,這廝也是能忍氣之人,聞言說:「按你所說虎堂乃軍中重地,怎地沒有值守的軍士,莫非是欺我等不懂軍伍之事?」
說完hetubook.com.com此話,武三思起身又道。
「諸位;你等因何有辭官的想法?」
秦曉樂、武則天皆沒有想到薛丁山等有辭官的想法,看來事態的發展,恐怕不只是朝廷設立監軍衙門這樣簡單。
「朝廷派駐監軍于營中,如今情形微妙,本官不在軍中時,你等需抓緊軍士訓練,當注意朝廷監軍動向,休得讓他等於我軍中頤指氣使,使我等同甘共苦的兄弟被他等花言巧語分化瓦解,切記,沒有本官軍令,任何人不得調動大軍出營,否則,軍法無情!」
朝堂上,武三思奏報金吾衛搞一言堂,兵士眼中只有秦曉樂,使監軍形同擺設。
這話已然帶有威脅的意味,武則天聞言,殿堂上大發雌威,怒聲斥道。
這廝壓下心頭之氣,馬背上也是說道。
一番心照不宣的客套話后,秦曉樂與眾將引監軍等一行進入大營,下馬進入聚將點卯的虎堂,進入虎堂后武三思託大,竟然徑直走向帥位坐定,引得金吾衛一幹將領怒目而視。
薛丁山、羅章、秦夢、折德戾、竇一虎幾位將領知道,軍中矛盾長此下去,總有一日會被人誣陷他等引兵作亂,想與其屆時落個謀反的罪名,不如識趣辭官得個善終。
眾聞言,簇擁王爺出虎堂,剛出大門,武三思已然發現不對,門外除了他帶來的監軍衙門軍士外,再無有金吾衛一兵一卒守衛,將個軍中最核心的房舍外弄得冷冷清清,那有半分的威武氣勢。
「王爺所言極是,下官等這便於營中走動,打探些軍中動向報與王爺得知,以便王爺做出應對之策。」
門將說完此話,吩咐門軍持械戒備,不得放進一人,旋即往內稟報。
紫微宮中,武則天宣召心腹大臣商議如何應對今日朝堂上諸位將領提出辭官之事。
諸多老成持重的臣子見得軍中將領這般陣仗,想大唐軍中如是少了這些猛將,無疑是龍被抽去脊樑,如是遇有戰事,當以何人領兵退敵。
武則天離開大殿,大殿上諸臣也是三五成群陸續離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