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滿唐紅

作者:聖誕稻草人
滿唐紅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百二十七章 有人才不用和沒人才可用,完全是兩碼事

第八百二十七章 有人才不用和沒人才可用,完全是兩碼事

李元吉點了點頭,勉勵道:「不必多禮,諸位為我大唐培育良才,可以說勞苦功高啊。我已經命內侍省備好了賞賜,回頭就給諸位送來。」
如今潭山文館內,能勉強跟竇誕聊兩句,能不畏懼竇誕的身份,跟竇誕相對平等的談話的,就只有他。
這個國家也就註定了會被人一直欺負下去,一直欺負到消亡。
在一路說說笑笑,鬥嘴、插科打諢中,李元吉逛完了潭山文館,也大致了解清楚了潭山文館從建成以後,到現在有哪些教學成果。
狄孝緒在大笑之餘,看著竇誕調侃道:「你啊,就是惡趣味。」
所以李元吉覺得,一個國家的掌權者,沒必要威逼利誘著重臣們將兒女們養成廢物,想要打壓重臣們,不讓重臣們獨攬朝綱,不讓四世三公這種世家出現,只需要做到識人、用人,不重用即可。
自從李淵隱退,李建成和李世民相繼倒台以後,竇誕就變得特別低調,不僅主動辭去了在宮裡所擔任的一切官職,還主動跑到了潭山文館內出任山長。
李元吉對此是一點兒也不信。
以後走出潭山文館以後,必定能平步青雲。
反正人家是在做好事,也是在教人成才,這種事情不僅不能打擊,還得鼓勵。
「臣狄孝緒……」
而這些人即便是學有所成,以後也很難走進大唐的權力中心。
不然的話,任由皇族們肆無忌憚的擴張下去,大唐遲早會被這些皇族拖和圖書垮。
所以李元吉是說什麼也不會讓皇族在本土的權力過大,族群過大的。
這一點大宋已經幫忙驗證過了,再威逼利誘著讓重臣們將兒女們養成了廢物以後,最後的下場就是遇到了敵人,誰也不願意上,誰也不敢上,一個個都躲著保命,即便是被迫著上去了,也只會想方設法的保命,而不是殺敵。
「臣竇誕……」
「參見雍王殿下!」
不至於在迫不得已之下,讓一個文臣去當武將,或者讓一個武將去做文臣。
李元吉又勉勵了教習們幾句,慰問慰問了教習們的生活,並且幫教習們解決了一些生活困難,然後在教習們燦爛的笑容中,趕到了文館內的一間雅室。
狄孝緒苦笑著搖搖頭,沒有再多言。
此前因為漕運和海運的事情在宮裡挨了李淵的教訓以後,人就變得更低調了,平日里除了能在潭山文館見到他以外,在其他地方都見不到他的身影。
「多謝殿下,殿下裡邊請。」
什麼將重臣的兒女們養成廢物,亦或者逼迫著重臣們親手將兒女們養成廢物,並不是李元吉願意看到的。
當竇誕把這個當成笑話講出來以後,逗笑了一大片人,即便是早就知道整個過程的潭山文館教習們,也哈哈大笑了起來。
活水在館內的藏書室轉了一個圈,流進了館中間,形成了一方池塘,供教習們取水洗漱。
朱允炆也這麼幹了,但是沒有干www.hetubook.com.com成,還葬送了祖父傳給他的江山,所以大明朝的皇族,到了大明朝後期,徹底的成為了大明朝的一個大累贅。
頡利和蘇尼失的戰爭走上『正軌』了,李元吉就開始著手解決起了之前殘留的問題。
潭山文館內的教習們官職雖然都不高,最高的也沒超過正五品上,但是社會地位卻高的嚇人。
其他的教習們雖說學問都很高絕,但身份地位跟竇誕差了不止一星半點,在竇誕面前完全長氣不起來。
歷史上李世民登基了以後,就果斷的開始收攏起了皇族手裡的權力,這才沒有使皇族成為大唐的禍患。
至少潭山文館內的新館長竇誕是這麼認為的。
大到大明朝的稅賦都快養不起的地步了。
某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襄邑郡王後裔,在被教習們打了板子以後,氣不過,就夥同著某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長沙公主後裔,以及某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新興郡王繼子,一起在藏書室的水渠里倒了一整桶的童子尿,害的館內的教習噁心了好幾天。
不過館內的教習們對現在在館內學習的學生們都很有信心,堅信再過個一兩載,就能將館內所有的學生培養成對大唐有用的人才。
畢竟,能來潭山文館的都是大唐有名有姓的大儒,教的又是一幫子皇親國戚。
「臣薛萬備……」
以後他們中間的絕大多數人,註定要躺在父輩的功勞簿上混吃等死,僅和圖書有一少部分人才能成才。
因為大唐的權力中心的皇族已經夠多了,大唐分潤給皇族的權柄也夠多了,如果大唐以後還想發展,還想壯大的話,就不能再給皇族分潤權力了,不僅如此,還得想方設法的收回一部分皇族手裡的權力。
竇誕在樂呵呵的道過謝以後,引領著李元吉往潭山文館內走去,一邊走一邊給李元吉講解潭山文館內的所有建築、所有景緻,以及在這些建築和景緻中所發生的趣事。
一個國家的稅賦,光供養皇族都不夠,你還能指望這個國家有什麼實力,有什麼發展?
不過,李元吉並沒有在意,文人嘛,說好聽點,就是有傲骨,說難聽點,就是愛裝比,如果他連這點都容不下的話,那他還做什麼掌權者,趁早出海去欺負野人得了。
比如將作監的人在營造潭山文館的時候,為了方便館里的教習們取水,就從九龍潭山下的九龍潭裡開了一條水道,引了一道活水入館。
也能確保朝廷一直有人可用。
竇誕理直氣壯的反駁道:「我那怎麼能是惡趣味呢?我那是教他們做人。」
李元吉走到潭山文館門口,竇誕帶著人主動上前施禮。
「……」
在有新人露頭的時候,他們就會想方設法的去拉攏,去腐蝕。
所以在潭山文館內的一眾皇親國戚,以後即便是出人頭地,也很難出將入相,位列三公九卿。
所以朝廷唯有確保這兩方面都有人可https://m.hetubook.com.com用,才不會在關鍵的時候抓瞎。
而罪魁禍首則被某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駙馬吊起來打了一頓板子,彈了好幾下作惡之物。
有士林里的名聲和一幫子權二代的弟子們鎮著,出去了以後,沒人敢怠慢他們。
不過,看館內教習們的意思,他們似乎很有信心,那就由他們去唄。
以巡查潭山文館的教學成果為由到潭山文館內見李高遷,是最合適的借口。
這麼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能確保朝廷的上層、中層,都是有能耐的人在做。
只要壓著重臣們子嗣的晉陞通道,不斷的找理由和借口將他們升升降降,讓他們一直徘徊在中層官員中間,他們又怎麼可能夥同父親、祖父等人獨攬朝綱呢?
由於李高遷一直躲在暗處,並沒有多少人知道他已經到了長安城,所以要見李高遷一面,就必須秘密的進行。
也就薛萬備勉強能跟竇誕搭個話,但那也是借了他四位兄長的光,他自身的身份地位並不足以跟竇誕平等相處。
如今潭山文館內,除了狄孝緒外,就屬他官職和地位最高。
所以薛萬備如今的官職雖然不高,短時間內也沒有升遷的可能,但底蘊和根基卻扎的越來越結實了。
先不說館內的學生們在入學之前是什麼貨色了,就光看他們入學以後的表現看,就足以看得出,他們中間能成才的不多。
雖說這個時代不缺乏文武雙全的人,但這一類人終究是少數,而且即便是文hetubook•com.com武全才,在文武方面也有側重點,很少能有人能在這兩方面都有傑出的能力。
大到什麼地步了呢?
目前,館內除了教出了一位教習,以及教出了四位早就結業的學生外,再也沒有其他教學成果了。
竇誕等人一聽有好處拿,一個個都喜氣洋洋的,只有極個別比較清高的,對此不假以顏色。
薛萬備在給狄孝緒當助教期間,沒少跟著狄孝緒學習,也沒少向潭山文館內的其他大儒請教,如今總算是學有所成了,狄孝緒用他用的很順手,就將他留在了潭山文館,讓他充任了一科的教習。
雖然這裏面有一些水分,也有一些人將自己貪墨的錢財算到了皇族頭上,但即便是如此,依然能體現出皇族坐大,並且成為累贅以後,對一個國家的影響。
在李元吉看來,這麼做不僅會養出一群尸位素餐的蛀蟲,還等於是自廢武功,對一個國家毫無益處。
如此一來,一個偌大的國家,將永遠沒有新人可用,也沒有能力特別出眾的人可用。
在此期間,再大力的檢拔有能力的新人,讓新人快速的出頭,去跟老人對壘,就能進一步的約束老人們獨攬朝綱。
在一個晚霞漫天的傍晚,李元吉在潭山文館內見了李高遷。
李元吉帶著一眾隨從趕到潭山文館的時候,就看到他身穿著一身白色的長衫,笑吟吟的站在那裡,在他旁邊還有狄孝緒、薛萬備等一眾教習。
拉攏和腐蝕不成,他們就會想方設法的毀掉對方。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