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滿唐紅

作者:聖誕稻草人
滿唐紅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百六十九章 李世民懂得無私奉獻了?

第八百六十九章 李世民懂得無私奉獻了?

一來體察體察民情,梳理一下地方上的冤案,幫地方上的百姓討一個公道。
等河南道、東南道、荊州、交州這四個地方的水稻徹底推廣開來,並且有固定的產出的話,那大唐就沒有什麼糧食之憂了。
李世民點頭道:「不錯,王圭一旦被外調,被瑣事纏身,再想管太原王氏的事可就難了,弟妹回了楊氏以後,楊氏上下的目光勢必會聚集在弟妹身上,到時候我在弘農買官,就沒有那麼顯眼了。」
沒有人,地方再好、地方再大,也不會有任何產出。
而且大唐在博陵所謀的事情也會因此功敗垂成。
「二哥把我想的也太齷齪了吧。」
河南道可不是後世的河南省,所轄的地方也不僅僅只有河南省的地方,還有湖北、安徽、江蘇一部分地方。
到時候為了安撫他們,勢必要壯士斷腕。
畢竟,大唐才兩百多萬戶人,按滿配一戶五人算,也才一千多萬人口。
根本吃不完。
總之,這個巡撫大使就是代替朝廷去地方上查漏補缺的。
可太原和弘農那邊卻遲遲沒有進展……」
雖說心底里已經承認了李世民的說辭,並且準備按李世民說的辦,但嘴上還是替自己辯解了一句。
而這幾個地方屬於大唐人口較多的地方,水稻推廣開來的話,產量應該會超過荊州。
二來幫朝廷好好的看一看地方上到底是什麼樣子,那些政令需要繼續發揚,那些政令需要改正,還有那些地方需要新的政令和圖書去彌補。
李元吉略微思量了一下,繼續問道:「什麼樣的窘境,需要我如何幫你打開局面?」
而河、湖、安三省交匯處水系極其豐富,安、江兩省內部水系也極其豐富,都適合種植水稻。
真珠統如今就是西突厥派往東突厥的諸部聯軍的酋長之一。
李元吉若有所思的道:「因為太原王氏和弘農楊氏在朝中有人,地位還不低,所以你不敢冒然行動?」
調令的內容很簡單,任王圭為河南道、東南道巡撫大使,戴胄為觀察使,王玄策、柴令武、楊豫之、楊思之為觀風使,巡撫河南道和東南道。
據說一個野人給三批布。
次日一大早,宮裡的其他人還沒起的時候,李元吉就已經先起了,先派人去看了一下楊妙言起沒起,得到了沒起的回復以後,提筆寫了一份調令,派人送去了三省。
不過這樣一來的話就不用擔心李世民在這件事上圖謀什麼了。
畢竟被所有世家豪門盯上了以後,他就沒辦法再干其他的了。
倒不是說荊州地方不如這幾個地方大,田產沒有這幾個地方多,而是人沒這幾個地方多。
你人口還是太少了。
他今天過來見李世民又不是為了教育李承乾,胡亂的應付了一句后,跟李世民說起了正事,「二哥最近不是一直在買官嗎?突然找我過來有何要事?」
以大唐如今的根基,倒是不怕太原王氏和弘農楊氏反擊,可要是太原王氏和m.hetubook•com.com弘農楊氏的人再拉上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一起向大唐發難,並且在朝廷上形成洪流的話,那也不好解決。
李世民也沒說話,只是繼續戲謔的笑著。
李元吉疑問。
據說還是唐儉幫忙牽的線。
一旦觀察到了適合的地方,並且面積還不小,那正在荊州推廣的水稻就可以推廣到東南道和河南道了。
不僅如此,遠在交州的長孫無忌也開始動起心眼了,為了儘快的完成屬於他一個人的屯田計劃,他已經盯上了交州山裡的那上百萬的土蠻,還有益州境內的滇人、蒙舍詔人。
當現有的北方已經被種滿糧食,南方也有了一定開發,並且種的還是產量及高的稻種以後,你怎麼吃得完?
李世民沒有吞吞吐吐,直接開門見山的道:「我需要你將王圭外派出去,順便讓弟妹回府省親。」
李元吉思量著道:「你是想讓王圭無暇顧及王氏的變故,想讓妙言去安撫楊氏?」
一旦王圭回京,楊妙言回宮,太原王氏和弘農楊氏的人察覺出一樣,會聚集在一起進行更猛烈的反撲。
倒不是說李世民害怕太原王氏和弘農楊氏,以李世民的身份,以及經歷,太原王氏和弘農楊氏還真嚇不到他。
于志寧、韓良、薛收等人,不僅已經開始從蘇尼失、突地稽、踏實力部開始購買俘虜了,最近甚至跟西突厥的人搭上線了,準備從西突厥手裡購買西突厥在東突厥戰場上俘虜的https://m.hetubook.com.com所有俘虜。
如今正忽悠著交州一眾有兵權的總管們幫他去山裡抓野人呢。
唐儉在得知了于志寧、韓良、薛收等人迫切的需要勞動力,甚至不介意用突厥的俘虜以後,就幫忙在中間牽線,讓于志寧等人認識了真珠統,如今雙方正在討價還價。
這充其量就是一個權宜之計,只能解一時之困,並不能長久的解決問題。
李元吉不著痕迹的摸了摸鼻頭,忍不住道:「那到時候你會被千夫所指,永無出頭之日。」
除此之外,李元吉還給王圭這個巡撫大使賦予了一個新的職能,那就是觀察河南道、東南道那些地方適合種水稻,能推廣水稻。
東南道就更別提了,所轄的地方是後世的江浙地區,屬魚米之鄉,雖然江浙地區已經有固有的水稻了,但稻種明顯沒有林邑的那種一年三熟的變態,要是能用上林邑的稻種,並且再擴大種植面積的話,那稻米的產量很有可能會持續上升。
這種事都不用朝廷下命令,下面的人就把事辦了。
西突厥雖然沒有派遣使臣來大唐,但是允許了大唐的使臣和商人在西突厥通行。
李世民直言道:「如今買官的事陷入到了窘境,我需要你幫我打開局面。」
依照歷史上的記載,整個中原都能種植水稻,甚至在後世高麗人還培養出了能抗寒的水稻。
至於說勞動力嘛。
「什麼事?」
如果我們不管不問的話,他們說不定還會拉上博陵崔和圖書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
唐儉就是派人在跟西突厥交涉的過程中,認識了西突厥的真珠統俟斤(俟斤:西突厥鐵勒諸部酋長們的稱呼,真珠統便是鐵勒諸部中一部酋長。歷史上東突厥在兵臨渭水,獲取了龐大的物資以後,徹底坐大,隱隱的影響到了西突厥,西突厥統葉護可汗就是派真珠統出使的大唐,求娶大唐的公主,希望藉此跟大唐建交,共同抵禦東突厥。)
一旦當他們形成了規模,那我們就騎虎難下了。
李元吉也知道這個道理,當即問道:「那你準備讓我如何幫你?」
大唐內部是缺,可外部不缺啊。
只不過,如今適合栽種水稻的地方只有南方,北方還沒什麼人種過,種子也需要進一步的培養才能達到在北方種植的標準,所以得先緊著南方為先。
等商量好了價錢,于志寧等人就可以大批量的從真珠統手裡購買那些西突厥在東突厥戰場上俘虜的俘虜了。
李元吉也沒臉再在龍船上待下去了,找了個借口離開了龍船。
李世民坦言道:「目前河北道、都畿道能賣的官已經賣的差不多了,博陵、清河、范陽各家不受重視的庶系子弟,一大部分已經被我們所控。
我們此前所作的一切,以及你現在在博陵所作的一切都要付諸東流。」
李世民呵呵一笑,戲謔的看著李元吉道:「你當初選我做這件事,不就是這麼想的嗎?」
他之所以在太原和弘農沒有取得進展,是不想太過激,不想引起太原王氏https://www.hetubook•com•com和弘農楊氏在朝廷上的人警覺,從而進行反擊。
所以李世民才會變得很謹慎。
回到武德殿的時候,楊妙言等人已經睡了,李元吉也沒有去打擾,只是自顧自的在正殿里找了一個地方寬衣睡下了。
李元吉沉吟著道:「這恐怕不是長久之計,王圭被外調,終有一天還得調回來,妙言去了楊氏以後,也不可能在楊氏多待。」
說是巡撫大使,實際上身份地位和安撫大使差不多,只不過現在大唐內部已經沒有什麼心思不定的官員需要安撫了,也沒有什麼起義軍需要招撫了,所以只能以巡撫之名,去巡視撫慰地方。
唐儉已於年前跟西突厥勾搭上了,並且說通了西突厥跟大唐建交。
李世民點著頭道:「不錯,太原王氏和弘農楊氏在朝里都有人,一旦他們發現了我們所作的事情是在挖他們的根基,他們一定會反撲,他們在朝里的人也會第一時間聚集起一夥朝臣來抨擊我們。
李世民笑道:「這個你不用擔心,我已經替你想好了,到時候你派人配合我演一齣戲,然後再把所有的一切推到我頭上。
李世民聽到了這個,也無心再計較李承乾的事了,當即微微的坐直了道:「我是有點事跟你商量……」
無論是那個時代,人才是一切的關鍵。
到時候大唐所需要面對的麻煩還是一樣的。
他們即便是有火,也只能沖我撒,而我已經是個庶民了,他們也不能拿我怎麼樣。」
心思被拆穿了,李元吉心裏有那麼一丟丟的尷尬。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