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漫遊在影視世界

作者:不是馬里奧
漫遊在影視世界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十六卷 雞毛飛上天 第2124章 卷末·陳大光篇

第四十六卷 雞毛飛上天

第2124章 卷末·陳大光篇

這一年,大光集團在原有業務的基礎上增加了房地產開發業務,成為金華市排名前三的房產商。
用雙烏集團的錢補貼那些小企業可以,但是以這種不計代價的方式,實在是有些不智。
倒不是三個人不懂規矩,是因為喊林總,林董……白瞎啊,還不如這樣叫,打感情牌呢。
先是網上爆出雙烏集團資金鏈吃緊,一些不重要的崗位開始裁員,然後是去往合作企業的催款員千方百計地討要貨款,義烏人,尤其是經商的義烏人,都感受到一股山雨欲來的氣息。
這一年,陳金水的老婆病故,巧姑搬回老宅伺候親爹。
因為他比表弟更懂林躍的意思,那就是這些年大家都賺得盆滿缽滿了,是時候收手了,那些小企業,林躍是一定要救的,哪怕搭上雙烏集團也在所不惜。
而這一年,對林躍來講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貿易戰襲來,義烏大大小小的工廠受到不小的影響,訂單量對比往年明顯下滑,雖然雙烏集團有各種各樣的辦法規避關稅大棒造成的損失,但是其他企業就沒這麼幸運了。
這傢伙就愛干吃力不討好的事!
這一年,雙烏集團作為一家非上市公司,市值估價超3000億。
「躍哥,下面的人都在抱怨,都在等你發話呢,我們是一家企業,不是慈善家,真的不能再繼續下去了。」總經理助理兼董事會秘書李銘也在一邊勸他收手。
「你知道陳東管這些人叫什麼嗎?鍵盤俠,幾年前大家上網還會心平氣和地討論問題,現在的一些人,太沒素質。」
試想如果林躍還把他當敵人,怎麼可能讓陳玉蓮收陳東和陳茜當干外孫和干孫女,現在雙烏集團勢大,阮氏集團又來勢洶洶,他的最佳選擇就是抱緊林躍的大腿,先讓企業沒有後顧之憂,然後再圖謀報復。
認為這是一出好戲,看點滿滿的有。
「是啊,表弟,我那邊的資金也沒剩多少了,照這樣下去,最多再撐兩個月。」陳平伸出兩根手指,以此來強調問題的嚴重性。
李銘還是覺得這樣做有點太極端。
其他人一聽,嘆氣的嘆氣,傻眼的傻眼,不爽的不爽,總之都不贊成他的做法。
「可是……」
林躍說道:「既然大家都沒異議,那就m.hetubook.com.com按照我說的去做吧,記住,一定要盯緊協議落實情況,誰敢瞞天過海,搞第三方轉銷的把戲,你們知道該怎麼做。」
十一年後。
何況這本來就跟雙烏集團沒有關係,為什麼一定要蹚這趟渾水?
林躍捏捏陳東的臉蛋:「越長越胖乎了,來,這是給你們的見面禮。」
陳東和陳茜接過零花錢,很有禮貌地說謝謝。
陳大光一臉興奮地揮舞著手裡的蘋果XS MAX,手機APP正在播放一位小哥製作的視頻——關於雙烏集團這些年的發展情況,建廠,擴容,增產,營銷,收購,改制……一直到林躍力排眾議,瘋狂地給那些因為關稅加碼和訂單銳減的小企業以補貼的歷程。
……
常喜雲一看林躍一動不動,也不說話,無悲無喜地看著桌上的文件夾,多少有點著急。
李金澤搖搖頭,制止李銘繼續講下去。
巧姑的顧慮有二,第一,她知道這是林躍的惡作劇,這傢伙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搞點讓她心驚肉跳,又覺刺|激的事情,翻遍歷史,綠帽子戴成陳大光這樣的,不說後無來者,也絕對是前無古人了。第二,陳東和陳茜認陳玉蓮做干姥姥,那她豈不是陳玉蓮的乾女兒,關係亂了。
「林躍要完了,哈哈,雙烏集團要完了,我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既然這樣,那擇日不如撞日,今天晚上我請客,義烏大酒店,帶他們拜干姥姥。」
「那我們就不客氣了。」
小孩子嘛,跟媽媽呆在一起的時間長,巧姑從小就跟他們講陳玉蓮的好,講林躍的好,即便陳大光、陳金土仇恨林躍,又能改變什麼呢?而且每次見面都給零花錢,數額還不小,那當然覺得林叔叔對他們好了。
……
當然也不乏幸災樂禍的傢伙,畢竟雙烏集團屹立浙南三十年,聽它的名字都聽膩了,有句話叫一鯨落萬物生,它倒了,其他人才有機會。
肖東風比陳金柱都大,早在五年前就辭去董事會董事的位子,交給他的長子肖航接任。
「常叔,當年我讓你轉行搞印染,你採納了我的意見,這才有了日後收購瀕臨破產的地毯廠搞鞋帽出口的事,也算是幫你報了在地毯廠被排和_圖_書擠,做了整整十年副廠長的仇。」
林躍直起身子,望面帶局促的巧姑說道:「上次回家,我媽說很喜歡陳東和陳茜,講他們跟你一樣乖巧懂事,想認他們做干外孫干外孫女,你覺得這樣好不好?」
「這……」
陳大光笑呵呵地道:「近門加乾親,這算不算親上加親?」
巧姑走過去,奪過手機看了幾眼,雖然對社會上的傳言有所耳聞,但是看到一部分幸災樂禍的傢伙說的話,還是很生氣。
李金澤、何瘸子、肖航、常喜雲,他們手裡的股份一多半都是幫林躍代持的,就算不考慮以前的交情,他執意這麼做,大家也改變不了大局。
「巧姑,你快看,快過來看啊。」
小傢伙今年12歲,身高已經接近1米7,看著很壯實,想來平日里生活不錯。
話很長,但是表達的內容很清楚,那就是這些遇到困難的小企業他救定了。
這一年,歐洲的海外倉並沒有為阮家帶去經濟利益的跨越,反而成了拖累,不斷地給阮氏集團放血,不過另一方面,因為海運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及國內人工成本的提高,東南亞產的五金製品反而因為造價低廉成為國際市場的寵兒,和楊氏集團基本打平,壓了大光集團一頭。這讓關注陳江河、陳大光、林躍、楊雪、王旭幾人恩怨的看客非常意外,這幾家公司明明是同行,卻都在長久的競爭中活了下來,還有了各自的發展。
「林躍,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再這麼搞下去,雙烏集團會被拖垮的。」肖航帶著一絲哀求說道。
「肖航哥,當年肖伯伯申請加入雙烏集團,你持反對意見,最後是我拍板定調,這些年來,東風家居是不是成了全國一流傢具商?在下沉市場方面做到了極致,一二線城市宜家最大,三四五線東風稱王,好好想想,當年沒有我給肖伯伯扛去一張席夢思,今天的東風家居或許還是陳家村村頭的小作坊。」
「都不說話?那我繼續。」林躍說道:「上面那些話說得不好聽,我知道,因為是我講的,你們才往心裏裝,要是換了其他人,早掀桌子了對嗎?畢竟放在各自管的那一攤里,手下的人和指著你們掙錢的人,哪個不是畢恭畢敬,好酒好煙好菜伺候hetubook.com•com著。我今天說這麼多,只想表達一個意思,人呢,要學會知足,不能忘本。跟了我這麼多年,你們每個人都賺了不少錢,可你要把『沒人會跟錢過不去』這句話當成金科玉律,人生信條,那就真得成了金錢的奴隸了,現在來自海外的訂單大幅減少,我們還能不受影響,可是那些產品單一,資金鏈脆弱,抗風險能力差的小企業怎麼辦?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話說得輕巧,但是這八個字後面是多少人失業?又有多少家庭陷入困頓?義烏靠什麼成長為全球小商品集散地的?不就是靠著物美價廉的小商品起來的嗎?而這些小商品是怎麼來的?就是那些經不起太大風浪的小企業堆起來的,一旦他們完了,義烏作為全球小商品集散地的地位也會岌岌可危,在這個重要時刻,雙烏集團不站出來跟他們一起扛,還有誰陪他們熬過這個寒冷而漫長的冬天?」
「謝謝林叔叔。」
他就不明白了,林躍也沒老到犯糊塗的年紀啊,怎麼就在這件事上鑽了牛角尖呢,你再厲害,能跟美國總統叫板?能跟關稅大棒叫板?
抱有這個想法的人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就是陳大光了。
「說什麼閑話啊。」陳大光接過話頭:「老陳家在咱們這一代就出了五服,出了五服就不是親戚了,到陳東和陳茜這一輩那就更遠了,誰會挑這種理啊?」
認為他夠MAN的有。
這也很正常,以前她在陳玉蓮店裡幫忙,她們關係好村裡人都知道。
兩個月後。
林躍看著陳茜和陳東說道:「當然了,咱們可是近親。」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這不是他們第一次見面,每次見面林躍總會給錢,多則一人一千,過年翻倍,少則三五百塊,對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講,錢挺多,可是對比他的身價,根本算不得什麼,所以就算陳家村的人看到也不會多想,畢竟巧姑經常往陳玉蓮那兒跑,自從陳大光去參加林躍和陳婷婷的婚禮,並說出過去的事不提了,他們已經冰釋前嫌,化干戈為玉帛,巧姑去陳玉蓮家就更勤了,還經常帶兩個孩子過去吃飯。
一個叫名字,一個喊表弟,一個稱呼躍哥。
這一年,林躍和陳婷婷的孩子林菲上小學三年級。
「這還猶豫什和_圖_書麼?好事啊。」陳大光在旁邊拍板,一口應下。
眾人等他走後又議論了幾句,只能接受了這個現實。
他是什麼想法呢?現在阮氏集團要進軍中國市場,還把王旭籠絡過去,雖然他不認為自己會敗給那個小毛孩子,但是阮氏集團的財力絕非大光集團能比,如果陳東和陳茜認陳玉蓮做干姥姥,那他就能拉到雙烏集團的支援,再加上楊氏集團的配合,阮文雄想要從他手上分一杯羹?那是不可能的。
「行了,你們的意思我都明白,不過年前的決議還是得堅持下去,這時候不能認慫。」林躍抬起頭來,看著眾人說了一句話。
從以前成立誠信基金,給受假貨泛濫衝擊瀕臨倒閉的商鋪批無息貸款,到拿集團的錢補貼義烏的出口企業,平心而論,比較資助大學生,建希望小學,給災區捐款一類慈善,口碑基本等於無,因為普通人根本不會同情那些小商戶和小企業主,甚至會被人非議,說林老闆就是想出風頭,把自己當成救世主了。
常喜雲重重地嘆了口氣:「你……你怎麼就這麼倔呢!」
「玉蓮姑和爸的關係……不好吧,村裡人會說閑話的。」
陳大光很開心,超級開心,因為他麻痹對手的計劃生效了。
「那……好吧。」
從80年代初吧,到2018年,轉眼三十多年過去,林躍在他們兩個人眼裡,那就是張良再世,孔明重生,把曾經的一個小作坊經營成為估值三千多億的大集團,他做任何事簡直可以講算無遺策,但是現在,他幹了一件……怎麼說呢,不是一個商人該乾的事情。
「這麼多年來……何瘸子,你當年沒收入,靠父母和親戚的接濟吃飯,現在呢?換了三個老婆了吧,你年紀上去了,老婆卻越換越年輕,大女兒十三了,聽說這個小媳婦兒又懷上了,這說明什麼,伙食好,生活好,身體也好,是吧?」
「林躍,你到底是怎麼想的,總要告訴大家一聲,這麼下去一旦資金鏈斷掉,集團會垮的。」
「……」
怪不得剛才有一種非常不妙的預感,每次倆人幽會林躍要玩兒新花樣時都會像現在一樣提心弔膽,事到如今快成條件反射了。
而這裡是董事會。
認為他螳臂當車的有。
「李金澤,以前叫和-圖-書你殺豬佬的人現在還敢這麼叫你嗎?」
「一家人說什麼兩家話。」
這一年,也是駱玉珠即將迎來刑滿釋放的年份。叫人意外的是,她在裏面並沒有獲得減刑,也不知道是表現得不夠好,還是有不為人知的原因,總之在裏面一呆就是十一年。
大家全啞巴了,所有的情緒都被他的問話噎了回去。
巧姑聽他這樣講,又被林躍一瞪,頓時立場全無。
沒錯,雙烏集團出了大問題。不客氣地講,林躍以一己之力把貿易對抗帶給義烏中小企業的風險都轉嫁到了自家企業頭上,再直白點說,在小商品這個領域,他跟美帝的關稅大棒杠上了。
巧姑當然知道陳大光打得什麼主意,她能說什麼?只能是在心裏為陳大光默哀。
本來出口國外的產品是有退稅的,再加上雙烏集團的補貼,一批小企業已經挺了半年左右,可是天知道貿易衝突會持續到什麼時候,雙烏集團再有錢,也架不住這種程度的失血啊,萬一救活它們,雙烏集團倒了,那不也是市場的重大損失嗎?更甚至,那些小企業沒挺過去,雙烏集團也被拖垮,那不是更悲催?
他常說企業家要擔負社會責任,可是社會責任不該用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種方式吧,得有個度啊。
最後幾人的共識是,哪怕董事會最年輕的成員李銘,經過這麼多年工作,也早已實現財務自由,大家該勸的也勸了,剩下的事……就聽天由命吧。
何瘸子和李金澤也眼巴巴地看著他。
入冬,關稅上的對抗還在持續。
這話講的陳大光一臉難堪,因為他就是沒素質。
這一年,楊氏集團完成了戰略轉型,從以前的五金和首飾加工,擴展為集採礦、冶鍊、鍛造、生產五金製品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
2018年。
這一年,邱岩病情穩定,她、林躍和陳婷婷在一起生活了十二年,不過一直沒有孩子,這是醫生的建議,也是林躍的堅持。
「哎,怎麼能你請呢?不合規矩,我來安排就好了。」
這一年,陳東和陳茜大學畢業,一個進入大光集團實習,一個進入茱莉亞音樂學院繼續深造。
「表哥,你我就不說了,對照一下陳洪,應該明白什麼叫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他把椅子往後一推,起身朝外面走去。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