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貧僧修個道

作者:一任往來
貧僧修個道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百零三章 宏願成法 阿賴耶識!

第五百零三章 宏願成法 阿賴耶識!

虞城之中,無數百姓與尚在肆虐的鬼神之物,耳邊俱是傳來一聲嘆息,見一團佛光發於半空,悠然光明,有無窮慈悲溫暖之意。
宏願修持法看似繁複,實則只有一條,便是「有借有還」,發大宏願立道,先借取法力神通,而後再修持還願。有兩點最為關鍵,一是有借有還,借取法力須得在一段時間之內踐行宏願,若是違願違心,不但所借法力盡數流逝,還要擔上天大因果,業報加身。
皇宮之中,窺禪與窺真仰頭望見魔光驚世,破界而來,俱是色變!
寧虛子冷笑道:「若是窺性出手助他弟子,便難能防得住神妙鬼王降臨,此乃兩難之舉。怪就怪那弟子太過急功近利,偏挑此時破境!」
阿賴耶識心乃是萬法之根本故,乃是三乘佛法之根本故,乃是含藏著能令人成就佛果自性之唯一心體故,出世間無漏法亦皆含藏在阿賴耶識心中故,成佛之功德亦含藏在阿賴耶識心中故。
窺性道:「且看戚居士如何發願罷!」一身法力居然緩緩回落,窺禪與窺勝見了,亦將法力緩緩收回。窺性對那位戚居士似乎十分推崇,他們也樂得靜觀其變,也許當真從那位戚居士處生出一絲轉機也說不定。
此二願為阿彌陀佛宏願之二,戚澤藉此發揮,一旦出口,大道輪迴立生感應,有無邊功德加身!
窺性大師忽的說道:「不必理會!戚居士必有辦法,我等先將此法壇毀去,才是緊要!」
域外虛空之中,無量天魔拱衛,化現無邊魔國,雖是魔道,卻有無邊勝景,演化無邊神通。有魔女散花、金燈放光、金蓮吐蕊,祥光瑞靄匯成一片,若無慧眼望破其中端倪,只以為身在仙家勝境,清涼佛國。
那魔光來勢絕快,跨越九層天罡大氣,轉眼已至虞城之上,引動三位阿羅漢與萬乘龍君等魔道鬼道眾人觀瞧。
「第二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和-圖-書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誓不取正覺!」
鍾正陽道:「城中尚有大菩提寺三位阿羅漢鎮守,一頭他化天魔王只怕掀不起甚麼大浪。」
窺禪道:「我去救他!」提起斷無明戒刀便欲飛去。
只聽戚澤開口道:「第一願,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誓不取正覺!」
虞城之外,鍾正陽與寧虛子正自觀望,鍾正陽道:「師尊,神妙鬼王將要降臨此界,再不出手,只怕晚矣!」
三位阿羅漢充耳不聞,只是專心運煉法力。窺性嘆道:「兩位師弟不必如此,有我一人足矣!」
九層浮屠根本乃是九識之法與無能勝金剛力合煉,于無邊金色功德神光之中載沉載浮,那功德之力匯成潮汐,排盪之間,居然生出朵朵金色光焰,灼燒浮屠。
兩大宏願十分廣大,所得功德無邊無量,不可稱計,覺悟阿賴耶識用去不少,尚有許多富餘,便盡數用來祭煉九層浮屠!
窺勝笑道:「師兄想及早飛升佛國?哪有那麼便宜!」
鍾正陽道:「弟子聽聞大菩提寺的宏願修持法亦是一門精妙神通,師尊好似不以為然?」
窺性大師頷首道:「不錯!是戚澤居士!」
殷一十分開心,叫道:「你們的弟子要渡魔劫,整整一頭他化天魔王降臨!你們救是不救?」
三位阿羅漢法力綻放到極致,眼見便要爆發之時,忽聽一個振聾發聵之聲響徹整座虞城!
戚澤是為搭救虞城百姓生靈而來,也要鎮壓鬼道魔頭,見城中百姓受鬼道荼毒慘相,牽動慈悲之心,至此機緣已然成熟!
殷一氣急敗敗壞,唯恐被三個禿驢壞了好事,叫道:「就算你們犧牲了性命,也抵擋不得神妙鬼王的神通,又何苦送死!」
窺禪道:「不錯!」三位阿羅漢迸發的佛光愈來愈是凌厲厚重,三道佛光重重疊疊,幾乎將整座皇宮充斥遍滿,逼得殷一不和圖書斷後退。
有無量佛光自虛空而來,穿破一切屏障,落於戚澤身中,將他真如佛性與法身照的通透無比,那功德之大,不可思議,不可捉摸。
魔僧愕然望去,見戚澤忽然大放佛光,有萬千種顏色,萬千種光明!戚澤飛起半空,結跏趺坐,口含天憲,依著宏願修持法運轉法力,接著舌燦蓮花,張口發願!
戚澤為魔僧解說無能勝金剛力與佛門九識之法,越是解說,越是契入佛法心境,漸漸感覺機緣圓熟,見皇宮之內三道佛光衝天而起,知是三位阿羅漢有了捨身之意,當即發動宏願修持法!
窺性沉默不語。窺真道:「師兄,那戚居士尚未證就阿羅漢,難敵他化天級數!」
一座森然魔國之中,一道魔影升騰而起,正是那阿羅那天魔王,向無目天魔王一拜,說道:「屬下遵命!」魔念一轉,那一座森然魔國倏然化為一道碩大魔光,墜若流星,往內界砸去!
戚澤立宏願已,受無邊功德之力加持,身浴無量佛光,真如佛性大放光明,只覺靈識之中似有一粒真種顯現。此真種不生不滅,澄凈真實,正是第八識阿賴耶識!
寧虛子再一存神,冷笑道:「我道是甚麼神妙法門,原來是大菩提寺的宏願修持法!哼!」冷笑連連。
三位阿羅漢重又往法壇攻去,殷一得了神妙鬼王隔空灌頂,法力暴增,以一敵三之下,兀自不落下風,眼看法壇之上衝出的血氣越發濃厚,拉的阿鼻地獄不住向陽間靠攏,不由哈哈大笑,叫道:「爾等只是徒勞無功,待得神妙鬼王降臨,讓爾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窺勝皺眉道:「宏願修持法看似是一條修行捷徑,但機緣、悟性、法力缺一不可,所發宏願又不能太過脫離實際,其實甚難修持。」
阿賴耶識意為藏,能藏、集藏,又稱如來藏,眾生在世間之各種活動,系由身口意行,而造作善https://www.hetubook•com•com業、惡業、凈業、無記業,造作后即由第七末那識的執著性功能送交第八識阿賴耶識保存。
第八識阿賴耶識保存之業種,由第七識不斷地攀緣,配合外境六塵而不斷起意造作新業,同時不斷收集新業種,如是循環不已。
鍾正陽以神通望去,駭然道:「此人以佛法成就,只怕離阿羅漢境界不遠矣!大菩提寺何時出了這等人物?」玄門一直以為,此界佛法絕不出大菩提寺藩籬,只當戚澤又是大菩提寺弟子。
戚澤證得阿賴耶識,只覺靈識通透,真如佛性如沸,種種佛法之妙一一湧上心頭,頗有豁然開朗之勢,慧眼觀瞧之下,見一頭他化天魔王跨界而來。
二是所發宏願須得臨情借景,機緣成熟,並非隨意亂髮。所發宏願亦須有實現之可能,不可隨口而言。比如戚澤現在發宏願要成佛,渡盡眾生,便是純屬扯淡,連地藏王菩薩都未能了卻「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皆渡,方證菩提。」之大願,何況是他?
魔僧見戚澤忽然寶相莊嚴,有無量功德加身,受佛光一照,竟也有幾分覺悟之意,忍不住雙手合十,贊道:「善哉!善哉!」
阿賴耶識心體常住不壞、性如金剛,體恆常住而自性恆不變易,永遠顯示其「本來自性清凈涅槃」之真如性。
戚澤若敢立此宏願,只怕當時就被打回原形,不但成不了佛,連苦修的法力都要失去。因此發甚麼宏願,須得慎之又慎。
天魔一族,他化自在。慣以無上法力營造妄境幻境,誘惑修士前來,再以魔念染化,或奪舍再生,或收為天魔眷屬,若無大毅力、大智慧,絕難看破其中破綻。
窺性大師嘆息一聲,已知今日有死無生,當即結跏趺坐,要將畢生法力灌入摩尼珠中,拚死也要彌合那虛空裂縫!
覺悟阿賴耶識,在唯識宗中已可轉識成智,心有無量智慧般若和-圖-書,自然無懼諸般魔擾。自入佛門,修習佛法,轉眼十余年過去,到今日戚澤方覺佛法之大解脫、大自在,以阿賴耶識觀之,對世間萬物乃至眾生,皆有全新感悟,可謂智珠在握,清凈清涼。
虞城之中,九層浮屠正受無量功德之火錘鍊,戚澤忽然心有所感,抬頭望去,見一道幽暗魔光自域外而來,忖道:「魔劫來也!」全無懼怕之意,反而有一種躍躍欲試之感。
第八識覺悟,戚澤眼前一片光明,嘆道:「一切眾生阿賴耶識本來而有,圓滿清凈,出過於世,同於涅槃。」自此大徹大悟!以慧眼觀之,見城中百姓沉溺於輪迴之中,做業無數無量,本性本真迷亂,顛倒錯亂,不由慈悲之心大動!
自得窺性禪師傳授宏願修持法,戚澤每日皆於心地之中揣摩,已得其中三昧。
寧虛子打了哈欠,笑道:「急甚麼!你沒見那三個禿驢將要捨身一搏?此時出手,只會便宜了大菩提寺!咦?那是何人蔘悟佛法破境?好大的聲勢!」瞧見戚澤成就八識之時所放佛光,不由驚疑不定!
此二願為國無惡道願與不墮惡趣願,正可對應此時情景。若戚澤成佛,佛國之中當斷絕三惡道之流,令一切眾生悉得解脫,無論天人眾生,不復再墮惡趣,能生三善道之內。
那光焰乃功德之火,精純無邊,正可用來鑄煉法寶。九層浮屠受功德之火灼燒,漸漸化為一種紫磨金色,象徵金剛之力,不可斷絕、不可損毀。隨著浮屠第八層之上一道光華亮起,浮屠之身亦有無量梵文經文顯化!
三位阿羅漢法力微微一動,皆是循聲望去。窺禪道:「是宏願修持法?」
五毒教主與萬乘龍君亦是暗暗心驚,阿羅漢級數決死一擊,該是何等犀利,幸好不是沖他們而去。
窺禪與窺勝兩位阿羅漢亦是生出捨身之心,真正的佛門修士從來不畏死亡。兩位阿羅漢身外佛光亦是暴漲如潮,殷一見三和-圖-書位阿羅漢氣息急速攀升,哪裡不知他們打算?駭得面色一變!
戚澤口發綸音,宏願出口,猶如清風細雨,潤物無聲。發何宏願,他已沉吟良久,最終借景生情,決意借取阿彌陀佛四十八道宏願之第一願與第二願。
無量天魔拱衛之間,無目天魔王魔識一動,無上魔念發出,說道:「內界之中是誰人證就佛門至高境界?簡直視我天魔一族如無物!阿羅那!著你入界而去,將下魔劫!此乃大道運數所定,不必顧忌,將那人或誅殺或染化,不得有誤!」
寧虛子冷笑道:「宏願修持法走的捷徑,太過取巧,自有劫數臨頭!你看,那人連阿羅漢都未證得,卻降下了足足一頭他化天魔王的劫數!在劫難逃!」
師徒二人正點評之間,瞥見一道魔光凌空墜落,所指之處正是虞城佛光的所在!
戚澤覺悟阿賴耶識,依九識之法,便有劫數臨頭,此時尚未發動已,用手一指,那一座九層浮屠飛出,以無邊功德祭煉加持。
五毒教主與萬乘龍君欣喜至極,想不到此行還有這般收穫,只要窺性一死,大菩提寺群龍無首,便不足為患!這座此界第一叢林壓在魔道頭上太多年頭,終於要被一舉拔除,由不得兩頭老魔不興奮欲狂!
寧虛子道:「宏願修持法乃是折中之法,先借后還,看似玄妙,卻非正道!大菩提寺中歷來修行之人,多是貪圖此法便利,想要不勞而獲,結果無一善終!此法須得心性修持超群,方可下手修持,有益無害!大道的便宜,豈是那麼好占的?」
戚澤以宏願而生無量功德,借功德之力一舉將修證之道轉入阿賴耶識,覺悟此識便得無邊般若智慧,真正明了令有情輪迴生死,六趣受生、流轉無盡之因。
窺真與窺禪不知此言是真是假,既然住持有命,只好遵從。
那清朗聲音喝道:「吾今立宏願!」此聲一出,風不動流,水止東去,諸天萬界,一片寂然!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