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貧僧修個道

作者:一任往來
貧僧修個道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百六十八章 煉化萬民願力

第五百六十八章 煉化萬民願力

五部尚書俱有喜色,戚澤又道:「曹靖觸犯國法,其罪當誅,但須查明原委,此事便由刑部與戶部共辦!兵部尚書空缺,我會尋才德兼備之人頂替,不必憂慮。」
戚澤道:「正是!此次閉關關乎貧僧修法之事,不可不慎,待得出關之日,再與真人詳談罷!」
戚澤道:「我去幽州平亂,太子死於昆墟派寧虛子之手,昆墟派意圖掌控朝廷,扶持金照懿上位,被我識破,如今金照懿已返回昆墟派,不會再染指朝政。諸位臣工可放心了!」
亢元芹著實鬧不清戚澤明明已成阿羅漢,為何還要閉關煉法,聽說佛門阿羅漢一成,等若道門長生,要想上攀菩薩功果,還需無數年歲修為累積,便如長生要證太乙,亦是千難萬難,根本沒可能才剛證阿羅漢,就有機會證就菩薩果。
五部尚書紛紛記錄下來,留待日後一一實施,戚澤吩咐已畢,命五人退去。
「如今幽州初定,青州尚有聖母教與平天道餘孽作祟,平天道道主師先天已死,平天道再難成事,聖母教教主左白蓮退避無蹤,正可趁勢收伏青州,待得新的兵部尚書繼任,便發兵青州!」
亢元芹冷笑一聲,用手一指,一道無形法力飛出,將其捆綁緊實,曹靖兀自喝罵不絕,戚澤道:「我若是昏君,此刻便要了你的性命,且留你一條性命,待得證據確鑿,看你如何狡辯!」
戚澤曾用古燈檠煉化過聖母教所搜集的願力,自不陌生,當下循著一道絲線飛渡而去。那絲線色作純白,乃是善念善願之力。
窺性大師最後出手,依舊赤手空拳,只腦後一十八道佛光輪轉不休,接著佛光鋪天蓋地而出,當真有佛法無邊之氣概!
戚澤微一恍惚,眼前已現出一幅畫面,一間破敗不堪的茅屋,一位形銷骨立的老婦躺在木板床上,只蓋了一床黑漆漆的薄被,一位身形佝僂的老者正自對著一塊牌位叩https://www.hetubook•com.com拜不已。
戚澤入內,刻意收斂腦後佛光,殿中眾人忙成一團,竟無人注意到他。駐足片刻,暗暗點頭,又出了大殿,如今虞朝之制,仿效前世明朝之治,以文淵閣諸位大學士聯合治國,不必有皇帝干涉。
如此轉化,便如正道修士失卻道心,墮入魔道,為害更劇烈。須得及時疏導,又或是超度而去,方可免除後患。至於那些願主尚在的願力,更要及時煉化「還願」,免其化為惡願惡意。
虞朝積弊已久,並非朝中無有有識之士,實因虞帝荒淫無道,更有意打壓清流忠臣,削弱人道氣運,如今虞帝已死,金照懿收斂,虞朝直系血脈被屠戮一空,戚澤又刻意調了許多懷才不遇之士入朝議政,如今虞朝上下風氣一清,遠比虞帝在時強得多。
戚澤低喝一聲,現了寶焰光王佛報身,腦後清光迸發,一卷五十陰魔圖徐徐展開,現出一座莊嚴佛國小千世界,小千世界之中《楞嚴咒》無上咒力流轉不休,化為一座天牢,死死壓在萬民願力之上!
眾高僧皆是阿羅漢級數,佛法高深,被那萬民願力一衝,也覺心旌搖蕩,急忙各運神通,鎮壓心神。
窺禪和尚催動斷無明戒刀,立有八色佛光飛起,佛光之中又有道道刀光遊走,那刀光無形無色,亦無光亮,乃是照見八正道之法,分別為:正見、正思維、正悟、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以此八正道之法修行,便是得戒定慧三乘之果,繼而降伏八苦之難!
戚澤思忖再三,此事唯有求助大菩提寺,畢竟佛門對願力之利弊最有心得,還可有的放矢。
戚澤道:「貧僧要另尋他處,閉關一段時日,內外不聞,因此請真人相助。」
戚澤自然看出亢元芹疑惑,也不解釋,遞過一卷薄冊,說道:「其中是我搜羅來,虞城左近素有名望,且品https://www•hetubook•com.com行高潔、有治國之才之士,亢真人可據此書冊,拔擢人才!」合十一禮,已然不見。
窺真大師當先出手,雙手一推,便有無量凈梵佛光如長江大河,倒卷而起!
窺性大師喝道:「出手!」眾僧齊齊合十道:「南無定覺如來!」
窺性大師十分意外,問道:「居士如何來此?」
此界百姓民智未開,若直接照搬前世甚麼議會立憲制,只怕弄巧反拙,先照搬文淵閣模式,再逐步削弱中央集權,待得民智大開之時,再大刀闊斧改革也不遲。
凈梵佛光亦是佛門有數神通,妙用無方,窺真老僧數百年苦功所聚,當真非同小可,佛光卷出,雲絮一般的萬民願力立時分出一線,投入佛光之中!
那一團萬民願力狀似毫無重量,一旦念頭深入,卻宛如置身一座無邊國度,內中竟有無數絲線糾纏扭曲在一處。
戚澤喝道:「我以佛火心燈困鎖願力,請諸位神僧出手!」佛火金焰當空暴漲,如山如潮,將那團萬民願力困住,使之不得泄露。
自有數名侍衛入殿,將曹靖押走。餘下五部尚書皆是噤若寒蟬,戚澤連虞帝都殺了,何況他們?哪裡有人敢為曹靖求情?
戚澤三言兩語,將朝政安排妥當,五部尚書唯有垂手恭聽的份。他又道:「青幽二州平定,接下來便是整頓民生,國庫空虛,但有虞帝私庫珍藏,還可用度些時日,等到今秋田地麥熟,百姓有了衣食,世間之事才可真正步入正軌!」
窺真老僧望了望古燈檠,驚道:「平天道真是作孽!平白聚攏這許多願力,卻不知還願,百姓由敬生恨,不知要生出多少禍事!」
亢元芹道:「大師已證阿羅漢,還要閉關煉法?」
戚澤道:「修道也好,參禪也罷,就算身具無量神通,亦是從凡人起修,若視凡人為螻蟻,我等亦與螻蟻為伍,此為大謬!亢真人來的m.hetubook.com.com正好,有勞你替我操心國事,敦促六部運轉,但有觸犯國法者,許你先斬後奏之權!」
窺性大師道:「此事敝寺義不容辭!」
自從戚澤廢去帝制,不立皇帝,召六部主事入宮議政,先還有太子與金照懿兩個掣肘,那二人自恃帝子身份,以皇帝自居,對政務頗多干涉,其後太子隕于幽州,只剩一個金照懿,便收斂了許多。
大菩提寺眾僧不愧為得道高僧,只要眾善奉行之事,皆會無條件去做。當下窺性大師吩咐擺設法壇,之後窺性、窺真、窺禪、正持等一應阿羅漢盡數端坐于大雄寶殿之中,嚴陣以待!
曹靖罵道:「該死的禿賊!竊國禿驢!」
曹靖面色大變,叫道:「我不服!說曹某貪贓枉法,乃是栽贓陷害!」
待得六部主事齊聚,戚澤當即道:「查聞兵部尚書曹靖,貪贓枉法,草菅人命,與金照懿勾結,意圖不軌,著即下獄,待查清罪名,再作論處!」
亢元芹落生便在大天罡門修道,哪裡耐煩管朝政這些小事,正要拒絕,戚澤道:「亢真人若能令朝政清明,自有功德加身,其中好處,不言而喻!」
亢元芹喝道:「侍衛何在!」
亢元芹吐了口氣,道:「為了那人道氣運與功德,我也只好出盡死力了!」回身往大殿走,要督促監管那六部之人好生將戚澤治國策略推行下去。
眾僧抬頭觀瞧,但見那一團願力如雲絮飄蕩,似虛似實,五光十色,內中有無數人面又有無數祈願之聲,光色聲音充斥整座大雄寶殿!
戚澤合十道:「晚輩有一事,欲請寺中諸位阿羅漢相助!」將古燈檠取出。
窺性等阿羅漢一見燈焰之上那一團綿延反覆的萬民願力,當即面色一整,道:「自當從命!」將戚澤請入方丈精舍,戚澤才將那平天神印中萬民願力之事道來,說道:「平天道千年累積,所聚萬民願力非同小可,勢不能放任不理,晚輩思來和-圖-書想去,只好來請諸位神僧幫忙!」
平天道便是不懂收攝之法,又或是《皇天清平經》中所載法門疏漏太大,令得師先天不敢大肆煉化願力,不然其早就一躍成為長生中之頂流,甚至觸摸到太乙境也未可知。
戚澤離了虞城,當即前往大菩提寺中,窺性等諸位阿羅漢自是在寺中修行,戚澤降落佛光,早有窺性等阿羅漢迎出寺外。
窺禪乃在場之中唯一身具佛寶之人,且是斷無明戒刀這等攻伐之寶,直指人心三毒,斷去無明之意,自是擔當重任。
《道德經》有雲,治國之道如烹小鮮,聽民自治乃最上之法,最忌帝制與獨裁,戚澤順勢而為,自是切中要害。他在一座小小宮室之中落腳,請亢元芹出面,將六部主事一一喚來,聽其述職。
「我會令各派道門鍊氣士走入凡間,一面助百姓維持生機,一面勘察不軌,但有欺壓百姓者、鬼力亂神者,盡數擒拿鎮壓。還有,在鄉間市鎮興辦公塾,延請飽學之士執教,凡百姓子女,無論男女,皆可入學,不但要傳授為人之道,亦要傳授農林牧漁等雜學,令百姓有一技傍身,免於餓死之禍。諸事繁雜,要辛苦諸位,治大國如烹小鮮,朝政之事須得慢火慢攻,且不可傷民擾民。」
八正道佛光刀光一出,卻不進擊,而是映照己身,佛光刀光偏轉之下,射入萬民願力之中!佛光所照之處,無窮惡念惡願被映射而出,繼而有八種刀光憑空斬過,將之斬成一空!
煉化願力便在一個「願」字上,令信眾得償所願,當祈願圓滿,願力自然化為種種殊勝功德,便可以佛法收攝。
戚澤微一運神,聽其所言乃是「弟子某某,求平天聖教主庇佑,保佑賤內某某早脫病苦,複原康健」等等。戚澤報身未至,但以阿羅漢神通觀之,仍是歷歷在目,勾動惻隱之心,當下分出一絲真氣,落入那老婦眉心。
戚澤道:「曹靖,我為阿羅漢,豈會誑hetubook•com•com語?你還是莫要狡辯,給自家留些體面罷!」
六部主事不敢怠慢,次第而來,向戚澤彙報這段時日政事政績。誰也不敢小瞧這位僧人,其神通高妙,背後有佛道兩家支持,最要緊者,此人竟也精通政務,根本糊弄不得。
亢元芹滿面驚詫之色,道:「大師不但精於佛法,對俗務更是自有心得,當真稀奇!」
眾高僧座次成蓮花之形,戚澤端坐中央,將古燈檠祭起,燈芯之上一蓬無量佛火金焰升騰而起,足有十丈高下,隨即現出那一團萬民願力之力!
阿羅漢境界神妙無比,種種神通不修自明,戚澤雖無師自通煉化願力之法,也想親見親聞那願力如何運轉,如何「還願」,分出道道細微之極的意念,滲入萬民願力之中。
亢元芹當即正色道:「貧道自當儘力!」又問:「大師又要離去么?」
萬民願力非同小可,平天道多年傳教搜刮,聚攏的願力如同山海,最早都要追溯到數百年前,那時祈願之民眾早已身故,但其願力卻留存了下來,如此無主之物倒還好辦,就怕那些願主尚在,久等也不見祈願實現的,勢必轉恩為怨,將願力之力化為怨懟之力。
眾僧之中,以窺性大師修為最深,窺真老僧次之,窺禪與正持又次之,一眾阿羅漢聯手之下,無量佛光圍繞萬民願力,如抽絲剝繭般運煉起來。
戚澤用的是漸進之法,已生出實效,數年之間,在六部與清流治理之下,中原之地當真是政通人和,人口急劇增長,底層百姓生活大大改善。
那些惡念惡願十分難纏,亦復陰毒,刀光一旦斬落,立如跗骨之蛆,循著刀光痕迹追逐而來,窺禪和尚眉頭一皺,依舊謹守禪心,只全力催動戒刀刀光,滅殺惡念惡願。
餘下正持、窺和等阿羅漢則各出神通,或佛光或禪唱或種種佛門妙法,助力煉化萬民願力。
牌位所書乃:「平天聖教教主之位」幾個金字,那老者拜一拜,便喃喃祝禱。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