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我在修仙界長生不死

作者:貳更2
我在修仙界長生不死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封神紀事 第346章 天師歸來

第七卷 封神紀事

第346章 天師歸來

一些不好聽的言語,縱使是私下議論,時間久了次數多了聲音大了,總會傳入楊晉耳中。
「這回沒時限。」
守明笑著說道:「你可願拜入青雲觀。」
並非是歸還典籍,而是為了與周易說說話,講一講凡俗的趣事,送上一摞新編話本,像是在照顧年老的父親。
「可以。」
與此同時。
三十歲的鍊氣七層,比之當年玄立還要慢,在玄元宗弟子中排在末流。
十年誦經,耽誤了法力修行,如今方才突破鍊氣七層。
「師祖,弟子法力低微,幫不得大忙,不過有跑腿的工作可以為師祖代勞。」
這日清晨。
青雲山。
周易神識掃過讀後感,十萬字裏面注水三萬,不過楊晉能堅持十年,已經出乎預料。
讀千遍,才寫了一萬來字的感悟,隨著對典籍感悟愈深,所得就越來越少。
拖拖拉拉一個半月後。
修仙界,實力才是權力的根基!
搖身一變化作十五六歲健碩少年,腰間柴刀,背上弓箭,循著山間小道向深處走去。
回到洞府。
慶典中周易一番憶苦思甜,門中弟子無不心懷感恩。又聽聞老祖壽元將盡,頗有種英雄遲暮的悲涼,不自禁的憐憫、親近。
周易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勝過通玄十數年經營,門中聲望僅次於玄雨。
「老祖……」
周易沉默半晌,從袖口摸出一粒築基丹,一卷典籍。
周易從無數典籍中挑出來的幾千冊經書,乃悟道之絕佳選擇。
長時間沒見到楊晉,周易取出傳訊靈符。
楊晉看清老道面容,連忙躬身施禮。
……
楊晉來到藏經殿外,捧著厚厚一疊紙,上面寫滿了感悟。
「嗯。」
周易反覆催促下,兩三年才參悟一卷,忍不住喝罵道。
任何修士生前有所感悟,都可以寫成典籍,流傳後世,混在所有道經中供人挑選。
周易喜歡聰明人,見通玄明白敲打,便安心在藏經殿安度晚年。
本就資質尋常,誦經寫讀後感又耽擱了時間,修為已經遠遠落後同輩,再過些年就讓「景」字輩www.hetubook•com.com弟子超過了。
楊晉姍姍來遲,終於湊夠了讀後感。
同門從羡慕到鄙夷,從親近到疏遠。
周易看楊晉,如當年鐵冠仙看周易,高屋建瓴,可以直接點明將來道途。
讀百遍,有四五千字的感悟。
周易微微頷首,知道抓住機會就好,不過還得合自己胃口:「貧道年輕時候喜歡看話本,好些年沒下山,也不知有沒有新作。」
楊晉終於寫完了感悟,尋了個傍晚時分,躲著同門來到藏經殿外。
下次楊晉過來,已經是一年後。
楊晉猶豫片刻,試探著說:「師祖,能不能都拿?」
通玄聽聞此事,特意將楊晉洞府調到上等,又增加了靈石供應。
回想過往,驀然淚流。
過了幾年。
一道遁光落在殿中,化作玄雨模樣,聲音清冷低沉。
……
周易無奈嘆息,年輕時不知壽元珍貴,忙碌于那些虛無縹緲的俗事,待年老壽元將盡時,再想努力已經晚了,只能坐等壽盡道消。
「拜謝師祖。」
周易說道:「你這廝天賦尋常,悟性也一般,想要提升底蘊根基,只能走這條路子,否則至多止步于築基。」
「你這廝還欠著我的典籍呢!」
楊晉接過法寶,伏地叩首。
周易愈發的老態龍鍾,身上散發濃郁的死氣,彷彿行將就木。
「師祖,這個月任務完成了。」
片刻后。
周易從袖口取出兩件法寶,一件盾牌,一艘飛舟。
此時。
楊晉只以為是師祖的耐力考驗,通過了就能拜入門下,得傳鎮宗道法。
楊晉沒有像十年前一樣,堅定不移的答應,猶豫片刻拿著典籍離開。
楊晉翻開典籍,逐字逐句的誦讀參悟,心有所感便記錄下來。
周易最後上山,自然排在隊伍末尾,前方數百人只有寥寥三人引動緣法靈光,可以說拜師概率極低,要知道這些人都有靈根。
楊晉已經五十歲,在宗門弟子眼中位高權重,此時卻是苦著臉說:「師祖,這回也太多了。」
「貧道選出來的www.hetubook.com.com這些道經,是八千年誦經所得菁華,每一卷都堪稱絕妙。互相之間又無重複,堅持三十年,凝嬰概率增長三成!」
楊晉躬身接過道經,翻看幾頁后,不禁面露失望。
「師祖,你……」
周易接過紙張,神識掃過,滿意點頭:「論述頗為淺顯,不過也是用心了。」
楊晉連忙將典籍和丹藥收走,唯恐周易反悔。
……
周易對這些事不聞不問,一心窩在藏經殿讀春秋,每月末給楊晉一卷新典籍。
守明面露驚喜之色,未曾想今天有大收穫。
「師祖,弟子完成任務了。」
「師祖,弟子打聽了許多人,這些就是近百年最好看的話本。」
「一千二百年過去,貧道終於回來了,此番定要光明正大的拿回天師之位!」
周易緩緩說道:「什麼時候寫完了,記得燒給我!」
兩個月後。
……
周易稍稍提醒,照例取出典籍:「這冊《真氣還元註疏》,老規矩。」
楊晉經歷了人情冷暖。
「若是繼續讀書,便拿走典籍。若想突破築基境界,便拿走築基丹!」
尋常修士誦讀道經,只會選擇感興趣或者有用的典籍,然而也不是此類典籍的精華,運氣好有些用,運氣差碰上個野道士,反而有壞處。
畢竟楊晉沒有長生道果,即使知道誦經增加底蘊,然而同門一個個突破境界,只剩下自己慢悠悠的誦經,九成九的人會選擇放棄。
聽到聲音,睜開醉意朦朧的雙眼,神識掃過楊晉內外,立刻知曉他為何來藏經殿。
「活了五百多年,沒斗過法,連個飛劍法寶都未煉製,這兩件護身法寶便傳於你,日後遇到危險記得先防禦再逃跑!」
青雲觀成了唯一不需要仙籍,可以隨意收徒傳授功法的宗門,凡是知曉此事的散修、犯人,無不千里迢迢前來拜師。
再次來到藏經閣外,從儲物袋中取出一大疊書冊。
遁光落下化作人形,正是假死脫身的周易。
楊晉將筆記內容錄入玉簡,打算回洞府思索,早日突破鍊氣中期和圖書,五年後宗門大比定能奪個好名次,出門再次躬身施禮。
周易低頭翻看話本,隔幾頁就有製作精良的插圖,心底的一絲悵然頓時消散了。
楊晉才回來歸還典籍,好在寫的十萬字讀後感,比之前質量好了許多,某些感悟之玄妙堪比金丹真君。
「讀後感?」
「繼續!」
楊晉聽到誇讚,歡天喜地的拿著典籍,回到洞府迫不及待的翻看。
百年前天帝詔書傳遍天下,青雲山成了浩瀚神洲,唯一不用遵守天條的地界。
四個月後。
數日後。
周易查看讀後感,比上次質量好了些,再次取出一卷典籍。
他們不敢說老祖教導方式有錯,只會說楊晉榆木腦袋,資質低劣。
「莫要哭喪著臉,我活了五百多年,已經遠超尋常金丹,這可是喜喪!」
周易瞥了眼封面,雙目放光,從袖口取出一卷經書。
當年周易是玄元宗希望所在,未曾想五百年來默默無聞,反而是玄雨帶領宗門復興。
「弟子明白。」
半月後。
……
轉眼一個月過去。
「師祖,蘭庄有魔修作亂,我與同門去斬妖除魔了。」
楊晉聽到喝罵,連連點頭應承,這模樣就像是哄老人開心。
「寫的不錯,照舊十萬字!」
眾人早就知曉規矩,排隊走過靈光,大多數沒有任何反應,直至一個少年經過,靈光閃爍不定。
楊晉順利築基,進入靈寶殿任執事。
一年後。
「你且等著後悔罷。」
寬闊的升仙台上匯聚數百人,有老有少,有修士有凡人。
玄雨攝過信封,打開后只寥寥幾字。
「此事乃積累功德,不錯。」
「我還沒死呢!」
楊晉會不會聽,能不能堅持不懈,全憑個人造化了。
「玄易老祖坐化了!」
周易沒有說什麼,答應指點故人之後,可不是做保姆。
「弟子這就下山,幫師祖買來話本。」
《神氣養形論》是一卷純粹的先賢典籍,講述神魂蘊養之道,並沒有記載任何煉神法門,全篇一千二百余字。
讀一遍,有百十個字的感悟。
「先和*圖*書修道再修仙,先誦經再練功。」
——大師姐,來世再見!
楊晉躬身道:「多謝祖師指點。」
少年連忙點頭答應,陪同他上山的族人,也是面露喜色。
通玄也不是蠢人,回頭仔細思索慶典前後,明白這個少有露面的師祖,不是個靠拍馬能忽悠的,立刻停了後續動作。
周易眉頭一挑:「不想看就還給貧道。」
一個月後。
晌午時分。
左右不過幾十年,靜等師祖身死道消即可,正好修行提升法力。
周易說道:「一層甲七有卷《孔雲法師筆記》,裏面詳細記載了突破之法,此人悟性了得,所著比起二樓還要玄妙。」
鍊氣中後期瓶頸鬆動,必然是借鑒前人經驗。
東勝神洲的道經多如牛毛,連小小的玄元宗都有幾萬卷。
楊晉從弟子中出列,奉上一封書信:「拜見太上,晚輩不久前得到師祖傳音,趕去時只剩下一地飛灰,以及留給太上的信封。」
周易終於登上升仙台,前方豁然開朗,卻見茫茫然雲霧中,隱隱能看到飛檐翹角。
周易尋了個角落坐下休息,他現在是個沒有任何修為的凡人,身上還有幾道趕路時劃破的血痕。
修行結束。
周易取出新的典籍:「小楊子,堅持不住了就與貧道說,可不會強迫於你!」
周易叮囑道:「此事不要與其他人說,我這一輩子,總是讓師姐失望,不想臨死了,還得讓她訓斥浪費了天賦。」
「貧道守明,請諸位走過緣法靈光,有緣者可上山修行。」
楊晉點頭答應,他時常與師祖閑聊,知道許多玄元宗往事。
「木屬天靈根!」
「無需多禮。」
這十年。
「師祖放心,弟子定不負期望!」
每一本誦讀十萬遍,對道法領悟直指化神!
楊晉面露喜色,能與祖師搭上話,對道途多有助益。
升仙台,便是青雲觀擇優收徒之地。
「師弟遺骸呢?」
周易手指掐算,今年正好八千六百歲,是個上山拜師的好日子。
七彩靈光照在周易身上,不似另外三人閃爍,而是直接化作純粹的青色。https://m.hetubook.com.com
噹噹當!
「悟道難,難於上青天!」
月升月落,春去秋來。
周易直接將楊晉抓過來,按在藏經閣,抄了兩百本典籍。
同門已經知道楊晉獲得大機緣,入了師祖的法眼,紛紛登門恭喜,想盡辦法拉近關係。
十年時間轉瞬即逝。
楊晉連連搖頭,將典籍抱在懷裡:「師祖放心,我一定寫滿十萬字。」
一道遁光從雲霧中飛出,落在飛仙台上化作青年道士,從儲物袋中取出個巴掌大羅盤,法力運轉射出七彩光柱。
周易看著楊晉落寞背影,搖頭嘆息。
「遵命。」
藏經閣卻是來的勤快了。
「你這小傢伙很不錯!這卷《神氣養形論》拿回去讀,一個月後還回來,記得寫十萬字讀後感。」
「可惜可惜,元嬰難成。」
兩年後。
收起典籍和感悟,又從袖口摸出一冊書。
片刻后。
轉眼又過了幾年。
「記得寫讀後感!」
當然,開放的是典籍與普通功法,鎮宗傳承仍需要成為真傳弟子。
自此之後,忙於修行與宗門事務,更少有時間誦經悟道。
楊晉將典籍放在桌上,抓緊時間修行法力。
玄元鍾一連敲響九聲,門中弟子聞聲趕來正殿,通玄神色悲痛的宣布。
「寫不完,可以多延期幾日,不用故意注水。」
楊晉面色微紅,拿了典籍連忙離開。
楊晉面色黯然,即使早就料到會別離,當真到來了也忍不住悲慟。
「願意。」
家族出一位修士,可保五代人富貴!
楊晉從儲物袋取出一摞書:「師祖,近些年凡俗又出了新話本,我給您尋來了。」
周易嘴角抽搐,怎麼遇上的儘是些不要麵皮的傢伙,不過這樣的性子適合修仙界,以後楊晉顯然會混過得不錯。
楊晉不知多少次,來到藏經殿外。
楊晉寫十萬字感悟,至少讀十萬遍,堪稱一字一卷。
「對對對。」
「這本書也是,一個月十萬字!」
「拜見祖師!」
「不知長進的東西!」
玄元宗藏經閣完全對外開放,任何弟子都能誦讀典籍,這一點比起大宗門寬鬆得多。
「恭送師祖。」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