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我在修仙界長生不死

作者:貳更2
我在修仙界長生不死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卷 無盡界海 第451章 督公日記

第八卷 無盡界海

第451章 督公日記

百官體恤上意,無不稱善。
子時。
平安帝的龍椅越坐越穩,百姓官吏言語之間,只有大周如何如何,再沒人提及前朝,彷彿大慶是很遙遠的事。
周易稱帝,改元正統。
周易目光幽寂,來到主殿,吩咐內侍取來空白冊子,提筆開始書寫。
周易怔然許久,搖頭嘆息,揮揮手示意內侍退下。
十年後。
「咱家本想去北疆見見故人,敘敘舊,未曾想只見到了座墳冢。」
……
「大周方才立國百年,已糜爛至糜爛至此了么?」
回想過去,是極為無聊的事。
周家十幾代孫的身份,在周易眼中與路人無異。聞訊而來的內侍宮女,見到皇帝駕崩,個個駭然變色。
登基后敕封隆安帝為安樂王,其餘大慶宗室各有封賞,幾乎沒有經歷刀兵,便平穩過渡。
「聽聞瀟湘館在此地開了分館,恰好貧道心思陰鬱,需要聽曲舒緩舒緩……」
一路來到皇宮,將光熹帝從被窩裡拉出來,直接扭斷了脖子。
光熹七年。
帝崩。
「趙家那些個不肖子孫,連和*圖*書祖宗墓都不敢掃,還得咱家去祭奠……猶記得當年,咱家受先皇器重,馬踏江湖,轉眼間先皇陵的雜草都三尺高了!」
小路子畢恭畢敬,言語間帶有掩不住的崇敬,在他眼中大周聖祖就是真正的神仙,勝過廟裡的木胎泥塑百倍千倍。
次年。
大雪下了三日,天色仍不見晴。
「再這般下去,咱家得想辦法散功了!」
周易盤膝坐在雲海當中,山風吹過,衣衫獵獵作響。
「先皇未竟之事,便由朕來完成!」
門口值守的護衛,不待周易說話,就如惡狗般撲過去,連打帶踹驅趕流民,免得擾了貴客雅興。
周易不禁心生警惕,無論憑空而來的武道天賦,還是逐漸淡漠的心性,都不似尋常事,彷彿冥冥中在發生恐怖的變化。
詳細記錄下昨天發生的事,吩咐內侍將日記擺放在偏殿,方便日後時常翻閱,通過恢復記憶鞏固本我性格。
周易從春風樓出來,寒風呼嘯而過,與樓內溫暖相比,似是隔了兩個世界。
周易眉頭一和-圖-書挑,真氣幻化的道袍,刷的變成書生長衫。
日升月落。
「竟然過去了這麼久。」
恍惚間就到了平安六年。
周易漫步在街頭,時不時踩到凍死餓死的骸骨。
翌日。
……
周易端坐龍椅之上,目光變幻不定,透過宮門遙望天下。
真氣運轉,紙筆自懷中飛出,凌空漂浮,右手拿著筆刷刷記錄,將今天掃墓經過寫下來,末尾緬懷先帝,感嘆世事變遷。
一道劍光橫貫天穹,落入宮殿化做人形。
景平三年。
「原來遺忘是這麼快的事情!」
景平帝性仁和,登基后輕徭薄賦,與民休息。
旋即起身走下雲海,踏階而下,一步一雲蓮,回到矗立山頂的聖祖宮。
「咱家十年不殺生,當真動起手來,不見絲毫生疏。」
宮殿覆蓋方圓數十里,五步一樓,十步一閣,雕樑畫棟,富麗堂皇,值守的宮女內侍見到周易,紛紛叩首跪拜。
魏王病逝。
「快滾快滾……」
小路子察覺聖祖心思,躬身道:「聖祖,明月樓出了位纖纖姑娘,號稱撫琴www.hetubook.com.com京都第一。」
太子即位,建元景平。
「貧道……呸呸呸!」
……
周易沒有拒絕,一路遊歷至北疆,一劍將鎮北城劈成兩半。
半月前平安帝上山祈求周易出手,斬殺鎮北王族人,待其群龍無首之際,朝廷大軍順勢揮師北上。
周易聽到內侍彙報,沉默許久打開書冊。
清明。
天下官吏無不稱讚,陛下仁德。
「回聖祖,已經過去三日了。」
「咱家……不能忘記自個兒!」
……
「……」
初登基就大肆清洗朝堂,斬了五成官吏,以抄家所得重建東廠。
……
改元平安,大肆敕封周氏族人,尊周易為太上皇,興建武神廟、聖祖廟。
「凡人壽元短暫,尚且如此善忘,咱家活的久了,說不得連自己是誰都忘了。」
「小路子,貧道睡了幾日?」
「既然愈發性子淡漠,不喜奢靡,那咱家偏偏就反著來!」
這座宮殿徵用十萬勞力,耗時五年方才修成。
……
春去秋來。
周易拎著光熹帝頭顱,冷聲道:「咱家要做皇和-圖-書帝!」
眾人聞言,不敢有任何反對,紛紛跪在地上高呼萬歲。
「明月樓竟敢這般吹噓,貧道必須去品鑒品鑒,免得讓其欺騙消費者!」
「平安六年,三月廿九,天朗氣清。觀雲海,參悟武道,略有所得……」
天下凡有阻撓者,皆殺無赦,凡有揭竿而起者,頭領暴斃,不消數日即可平定。
小路子疑惑道:「聖祖,何為消費者?」
秋。
「十二月廿九,除夕,兄長病逝。這世上稱得上咱家親人的,只剩下了半個……」
周平安三請三辭后,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周。
周易步履輕盈,速度卻是極快,片刻時間來到山下白石縣。
……
「今兒乏了,明兒再去!」
冬。
似懷念,似漠然。
近幾年,周易將看日記、回憶過往當做日常,再也沒閉關修鍊過武道,然而恐怖到詭異的天賦,還是讓他的實力、境界不斷增長。
平安二十三年。
周易舉著柄黑紙傘,不疾不徐的走在山道上。
平安十六年。
周易從睡夢中醒來,詢問旁的內侍。
周易連連唾棄幾聲https://m•hetubook.com•com,本督公不禮佛不通道,不知為何總是無緣故的自稱貧道,這可不是個好習慣。
……
平安十二年。
大周中興。
周易命內侍取來幾疊書冊,隨意翻看過去,與記憶中一一對照。
三四個時辰轉眼即逝,日記冊子扔了滿地,尤其是近些年已經寫無可寫,大多都是「今日無事」「勾欄聽曲」之類。
幾個縮在牆角的黑影,聽到聲音后伸出手,用死寂、麻木的目光看著周易,嘴裏含糊不清的說著吉祥話。
元月剛過。
念及至此。
「任憑什麼風雲弄潮兒,百年後也是一堆枯骨。無論鎮北王,還是平西王,落在史書上不過三兩行字而已!」
嘉平六年。
大周承平二十余載,民心歸附。
趙家後人活的小心翼翼,唯恐做事給人口實,遭周氏皇族清洗。
寫完日記後來到偏殿,周易看著一疊疊書冊,隨意抽出幾冊翻看。
細雨紛紛愁煞人。
東廠監察天下,丈量田畝,平均土地。
隆安帝召集群臣,言稱本朝天數已盡,而自古帝位賢者居之,理應讓位於楚王。
隆安七年。
春。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