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彈劍雲間
第1117章 華流演唱會開始
他的這些下屬,是有夢想的海盜,是有信念的海盜,他們的夢想是建立一座海上的帝國,可不會為了一點區區的財產而叛變,人家可是夢想著有一天要當上「鎮海大將軍」的。
「抓來了,抓來了!」
對這個時代來說,這些金銀財寶是最容易用來變現的,但是到了後世卻並沒有太大的增值。
王義達站在門口,瞪著眼睛看著船艙內,問道:「你們,可有人讀書識字?」
但是如此頻繁劫掠,也驚動了大明的水師,派出了水師剿匪,這支海盜謹記王義達的叮囑,不和明朝水師衝突,打起了游擊戰術,由劫掠了一些船隻之後,這才大搖大擺地回到了南洋。
「有工匠藝人?」
真正想要賣出來天價,得是更有價值的東西。
一來一去,已經是一年時間過去了,去了二十艘戰船,回來的只剩下十多艘。
連續好幾撥使節,連一個逃跑報信的都沒有,都被一鍋端了。
站在舊港水寨之和*圖*書前,凝望著遠方想著心思的王義達,被下屬的彙報拉了回來。
海上龍宮華流演唱會第一場,正式開始!
不過,這些東西歷史價值是有了,但賣出天價之類的,還是不太可能。
而一年多之前,王義達就派了一隊自己的心腹一路北上,帶領二十多艘戰船,劫掠扶桑、高麗等地的商隊、船隻。
「好,好!」王義達更滿意了。
逃吧,高麗的造船技術落後,船速慢,船隻小,即便是最近這些年,學習了不少大明的造船技術,卻依然落後,逃也逃不了。
打吧,這些海盜是連正規水師都可以正面硬剛的傢伙,連火炮都有裝備,就算是想要打都打不過。
「我先派人去偵查一下。」王貫山當機立斷。
兩地之間直線距離不過數百公里,只需要兩三天的時間,就能一個來回。
到了另外一個船艙里,看到裏面的東西,王義達這才喜出望外。
可惜的是,朝鮮歷和-圖-書代戰亂不斷,各種歷史保存的非常不好,貴為朝鮮太祖的李成桂,連個真正的「御真」(供奉的畫像)都沒有保留下來,唯一的御真,還是幾百年後重新繪製的。
該炮製什麼樣的歷史呢?什麼樣的歷史對韓國人來說最重要,會讓他們花錢來買呢?
還有幾個人舉起手來。
好,這些人,可以成大事!
王義達捏著下巴,陷入了沉思。
這些東西,都極具歷史價值!
因為朝鮮境內山多道路崎嶇難行,朝鮮和大明的使節來往,往往通過蓬萊港。
能夠成為使節的,畢竟不是普通人。
「真的?快讓他們過來!」王義達喜出望外。
「大王,遠航高麗的船隊回來了!」
過了一會兒,海盜們連踢帶趕得把幾十個衣衫襤褸,全身臭烘烘的俘虜帶到了王義達的面前,看著王義達,他們瑟瑟發抖。
這一夜,無數的觀眾湧入了「海上龍宮」,晚上7點整,海上龍宮正式離開港口和-圖-書,駛向了漆黑的大海。
還有許多人把手舉了起來。
「唔……」王義達滿意地點了點頭,「可有人熟讀經史子集?」
有了這些文人、工匠,歷史就是一個真正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了。
他要的,不是這些金銀俗物。
這裏面,都是一些文書及個人物品,還有一些書籍、器皿等。
這些天來,他們在船上被迫當苦力、船工,過的是人畜不如的日子,現在終於到了岸上,他們最怕的就是自己沒用了被殺了。
谷小白不在,打撈海底的沉船,就沒有那麼輕鬆了,但是海上龍宮依然是這世界上最好的打撈船,沒有之一。
所以一直以來,兩地使節團往來頻繁,交流頗多,有時候多達每月數次。
「那些人你抓來沒有?」
這些人,多是從高麗出使大明的使者之類的,其中還不乏幾名高官,只是這些天來暗無天日的生活,已經讓他們失去了銳氣,站在那裡像是小雞一樣。
公元139
和-圖-書7年,朝鮮半島的最後一個王朝「李氏王朝」剛剛建國,朝鮮太祖剛剛上位,這段歷史之於朝鮮,估計和中國的秦朝統一擁有差不多的意義。
汽車後座上,王義達慢慢睜開了眼睛。
「六百年來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不過如果這裏找不到的話,我再回去準備一艘沉船就是了。」王義達道。
王義達來到了一艘船的船艙里,打開艙門之後,看到了裏面的金銀財物等,撇了撇嘴,道:「嘁,破銅爛鐵。這些金銀財寶等等,你讓兄弟們分一分,也算是犒賞大家這一年來的辛苦了。」
不得不說,「陳祖義」這個海盜之王,能夠成功雄霸南洋那麼多年,自然有其道理,把自己的下屬放出去一年多的時間,如果是換了別人,恐怕早就已經自立為王了,但是他的下屬不但回來了,任務還完成的不錯。
幾乎所有人都把手舉了起來。
但是結果也是喜人的,劫掠的各種貨物,已經堆滿了倉庫。
翻開這些m.hetubook.com.com文件,看到裏面都是一些國書來往,頓時就更開心了。
王義達差點開心地要哈哈大笑了。
陳祖義雖然基地在舊港,但名下的戰船超過百艘,下屬更是有萬人之多,其實力,足以把周邊小國的海軍虐得死去活來,而他的活動範圍,北到日本,南到霸南洋,向西到印度等地,都在他的勢力範圍之內。
汽車已經通過港口,直接駛入了「海上龍宮」的內部,王義達找到了在船上擔任指揮的王貫山,低聲對他說了幾句什麼,王貫山的眉頭揚起:「真的?」
有人舉手。
什麼東西值錢呢?
「可有人見過現任朝鮮王?」
但這段時間,十多艘海盜戰船,在渤海附近往來劫掠,不但商船遭了秧,就連使節團都苦不堪言。
這些船隻上,往往有各種貢品、商品等,劫掠幾次收穫頗豐。
彼時,朝鮮李朝剛剛建國,作為大明的不征之國,朝鮮是明朝最忠誠的藩屬之一,甚至清朝之後,還扛起了反清復明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