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臨難仁心存百姓,登舟揮淚動三軍
怒火上頭的常行儒,指揮麾下兵馬從兩側繞行,準備用輕騎兵的機動力優勢耗死這些混蛋。
「對面何人?」河中鎮那邊出來一員騎將,向著李雲澤高聲呼喊「我乃權知河中王留後麾下牙將,常行儒是也!」
李雲澤轉首囑咐一旁的牙兵「在那邊挖個單人坑,把他埋進去露出頭,再去找一罐水銀過來。」
身負重傷的秦宗權被拖到李雲澤面前,當即連聲哀求表態自己願意為李金吾做牛做馬。
他察覺出來了,李雲澤身邊瀰漫著的全都是殺氣!
這畢竟只是一場遭遇戰。
見著直奔自己衝過來的騎兵群,河中鎮騎兵還挑釁的將首級戳著舉起來,向著李雲澤耀武揚威的示威。
見著了被馬匹拖回來的秦宗權,一向在戰場上都是不苟言笑的李雲澤,也是難得的露出了笑容。
說句不好聽的,輕騎兵們想破防都難!
李雲澤這邊頓了頓,接著做安排「願娶願嫁的就發筆賀禮,等到了汴州分發田地與宅院。記住了,不得強迫。」
打勝仗值得高興,更值得高興的是活捉了秦宗權。
眾多百姓選擇跟著李雲澤去汴州,甚至包括了許多世家門閥的女眷。
李雲澤大怒,當即帶隊策馬沖了過去。
傻瓜才會去跟唐末的武人們講道理,因為沒用。
利箭紛飛,橫刀劈砍。
李雲澤沒有說話,耳朵自動過濾了秦宗權的乞活廢話,只是安靜的打量著他。
聽著秦宗權的坦率直言,李雲澤終於是緩緩頷首點頭。
生活在長安城內,這種事情早就看hetubook•com.com的明明白白。
一番衝殺鏖戰之下,常行儒以下當場折損超過三百人,剩下余部立馬潰逃。
他想揮兵上前滅了這種重騎,對面的甲胄與馬匹實在是太惹眼了。
唐時的風氣與現代世界有些類似,除了沒有三四十歲了還自稱小姑娘之外,其他方面倒是挺類似。
李雲澤壓根就是懶得搭理他,給馬兒餵了加鹽豆餅與清水之後,略作休息直接取下了陌刀。
在他們看來,後面那些蠢貨們跑上一段距離就該氣惱掉頭了。
朱洪武的大殺招,對付秦宗權這種人實在是再為合適不過。
武人之間起衝突太正常不過了,只要把人都給滅了,自然沒人知道是誰做的。
此獠沒有直接死在戰場上,真的是太好了。
「河中鎮,王重榮!」
說人口太多不好的,都是在扯淡,只有人口才是第一要素。
可這不是用數量衡量的,對面全都是騎著高頭大馬的具裝甲騎,他這邊只是輕騎兵而已。
而李雲澤這邊,只帶著百余牙兵親衛。
而李雲澤這邊也是來者不拒,除了地痞無賴之外,誰來都接納還負責他們的伙食。
投降什麼的,對於秦宗權這種人來說毫無壓力可言。
河中騎兵皆是輕騎,蔑視李雲澤這邊的追殺,調轉馬頭直接原路返回。
「再去邊上挖個更大的坑,那些俘虜還有屍骸,都處置掉。」
可常行儒卻是只能想想。
逃亡的百姓們躺了一路。
李雲澤這兒正在做安排,那邊已知自己必死無疑的和-圖-書秦宗權,開始做最後的咆哮「老子十八年後還是條好漢!你個狗X的生兒子沒……」
百姓們都是非常純粹的,哪邊更好他們選擇用腳投票。
「李金吾孤軍守長安,豪情蓋世天下無雙。雄韜偉略破黃巢,古之名將自愧不如。愛民如子,天下百姓無不敬仰。一身是膽,縱橫天下世無雙……」
李雲澤很清楚,什麼都是虛的,唯有人口才是真實的。
隨著消息的傳開,一路上有越來越多的百姓們主動加入到了李雲澤的隊列之中。
並非是王重榮之前表示說,不得與宣武軍起衝突。
無論是生產還是消費,又或者是做別的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足夠多的人口來完成。
抓住了百姓,不但立馬劫掠本就不多的財貨,還將老幼拖出來作為殺雞儆猴給處置掉。
雖然早已經派人去調集兵馬,可等援軍趕到的時候,對面早就跑路了。
解決獸軍並不困難,挖坑而已。
「殺!」
權知河中留後王重榮就是不滿之人,得知麾下牛馬不斷流失,當即點齊兵馬去追捕。
畢竟這麼多年經驗不是白來的,對付秦宗權差不多算是手到擒來。
而他們的身後卻是有數十河中鎮騎兵在追殺。
別看他這邊足有三四百騎,對面只有一百多。
武人們只認識刀槍,不認識什麼聖人之言。
她們家族的男丁基本上都被消滅在了武功縣附近,失去了家族男丁,以後的日子沒法過了。
可兩邊距離數里地,百姓們的雙腿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跑得過河中和圖書鎮的騎兵。
可未曾想,後面的騎兵非但沒有停下掉頭,反倒是一路追出了十余里地!
李雲澤帶在身邊的,那都是從各鎮之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牙兵親衛。
秦宗權的數萬大軍,真正的戰兵也就萬餘人,剩下的都是民夫輔兵甚至是女營都給計算在內。
因為對付的是沒什麼抵抗力的百姓,河中兵馬行動順利越打越上癮,甚至一路追殺到了李雲澤所部的大軍邊緣。
雖說摔斷了腿,摔斷了幾根肋骨,摔斷了門牙鼻樑骨什麼的,可至少還活著。
絞盡腦汁嘚啵嘚啵了三千字,實在是沒詞了的秦宗權,沙啞著嗓子重重叩首「求李金吾饒恕我的狗命~~~」
之後,李雲澤的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開赴汴州。
他們的援軍到了。
再加上此時解救的秦宗權軍中女子,數量之多幾乎成了娘子軍。
所以等到李雲澤的大軍浩浩蕩蕩奔向潼關的時候,規模已然是膨脹到了二十余萬。
這還是有許多百姓得知消息太晚,沒能跟得上的原因。
總兵力加起來也就堪堪四萬人馬。
雙方之間的距離忽遠忽近,但始終沒有脫離視線。
這道目光是如此的難以言喻,看著他那猙獰面甲,秦宗權的廢話也是漸漸停歇。
他們騎乘的也都是從長安城的皇家御苑裡,精挑細選出來的頂級良馬。
剩下的人,都是願意跟隨其一同前往汴州的關中百姓。
有詩人見著這一幕,都會感慨『這與昔年漢昭烈攜民過江是何其相似。』
用力咽下口唾沫,秦宗權當即改變套路。和*圖*書
只不過解救出來的數千年輕女子,卻是有些麻煩。
橫刀刀柄砸了過去,隨著幾顆牙混著鮮血噴出來,噪音總算是沒有了。而在他的身邊,一名甲士手中正捧著一罐密封的水銀等著幹活。
而像是李雲澤的這十萬大軍之中,真正意義上的戰兵,也就是之前博野鎮,鳳翔鎮,夏綏銀鎮,涇原鎮,朔方鎮以及神策軍內挑選出來的精銳組成。
畢竟他們也懂得,沒了人口就沒人種地沒有糧食,沒人做工打造兵器甲胄製作各種生產物資。
古代的幾萬大軍,幾十萬大軍,乃至於百萬大軍什麼的,聽聽就行了別當真,那都是為了鼓舞士氣吹噓出來的。
這種程度的人口流失,很自然的引起各地藩鎮的不滿。
同樣的娶妻不易,尤其是在戰亂年代里。
常行儒當即勃然大怒。
畢竟活著才能有機會報仇。
常行儒非常憤怒,這是瞧不起我啊。
可結果卻是,重騎兵們的短途爆發力絲毫不弱於輕騎兵!
李雲澤在的時候還能養著她們,可現在李雲澤走了,等到朝廷回來立馬就是強征宅邸財貨,甚至她們自己都在強征的行列之中。
打仗這種事情對於李雲澤來說,就如同喝水吃飯一樣簡單。
黑著臉的李雲澤沒有說話,只是拉下了自己的面甲。
「唯~~~」
更別說還有賀禮田地與宅院,軍中許多光棍們紛紛熱血下涌。
關鍵的原因在於,他知道打不過。
足有數百騎的援軍,浩浩蕩蕩看著聲勢很大。
陌刀斜向前指,策馬而出。
這天李雲澤帶隊巡和圖書營,親眼見到了一群百餘人的百姓向著自己這邊營地亡命奔逃。
秦宗權所部從各地抓捕來的年輕女子,除了掉隊的被X掉的,剩下的都在這兒。
此人雖然是個魔王,可喜好說實話這一點還是值得表揚的。
給百姓們帶來前所未見美好生活的李將軍要走了,而皇帝與世家門閥太監勛貴們卻是要回來了。
李雲澤深知這一點,所以也不廢話直接開打。
留下人手收集首級,李雲澤帶隊繼續追殺,一直追到逃亡的輕騎兵們累死了戰馬,這才斬首而回。
停下馬兒的李雲澤,輕撫馬脖子給馬兒喂水恢復力氣「無名鼠輩。」
所以除了還能夠投奔親友的之外,幾乎所有女眷都跟著一起走。
花費了兩天的時間,總算是解決了秦宗權所部獸軍,明年這邊的莊稼地肯定是長勢喜人。
「願意回家的送回家,每家可回的詢問她們是否願意隨軍,軍中光棍們若有想娶的……」
什麼叫做人財兩得,這就是了。
帶著這些首級回到了之前百姓們被害的地方祭拜。
沒有人口那就沒有未來。
所以常行儒只好強忍著怒意,再度招呼「我等奉王留後之命捉拿逃犯,爾等何故追殺?」
眼見著馬兒開始發汗口吐白沫了,心中急切的河中鎮騎兵們,突然歡呼起來。
那些沒田沒地沒宅院的百姓,信任李雲澤所以一起走。
唐末武人都有一個通用技能,那就是見風使舵。
最終在兩邊還距離二里地的時候,所有的百姓都被騎兵們給屠戮殆盡。
哪怕是重騎,也依舊是能夠追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