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做舊師

作者:三尺妖帶
做舊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216章 這才是大漏

第216章 這才是大漏

大多時候並不是人為所能決定的。
加固劑的作用顧名思義,就是提高彩繪顏料的附著力,讓他牢牢的保持在陶俑上。
沖完最後一件,我看一看旁邊放著的九件青瓷。
但是,秦兵馬俑發掘的那個年代技術有限,無法保留彩繪。
實際上這一套耀州窯的瓷器並不是十件,而是九件。
這,才是我這次掏地窩子的大漏呢!
我做的比較精細,就用細軟毛刷再刷一遍。
抗皺劑聯合加固劑的使用是非常複雜的過程,還需要用到電子束輻進行照射。
瓷胎呈灰白色,釉面晶瑩透亮,呈月白色。
還好我帶回來的這幾件陶俑本身保存的還不錯,下面的墓葬情況具體怎樣我不知道。
但這青瓷的品相種類比我原先想象的可好多了。
簡單講,青色釉面的瓷器都是青瓷。
我每沖洗完一件瓷器,就放在一旁瀝乾淨水。
瓷器上的泥土處理起來就快了。
什麼是青瓷?
從先前看到的幾件來判斷,這些應該hetubook.com.com都是青瓷生活用具。
這不是我有多高尚,單純是為了陶俑的價值吧!
反而,更多的是由天定。
全套!這,可就值錢了!
但是,我這裏可是要特別提醒一句。
得小心翼翼,首先你得確認這瓷瓶里有沒有裝其他有價值的東西。
他榮家不但要收拾我,還要拱火花家來收拾我。
青瓷歷史悠久,越窯、官窯、龍泉窯、哥窯,甚至價值不菲的汝窯,都屬於青瓷一脈。
瓷器一共十件,大部分帶回來的時候都被泥土包著呢。
甚至,我們去看秦兵馬俑,現在也都是沒有顏色的。
所以,身上的彩繪的粘附力還算不錯。
但我是一樣要盡量維護好這些彩色陶俑的原貌。
或者說,是被逼無奈。
不禁讓我是大吃一驚!
雖說不是汝窯,但是也足夠我激動一下子了。
處理完陶俑,我就著手那幾件青瓷了。
瓷瓶身上有沒有文字啥什麼的。
我之前把陶俑泡在和圖書純凈水中,其實就是保濕。
而實際上,秦兵馬俑應該是顏色艷麗的。
主要是其粘附力變得很弱了。
更是需要非常專業的文物修復知識和技能。
但是,我這裏哪裡有那麼高級的設備。
才導致,世人都認為兵馬俑都是土色的。
這對於古董商來說,肯定是搞不定的。
然後拿起來,用乾淨的毛巾把水分擦乾。
因為其中一件帶蓋的壺,壺身和壺蓋分離了。
青瓷,自然還是青瓷,不會變成元青花。
但是我怎麼可能會做這種事。
還好,沒扔掉,都帶回來了。
壺蓋很小被泥土完全包裹著,還以為是一件小玩意呢。
要知道瓷器是易碎品,本身就很難保存留世。
所以,我們大凡看到的陶俑都是沒有色彩的。
瓷器也就算清理完畢了。
但是,泥土衝去,露出瓷器的真面目,我不禁就有些驚訝了。
吃驚什麼?
南宋耀州窯青瓷茶具全套!
但是這種濕潤是輕微的濕潤,不是泡在水裡的https://m.hetubook.com.com那種。
所以最終還是要從水裡拿出來,甚至還得正常脫水才行。
但這還不是讓最激動的地方。
隨便拿水沖一衝,上面的泥土就下來了。
我便用聚乙二醇為主的抗皺劑對陶俑輕輕噴洒。
價值上應該不會太突出,之前我也並沒有對這些瓷器抱以期望。
如果是正規的大型館藏單位或者實驗室。
一件件瓷器小巧精緻,造型清秀。
當然了,這是從古董商的角度一般都是這樣做的。
如何脫水?並且能夠始終保持陶俑上面的彩繪呢?
加固劑,化學成分主要是甲基丙烯酸羥乙基酯。
這是典型的南宋晚期耀州窯青瓷的特點。
這些青瓷是耀州窯的青瓷。
保濕很重要,尤其對有顏料的文物,諸如彩繪、字畫等。
但是這些陶俑並沒有和泥土粘結在一起。
畢竟我如果要跟金陵第一的榮家為敵,就應該處好金陵第二的花家才對。
更不該在這個時候得罪花家。
我可沒那麼大運和圖書氣。
當然了,保濕重要但也不可能把文物古董始終放在水裡面。
而且要知道汝窯,原則上是不可能出現在一個那麼小等級的墓葬里的。
這要是扔掉,壺少了蓋,這一整套可就損失不小呢!
保濕能夠讓彩繪顏料保持粘附力,同時還能讓顏料色澤不迅速氧化脫變。
因為陶俑是經過上千年的時間,其表面的彩繪層已經變的極其脆弱了。
怕個鳥,干就是了!
就如現在,實際上榮家也是很明白這個道理。
當然,陶俑可不能拿水沖啊!
只能簡簡單單噴塗滲透了。
早上出門泡的兩桶東西,到晚上回家早就好了。
泡在水裡就沒辦法做其他的了。
清理乾淨之後,略微用棉紗吸乾淨水分。
做肯定比不做好。
另外,其還起到一定的保護顏料氧化脫變的作用。
陶俑我這裏講的很複雜,其實畢竟不是實驗室,處理起來也很簡單,很快。
這些對於古董商來說無所謂,但是對於文物工作者來說,那還是相當重要的。m•hetubook•com•com
我帶回來的這幾件陶俑,如果一般古董商,清理乾淨也就可以拿出來賣了。
說白點,就是彩繪容易脫落了。
我不想得罪花家,他就偏偏讓我得罪花家。
這竟然是一整套完整的茶具。
能夠基本判斷出是青瓷。
而如此一整套的南宋時期的茶具,其稀缺程度可見一斑呢!
噴了聚乙二醇,再施以加固劑。
聚乙二醇的作用就是讓彩繪吸收周圍空氣中的水分,使得自身保持濕潤。
如果是清理文物可不能這樣。
當然了,別誤會,我不是衝出一隻汝窯來了。
就算是一般的小博物館那也是沒有這樣的人才的。
老實講,實際上我根本不想得罪花家。
但是之前大晚上的,雖然打著手電筒,也只能看個大概。
這是非常專業的問題。
這雖是禍不單行,但就如小武所言。
但是,這世界上的很多事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的。
泥土泡軟了,用水沖一衝大致就乾淨了。
好歹我也是科班出身,雖不至於像修復文物一樣精雕細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