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飛雪迎春到
第九十八章 我反對
秦東講得認真,武庚聽得也認真,「我國啤酒包裝主要還是瓶裝,從目前國情來看,易拉罐不是發展方向,作為一個產品包裝類型,適當發展一些應該,但熱衷於搞易拉罐啤酒生產,不現實。」
「理由就是我們的啤酒生產出來了,有易拉罐進行灌裝嗎?」
就像青島的夜色此時無法與東京的夜景相媲美,此時青島人接受的行業信息也無法與日本人作比較。
武庚罵了一句:「也就是說,現階段我們如果採用這條生產線,根本沒有那麼多易拉罐給我們灌裝,這條生產線的生產能力是保證不了的,老陳提出的產量翻番的任務根本完不成。」
雖然這激發了眾多企業的投資慾望,也得到政府從政策到資金的支持,僅在1984到1985年不足兩年的時間內,國家經貿委就一口氣批准六條易拉罐罐體生產線的進口申請。
夜色漸濃。
可是,現在日本人很超脫,反倒是市裡和區里很著急,光憑武庚和秦東的兩張嘴,怕是說服不了和_圖_書梁永生、王從軍等人。
「況且,八十年代,我國鋁材及罐口生產都未過關,國外,易拉罐包裝也不是發展的主要方向。」
森田和藤野站在窗前,看著外面偶爾的繁星點點,都舉起了手中的杯子,杯子碰到一起,發出清脆的聲響。
就是利率高點,在易拉罐生產線跟前,恐怕也會接受,頂多日本人再往下降一點利率罷了。
「秦東問到了利率……」
「那秦啤為什麼用易拉罐包裝?」武庚又問道。
就像此時國內的啤酒業,原料是建築在國外原料的基礎上,大麥等啤酒原材料都需要進口。
比如青島美特廠,生產能力只是設計能力的40%,其它廠家也是這個狀況。
「武廠長,知名廠家銷路不差,一般廠家可不行,一個大型啤酒廠上一條小線,作為一個包裝規格,很好,但是我們不是大型啤酒廠,我們指著這條生產線提高我們廠的裝備技術,而不是買回這條生產線還一直要等米下鍋!」
易拉罐啤酒是
和圖書將來的發展方向,但不是現在。啤酒業的發展也必須遵照我國國情,否則也會吃盡苦頭。
「這不是他們是地主,我們是長工了嗎?」杜源問道。
「噢。」森田笑了,笑得眼角的痦子上下直晃,「中國人都會問到這個問題的,可是他們會更看重易拉罐生產線,看中我們的貸款,用貸款換設備,也是各取所需,所以,我不準備降低利率,一點也不降,我想,他們最終還是會答應的。」
「你反對?」武庚扶了扶自已的眼鏡,拿起一個雞爪,「理由?」
「但是你知道,他們的貸款利率是多少?」秦東伸出三根手指頭,「百分之七!這麼高的利率,這麼說吧,就是我們辛辛苦苦生產啤酒賺的錢,將來都要交給他們還貸款!」
易拉罐也不例外,國內沒有易拉罐製造企業,罐體都需要進口,進口易拉罐價格不菲,香港離岸價格曾高達每套(含蓋子)1.35港幣。
「有一個人我們可以試試……」秦東笑道,他眉毛一挑,和*圖*書「我們可以給他打電話。」
嶸崖啤酒廠要上馬一條三萬噸的生產線項目,就在幾位廠領導分赴上海、廣州之後,他們就得到了消息,立即從上海專程而來,看灌裝機技術改造是假,用貸款利率賺青島人的錢是真!
這一切都是精心設計好了的,森田相信沒有人不會上鉤!
「還有,按國內的消費水平,價格也是接受不了的,如果採用易拉罐包裝,包裝一噸啤酒人民幣需要1500元,遠比啤酒本身價值高!」
青島啤酒廠是為滿足其產品出口的包裝需要,從日本、香港等地陸續進口了印刷精美的全鋁二片易拉罐,揭開了易拉罐在中國大規模使用的序幕,也改變了秦啤出口啤酒「一流產品,二流的包裝」的尷尬局面。
「嗯,照我們目前的生產水平,實在不宜多發展,易拉罐啤酒除攜帶方便外無多大優點,成本高,酒的口味也不佳……」
「秦東怎麼了?」森田面不改色,這裏沒有香檳,他們只能用青島生產的一種女士和-圖-書香檳來提前慶祝了。
啤酒專項項目實施以來,國內的啤酒廠也上馬了多條易拉罐啤酒生產線。可是,這些啤酒生產廠家,必須拿著現金到罐體生產廠去買罐,甚至給生產線工人發點獎金以求早些安排生產,逢年過節尤其如此。
「彙報什麼,先吃飯再彙報也不晚。」正說著,杜源笑著走了進來,他跟武庚也是熟悉的,兩人握手后,杜源又把武庚摁在了凳子了,「吃飯,先吃飯……」
「別的倒沒說……」藤野努力回憶著,秦東的笑容就浮現在腦袋,他的心裏突然有些不安,這個年輕人,從他走進鍾家窪的那一刻起,就讓他心裏產生警惕與意外,現在這種感覺更為強烈。
……
「感謝本部長教誨。」藤野謙恭地笑道:「這趟中國之行,從本部長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本部長,秦東……」
「奶奶的,這些日本人。」武庚罵了一句,舉起啤酒,「左一個鞠躬右一個鞠躬,左一個先生又一個先生的,這是拿易拉罐作餌,在釣我們上鉤呢https://www.hetubook.com.com。」
「誰?」武庚急急地問道。
「這裡是青島東部最好的酒店。」森田打量著房間里的陳設,他們已經從海員搬到了遠洋賓館,作為青島東部此時的地標性建築,市裡和區里對他們的招待格外重視。
「他還說什麼了?」森田又問道。
可是,由於管理和技術的原因,這些生產線都遠遠達不到設計的能力,產品質量也無法保證,雖然引進的都是全自動生產線,但生產效率極為低下。
「看來我們還是想簡單了,不行,秦東,我們要把這個情況馬上給陳廠長彙報……」
想象著明天與中國人座談后就要簽訂合同,森田很是得意,「中國人有一句話,叫做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我們沒有做說服工作,一切都是中國人自願,藤野君,記住,生意就是這要做的。」
「好,那就先吃飯。」武庚倒也豪爽,「老陳說不定現在正高興著哪,我們就先讓他高興地吃完飯,唉,還是我們手裡沒米啊,日本人一說到給我們貸款,我看老陳的眼睛都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