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紅旗過大關
第三百二十五章 補一刀
「他就是青島的秦東,跑到我們龍城來承包啤酒廠,還是陳明同志親自上門請的人家。」山東省一位領導笑著解釋道。
首先是兩個市屬企業座談會,共有20家企業參加。
然後,首長先後召開了5個座談會。
不合格的產品有美國的米特啤酒,澳洲的冰啤,美國的紅帶王啤酒等……
「我要夜商家堡,取商劍鳴首級……」
首長說著,走到秦東跟前,「我們就是要扛起民族啤酒工業的大旗,不能把民族品牌交到外國人手裡!」
龍城經驗的意義就是認真落實了中央抓大放小的方針,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會場就設在龍城啤酒的車間里,從附近中小學校里抬來的課桌板凳。
李軍、吳敬璉等領導帶頭鼓起掌來,首長卻揮揮手,示意大家不要鼓掌,「還有,你們在北京城打得很好,貝殼不是被你們打倒了,北京的啤酒市場,沒有地方保護,我們的啤酒跟外國啤酒就是在市場上見真招,結果,我們沒有被打趴下,https://m.hetubook.com.com反而越戰越強……」
「我什麼時候能回北京?」中午吃了一點簡單的工作餐,秦東好不容易逮著機會揪住了陳明,「北京的仗還沒打完……」
「您請講。」秦東笑道。
風雪中,秦東哈哈大笑上車,今晚,他要連夜趕回北京,給四十二家外國啤酒、外資啤酒再補一刀,取下譚凱的首級。
嘩——
「但是,秦東同志……」
他們都看向秦東,沒有人記不住這個大嗓門的廠長了。
首長卻依舊嚴肅:「第一、我不贊成把龍城賣的錢交給國資局統一運營;第二、你們龍城啤酒廠大量分紅我不贊成。」
「來了。」可是他的聲音依舊高亢。
「鄉鎮企業座談會,與我無關,首長不是說嗎,要抗起民族啤酒工業的大旗,今晚,我就做胡一刀了……」
三天後,中國質量報報道,北京市工商局、北京酒類專賣局、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對市場上三十三種進口、國產啤酒進行質hetubook.com.com量檢查后發現,進口啤酒質量普遍不合格。
胡一刀?
進城后,首長直接去了企業,第一個就到了啤酒廠。
首長的風格,全國人民都知道,那就是動真的,碰硬的,來實的。
「你去哪裡?」開完座談會,看見秦東飯也不吃就要離開,陳明急了,一把拉住他,還有兩個座談會沒開。
「秦東同志來了沒有?」
大家的目光馬上看向秦東,秦東穿得不多,在這個沒有暖氣和煤爐的車間里,他感覺自己快凍僵了。
「也不必爭論是股份制還是合作制,是公有制還是私有制。十四屆三中全會已經明確,小企業可以賣掉,不能把這個叫私有化。」
第二個企業看的是富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這個企業除了生產農用車,已經開始生產輕型卡車,質量不錯,首長看了也很高興。
……
「我明白。」秦東很是激動,「不能把我們的民族品牌交到外國人手裡。」
「我向首長保證,三年內上設備,擴www.hetubook.com.com生產,把龍城啤酒搞到十萬噸!」秦東也嚴肅道。
秦東陪在最前面,他的後面依次是龍城的陳明、昌威和山東省的眾多領導。
作為龍城經驗的第一個成果,首長詢問得很詳細,秦東也回答得詳盡,「小夥子的聲音很大,像打雷。」
首長就笑了,「山東人說話就是響亮。」他這一句話,把剛才嚴肅的氣氛一下淡化了許多,許多領導就笑了。
「我有兩點不贊成。」
李軍、吳敬璉……同志依次發言,然後他即席發言,沒有稿子。
「這是你們的工作,我不干預。」首長一揮手,「秦東,青島也有個秦東,把啤酒打進了白宮,在紐約時代廣場上豎立起我們中國第一塊廣告牌……」
他下車直接進車間,邊走邊問企業情況,不時停下與職工交談。
哦,秦啤,秦東不說話了,秦啤的份量太重,以致於這位日理萬機的首長,在北京還一直惦記著它。
陳明笑了,在場的領導也笑了。
當第二天中午,陳明再見到秦東時https://www.hetubook.com•com,他眼睛通紅,可是神情亢奮。
哦,大家的目光又一次看向秦東,首長兩次點名,親切地稱呼他,這個小夥子算是出名了。
中國產品質量報最後說,這給國人帶來的啟示是,不要崇洋媚外,盲目信賴,在市場競爭中,產品只有過硬的質量才能征服人心!
「企業搞好了,可以把它留給企業作為流動資金,增強自我發展的能力,或者留在企業里擴股。我不贊成的,也不是要你馬上就改……」
陳明卻是不看金庸的小說,自然不知道胡一刀是誰。
陳明這幾天情緒一直很亢奮,他的工作得到了首長的肯定,這位首長可是不輕易題詞不輕易表揚人的,「你回得去嗎?你們龍城啤酒是第一家改制的企業,後面還要開座談會還要發言……」
首長一行在龍城待了三天三夜,親自跑了十多家企業,都是隨機點名,不讓龍城提前安排,並且,還親自看了100家企業的原始財務報表,了解面上企業情況。
「那這不用爭,都叫秦東。」首長也笑https://m.hetubook.com.com了,「是青島的秦東,也是龍城的秦東,現在,我告訴你,你把中國的啤酒打進白宮,打得好,把中國的廣告樹在時代廣場,樹的好!」
放小,講的是放活,不是放鬆、放掉,包袱想甩也甩不掉。龍城的可貴之處就在於把國有小型企業放活,不是放鬆,他們抓得很緊,不是一賣了之。
他主要講了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個問題講抓大放小。他說:什麼是龍城經驗?它的意義在什麼地方?我認為,採取多種形式,把國有小型企業搞好了,或者說基本上搞好了,搞出效益來了,如果全國都搞成這樣子,那就好了。
這是北方啊,此時正是三九天氣,外面風雪滿天,天冷得厲害,可是,他穿著棉大衣,與企業幹部職工一談就是半天。
「秦東同志在龍城啤酒廠,搞的就是把企業的凈資產賣給企業內部職工,這種形式也把企業搞好了,因此可以繼續試點下去。」
他把秦東拉到一邊,「我聽說,首長還要去青島,要親眼看一下秦啤。」
大家都笑了,首長自己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