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七王畢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下陵(六)
因為只到如今這些內容,他都要好好琢磨琢磨。
可是背後的蘊意呢?
「這些人的光明前途,一者來自軍功的獲取,一者來自土地豐收。」
對於那個家,飛熒只是個庶子,儘管有一些美好的回憶,但其實不多。
味道好,其次造價高,對於飲酒者,沒有太大的衝擊力。
因為拼了命想要的好日子已經在眼前,所以大家的想法是,好好過日子,而不是去刀頭舔血。
因為容易醉,口感還差,衝擊力太大。
重建出來的豪宅,父親不屑一顧,認為它沒有了「韻致」,什麼都是全新的,一點底蘊都無。
貴族們喜愛喝酒,也就是酒水口味和那種多喝了之後微醺的感覺。
踏出府門的一刻,飛熒覺得有些暈眩。
這是一處豪宅,以前,是兩位貴族的府邸。
「於是秦國當中,稅收的主要來源,則是低級爵。」
「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用以鞏固和維持統治的,工具。」
此次出征,他帶
www.hetubook.com.com人縱橫隳突,雖說經常被追著打,但是基本上沒有吃什麼敗仗。
甚至他因此而高興。
他將自己藏匿起來的,濕漉漉的竹簡拿了出來,一字一句地開始研讀。
但如今的酒又有些區別。
飛熒喝了一杯熱茶。
「稅法,是用來大致調控國人生存狀態的法。」
他很喜歡自己的家。
如今飛熒所能夠看得上,並且願意日夜揣摩的書,只剩下一些秦王陛下下發的政令,與一本《剝削經》。
然而,即便是大勝,其實打仗就不會死人了嗎?
還有,統治階級的意志?
飛熒看著這細密的文字,醉意漸醒。
《十一月十四日秦法稅法試行初解》
「這種團結與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過去的管理方式,因此最為合適的稅收對象,從家庭和個人,轉變為了以地區為壁障的,農會。」
他站在門口揚揚手,手下人立刻知趣前來攙扶。
回到家中,飛熒沒有換衣服
和-圖-書,徑直鑽進了書房。飛熒撫摸那文字,沉下了心。
而家中,則是他發家之後,自己購置的宅邸。
「但由過去的國家政制來看,土地完全歸屬秦王,秦人只有耕地使用權,並且只能以爵位方式獲取土地。」
這樣的酒水,就不是貴族們愛喝的了。
過去的酒是軟飲,果味的,甜酸口味。
「主上,您怎麼樣?」濃眉大眼的奴僕關切著。
飛熒從家中離開,返回自己另一個家中。
鞠子洲帶來的酒水,正是最近這兩年咸陽城周邊的工人們最愛的酒水。
「農會的推行,使得家庭與家庭的隔閡得以消解,人們開始在生產這一環節就開始團結一致,以獲取個人利益的最大化。」
「法律,是固定組織的必然產物。」
固定組織的必然產物?
「如今秦國政制發生改變,人與地的關係也發生改變,過去的收稅方式與收稅主體因此不再合適。」
這當該是鞠先生的親筆手書!
反而,更多的www.hetubook.com.com時候是大勝。
書房之中,書並不多。
這裏面有什麼說頭嗎?
剛勁而怪異的字體。
可是現在日子好過了,大家私心裏是不願意拚命的。
飛熒以前沒喝過這樣的酒,一時喝多,便有些吃不住。
如今,飛熒將它們買了下來,並不按照原本的設計來。
……
十二月,王翦率軍返回秦國。
「因此,舉凡國中,能夠為國提供稅收和收入來源的,必然是家中小有資產,日子過得去,並且可以看得到看似光明的未來前途的人。」
固定組織是很好理解的。
「而獨立於此之外的,所謂貴族、貴戚、大賈、官吏們在一定程度上,以個人的資產,便能夠與農會相抗衡,在一定程度上,他們也可以不被視作單獨的個人,而視為獨立的農會,因此也就可以被新的稅法覆蓋,成為徵稅對象。」
鞠子洲。
這些文字很質樸,叫一個初學文字的小兒看,他都能看懂。
飛熒搖搖頭:「吃了些烈酒,無礙
www.hetubook.com.com,回家去。」
「唯。」奴僕恭敬地遵照飛熒的意願,招呼來了幾個人,將飛熒送上安穩的牛車。
「國中貧人,家資微薄,朝不保夕,終年不能飽食,徵收稅收,則會使其家庭破產,個人未來前途黯淡,生活狀態更加困頓。」
他很想看到下文,但不是現在。
日子不好過的時候,大家拚命為了日子好過,那時候是不得不拚命。
書房中,放置了用來維持溫度的爐子,因此屋內溫度很好,即便是有些醉意,飛熒也沒覺得不適。
這新式的酒水,造價比過去的酒水低一些,口感更差,同時更加醉人。
家中和府中,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於是在更廣泛的生活當中,更多的合作與團結也就自發地開始了。」
但是為什麼是必然產物呢?
思緒需要整理整理。
勝利了,兵士們也並沒有多麼喜悅。
因此,打仗死了人,大家的心情比以往死了人,都要沉重的多。
鞠子洲的到來使得父親心神不寧,只叮囑了幾句不www.hetubook.com.com要招搖、也不要輕信鞠子洲之類的話語,並未將過多的心思放在小兒身上。
由是,飛熒得以成功地瞞天過海,將竹簡帶走。
府中,是飛熒成長的地方,是他父親隗狀的家。
飛熒更是因此被父親怒斥,說他有辱家門。
那酒,還真是有勁兒!
和《剝削經》一樣,這竹簡上的文字並不太多,也沒有什麼過人文辭,但,由內而外,其中所透露出來的冷酷與卓然,卻實在叫人心折。
更多的是糟心的早年經歷。
他將這兩處被父親評定為「頗有韻致」的宅邸毫不留情地拆成平地,而後在平地的基礎上,請了墨者構圖、使少府擬定框架,最終在農會僱用六百多名工人重建。
「國中貴族、官吏、外戚、大賈等有資產者,必有特權。此等人,有更多的機會得到國中財富,也可以有更多手段避開因稅收而來的財富丟失。」
限於篇幅,飛熒知道,這一卷竹簡是有下文的。
「秦國過往的稅法,與賦並不完全分裂。」
可飛熒本人並不在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