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虯須
大漢若兵出,順流直下,旦夕間抵達魏興郡的西城,可得奇襲之效。
而自古以來,驅兵而戰的憂慮,首為糧秣輜重供給。
一記問話,打斷了鄭璞的沉思。
然,卻是將傅僉給留下了。
然而,倏然之間,司馬懿便遣人來,催促他入雒陽述職。
「不必了。」
司馬懿若率軍來討,先上表雒陽請詔令再督各部兵馬來,至少耗時一月,他早就作好迎戰的準備了。
而原本,丞相讓他所攜帶的口信,便成了鄭璞代勞。
不入,則會被司馬懿以不聽調度為由,斷定他有貳心,率軍來討。
只不過如今軍中各部,已然調度隸屬完畢,因而鄭璞並沒有被增兵。
亦讓沔水河道暢通之下,後方隨之而來的司馬懿本部大軍,得以舟船運送糧秣輜重,僅用八日便從宛城,帶著無數攻城器械趕至,將上庸城池團團圍住。
若無斷尾求生,讓一二部軍決死斷後,則全軍不得歸。
而沔水河谷一山上,有一人正投目下顧。
縱使敵來五倍攻之,亦無俱之。
戰略意義,與陽安口的戍圍並重。
是故,諸葛喬便留在沔陽處理案牘。
亦是說,魏延所謀的奇襲長安,很不切實際。
「諾。」
孟達猝不及防,且出城修繕防禦工事的兵卒本就不多,無法抵禦。
因而,知鄭璞與天子有所牽連后,便對鄭璞的桀驁收斂了幾分。
「子瑾轉言與文長,今歲畢,無論孟達是否舉兵,不管是否與逆魏戰,皆要率兵歸來。」
莫非,此乃天欲亡我乎!
「稟魏將軍,丞相遣我來此,名為佐事,實乃令我觀將軍用兵以裨益自身。還請將軍不以我愚鈍,不吝明之。」
如今讓他留在軍中獨領各部,亦是早日曆練熟悉。
冬,十二月。
畢竟,克複中原,非一人之功。
至少他很難做到,攻陷安陽縣時可全殲魏軍將士,不走脫一人歸去報信。
因而,箭書入城不過二日,城內軍心再度動搖。
且,他並沒有調動張郃部。
亦然是曹魏東進
hetubook.com.com漢中的必經之處。
魏延得孟達書時,便長驅而下了。
如聲稱曹魏不日將再伐孫吳,荊州亦然會出兵,讓他繼續操勞,鎮守好巴蜀與曹魏的邊地。
自東三郡被曹魏奪取后,大漢便在此修築了戍圍。
尤其是,鄭璞甫一至,便行禮言道。
先被丞相器異,后與天子成為連襟,大漢朝野皆知鄭璞未來必然成為國之重臣。
既是為子午谷不再提及,又是為諸葛喬不來此地。
且他一旦讓吏民備戰,恐被司馬懿洞悉了虛實。
若不是為了等孟達舉兵,丞相在秋收畢時,便出兵隴右了!
哪料到,今日他竟亦淪為笑柄。
且,與陽安口後方有沔陽城池為依託類同,此戍圍的後方,成固縣城池亦然修築在平坦之地,半日疾行便可馳援。
出了中軍大帳的鄭璞,信步隨魏延部曲去入駐之處時,心中微有感慨。
「莫犯我軍規,莫礙我調度。其餘之事,自便之,無人阻你。」
目睹著浩浩蕩蕩的沔水,以及怪石鱗次櫛比的河床,鄭璞心中有些幸慶。
乃丞相諸葛亮開府治事以來,踐行的準則。
原先一直充任先登的州泰部,竟急匆匆往魏興郡的安陽縣趕去。
既是以小輩自居,隱晦贊了魏延統兵之能。
頓時,張嶷便神采飛揚,連連頷首,「還請將軍緩我觀之,且作思慮后,再與將軍共論。」
等等。
「好。」
是張嶷。
然,兵出武都郡,無論北上關中還是西進隴右,氣候都決然不同。
被先帝拔於行伍,從一無名小卒至國之藩籬的魏延,不曾有忘先帝的知遇之恩。
謹慎細微如丞相,在等孟達舉兵時,也是想著用這個冬天,讓士卒們先適應西北朔風如刀的氣候。
待西鄉侯張家小女及笄后,便許給鄭璞。
不過,舉大漢上下,值得他和善言辭與對之人寥寥無幾,其中不含有鄭璞。
聲稱他長子與傅僉年齒相仿,如今也在軍中,便遣去作伴。
然也!
漢中郡因被秦
https://m.hetubook•com•com嶺山脈所閉塞,氣候與巴蜀相差無幾。
是時,孟達正帶著士卒及民夫,修繕遏制水路的城外白馬塞。
孟達心中陣陣悲愴,卻亦然作鬥志昂揚之態,鼓舞著將士的堅守信念。
如此恭敬作態,亦讓鄭璞囅然而笑。
讓魏延含笑捋胡,顧盼隱有自得。
再者,則是孟達若舉兵,必然會將曹魏兵力吸引至荊州。
一來,是時不我待。
今見傅僉成為鄭璞弟子,愛屋及烏下,亦不好作色而苛。
經過此黃金戍圍的沔水,因河道驟仄,水流異常湍急,且險灘礁石極多。
如讚賞他鎮守東三郡,數年如一日抵禦巴蜀,勞苦功高,乃曹魏中流砥柱也。
日夜在城牆之上的孟達,瞧得真切。
上庸城牆上,新城太守孟達目視著城外密密麻麻的魏軍,滿目悵然。
桀驁如魏文長,亦不是那麼難相處嘛……
然而,可惜了。
聞言,張嶷重重頷首,肅容出聲,「我必不負將軍栽培之恩。」
暗自調遣了荊州從事州泰,早就領兵馬蓄勢以待,與遣來催他入雒的使者,同時出發前來上庸。
來時之速,僅容孟達遣使趕赴漢中,求丞相諸葛亮發兵來救。
亦讓鄭璞瞬息間,明白了丞相之意。
然而,若是戰不利,想退兵則艱難無比。
因宛城距雒陽八百里,而上庸距雒陽一千兩百里。
昔日他引夏侯尚及徐晃,攻破是時駐守上庸的劉封,還如此嗤笑:「封、耽據金城千里,而更失之乎!」
讓他寬解了心思,以為曹魏不會洞悉自身所思,進而沒有作準備。
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恭謹拘束,方問道,「閑暇之際,伯岐不如與我共論軍計。且看此戍圍防禦,如若你為守將,當何如卻敵?反之,若如你為來襲的逆魏將率,又如何攻之?」
是故,此防禦工事,亦被稱為「黃金戍圍」!
www.hetubook.com.com還好,決策者乃是丞相……
不過,細細沉吟之,卻也不意外。
乃是沔水東去,從大巴山與秦嶺山脈逼近處,衝擊出來的河谷,異常狹隘逼仄。
深諳荊州地形的他,被司馬懿委任為先鋒,暗中領軍兩千,一路疾襲上庸而來。
嗯,他年齒未三旬,卻虯須近三尺矣!
最後,乃是為大漢的士卒,鮮有北方人。
聲稱僅誅反叛的首惡孟達,余者皆不究,讓他人莫自誤,速開城而降。若是拚死抵抗,攻破城池之日,則是滿城雞犬不留!
他被司馬懿陰了一把。
對此,傅僉有些愣然。
是故,一手促成氐王符章舉族內遷的鄭璞,丞相在上表朝廷,請天子詔令封賞符章時,亦然表了鄭璞之功。
今歸魏興太守申儀守備。
見州泰領兵而過時,便狠狠的一拳擊在自己大腿上,亦滿臉昂揚!
亦對如今天子劉禪忠心耿耿,甘願百死不辭。
正式躍為雜號將軍:職遷討虜將軍。
世上無有不漏風之牆。從春三月伊始,大漢十余萬大軍進駐漢中郡,時日若耽擱久了,恐會走漏消息,被逆魏所驚覺。
「將軍有問,我安敢拂之?」
曹魏屠城,不乏先例。
其易守難攻,有些類似於襄陽城。
自六月司馬懿駐軍宛城以來,頻頻遣使安撫於他。
然而,鄭璞輕聲說了句「伯松兄似是身體有恙」,讓丞相才驟然發覺,諸葛喬因數月運糧而有幾分骨瘦形銷了。
微微搖頭,鄭璞拔步向前,還招手示意他隨行,「今得來鎮北將軍軍中觀戰,乃難得之機也。伯岐且隨我走走,多察看魏將軍各部落營及將士調度,或可裨益自身。」
……
亦不管是否確鑿,便大聲歡呼,鼓噪士氣,「丞相已發兵來救,眾將士再堅守數日,援軍必至!」
尤其是,此時正值大漢蓄力北伐,欲讓將士皆死力之際。
州泰驟然兵臨,大肆鼓噪而攻,驅趕著民夫倒卷沖塞。
和-圖-書不管從關中走子午谷,抑或者從東三郡徑直來襲。
傅肜忠烈報國,向來被軍中將士所讚歎。
又是直截了當,將自身不會多作置喙的意思告知。
城下沔水之處,尚有木柵欄修築的「白馬塞」,可遏住從荊州逆流而來的水路。
且上庸城依山而築,三面被沔水環繞。
且,隨鄭璞而來的人,有一乃是傅僉。
因備戰窺機奔襲東三郡,魏延乃率領將士東出數十里,駐紮在巴蜀稱為「赤阪」、曹魏稱為「丹口」之地。
萬余士卒,除去他部曲外,並無多少人眸露決死之意。
對大漢北伐,有類同於「聲東擊西」之效。
攻防十二日,司馬懿分兵了……
或許,乃是大漢自先帝以來「職與權弗抵」之由吧,丞相與天子劉禪覺得遷職不增兵太敷衍,為了彰顯鄭璞之功,便以詔令形式賜婚。
再者,圍城之後,司馬懿乃是不計傷亡的晝夜攻打。
連丞相諸葛亮書信來,讓他早日作準備,他都覺得無需著急。因同樣鎮守在荊州的左將軍張郃,並沒有勒兵馬而動的跡象。
東三郡四百里崎嶇無比的山路,僅用了五日便趕至!
猶如對自身麾下將士般,魏延音容淡淡,擺了擺手,便將鄭璞打發出了中軍大帳。
當日,他尚且以為,有萬余兵馬的自身,倚仗上庸堅城,以及巴蜀的援兵,可高枕無憂。
翌歲初,誓師北伐!
且昔日魏武曹操劃分東三郡時,還沿著沔水河谷,于子午谷入口(池河)之西,設立了隸屬魏興郡的安陽縣(今石泉縣),作為防禦巴蜀的前哨。
亦因此,才能被司馬懿賞識。
鄭璞此番來黃金戍圍,除了傅僉以及乞牙厝等二十余扈從外,還特地將他攜來。
且,還要追責城內將士,不在城內的家眷。
讓上庸城池內,將士及吏民皆如喪考妣。
無奈之下,只得放棄白馬塞,領兵退回了城池內固守。
「呵~~~」
雖無刻意結好,卻也不會故意苛難。
今若無援兵來,此城安能守乎?
入雒陽,則不得歸。
攻和圖書防八日,上庸將士死傷千余,人人皆惶惶不安,且三五做群,私語不斷。
然而,救兵未至,噩耗卻是先行抵達。
司馬懿率軍入駐宛城時,便是帶著曹叡「孟達若反,卿可伐之」的詔令,無需再度上表。
攻防五日,上庸城內擂木、箭矢悉數耗盡,箭樓被石砲擊倒。
且是陷入死地,萬劫不復的那種。
乃是一直讓張頜部按兵不動,來迷惑自己。
漢中諸將亦瞭然在胸。
無論大漢還是曹魏,都很難取此道大規模用兵。
有功必錄,有過必舉。
其次,便是擔憂將士的水土不服,而引發疫病橫行,未戰而先自潰!
在司馬懿駐宛城時,常被刺史裴潛所遣,至宛城稟報軍務。
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抬頭目視鄭璞,待鄭璞微微頷首后,方欣喜躬身而拜,「僉,謝將軍照拂。」
而魏延亦是義陽人,與傅僉先父傅肜有同鄉之誼,皆是先帝劉備客居新野時,應募入行伍的袍澤。
至於霍弋,以他的身份及才能,丞相早晚會讓他督領一軍的。
亦倏然間覺得,這位驟然聲名鵲起的弱冠小輩,竟是順眼了許多。
地勢北靠秦嶺山脈延伸出來的龍亭山,南依沔水,扼守在秦嶺儻駱道入漢中郡兩個出口之間,遂成為漢中郡的東門戶。
尤其是司馬懿圍城后,又以箭矢攜書,射入城內。
嗯,丞相原本打算,讓諸葛喬同來觀戰的。
州泰,乃南陽郡人。
無奈之下,他被迫提前舉兵。
本隸屬於他的魏興太守,素來首鼠兩端的申儀,此番竟不作壁上觀,待雙方落幕後再下注!
且行,且觀。
必然,如此山水相依的豁口,自古是防禦戍圍的首選之地。
少有名聲,深諳軍略,且勇猛過人。
為了讓不曾隨軍征伐的他,積累戰場經驗。
徑直舉兵,遣人來稟報司馬懿,聲稱他會在增兵安陽縣,遏制住巴蜀來援。
「將軍,營帳已設好,是否安歇?」
畢竟,白馬塞之失,城內將士已然士氣不穩矣!
嗯,沔水蜿蜒至此,過龍亭山的峽谷名稱為黃金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