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紅色瑪利亞

作者:符華
紅色瑪利亞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1905年,俄國大革命 第三十五章 土地,需要重新分配

第二卷 1905年,俄國大革命

第三十五章 土地,需要重新分配

他們只會思考自己能不能吃得飽穿得暖。
加上地主對土地價格的增長,以至於農奴根本買不了自己的土地。
俄國的村社有點類似於東方那邊的村子。
在歷練上,斯托雷平比她要多,經驗上,更豐富。
儘管這個想法是她憋了很久才說出口來。
悶了一小口牛奶之後,瑪利亞便將自己所思所想給整理出來,說給斯托雷平聽。
並沒有正面回答,斯托雷平更想通過側面的反問,引導出瑪利亞的思考。
「教授,究竟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與歐洲的,又有什麼區別?』
然而,這個希望卻異常的虛假。
農奴可以通過購買份地,從而變成自己的私有土地,這是屬於私人財產,地主無權且不能干涉。
從這一點上,確實是給了農奴一個翻身做主人的希望。
就算分有份地,可是這些份地都要上繳大部分糧食,留給自己的根本不夠。
她需要去思考,這裏面更深層次的原因,究竟是怎麼樣。
思緒,更是m.hetubook.com.com雜亂無章。
斯托雷平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很快瑪利亞又想起斯托雷平剛才所說的另外一個問題。
隱約中,瑪利亞察覺到了什麼問題。
可是,卻又說不出口。
這是瑪利亞從書本上了解到的情況。
緊蹙眼眉,瑪利亞又陷入了沉思。
再看向俄國這邊,因為是地主莊園制度,導致土地被劃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根本無法進行大規模耕作。
可是,當她親眼目睹到聖彼得堡附近村莊的情況后,心裏泛著冰冷。
「或許,我們能重新分配土地,實行耕者有其田地的方法,從而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似乎早就預料到瑪利亞的到來,斯托雷平已經為她溫了一杯牛奶。
一連反問,讓瑪利亞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可這份妥協並沒有偏向於農村,反而更偏向于資本方。
「俄國的農業制度需要改變。」
自己那個免費老爸尼古拉二世從未想過對俄國進行改革。
久而久之和-圖-書,入不敷出,加上村社會定期發放福利,這忽悠更讓他們不願意再去下田耕作。
至於這個方法是好是壞,則需要去思考和論證。
之所以會建立杜馬會議,也不過是對現實的妥協而已。
在俄國,最不缺的就是地主,地主最不缺的就是農奴。
現在歐洲那邊的農田幾乎都進入了資本商業化,都是以大規模耕種為主。
但是,也不免是一個方法。
可無論是昨天亦或是今天,瑪利亞都看到很多農田被放置成荒田。
她了解到農奴改革制度上存在著一個極其嚴重的大問題。
亞歷山大二世確實是為了改變俄國現狀而進行了改革。
夜晚的風,帶有些許涼意,吹散了屋內的悶熱。
這就導致俄國農業根本不上歐洲那邊的發展。
村社會給農民發放福利,加上地主和部分富農的剝削,讓不少農民變得越來越懶惰。
伴隨著這一天的勘察結束,瑪利亞特意找上了斯托雷平教授。
所以,在農村改革這一方面上,和_圖_書瑪利亞實在是想不出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案。
可是,他的出現只不過是改變了燃眉之急。
捧著這杯牛奶,瑪利亞的眼神異常複雜。
瑪利亞將這些問題一一陳列出來,斯托雷平很認真地聽著。
因此,農村這邊依舊如常。
在亞歷山大二世之前,農奴制就一直存在,而且還存在著一個特殊的機關,名為村社。
如何改革呢?
「可是……」
況且自從亞歷山大二世的農奴制改革之後,俄國就進入了地主莊園制。
直到亞歷山大二世的出現。
這些問題,他們從來都不會去思索。
他一直遵循的制度,都是從亞歷山大三世那個時代繼承而來的。
桌案上,燭火的熒光微微晃動,將二人的臉龐照得光暗分明。
例如關於俄國國內的農村問題。
夏日的清晨,初生的太陽為這片大地帶來光明。
他們沒錢啊。
瑪利亞說出自己的想法。
思來思去,她試圖從斯托雷平這裏尋找到答案。
在告別了那位地主之後,和*圖*書在斯托雷平的帶路下又去見另外一位地主。
可是,斯托雷平卻在這個提議下,想到了另外一種方法。
突然,她想起東方故鄉的一個經濟特徵,那便是小農經濟。
因為就算是農奴制,俄國土地上田地依舊會有人去耕種,不會隨意浪費。
他們的關係錯綜複雜,一旦改革,必然會動了某些人的蛋糕,迎接而來的,將會是農民起義或者地主與富農的抗議。
直接剝削農民,從根本上消滅貧農。
思緒仍在進行,大腦不斷運作。
「與歐洲的,又有什麼區別?」
「殿下,您認為,現在的俄國農村,是怎麼樣的制度?」
但其最大原因是因為克里木戰爭戰況,讓他達成妥協。
俄國的農奴才能很複雜,不單有自耕農,村社農,還有地主和富農。
也正因如此,農奴制一直制約著俄國農業的發展。
最後,她得出了一個總結。
可就算如此,裏面的改革也很不完善。
現在的俄國農村,是怎麼樣的制度?
所以,她希望可以www.hetubook.com.com在這裏聽到一些自己沒想通的內容。
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並不成功。
先是俄國目前的農業現狀,然後是地主莊園制度所衍生出來的問題。
然而這些份地並非私有,他們只是租借,必須要給公家交糧租。
「您認為,相對於十九世紀的農業,又有怎麼樣的變化?」
再加上,俄國農民的思想一直以來都遭到禁錮。
對於這份改革,瑪利亞只是通過書本上的枯燥文字去了解。
只不過俄國這裏多了一個村社。
村社擁有自己的土地,這些土地都是公家的,每一家農民都可以分到一些土地,這些土地被稱之為『份地』。
至於是否會被剝削,又是否懂得如何把目光放得更加長遠。
農奴需要花錢購買,可問題也出在這裏。
「殿下,您先思考。」
「為什麼?」苦澀的聲音,充斥著瑪利亞的不解:「為什麼這些農田會被荒廢,農民會變得懶惰。」
同樣是一間旅館內,瑪利亞托著疲乏的身軀,敲響了教授的門。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