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奧斯曼之亂
第十七章 瑪利亞:我膽子很大,你小心點
但這場行動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大規模入侵。
由於瑪利亞的堅定要求,由聖彼得堡那邊運來的武器裝備,都通過列車運送都到了察里津,所以要進行物資上的補充,只能由察里津當局進行運作。
真是一個狠角色,基輔市長不禁到吸了一口冷氣。
她不喜歡有流血事件。
堅持人民專政,反對軍國主義與狂熱的民族主義,將公平公正歸還土耳其人民。
一開始,阿卜杜勒表現出自己的強烈不滿。
關於這個要求,基輔當局一開始還是有些怨言的。
如果只有少部分反抗人民,軍隊大可以使用強硬手段,將這裏的人都拘捕回去。
奧匈帝國已經沒有了精力去處理這裏面的問題,因為他們的皇位繼承人費迪南,正與卡爾·弗朗茨發起爭吵。
個人目的是為了培養這裏的紅色勢力,但是身為『反派公主』的身份,她要為蘇丹哈米德二世重新奪回權力。
再是英國的搞屎棍,將這兩個國家的輿論媒體引到一個峰值。
「可是!」馬卡洛夫仍不服氣:「如果沒有我們的領導,他們又怎麼可能對付得了奧斯曼正規軍!」
所以,沒有人會幹預德國對奧斯曼帝國的出兵舉動。
瑪利亞看著他們,心臟彷彿被死死地被人給捏住了一樣。
任務很簡單,讓人帶著一群『土匪』,對奧斯曼首都進行入侵。
既然對方可以這麼做,身為『反派』的自己也能這樣去做。
「畢竟,這裏的人民無論是思想亦或是裝備都太落後了。」
她捏緊了握著馬卡洛夫肩膀的手。
最後,他決定派出自己最欣賞且戰績最突出的一名步兵團長,去協助公主殿下。
可是加入了人民公社的人實在是太多,在瑪利亞等人的建議下,他們佔領了一個工業城區。
一時間,雙方對峙了起來。
因為,公主殿下就在裏面啊。
也是一如既往的,奧斯曼帝國發起了輿論上的挑釁。
青年土耳其黨人中的三巨頭,且是最高
和*圖*書
……領導人的恩維爾,已經從德國那邊回來了。首先接受這些物質的對象,正是留守在亞美尼亞那邊的索菲雅與切爾格羅等人。
但在實力不對等的情況下,他要求人民公社做好長期奮鬥的心理準備。
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與反動勢力抗爭上的勝利。
那麼,自己要如何去做呢?
但他的想法,卻遭到了瑪利亞的嚴厲反對。
這樣的瘋狂讓基輔市長勒緊了自己的小心臟。
因為一旦出兵入侵,德國也必然會被牽動,儘管不一定會提前引爆一戰,但其規模之大,恐怕會不亞於昔日的克里米亞戰爭。
讓一支小隊偽裝成巴爾幹半島的土匪,借道保加利亞,進入伊斯坦布爾。
可是,這份建議,卻遭到了瑪利亞的拒絕。
可是這樣的舉措嚴重限制了人民的正常生活,而且正處於高度緊張的士兵們,經常性將一些中立市民進行拘捕。
爾後,便是將這些物質一點點地進行運輸與補充。
「請記住馬卡洛夫同志,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只是告訴他們,要團結起來才有資格與強權對抗。」
是的,馬卡洛夫如此堅定的認為,這個國家的人民組織,需要他們совет來接管與領導。
佔據據點是為了有一個前列陣營,若有希望,便可與伊斯坦布爾當局進行談判。
可是,東歐那邊有啊。
只要主席願意,這片土地便可以出現無數響應著她號召的人民。
萬萬沒想到,她直接就深入敵人心臟,而且還沒被發現。
至於阿卜杜勒。
可是革命從來都不是過過家。
『即使與之有過矛盾,但是自從葉卡捷琳娜的友好外交之後,便於之有著不可劃分的友誼情懷。』
這樣的做法太瘋狂了。
至於目前的奧斯曼正規軍,陷入了停滯與矛盾當中。
理論上來講,基輔才是最可靠的,怎麼不願意將物資放在這裏,而是放到偏遠的察里津呢?
但這又是一個極好的立和圖書功機會。
要如何奪回權力?
如果不是巧合,那應該就是這位公主殿下的傑作。
他們都會為了對抗暴政而響應。
由於瑪利亞的特殊要求,她所發送的電報,都是暗碼,必須通過特殊的翻譯才可以表達出正確的內容。
裡應外合,不成問題。
巨大的利益誘惑之下,他決定響應這位公主殿下。
得到了允許之後才能夠隨意進入。
所以,在照顧傷者方面,她更加擅長。
如今的青年土耳其黨的上層統治者,跟那些暴君一樣。
小艾米本身就是侍女,在瑪利亞不在冬宮的期間,她似乎還接受了一些護士知識。
所以出於這份忌憚,瑪利亞的電報並不是要求他們出兵,而是讓他們轉發自己的電報回去察里津。
無論是什麼宗教,無論是什麼文化,無論是什麼民族。
法國不會出兵,因為這無利與他們。
兩份出自瑪利亞之手的電報,很快就出現在基輔市長面前。
可是,他們卻忽略了一個存在。
「只有我們才可以引領他們,走向勝利。」
但很快,身為盟友的德國強烈支持奧斯曼帝國,並願意派出一支維穩軍隊過去,協助恩維爾等人進行治安管理。
「我們來這裏的目的,並不是去接管他們。」
德國是否會出兵?俄國又是否會幹擾奧斯曼帝國境內的衝突問題?
只不過基輔市長還是捏了一把冷汗。
瑪利亞回想起自己在察里津時,所遇到的一些偽裝成土匪的境外勢力。
在瑪利亞的強行要求之下,參与了這場照顧傷者的運動當中。
為了他們的夢想而不斷壓榨著國內的百姓。
畢竟俄國的電報實在是太簡單了。
因為公主殿下的瘋狂命令,無異於讓一支沒有重武器的小型特殊部隊去強攻一座重兵把守的核心軍事堡壘。
哪些地方不能碰,哪些地方要注意安全和衛生。
所以瑪利亞才會以基輔為中轉站,將信息傳回去察里津那邊,對這裏的各https://www.hetubook.com.com個反抗勢力進行物資上的援助。
更何況是一名公主?
『我有理由相信,如今的奧斯曼政府,其管理能力,不足以勝任當前的奧斯曼帝國全境,我們對這場來自人民的吶喊,給予精神上的讚譽與支持!』
「所以主席,我們為什麼不能領導他們呢?」
但從戰略上來看,卻又十分有效。
這場風雨仍未停息,但這場衝突,卻成為了國際輿論舞台上的矚目點。
基輔市長在市長廳內左右徘徊。
……
一番嚴厲的言論,頓時間,讓整個國際環境變得焦灼起來。
不可能依靠哀求,就能夠讓這些執管政權的軍人大發慈悲,將公平公正歸還人民。
但是,他選擇相信自己導師的想法。
指揮起來,更是頭頭是道。
身為貴族和精英級別的知識分子,他就應該負責指揮才對,怎麼這場指揮就交落在那女僕身上。
俄羅斯帝國。
在出發奧斯曼帝國之前,自己的免費老爸就給她安排了好幾個接應官員,其中幾個就在基輔那邊。
基輔那邊很快就破譯了瑪利亞發過來的電報。
環顧四周一眼,通過粗略估算,這裏恐怕有七八百名傷員。
緊接著就是身為『反派公主』的一些活了。
夜燈下,瑪利亞帶著身邊的人加入了對受傷民眾的照顧當中。
『如今,卻遭到了軍人的叛亂,且試圖將整個國家引入毀滅當中。』
如今的奧斯曼帝國境內混亂不斷,新生的人民公社似乎與那紅色勢力有著密切關係。
「而且,要領導奧斯曼人民的人,只有奧斯曼人民,而不是我們。」
在這裏,他才是帝國政府官員內最高地位的人。
因為,一旦發生流血衝突,那就肯定會出現人員傷亡。
在對峙的這段時間裏面,瑪利亞以公主的身份,借用工廠內的電報機,給基輔那邊發送了一份電報。
英國也不會出手,因為他們不願意與德國的關係再一次變惡。
他對此很不情願。
在瑪利和圖書亞來到這裏之後,所見到的,所看到的,所聽到的,都讓她按捺不住自己的內心。
以此為據點,並且做好了撤離伊斯坦布爾的戰略打算。
圖加法爾也同樣信奉馬克思主義,與馬卡洛夫是摯友關係。
冰冷的雨水打落在她的身上,讓她感到了無比的刺骨。
就算是最出色的士兵或者將軍,都不敢貿然進入他國首都。
與此同時,已經組建起來的人民公社堅決抵抗城市內的軍隊。
伏羅希洛夫與阿爾喬姆則帶著絕大部分成年男子去做體力活。
再加上國際輿論上的巨大壓力和軍民關係,使得這些底層士兵左右搖擺,中層軍官不敢貿然行動。
按理說,應該如此才對。
要想進出街道或者進行正常的工作,就得通過士兵搜查和盤問。
他本以為公主殿下只會在靠近高加索那邊行動。
就連瑪利亞也要服從她的安排。
很快第二份電報也被破譯了。
「你如果不做,那就把你丟出去。」
因此,他所奉行的主張與瑪利亞十分接近。
在回來那一刻,奧斯曼帝國便立即進入高強度戒嚴當中。
太瘋狂了,瘋狂得讓他雙腿直哆嗦。
『自古以來,奧斯曼帝國都是由偉大的蘇丹所統治,那是經過正規法律與歷史見證的選擇。』
「在這裏,我們的任務只有一個,喚醒他們反抗的意識,而且讓他們去思考,如何去反抗,如何去應對這樣的強權。」
這個時代的電報絕大部分都是有線電報,要進行長距離通訊,就需要經過中轉站,從而遠處的人進行電報通訊。
她將馬卡洛夫死死地摁著,冷峻的面容,散發著不可抗拒的氣息。
『因此,俄國督促現在的奧斯曼帝國政府,立即且儘快交換權力,否則後果自負。』
一如既往的,法國人盡說一些垃圾話。
驟然之間,奧斯曼帝國成為了國際的焦點中心。
但就個人能力而言,阿卜杜勒確實很出色,動手起來比一般人都要快上不少。
他還不理解瑪利亞話語中hetubook.com.com的意思。
『愚蠢的蘇丹獨裁政權被推翻了,重新拾起的憲法,將會給整個奧斯曼帝國帶來新的榮光,至少比一個被女人所拯救的某個國家,來得英勇。』
很不滿,很不爽。
西亞那邊的電報線並沒有鋪上,所以很難通過西亞方向將信息傳達回去。
只要瑪利亞願意,完全可以調動這裏面的兵力進行支援。
基輔市長看出了這次任務的重要性,如果他做得好,甚至可以與這位與眾不同的公主殿下拉近關係。
基輔市長覺得很委屈,總覺得公主殿下太私心了,不夠公平。
要是讓公主殿下受到什麼傷害,他就罪大了。
「來人,讓安東·伊萬諾維奇·鄧尼金過來,是緊急任務!」
馬卡洛夫如此問道。
在國際輿論上,因為這事而引起了巨大|波瀾的時候。
這就是一個落敗帝國的可悲。
幼嫩的十指,死死地錮在他身上。
只不過,負責談話的對象並不是瑪利亞他們,而是人民公社選舉出來的一名領導人,名叫圖加法爾。
一每一條街道都會有士兵把守。
簡單到一些民間愛好者都可以進行破譯。
瑪利亞一瞥冷眸,立即讓阿卜杜勒放棄抵抗,只能加入其中。
風雨中,她如此說道。
而如今,他們所做的一切,都與哈米德二世一模一樣。
最靠近奧斯曼帝國首都的是自己,工業發展最快的是自己,陳列大軍在這的也是自己。
「現在的奧斯曼人民,缺少一個可以領導他們的人。」
強烈且堅決的態度,讓馬卡洛夫放棄了自己的想法。
首先引起反應的,是法國。
剝削,壓榨,其手段之重,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與哈米德二世唯一的區別,正是他們沒有以『蘇丹』自稱罷了。
這是以這場任務負責人的身份進行命令傳達。
爾後就是奧匈帝國。
一份物質上援助,另外一份則是『土匪』的到來。
『身為鄰國,俄國有義務,且有責任去保護周邊的國家。』
「為什麼啊,他們又不是我傷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