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一戰前夕
第十一章 不推翻天皇,不可能改變日本
只不過,前者的說辭,讓日本天皇確實擁有了些許權力,而且日本天皇更是掌控著最大的民心和日本崇拜對象。
「那是什麼?」
又或者說,那將會成為日本社會民主黨所需要去思考的問題。
畢竟,他更好奇,究竟以誰為目的,才是最合適的。
有一點必須得肯定,天皇是必須對國家的事情負有責任,因為日本國會要通過議案,都需要天皇蓋章。
因為沙俄帝國拒絕戰爭賠款,導致日本國內的愛國主義盛行,不少激進右翼進入到日本內閣。
但這都是情報上的反饋和推理而已,更重要的是瑪利亞的目的。
那時候的沙俄帝國還處於十分落後的階段,更不用說經過斯托雷平改革后,國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的現在。
而如今的天皇,正是明治天皇。
當然這些事情都與瑪利亞所想的沒有太多關係。
但也不能太少,人太少了基本沒有半點作用。
想到這裏的一瞬間,約瑟夫立即提高警惕。
在扶持奧斯曼帝國內部的人民公社時,為了給他們偷偷運送武器,就曾經試過將武器拆解開來,然後進行運送。
這一點很有可能,但不應該是以戰爭的形式,而是重新更換內閣。
他讓蘇聯走向了偉大,同時也讓蘇聯走向了難以調頭的地步。
要知道,他們совет組織,在掌控察里津之前,就是通過游擊戰和地下運動,不斷地避開反動勢力的圍剿。
但是,他們應該要以什麼為目的進行人員上的部署呢?
這可是好事。
因為如果沒有天皇的大力鼓舞,對天皇帶有崇拜性質的日本國民,並不會如此瘋狂地投入到這場戰爭中。
天皇有沒有實權呢?
在她心中,日本是一個最特殊的地區,無論文明亦或是內部政治,皆是如此。
瑪利亞也沒想過實行暗殺,而且他們所要調動的並不是契卡成員,而是士兵。
「日本天皇。」
再說現在這個時代,日本天皇的權利也同樣存在著問題。
到那時候,這支奇兵將會成為一把尖刀。
只可惜,他們卻過分的理想化。
如果說赫魯曉夫的治國方針是『只要不是我的敵人,那就是我的m.hetubook.com.com朋友』。
「哪個人?」
「或許,以某人為目的?」
既然是神權,那就就應該脫俗,迴避凡間職務。
這一點很快就得到了約瑟夫和瑪利亞的認可。
而且,他所提出的『化整為零』也確實很有想法。
瑪利亞雙眼一愣,很快便反應過來約瑟夫話語中的意思。
「而這一方案,最核心的力量就是你們,情報部門。」
只不過武器都是長柄,很容易被發現,因此需要最武器進行改造。
從幸德秋水和契卡帶回來的情報可以看出,日本社會民主黨確實是有意改變整個日本。
但是,日俄戰爭的勝利並沒有給日本帶來戰爭賠款,反而是因為戰爭費用的問題,導致日本出現了國家內部的經濟危機。
「你說的那個日本天皇,是不是現在的明治天皇?」
所以瑪利亞一直都認為,約瑟夫很容易走入自己的死胡同,但現在來看,約瑟夫的思想還沒有到晚年的那般偏激。
那麼,天皇有沒有想過,再來一次造反,奪取自己的權力呢?
很快他便聽到了瑪利亞的答案,同時也聽到了某個位居權力巔峰的身份。
儘管組裝時比較麻煩,但確實能起到更加隱蔽的效果。
這樣危機毫無疑問的出自於桂太郎內閣之手。
將軍隊一點點滲透進去,以此方式,然後再隱藏起來。
一字一句地說了出來,約瑟夫深以為然地點著頭,並沒有做出任何反對和打斷。
例如對左翼黨的支持。
在瑪利亞的腦海中,已經浮現出這支奇兵的關鍵性作用。
戰爭從來都不是只有正面戰場。
那麼,約瑟夫的治國方針則是『只要不是我的朋友,那就是我的敵人』。
倒幕運動,正是日本天皇的造反運動。
而且昭和和對入侵中華的惡行進行美化,甚至一度認為這是正義行為,並支持戰爭進行。
於是乎,在1889年的明治憲法中,表明了一個態度。
當然,更重要的是,現在的天皇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
面積只有37.7平方千米的日本,壓根就支撐不起他們的縱深運動。
那雙蔚藍色的眼眸,將前www.hetubook.com.com面二人的身影倒映在眼帘之內。
如今的日本政壇跟俄國政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所以說,一點點派人過來,也並非不可實現。
當然,這隻是他們所有計劃中的一部分。
但是,瑪利亞卻持有悲觀態度。
但是呢,情報戰場卻不一樣了。
但是,約瑟夫的缺點也同樣明顯。
特別是日俄戰爭之後。
儘管不理解為什麼會以『某人』為目的,但約瑟夫還是忍不住如此問道。
認為工人罷工是最好的手段,卻不知這種手段並不能讓統治階級屈服,相反,只會讓他們的敵意更深。
「如果不能徹底性推翻日本政府,那麼以日本的國情,即使是改良主義,也不可能有任何生存的空間。」
人不能太多,不然很容易被發現。
因此,即使依靠馬克思思想進行傳播,得到影響的人也就只有那麼一些而已,一直以來被奴性思想俘獲的大部分人民,都很難得到解放。
該是察覺到約瑟夫的不安,瑪利亞揮了揮手笑道。
如今的日本依舊存在著媚外現象。
「對。」看著約瑟夫,瑪利亞絲毫沒發現,自己那雙眼眸,正閃爍著冰冷的寒芒;「以某人為目的。」
但至少這是最基礎的一步。
首先是土地面積很小,不足以支撐起大規模的游擊戰。
這就是瑪利亞所持有的悲觀態度。
但是要秘密運送士兵這件事情上,人數成為了他們需要討論的一個點。
以天皇為目標人物,對他進行掌控。
對於這一點,捷爾任斯基給出了自己的方案。。
日本倒幕運動的成功,正是日本資本主義革命運動的成功。
至於要如何讓民眾對天皇死心,對日本政府完全死心,那就是後續所需要去考慮的問題。
他們不單給全國人民進行思想上的覺醒工作,更是開始對工人運動進行罷工宣傳和指導。
「什麼意思,以人為目的?」
但是,日本內閣卻已經不再是一開始的那一部分人。
因此,即使偷渡運送兵力過去,人數也很難超過一千人,頂多隻能用作為奇兵。
因為他十分認同瑪利亞的看法。
很顯然,他也看出了日本的https://m.hetubook.com.com不同之處。
這樣的反應著實是讓瑪利亞挺開心的,看那樣子,約瑟夫對秩序和原則十分看重。
儘管日俄戰爭中,沙俄帝國戰敗了,但沙俄帝國的強大國力,和那時候的威懾性拒絕賠款,依舊深深影響著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
所以在歷史書上,也曾經說過這句話。
儘管約瑟夫對日本那邊的歷史並不了解,但因為捷爾任斯基對全世界都投放了契卡潛伏人員,所以對日本那邊的部分情報,也間接性了解了些許。
明治維新就是經過他的手發展起來,可以這麼說,如今的日本能有如此盛況,很大原因就是因為明治天皇的存在。
日本境內的大部分工人罷工運動都與他們有關。
更換一些支持自己的右翼內閣勢力。
首先,在國民乃至於整個日本國裏面,天皇都被內閣官員宣傳且塑造成神。
現在的日本是更加傾向於英國的亞洲國家。
所以,立即推翻天皇統治,這種方式基本是不可能實現。
至於武器彈藥的運送也並非什麼難題。
以至於天皇就算被憲法限制,但他的影響力依舊無法忽視。
試想一下,突然間有一大群外國人聚集起來,肯定會被注意到。
特別是天皇在日本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就更加深刻。
「我們應該從『以什麼為目的』而決定是士兵數量,而不是先決定士兵數量在決定『以什麼為目的』。」
儘管其規模不可能比得上他們未來的大規模革命戰爭,但其內部戰爭也同樣激烈。
但是,桂太郎內閣如今逐漸失勢,其最大原因正是因為日俄戰爭的問題。
「要完成一件事,不單需要主要方向,更需要各種道路進行扶持,如果主要方向遭到毀滅,次要道路則會成為備用方案。」
看著約瑟夫那認真嚴肅的眼神,瑪利亞緩緩地將自己的想法給說了出來。
以明治天皇為目標,進行士兵上的偷渡運輸。
「不,我所要實行的並不是暗殺。」
情報戰原本就屬於個別人員發揮出巨大力量的部門。
日本是由萬世一系天皇統治,但天皇必鬚根據憲法而實行。
對於此事,約瑟夫提出一個觀點。
既然和-圖-書這場運動的大部分功勞都與資產階級有關,自然而然的,權利也會被重新劃分。
冷不丁地,瑪利亞咬著左手拇指說道。
「但你也看到,日本社會民主黨不存在武裝力量,別說軍隊了,恐怕他們連開槍都不會。」
但是,這支奇兵卻能在某些時候起到關鍵性作用。
這個想法確實很有約瑟夫的特色,事實上這也是屬於一種武裝革命。
很簡單,日本的國情遠沒有約瑟夫想象中的那般簡單。
這場『大逆事件』恐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轉移敵對勢力的仇恨。
因為這種方案他們並不是第一次使用。
緊皺著眉頭,現在的約瑟夫大有『你不說明白,我可不會答應』的衝動。
由此可見,即使真正的權利是在國會之內,但天皇的影響力依舊是不可忽視。
「由此可見,日本社會民主黨壓根就發展不起來,並不是他們沒這決心,而是因為他們受制於日本國土。」
冰冷的空氣,絲毫入侵不了他們三人之間的灼熱氛圍。
更何況日本人也存在著對歐洲人的臉盲,就像是歐洲人分不清楚亞洲人一樣。
甲午戰爭時期,就是因為通過侵略戰爭而獲得了大量賠款。
瑪利亞十分清楚,這個時代的海關常識就是沒有常識。
當思,這不就是暗殺嗎?
以天皇為目標進行掌控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可能只依靠一支奇兵就能完成得了。
「我們可以將武器進行拆解,然後將零件運送過去,在那邊進行武器上的組裝。」
所以瑪利亞想到了一個方法。
他把目光放在了捷爾任斯基身上。
然後就是子彈上面的運送,這個就比較簡單了。
你就算運送一些違禁物品,只要不被發現基本不會有事,這基本杜絕了偷運武器時被發現的可能性。
但大部分人都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天皇。
雖說有驚無險,但游擊戰和地下運動始終是缺乏大後方支持,容錯率太低了。
桂太郎內閣是屬於右翼民粹內閣。
帶到一個隱蔽的地方之後,一點點囤積力量,然後等待機會。
在約瑟夫表述完自己的想法后,瑪利亞也說出自己對日本的看法,和對這場行動的悲嘆態和_圖_書度。
她的話,深深吸引住約瑟夫和捷爾任斯基的注意力。
雖說俄國的內部政治環境,也同樣存在著貴族統治,但真正實權還是掌控在沙皇手上。
約瑟夫繼續為自己這句話進行解釋。
這個問題十分複雜,而且也一直困擾著所有的人。
最後,日本天皇造反成功,然而這場造反的成功最大的功勞者是以資產階級為主的倒幕派。
如果通過情報部門,對日本內部進行滲透,加上那支不到一千名的奇兵,約瑟夫有信心,可以以此來對日本進行改變。
所以,在偷偷運送士兵的同時,約瑟夫還有另外一個方案。
「武裝革命,最重要,而且也是最必須道路。」
所以,上輩子的時候,每逢讀到昭和天皇沒有被以戰犯的身份判刑時,瑪利亞都覺得很反感,很噁心。
約瑟夫的話立即點醒了瑪利亞,讓她從自己的思維死胡同裏面走了出來。
但日本就不同了。
於是乎,無論是國家輿論亦或是更加右翼的敵對政敵開始對桂太郎內閣進行抨擊和進攻。
右手五指以某種節奏,輕輕敲打著桌面。
日本由天皇統治,但天皇不能違背憲法,典型的君主立憲制。
而這一基礎戰術,卻無法用在日本內部。
原本就是小玩意,運送起來肯定合適。
可是,天皇確實是凡人,如果以二戰作為例子,他所帶來的影響,正是整個日本國民的狂熱。
這是一個憲法矛盾。
一旦他們進行大規模革命戰爭,日本必然會響應英法,對俄國革命進行干涉。
再看向日本,現在的日本內閣是桂太郎內閣,很多政治因素都與桂太郎內閣有關。
身為世界五大導師之一的約瑟夫,其功績毋庸置疑。
日本歷史上大部分運動都不是為了改變現有制度,而且就算是推翻了,其舊階級統治者都會得到優待,並讓各個階層就其位按其份。
如果將偷偷運送過去的士兵作為正面戰場的軍隊,那麼契卡將會成為情報戰場的核心力量。
約瑟夫先是一愣,爾後便反應過來。
其實原因很簡單,中華的每一次改朝換代運動,都是改變現有制度或者說是直接換掉原有的統治階級,舊統治階級一般都會被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