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一戰
第六章 副將鄧尼金與俄奧第一次戰爭。
留給塞爾維亞的,*******,還有幾十萬的無家可歸百姓。
而如今這份民族勇敢,依舊殘留在每一位波蘭人心中。
而且在內政方面,他也願意進行農業改革,但因為高爾察克的阻撓,加上在他打算進行改革時,南俄貴族已經恢復到以前的驕橫態度,地主們也得到了貴族的默許與認可。
而且他所部署的軍隊,是以帝國禁衛軍組成的巴爾幹方面軍。
**,為自己的皇帝奪回權力。
但至少,奧匈帝國是提前動員。
到那時候,十幾萬塞爾維亞人民將會成為無家可歸的難民。
斯蒂芬之所以能夠繞開康拉德,並對帝國戰略重新部署,其最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斐迪南的要求。
這是她的話,如今則成為了鄧尼金的座右銘。
先消滅塞爾維亞,**再消滅俄國。
通過斯蒂芬計劃,如今的奧匈帝國已經做出了戰術調整。
『我需要的不是軍事上的勝利,我需要製造的,是一場巨大的難民災禍。』
一座歷史悠久的古老城市。
這份宣戰立即傳遍了整個歐洲。
『效率,決定一切。』
啪的一聲,他向瑪利亞行以一軍禮,並大聲喊道。
但現在的她是以帝國公主的身份出現在此。
至少現在的她不需要去關心那麼多問題。
但這並不代表波蘭就很安全。
可即使不喜歡康拉德,但這位老元帥已經掌握著帝國的絕大部分軍事權力。
破壞塞爾維亞的戰爭資源,便足以讓這個國家陷入混亂。
一路上並沒有遭遇到瑪利亞幻想出來的暗殺行為。
至少,短期內很難實現。
擺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張巨大的地圖。
事實上,無論是第一集團軍、第二軍團亦或是瑪利亞第四集團軍,此時此刻都還沒有準備好。
在俄軍還沒完全集結的情況下,率先發起進攻,力求速戰速決。
只有掌握著強大軍事能力的人,才能夠掌握真正的話事權。
瑪利亞的第四集團軍如今正駐紮在華沙,第一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仍在維爾納
www•hetubook.com.com等待指令。對於鄧尼金,瑪利亞的心情是極其複雜。
最後,鄧尼金所提出的「三分之一」莊稼法令的農業改革方針,並沒有得到農民支持,甚至還遭到了農民的仇視。
想到這裏,瑪利亞不禁加快自己的步伐。
但這種情況下,斐迪南必須改變一部分國策。
緊接著就是對康拉德的軍權架空。
她從未想到,自己還能夠與鄧尼金再一次並肩作戰。
這支軍隊原本就只聽從皇帝的命令,即使是陸軍元帥康拉德,也無權管控。
這可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這個時代最盛行的就是政治刺殺。
伴隨著鳴笛聲的停息,大量蒸汽從列車內噴洒而出。
但他所忠誠的對象極有可能是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的俄國。
他們希望自己也能夠有如此強大的勇氣。
這就是瑪利亞所擔心的問題。
上輩子的歷史記憶中,鄧尼金確實是白匪的三巨頭之一,而且他還是白匪戰績中,最輝煌的一個。
但破壞塞爾維亞內的所有基建和工廠農田,卻能夠達到更加顯著的效果。
隨著這名軍官的引入,不久后瑪利亞便到來了一處營地。
熟悉的面孔,凌厲的眼神。
斐迪南皇帝不喜歡康拉德。
可仔細去想,即使到了未來鄧尼金也不一定真的會走向白匪這條道路。
如今整個俄國裏面,能夠稱得上女強人的只有瑪利亞一人。
讓康拉德負責對俄戰爭,就是斯蒂芬的計劃之一。
一旦爆發國家內部的人民革命,塞爾維亞便失去威脅奧匈帝國的能力。
無論是生理上亦或是心理上,瑪利亞都對這種特權待遇感到噁心。
瑪利亞以點頭回以禮貌。
莫斯科戰役中,紅軍節節敗退,弗拉基米爾都已經考慮是否轉入地下繼續鬥爭。
然而,也就僅此而已。
這番話,把康拉德驚出一身冷汗。
緊接著便是第三位。
濃厚的火藥味,霎時間布滿了歐洲大陸的上空。
一般的貴族將領都會磨磨蹭蹭,hetubook.com•com不單要顯擺自己的地位,甚至還驕橫跋扈。
而且只要這場戰爭能夠取勝,他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俾斯麥一樣的偉大人物。
在如此情況下,他對布黨發起了最強大的攻勢,給布黨帶來了極為慘重的傷亡代價。
對此一概不知的康拉德,很欣然地接受了這份進攻任務。
人員是集中了,但武器彈藥和糧食物質都還沒有集齊。
在他眼中,斯蒂芬這個年輕人很厲害,無論是戰略亦或是戰術。
瑪利亞是這支集團軍的軍長,她麾下有大小軍官不下百人,最重要的三名軍官分別是托斯雷夫將軍、普開維斯夫和鄧尼金。
他們都是經歷過日俄戰爭的老兵了,都是以自己的實力爬到這個位置上。
康拉德一直崇尚進攻,但他的戰術思維一直停留在正面戰場。
他們衝破了重重阻撓,最終結為夫妻。
在巴爾幹戰爭中,瑪利亞的每一次戰術會議,都不會有太多廢話。
所以對於鄧尼金,瑪利亞的心情是複雜的。
帝國的官場,看的並不是能力,是資歷,是人情世故。
他們的目的是爭取波蘭獨立,爭取波蘭民族的自治。
現在的他已經表現出了對俄國的絕對忠誠。
瑪利亞一邊對他們回以軍禮,一邊在心中記下他們二人的名字。
一般情況下,禁衛軍是不可能離開皇宮,他們的任務是保護皇帝。
這是軍營。
前面兩位將軍,瑪利亞稍有理解。
這份宣戰自然也在斯蒂芬的預料之內。
這一點,並沒有多少人知曉。
通過不宣而戰的方式,不單給塞爾維亞打了個措手不及,甚至還繳獲了大量的物資。
反觀斯蒂芬,他的戰術並不只有正面戰場。
現在的俄國確實修建了很多鐵路,然而要想將如此龐大的戰爭物質集齊,確實需要不少時間。
畢竟,這就是皇族的特權。
他需要康拉德去打這麼一場大戰。
她不單扛過槍,打過仗,甚至還手握實權,說是俄國女性第一人也絕不為過。
就在每一個集團和_圖_書軍都在準備著戰爭時,俄國正式向奧匈帝國宣戰。
然而就在塞爾維亞正陷入苦惱之際,俄國正式向奧匈帝國宣戰。
薩拉熱窩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例子。
當然即使到了未來,也同樣如此。
華沙、烏克蘭、東普魯士、喀爾巴阡山脈等等。
雖說入侵,但斯蒂芬提出一個戰術要求,那就是破壞,但不屠殺。
康拉德的戰略計劃很簡單。
但這些擁護而來的人群在某種意義上起到了安保效果。
他們第四集團軍一共有十萬多人,由原來的第五軍、第二十二軍和第三十一軍組成,分別八個步兵團,兩個騎兵師,一個60門火炮的炮兵團。
如今的這個世界,薩拉熱窩刺殺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用的是炸彈而不是手槍。
屠殺平民是不可取的,其國際抗議比不宣而戰還要強烈。
因此在得知負責指揮他們的指揮官,正是巴爾幹戰爭的總司令,最興奮的人除了自己的將軍之外,就數他了。
就連第一次國家杜馬裏面,也有不少來自波蘭的民族資本家。
但眼前這位公主卻顯得格外不同。
要想架空康拉德的軍權,斯蒂芬也同樣做出了部署,只不過這份部署並不容易實現。
在波蘭語中,華沙又被念作成華爾沙娃,其代表的是一對名叫華爾西和沙娃的戀人。
他如此堅信,自己必能擊潰俄軍。
這就是他們第四集團軍當前的軍備力量,還有十萬人仍在大後方,等待著列車的運送,估計還得一兩周后才能到來。
很顯然,斯蒂芬的計劃成功了。
看見瑪利亞到來后,便立即立正站姿,向瑪利亞行了一個軍禮。
只不過因為奧匈帝國內的問題實在是太多,軍隊都集結十分困難,以至於這場戰爭動員顯得十分緩慢,整整持續了二十多天才得以完成。
簡單的寒暄過後,瑪利亞便要求進入正題。
但是在資歷上,遠不如自己。
不得命令者,但凡隨意闖入,必遭逮捕或者當場擊斃。
無論是塞爾維亞內部的糧食亦或是火炮炮彈和*圖*書,都被他們搶得一乾二淨。
列車快速駛過,帶著轟隆的鋼鐵咆哮,列車鳴笛的悠長,承載著帝國公主的鋼鐵巨獸,正朝著她的目的地而去。
波蘭人敬佩他們的勇敢,因此他們將這座城市取名為華沙。
毫無疑問,白匪三巨頭中,最出名的是高爾察克,但是為布黨帶來最大威脅的則是鄧尼金。
瑪利亞見到他后,露出久違的笑容。
畢竟,這可是自己的熟人。
她可不想面接炸彈,畢竟自己不是鋼板。
知道此事的人,除了斯蒂芬之外,就只剩下斐迪南的妻子,如今的帝國皇后。
當塞爾維亞政府無法處理這批難民時,國家內部就會爆發動亂和革命。
直來直去,絕不拐彎抹角。
虛偽且造作。
數十名工作人員連忙迎上,他們十分清楚到來這裏的人究竟是誰。
通過不宣而戰的方式,直接入侵塞爾維亞。
面對俄國的正式宣戰和俄奧邊境陳列大軍的事情,斯蒂芬則使用了康拉德元帥的計劃。
畢竟擺在她面前的,是東歐戰場上自己的位置和任務。
從1905年開始,波蘭境內就湧現出不少革命派勢力。
很快,奧匈帝國的對俄方面軍集結完畢。
奧匈帝國得知俄國的宣戰後,也開始對俄國發起宣戰。
一大堆人圍在四周,就算真的有暗殺者,也得突破重重人群,除非他們往人群中丟炸彈。
儘管他們的革命失敗了,但俄國政府為了撫平那個時候的創傷,給予了波蘭人更多的權力。
同時也是瑪利亞最不喜歡的特權待遇。
上面赫然標註了幾個主要地點。
「好久沒見了鄧尼金。」
華沙。
直至他們這一隊人來到了軍營,原本原本還想與瑪利亞拉攏關係的一些商人或者官員,立即散開。
鄧尼金很自然地進入狀態。
而且他也聽到了消息。
『毀滅一個國家,從來都不只有戰爭這一途徑。』
如果不做過多保護的話,可能身為帝國公主的她,也會遭到一些極端的民族主義者刺殺。
但是更讓瑪利亞感到在意的,並不是m.hetubook•com.com這兩個人,而是鄧尼金。
負責指揮他們第四集團軍的人,正是俄國第三公主,同時也是曾經的巴爾幹方面軍總司令。
沙皇不會允許波蘭獨立,這是他的權力,同時也是俄國的權力。
即使他沒有參加過巴爾幹戰爭,但對這場屬於帝國第一場勝利的戰爭十分嚮往。
這名軍官十分興奮地為瑪利亞做嚮導,並且開始向瑪利亞介紹第四集團軍的內容。
一名軍官從軍營里走了出來,他認出為瑪利亞帶路的士兵,同時也認出那瑪利亞的身份。
「歡迎軍長到來,願帝國永盛不衰!」
這種條件下,康拉德的作戰戰略有了用武之地。
兩個陌生的面容開始自我介紹,毫無疑問他們正是托斯雷夫將軍、普開維斯夫。
所以康拉德並不擔心斯蒂芬會威脅到自己。
其餘兩名將軍愣了一下,很顯然他們對瑪利亞的雷厲風行性格有些驚訝。
如今的塞爾維亞陷入了混亂,奧塞邊境又有大軍防守,自然不會成為自己的威脅。
如若可以,他甚至能夠一人同任陸軍元帥和帝國宰相這兩個職位。
原本就是經歷過血與火考驗過的二人,最不喜歡就是接待貴族,所以在接觸到瑪利亞的行事風格之後,只有一開始的詫異,但也很快就進入狀態。
**,********,大軍撤離到邊境線上。
一旦統治階級發生改變,他極有可能直接跳反。
搶走所有糧食,破壞所有生活設施。
七月危機期間,斐迪南皇帝就已經展開了戰爭動員。
一旦有什麼怠慢或者得罪,迎接他們的恐怕不是什麼好事情。
而這段時間,成為了俄國軍隊的空窗期。
「回殿下的話,是好久沒見了。」
首先應敵的,便是俄軍的西南方面軍,在加利西亞省附近,以喀爾巴殲山脈為戰場,展開了俄奧第一次大規模戰爭。
如此一來,她只能強忍不適,讓這些人擁護在身邊。
營地內,三名軍官正圍著一張桌子,他們似乎在商討著什麼內容。
一支三十萬人的大軍,聲勢浩蕩地朝著俄奧邊境出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