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紅色瑪利亞

作者:符華
紅色瑪利亞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二卷 一戰 第二十一章 波蘭縱深與冬季攻勢

第十二卷 一戰

第二十一章 波蘭縱深與冬季攻勢

瑪利亞被說服了,所以她命令普開維斯夫,所有安排都要聽從布魯西洛夫。
大炮和裝甲都架設在上面去,通過列車的強大運輸能力,將列車改裝成重型裝甲列車。
大軍很快就出發,他們開始朝著戰線進行推進,並且一路上高歌猛進,燒毀了大量容克貴族的莊園。
另外一部分則交給了普開維斯夫,他將會率領十個師的兵力,總共十余萬人,協助西北方面軍進行進攻。
原本可以提供物資後勤支援的波蘭,這一刻也遭到了奧匈帝國的進攻。
說到這裏后,羅科索夫斯基便不再說話,而是乖巧地站在一旁。
「如若可以的話,甚至能夠在列車上面進行機槍布置,一旦敵軍衝過來了,就會成為我們的靶子。」
重新組建的第一第二集團軍,加上從西南方面軍抽出的大部分軍隊也正在往這邊集結而來,並且與第一第二集團軍組建成西北方面軍,人數超過六十萬。
一切都預定之後,她立即召集自己的三名副將。
而波蘭這裏,則再一次陷入了與奧匈帝國的攻防戰。
這份擔憂並非毫無道理,但羅科索夫斯基已經想到了解決方案。
二十多條列車中,挑選了五條列車進行修改,與此同時還將大部分荒廢掉的列車軌道進行修改。
他將整個計劃都列在了斐迪南皇帝和帝國參謀長斯蒂芬面前。
然而,瑪利亞卻對此身感疑慮。
這是他第一次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且還是在各種大人物面前說著。
這種戰術在十九世紀的時候確實可行,但現在是二十世紀。
『俄軍一旦進攻,我們將會利用冬天,給他們死死地牽制在東普魯士內,而你們則開始對波蘭與喀爾巴殲山脈的兩個地區發起進攻。』
他也曾經向自己的軍官提出過一些屬於自己的戰略和戰術部署,只可惜因為過於新奇,遭到軍官的抵制和拒絕。
他的想法充滿了天馬行空。
法國那邊提出了要求,需要俄國這邊發動一次大規模攻勢,www.hetubook•com.com將德國的注意力吸引回去,以此來個英法聯軍騰出反擊的空間。
「反正波蘭境內有著這麼多的荒廢爛尾軌道,這正好可以給我們進行方便。」
堡壘可是防守方的一大殺器,堅不可摧且威力巨大,只要敵軍剛衝過來必然要死傷慘重。
若非有布魯西洛夫所率性的部隊取得了戰術性的勝利,恐怕他們的側翼已經被德軍給完全迂迴包抄。
第八集團軍已經開始往波蘭這邊過來。
她並沒有立即按照命令行事,而是將自己的第四集團軍分成兩大部分。
其列車軌道最好是圍繞著三道防線進行修建。
尼古拉大公認為,他們需要在明年也就是1915年三月份才可以正式發動進攻。
他的腳指頭都快要摳出三室一廳了。
得到允許后,羅科索夫斯基便略帶興奮地繼續說道。
縱深沿著維斯瓦河往內部推進。
第八集團軍的布魯西洛夫也一樣將自己的軍團分成兩半,但他負責親自率領部隊去進行戰爭。
第四集團軍之所以會駐守在波蘭,其最大原因便是因為方便調動軍隊。
其餘兵力則繼續留守。
將列車改裝成武器,這種設想實在是罕見。
所有人都在等待著戰爭的到來,唯有俄軍仍不知情地推進著自己的進度。
然而,沙皇尼古拉二世認為,既然要打,就必須速戰速決,不能夠延緩戰機。
她十分清楚羅科索夫斯基的戰術想法,用堡壘進行設防,只要堡壘之間連城一條防禦陣線,敵軍就很難攻進來。
即使文靜如他,也同樣喜歡這樣的感覺。
緊張嗎?
無論是戰略亦或是戰術,還是說他們的一些內部問題與後勤緊張情況,都一五一十地被德軍所識破。
很快,時間就來到了11月,一大批物資準備就緒,來自彼得格勒的命令也再一次下達到每一個集團軍手上。
說到這裏時,羅科索夫斯基又認為,列車邊上最好有士兵緊緊https://m.hetubook•com.com跟著,以士兵跟裝甲列車進行配合。
那目光有點小期待。
這份設想深得瑪利亞的認同。
近乎六十萬的大軍開始朝著東普魯士再一次發起進攻。
瑪利亞所需要做的,僅僅是預備性設防。
決意已定,瑪利亞立即將行動安排下去。
波蘭很重要。
這樣的列車將會通過其強大的運輸能力和大口徑的火炮威力,實施機動性炮擊。
羅科索夫斯基認為,可以將列車進行重新組裝。
當然加班費是不會少給他們的。
就華沙內的列車,加上老舊且開始報廢的,一共二十五條。
如此大規模的兵員集結,不可能一直隱瞞下去。
只不過羅科索夫斯基所提出的步兵隨行這個想法,卻不怎麼好實行。
藉著這一機會,魯登道夫發起了自己的最大規模反擊戰。
「很簡單,我們可以將士兵留在列車裡面,運輸時就不下來了,一旦到達戰場就得立即上車。」
按他的說法,要想在德國人的包圍圈中將大部分部隊都安全撤離,必須由他親自負責才行。
與此同時,第四集團軍與第八集團軍匯合成功,組建出一支三十五萬的軍隊,也必須立即行動,協助西北方面軍進行攻擊。
很簡單,列日堡壘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這些列車軌道之所以荒廢並不是因為修建時出現了問題,主要是因為負責修建這些列車軌道的資本家撤資了。
法國人的要求,尼古拉二世很難拒絕。
上一次東普魯士戰役之所以打敗,後勤是一個重要因素,而讓他們急著進軍的主要原因,也同樣是法國人的催促。
『這將會是打破東線戰場僵局的最好機會。』
他認為巨型重炮雖然厲害,但十分遲鈍緩慢,而且開一炮之前就要做出一段時間的準備。
但瑪利亞並不在意堡壘。
可就是如此,整個戰況都陷入一種極其不妙的狀態。
420毫米口徑的火炮是由克虜伯家族建造而成,305毫米則是奧hetubook.com.com地利人的重型火炮。
為了確保炮彈和子彈數量充足,瑪利亞讓兵工廠徹夜加班,不能休息。
那一日,興登堡如此說道。
以這兩種火炮的威力,任何堡壘都無法倖免。
裝甲列車說到底也是一輛列車,進行兵員運送也屬正常。
一部分繼續留守波蘭,他們分別由鄧尼金和托斯雷夫將軍執行。
與此同時,西南方面軍的喀爾巴殲山脈也同樣遭受到奧匈帝國的進攻。
之所以撤資,其主要原因是同行競爭或者投資問題罷了。
整個戰場被分割成數十個,他將其稱之為冬季反擊戰。
事實上將列車改裝成武器並不是沒出現過。
四十多門火炮架設在各個地方,碉堡堡壘也同樣建設在各個角落。
從西南方面軍那裡抽調三分之一的兵力加入到對東普魯士的進攻。
美國的內戰和普法戰爭都曾經出現過裝甲列車,在場的三名軍官都知道裝甲列車,但他們並沒有把這樣的非常規武器給納入進來。
她用鉛筆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這個圈正是他們的設防位置,縱深八公里,分三個防禦陣地。
更何況她可是知道德國人擁有著空中巨獸齊柏林飛艇,缺乏制空權的他們,面對齊柏林飛艇幾乎無能為力。
很快羅科索夫斯基就想到了一個點子。
也正因為要避免德國人和奧地利人的重型巨炮,瑪利亞需要將防禦陣型弄得鬆散一點,避免一炮轟一群的情況出現。
那可是自己的大債主,無奈之下,他只能強這次大規模進攻進行提前。
但是,單靠這樣的防守並不足以應付他們的進攻。
絲毫不知自己的電報已經被截獲的俄軍,此時此刻仍在進行電報上的情報交流。
「而且如果是長途奔襲,步兵的體力會扛不住,到那時候別說與列車協同作戰,恐怕連槍都舉不起來。」
加上奧匈帝國的強攻,喀爾巴殲山脈的俄軍部隊逐漸後撤,促使俄軍再一次進行大規模兵員徵召,以便於填補西南方面軍的空缺。
www.hetubook.com.com只不過,在說出來之前,他還是下意識地看向瑪利亞這邊。
面對俄軍的步步逼近,德軍也一點點回收陣線。
這是尼古拉二世的想法,但還有另外一點他隱瞞了下來。
德軍所使用的火炮分別是305毫米口徑和420毫米口徑。
如今正好被他們利用起來,修建成一條足以圍繞整個波蘭防線的交通網路。
原本的四十個師,一下子擴充到六十個師的兵力。
緊接著就是西北防線,這條防線由瑪利亞與鄧尼金負責。
尼古拉大公十分清楚,一旦攻勢提前進行,他們將會出現各種後勤補給上的嚴重問題。
這條防線需要對付德軍,同樣是三個防禦陣地,但每一條陣地縱深都有十五公里深。
兩支大軍對東普魯士形成鉗形攻勢。
然而,就在進攻到1915年1月時,天氣變得越來越冷,後勤補給也因為拉得太長難以提供支援。
「列車的速度會將步兵遠遠拋在後方,只靠雙腿是不可能追趕得上列車的速度。」鄧尼金率先提出自己的反對。
因此巨型重炮有著一個巨大的缺點,那就是機動性。
整個地勢都納入眼帘,要想在波蘭這裏進行設防,必須擁有一定的縱深防禦。
又因為俄軍的行動計劃早就被德軍給破解並且獲知,因為針對這場屬於俄軍的大規模攻勢,他們早有準備。
瑪利亞立即給羅科索夫斯基上了一課。
但是皇令在此他不得不從,於是乎只能重新修改原本定下來的戰略。
「為什麼我們不建造更為堅固的堡壘呢?」
單靠第四集團軍的兵力是不可能守得住奧匈也德國之間的進攻。
托斯雷夫將軍、普開維斯夫負責南面對奧匈的防線。
『那群俄軍絲毫不知道自己正在踏入一個怎麼樣的死亡地帶,這裏將會成為他們的墳場,真是讓人感到可悲啊。』一名隨軍記者如此記錄著這場戰爭。
這個點子來源於不久前與瑪利亞一同到往南方防線時,看到的一條斷開列車軌道的場景。
一大批軍人在這https://www•hetubook.com•com場命令下行動起來,為了修建交通網路和防禦塹壕陣地,第四集團軍出動了三個師的兵力進行工作。
他的問題也同樣引起其他將軍的疑惑。
不久之後,後勤跟不上了,他們的進攻力度逐漸減弱。
再繼續準備,遲早都會給對方有反應過來的時間。
但要說興不興奮,那確實是十分興奮。
對於整個俄國言十分重要,因為這是俄國進入西歐的重要跳板。
人數上他們佔據了絕對優勢,因為東普魯士只有二十來萬人。
這一次,也依舊如此。
將這片地貌完全納入眼帘,腦海中已經構思出如何在波蘭這裏進行布防。
緊張,非常的緊張。
裝甲列車的主要任務就是打一炮換個地方再打一炮。
這份戰略計劃得到了認可,奧匈將會全力支持德軍。
對此,身為助手的羅科索夫斯基提出了一個疑問。
這一次是整裝待發,武器十分充足,唯一問題是他們的後勤線。
哪個男人不喜歡表現自己?
『這是一場赤果果的戰爭,名為沙俄的姑娘正一|絲|不|掛地躺在我們面前。』一名德國軍官在自己的筆記中如此描寫道。
只可惜時間不足,不然瑪利亞還會建設地下防禦工事,能夠讓士兵在四通八達的地下通道進行戰場上的穿梭。
瑪利亞點了點頭,允許他繼續說下去。
根據記錄來看,負責投資到波蘭進行鐵路修建的資本家,多半是來自法國。
但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到那時候必然會有援軍。
而且波蘭境內有不少爛尾的列車軌道,將這些軌道重新改一下又能使用。
兵力有十二個師,有不少兵力都從第五軍和第二十二軍那裡抽調出來。
他們將會率領自己的第五軍、第二十二軍,一共8個師的兵力,和二百多門火炮在此設防。
因為國家仇恨的緣故,大量的奧地利青年加入到帝國國防軍之內。
幸虧俄國軍方已經開始研製防空炮和戰鬥機,一旦投入戰場就有機會爭奪制空權。
這場進攻規模很大,幾乎比奧軍第一次進攻要大出數倍之多。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