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蘇俄,烏拉!
第十二章 烏克蘭分裂
所以面對溫尼琴科的質問,他笑了。
『靠近他們,接近他們,聽他們的聲音,想他們的思緒。』
他們不會在乎是誰管理自己,他們所在乎的,僅僅是管理者是否能為自己爭取到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公平公正。
如今的西烏克蘭依舊在進行著工人運動。
一句不輕不重的語氣,加里寧再一次投入到工作當中。
雖說溫尼琴科答應了彼得格勒,只要成功了,他就會成立一個烏克蘭soviet政權,以烏克蘭soviet共和國的身份加盟到蘇俄。
已經回到中央拉達的彼得留拉,表露出自己的不屑。
雖然叫做大後方,但加里寧所指的地方正是東烏克蘭,而這片地區,經過加里寧的努力宣傳之後,已經成為了他們的一份子。
不是加里寧悲觀,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雙蔚藍色的眼眸,依舊停留在布魯西洛夫的腦海中。
「為什麼?」
瑪利亞回答道。
但是要讓溫尼琴科以政治手段的方式,壓下中央拉達內的所有反動勢力。
反觀驅使工人們去運動的勢力,裏面就有地主和烏克蘭貴族階級在裏面。
他的面前是兩杯水,溫熱的,即使在這個寒冷的三月末裏面,依舊散發著縷縷溫熱。
「既然如此,那麼烏克蘭工人為什麼會拒絕我們?」
因此,在面對推翻了沙皇暴政,並且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soviet政權而言,東烏克蘭更容易接受與認可。
有時候現實就是如此。
「因為我們還不能靠近烏克蘭。」
加里寧這樣此認為。
只有獨立,才能讓烏克蘭走得更遠。
溫尼琴科確實在中央拉達裏面,擁有著極高的聲望,他甚至成為了這個組織的總書記。
原本接近的距離,變得模糊不清。
「靠近他們?」
「放棄你那不切實際的幻想吧,就跟1905年一樣。」
可是,這群西烏克蘭知識分子卻並不認為。
「因為這是我們的職責。」加里寧認真地回答道。
看著自己面前的這杯水,他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一句https://www.hetubook.com•com口頭諾言,對於加里寧來說已經足夠了。
身為左翼社會黨人,溫尼琴科的覺悟比很多人都要高,即使他心中的烏克蘭獨立思想依舊不弱。
可是,這份堅持最終演變成他們的枷鎖。
那時候,布魯西洛夫對這番話頗為不解。
殘酷而又冰冷。
他們所追求的,正是工人們的支持。
這一次,他不會有任何迷茫。
但是,這可能嗎?
相對於西烏克蘭的獨立,東烏克蘭從一開始就是以『反對沙皇暴政』進行運動。
更不用說派遣間諜潛伏到蘇俄城市裡面。
充斥著左、右、獨立、立憲、民粹、保皇等各種複雜成分的組織,本就不應該寄託任何希望。
安排在自己身邊的契卡成員有五個小組,同時還有不少契卡成員潛伏在工人團體裏面。
中央拉達的成分十分複雜,其複雜程度足以讓任何一個人都為之抓狂。
『我們要怎麼深入群眾?』
那一日,是1905年初。
但加里寧還抱有一絲希望,他用盡所有辦法,終於成功與溫尼琴科進行約談了。
而這一刻,加里寧的話,讓他回憶起瑪利亞曾經的思想。
一根捲煙點著了,微弱的火苗在這片昏暗的會議室內,涌動著一絲紅光。
至於與他們在同一城市的中央拉達,則掀起了一陣混亂。
「烏克蘭工人之所以拒絕我們,只因為他們被蒙蔽了雙眼。」
加里寧明白了,自己究竟犯了一個怎麼樣的錯誤。
他並不是否定溫尼琴科。
『烏克蘭只有獨立,才能走向更好的未來。』
『我永遠都不會放棄對烏克蘭民族的獨立。』
這一點,彼得留拉與soviet一樣,都如此堅信。
最後,他將這場失敗的約談告訴給了布魯西洛夫。
民族獨立……民族獨立……
但是,從感性上,溫尼琴科更願意支持烏克蘭獨立。
在準備出任第八方面軍政委時,加里寧曾經如此問道。
一杯是自己的水,而另外一杯,則是他曾經的同僚,溫尼琴和-圖-書科的水。
「烏克蘭是烏克蘭人的烏克蘭,跟soviet毫無關係。」
讓加里寧放開手腳去干,紅八方面軍會成為他的最強而有力的利刃與盾牌。
只不過,他並非安慰。
『即使烏克蘭獨立了,也可以繼續走社會主義道路。』
直到最後一人離開了議會室,冰冷的空氣,讓他喘不過氣來。
靠近他們,接近他們……
只可惜,溫尼琴科還是離開了。
「本以為我們維護工人利益,工人們就會維護我們,沒想到烏克蘭的工人卻拒絕了我們。」
雙方的默契,使得蘇德暫停了戰爭。
漫長的時間讓他逐漸遺忘掉十幾年前的事情。
他以一句話概括。
身為左翼社會主義陣營的溫尼琴科,則顯得格外尷尬。
『只要我成功了,將來的某一天,中央拉達將會成為彼得格勒最大的助手。』
他的態度,很快就得到了絕大部分黨派的認可。
緊接著就是對烏克蘭大後方的建設。
他還是無法理解,以soviet的做法,是否真的有效。
不單要套近乎,還要跟他們成為朋友,融入到他們的生活裏面。
所以在溫尼琴科離開之後,加里寧正式宣布,成了烏克蘭soviet,但並不是獨立政權,而是一個省區政權。
soviet是不可能去鎮壓工人,更不用說去使用什麼暴力手段。
所以在信念上,他並不會如加里寧那般,對社會主義理論抱有絕對信任。
布列斯特、察里津和彼得格勒。
這番話,突然間讓布魯西洛夫想起了些什麼。
他深吸了一口氣,冰冷的空氣讓布魯西洛夫那發熱的大腦,漸漸歸於冷靜。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紅光更勝幾分。
煙霧吐出,瀰漫在二人之間。
這份考慮事實證明是多餘的。
所以在這次工人運動裏面,一直擁有著巨大影響力的中央拉達,成為了他們的精神領袖。
「既然你說要靠近他們,要接近他們,那麼你就安排下去吧。」
不知是冷笑,亦或是嘲笑。
因此在融入工人團體裏面https://m.hetubook.com.com時,他們的效率很高,而且也很自然,壓根就看不出任何端倪。
唯一陪伴著他的人,只有彼得留拉。
「我不懂你們這些學者的革命理論,畢竟我只是士兵。」
然而,本應浪費的契卡人力,在這一刻派上了用場。
長舒一口氣后,以沉穩的語氣回應道。
一個組織內的政黨越複雜,其政治鬥爭就越激烈。
很早之前他就表明了態度,可這一天,卻被加里寧,毫不留情地扇了一耳光。
面對著眾多黨派的微妙眼神看待,溫尼琴科坐立不安,他立即意識到,如今的局勢已經不由得他去掌控。
他相信這位紅八方面軍的總司令,正如同他相信瑪利亞的眼光。
雖說早有預料,但是在聽到這個消息后,布魯西洛夫還是忍不住一陣唏噓。
「真是讓人失望啊。」
「工人們會維護我們,從彼得格勒就能看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別想了。」
『只有深入群眾,了解群眾,我們才可以跟群眾打成一片,才可以讓群眾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這番話,彼得留拉理解了。
一個如此微妙的詞語,讓加里寧難以爭辯。
一戰還在繼續,而蘇俄已經宣布退出戰爭。
要想以和平的手段,去平復並且如何各個不同黨派,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麼,該工作了。」
人就是如此的複雜,大家都是為了自己心中的正義去行事。
最後就是著就是烏克蘭soviet的成立。
理性上,溫尼琴科願意支持soviet,願意為社會主義做出貢獻。
這份申請,以電報的方式發送到應該發送的地方。
不會出錯。
在加里寧的命令下,潛伏在工人團體裏面的契卡,開始對他們進行套近乎。
不久,烏克蘭soviet正式宣布,中央拉達是他們的敵人。
聽從命令,服從安排,才是軍人所需要去做的事情。
但現在的他就是soviet中的一員。
德國與蘇俄達成了一個默契般的共識,以里加——布列斯特——熬德薩為界限,雙和*圖*書方停止任何戰爭行為。
就在工人運動的第三天,加里寧一臉無奈地坐在自己的辦公室內。
就如同soviet的堅決一樣,彼得留拉也是如此。
就在剛才溫尼琴科如此說道。
『或許吧,但他們更加所在乎的是生活,而這正是我們的任務和職責。』
「蒙蔽雙眼?」布魯西洛夫笑了一聲。
「而我,也會儘可能地配合你。」
從歷史來看,烏克蘭確實是遭到了俄羅斯的侵佔,一直持續了數百年之久。
他問。
這份堅持讓他們成功地進行了二月革命。
「不經歷殘酷的鬥爭,他們不會明白,對反動勢力的幻想究竟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與其將希望寄託到這個陌生的soviet蘇俄政權裏面,還不如將烏克蘭掌控在自己手上。
「那你如果你成功了的話,要怎麼處理他們。」
加里寧理解,所以他並沒有再去拉攏對方,僅僅是目送對方離開。
次日,soviet正式對中央拉達宣戰。
如果可以說服這位左翼社會黨人,這場運動或許還有挽救的希望。
將原本留給溫尼琴科的水端至自己面前,布魯西洛夫你將其飲盡。
察里津內,約瑟夫也同樣如此,他認為不能對任何反動勢力抱有幻想,加里寧的做法很符合該混亂地區的方式。
說來諷刺,本應要維護工人利益的soviet,此時此刻卻被工人以獨立運動為理由,進行打壓也驅逐。
讓人分不清,這位左翼社會黨人,如今是坐在左,亦或是右。
『我從未想過背叛社會革命。』
一道清脆幼嫩的聲音,從他腦海中浮現出來。
笑了如此的冷漠,直讓人不寒而慄。
他不再把希望寄托在中央拉達身上。
他看著加里寧那略帶不滿的眼神,搖頭笑道。
而協約國還在跟德國死磕,以至於戰爭雙方都不沒多少精力去應付一個百廢待興的蘇俄。
他們……
影響力還不足的soviet,成為了他們所要打擊的對象。
三分鐘前,他就坐在加里寧面前。
與此同時,高加索一帶,得到了亞美尼亞m.hetubook.com.com共和國的允許,開通了一條只允許德國人進行有限的鐵路運輸。
可是,他眼中的光澤卻帶有一絲黯色,就彷彿是晶瑩剔透的寶石裏面的一絲瑕疵。
加里寧沒有絲毫猶豫地否決了這一想法。
別看他們是契卡,在成為契卡之前,他們還是一名工人或者農民。
這番話是soviet的宗旨,可同時也表明了大部分工人的態度。
在這一刻,已經不是對與錯,黑與白的問題,更多的反而是立場上的衝突。
但從人種血緣去看,烏克蘭民族與俄羅斯民族都是一樣。
瑪利亞收到這份電報之後,表示一切都聽從彼得格勒中央安排。
不知道是自問亦或是反問,布魯西洛夫微微地下那高傲的頭顱。
他的話,讓加里寧頗為難受,但還是指出了對方觀點中的錯誤。
他們要求獨立,要求自治,要求成為一個獨立烏克蘭。
如果傷害了工人,到未來他們又有什麼力量來維持革命呢?
瑪利亞就這樣站在飛雪下,身上是一件普通的工人衣服,長長的頭髮被束在腦後,臉上還殘留著些許工作時留下的污跡。
『烏克蘭工人在乎革命嗎?在乎獨立嗎?』
而且在民族認同上,東烏克蘭更認同自己斯拉夫人這一民族身份。
事實上西烏克蘭與東烏克蘭一開始就是對立。
他看著加里寧,原本還帶有些許嘲諷的眼神,一點點地收了回來。
他的神色依舊如往常那般堅定。
『我希望你們能夠理解,也希望彼得格勒能夠理解。』
所以,加里寧以東烏克蘭為後方,展開了建設。
但是,這有用嗎?
彼得格勒中,弗拉基米爾也對此作出了指示。
他之所以選擇加入soviet,並不是因為他真的是一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僅僅是因為他認為soviet的治國理念,可以讓俄國人民走向真正的富強。
神色如常,凝視著自己,而杯中的水一滴未沾。
溫尼琴科所指的『他們』,就是那些其他政黨。
一開始,這些負責潛伏的契卡只是為了防止有姦細潛入工人裏面。
弗拉基米爾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