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蘇俄,烏拉!
第六十二章 沙俄借的錢,關我蘇俄什麼事?
特別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周期性經濟問題,更是讓約瑟夫感到在意。
但是,這並不代表約瑟夫不懂得思考。
約瑟夫著重點題的是採掘工業,那是屬於對自然資源的開採工業,這其中包括了石油、天然氣、煤炭、金屬和非金屬礦。
然而這種方法很容易造成巨大的社會不滿,特別是身為犧牲方的農民。
約瑟夫吸了幾口自己的煙斗,雖然裏面沒有點著,但那股煙草的味道依舊讓他著迷。
在這裏面,是關於各種工業的重要性和作用性。
「所以,在發展方面,雖說可以按照瑪利亞的方式去進行,但我還是認為應該先犧牲一部分農業和輕工業發展。著重於重工業的開發。」
這些加工成為了那時候沙俄帝國的主要工業生產,即使是察里津也很難擺脫得了。
她主要是想嘗試一下,能夠減輕工農業剪刀差所帶來的危害。
「當然,我們的資源有限,所以在教育方面我認為應該先著重於城市,而非農村。」
「農村和城市的教育,必須落實下去。」
農村結構進行分明,與此同時也展開了對人民公社的組織構想。
「同理,重工業不單可以擴大我們國家的內需,更可以加強我們的國防力量,因為國防力量的基礎就是國家的重工業力量。」
改變傳統的沙俄舊時代農村社會結構,才能夠將農村生產力提升起來。
「所以,重工業的重要性,是重中之重。」
「無論是製造武器的鋼鐵,炮彈的化工產品,亦或是驅動坦克與戰艦的能源,都離不開重工業。」
說完后,抓起沒有點著的煙斗,狠狠地抽了幾口后,又繼續為自己的觀點補充道。
對此,瑪利亞認同地點點頭。
沙俄借的錢,你找沙俄還啊,關我蘇俄什麼事。
「如若不能自己製造國防力量,到時候一旦出現大規模戰爭,我們將會成為待宰羔羊。」
水泥、建築材料等東西都是如此。
而在此和-圖-書之前,重工業這一科技樹必須點起來,否則一切想法都是白搭。
那麼,當前為止他們所需要敲定的工業,必須以重工業為主。
因此無論是弗拉基米爾亦或是瑪利亞,都認同『不還錢』這一做法。
「鋼鐵工業、冶金工業、機械工業、能源工業、化學工業和軍事工業。」
那就是,他們沒錢了。
「如若有必要,可以犧牲部分農業。」
「以這位公……安娜教授的專業知識,必然能組織起更多的研究人員。」
「反觀我們,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然後就是國家內的醫療體系發展。
目前為止,蘇俄所能敲定下來的重工工業,是有限的。
「然後就是整理各種比較簡單易懂的醫療小知識,將這些小知識匯聚成一本本小冊子,分發到家家戶戶當中,當然這也是安娜教授所說的話。」
「社會消費需求的增長只要來源於加工程度高的商品和耐用消費品,所以社會消費需求與重工業有著極其密切的聯動性。」
他相信,只要將這裏面的技術指標提升上去,一切都會好起來。
當然,最大原因是因為那兩個讓人不省心的父母,已經被合理安排和隱蔽起來了。
但業崗位的數量卻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而擴張或者收縮。
提供生產資料的部門,一般情況下都能稱之為重工業。
國家需要大規模建設,這一點是肯定的。
而這一點,就是體現在集體化上。
「但現在不一樣了!」約瑟夫輕輕敲打著桌面:「雖然沙俄時期也同樣是強敵環伺,但沙俄依舊是帝國主義。」
只不過,他提出了一個特殊點。
而重工業方面,約瑟夫重點提名了幾個方面。
但說了這麼多,他們蘇俄依舊有一個難題需要解決,而且是當前位置最大的難題。
負責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門,則能稱之為輕工業。
而且在沙俄倒台之前可是借了美國不少錢,這些錢真要還https://www.hetubook.com.com,恐怕得拖緩國家發展數十年時間。
可即使如此,蘇俄仍舊要面對巨大的經濟危機,別說發展工業了,恐怕給國內城市進行基礎建設都很困難。
突然,弗拉基米爾想起了托洛茨基曾經說過的一個方案。
工農業剪刀差。
「重工業化可以培育和創造內需,這一方面擁有著比輕工業更加明顯和特殊的優勢。」
關於這一點,由於有了h1流感疫情的經驗,約瑟夫最有發言權。
「雖然現在的蘇俄還是一個農業國家,但工業是我們的未來,如若不能迅速地將工業體系完成下來,那麼等待我們的,將會是毀滅。」
瑪利亞一開始所提出的農業發展,在資金消耗方面相對較少。
「我認為,教育普及、醫療科普、社會保障和基礎建設都需要同步進行。」
從沙俄時期開始,俄國就負責給法國進行各種工業加工。
至於提供過去的糧食,有一部分是無償,但也有一大部分是需要讓英法兩國去買。
在這裏,約瑟夫提起了貨車和戰車。
雖然說這二人罪大惡極,但瑪利亞和安娜斯塔西婭的功勞也十分巨大。
那是對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組織載體,同時也是發展農村現代化和工業化的組織載體。
畢竟這幾個工業相對而言比較,其技術量比較的弱,而且因為有了巴庫油田這麼一個核心石油地區,其開採挖掘經驗更為豐富。
約瑟夫沉了沉氣,便繼續表達自己的觀點。
穩定的人力資源供應和久違崗位的不匹配,最終導致到動力的『不足』和『過剩』出現。
即使到了現在,安娜斯塔西婭都還沒有原諒自己,但是從妹妹還沒有離開察里津就能看得出來,她對蘇俄這個新國家並沒有多少反感。
「無論是英國亦或是法國,都不會輕易讓我們成功。」
坦克的強大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著約瑟夫的文件,弗拉基米和圖書爾陷入了沉思。。
「所以,在國家發展方面,工業農業兩手抓,而工業應該放在第一排,優先發展。」
一個需要犧牲國內一部分人利益的方法。
只不過瑪利亞也很清楚工業的重要性,所以在感受到約瑟夫的眼神后,瑪利亞輕輕地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俄國比歐洲發達國家落後至少十年二十年時間,而現在的我們,需要從零開始,發展屬於我們的工業體系。」
而重工業就是這一基礎的根,在技術不斷進步的條件下,社會各個物質生產部門都會快速增長,重工業的增長速度則優於農業和輕工業。
約瑟夫的學歷確實沒有瑪利亞和弗拉基米爾等人高,即使在革命時期,他也是從事著最簡單粗暴的工作。
「特別是面對這場h1流感疫情,我們需要建設一個專門針對病毒的特殊部門。」
察里津裏面最高學歷的人就是安娜斯塔西婭了,加上這場疫情中,她發揮出巨大的作用,所以稱呼她一聲教授也絕不為過。
而且不單隻有時間上的不同,他們目前所能掌控的資源也比上輩子的時空要多,所以這個時代的蘇俄發展會略顯優勢。
「我認為應該建立一個特殊的醫療生物機構,就類似於察里津的生物研究部門一樣,專門研究這些病毒或者細菌。」
然後就是軍工業的發展。
如何集中力量?
由於瑪利亞所提出的是農業建設方針,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與約瑟夫的工業發展方針是有所衝突的。
況且,在蘇俄之前,沙俄帝國就因為戰爭問題,已經把國庫給消耗得一乾二淨。
正因如此,約瑟夫開始思考這裏面的經濟問題。
約瑟夫所提出的鋼鐵工業、冶金工業、能源工業等東西,沒有一個例外,都是需要耗費巨額的錢財。
很顯然,瑪利亞的妹妹安娜斯塔西婭就是這樣的合適人選。
所以在提出教育和醫療方面之後,約瑟夫便立即把話題重心轉移到hetubook.com.com經濟和工業上面。
所以對付這二人,彼得格勒方面選擇了冷處理。
說罷,他拿出了一份人口初步報告。
約瑟夫的學曆本來就不高,他對這些東西並沒有太過於明確的觀點和理解。
就當前觀察來看,歐洲的每一個國家內部的的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都會穩定增長。
在工業化進程中,工業品和農產品之間的這種價格差距有日益擴大的趨勢。
如若處理不好,必然會造成農民起義,更有可能發生飢荒和糧食浪費的嚴重問題。
即使因為技術還需要完善的原因,導致負責進攻的坦克出現了拋錨和過熱等現狀,但那都是因為技術經驗不豐富的原因。
製造業就是工業加工的一種,負責對工業原材料進行再加工製造。
「產業結構是隨著需求結構的變動而變化,當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水平之後,社會消費需求就會增加。」
「還有,如果要進行人民公社的集體化建設,那麼我覺得還有幾點需要補充。」
因此,儘管他所能總結出來的內容比較通俗,但也確實看得很清。
「而且不單要發展,還得要快,要堅決。」
在對付白軍的時候,最先被消滅的白軍正是南方白俄軍,而負責針對他們的元帥正是約瑟夫。
但是,他有一個特長,那就是知道誰適合去做。
緊接著,數年之後,沙俄參戰了,並且把自己個打得破產。
既不說要不要殺,也不說要不要放。
而這些問題裏面,人口的就業率也就成為了他們當前所需要考慮的事情。
說完,他看向瑪利亞這邊。
約瑟夫還提出。
而關於人民公社的構建,則需要一點點地進行摸索和發展。
在這一點上,瑪利亞提出了人民公社制度。
如果說瑪利亞剛才所點的農業發展,有很大一部分是以輕工業為主,那麼約瑟夫就是為她彌補了重工業的對稱性。
工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即使要犧牲農業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和-圖-書。
然而建設是需要錢,發展工業也同樣需要錢,而且他們不可能一下子敲定所有工業,必須一步步地走,一步步地進行發展。
畢竟現在才1919年,與上輩子的歷史蘇俄,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時間。
然而,重工業就不一樣了。
重工業和輕工業有著截然不同的性質。
但現在的蘇俄是真的一窮二白,在疫情期間,他們所支援給英法兩國的物資,其實都是一些比較簡單而且經濟價值不怎麼高的口罩而已。
他首先說出來的是工業問題。
說完后,約瑟夫拿出來自己整理得來的各種相關文件。
同理的是,現在的蘇俄也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勞動力問題。
它的具體表現是:當一般物價上漲時,雖然農產品價格也同時上漲,但它上漲的幅度往往低於工業品價格上漲的幅度。
斯托雷平曾經說過,只要給他二十年,就可以讓沙俄帝國走上輝煌,但前提是不發動或者參与任何戰爭。
「首先,重工業產品大多與較高層次社會需求的滿足相關,能夠促使內需規模不斷地擴張。」
他所率領的紅一軍裏面,就有幾輛坦克,這些坦克以勢如破竹的攻勢,平推而去。
會議中,約瑟夫如此地認為,這個時代的社會發展需要強大的生產力,只有如此才可以保證國家的物質基礎。
一直以來,俄國都是以加工業為主。
這份人口調查報告比較簡單,很多細節都沒有完善,但至少可以讓約瑟夫知道一些初步的問題和現在蘇俄的人口問題。
即使現在還處於戰爭時期,可戰爭一旦結束,就會面臨這種社會問題。
所以擺在約瑟夫等人面前的,是要如何解決錢的問題。
雖然是農村,但並不代表農村就不能發展工業。
在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約瑟夫就經常性通過契卡,對歐洲各種的內部情況進行了解。
瑪利亞將農村的產業構想已經說了出來,但是要想加強農村生產力,就必須集中力量辦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