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世界革命
第二百一十三章 胡佛:已經是底了,還能再糟?英國:爺能打洞!
瑪利亞從未想過,自己與父親的見面,居然會是這麼的平靜。
如果僅僅是這些戲稱,胡佛還能憑藉自己厚實的臉皮扛過去。
這場大蕭條裏面,耍流氓的英法僅僅是噁心,而最大的威脅是美國共產黨。
只要能叫上名字的,都能套上『胡佛』名號。
也有人認為,這批黃金事實上已經被紅軍繳獲,並用在了第一次五年計劃的工業基礎發展中去。
在如此『特色資本主義』之下,法國實現了土地改革,加快了城市化,讓政府收入不斷增加,充實了國家的內循環。
畢竟,已經過去十幾年時間了。
至於尼古拉二世。
首先是法國。
在這份祝福的同時,尼古拉二世還說出了瑪利亞最想知道的情報信息。
反觀英國,由於此時的英國依舊以歐洲大陸均衡為主,這使得英國在面對法國和蘇聯之間,有著一套靈活的政治套路。
即使現在的蘇聯還不是敵對關係。
那五百多噸的黃金,就在貝加爾湖附近的一座山洞里。
在提防方面,他還要時刻小心共產黨的影響力。
在如何擺脫大蕭條的問題上,英法兩國竟然達成了一致的合作,形成一個互通經濟關係。
這番話很快就被瑪利亞給帶到了約瑟夫那邊去。
可是,如果讓政府去安排工作,這不就是走社會主義道路嗎?
於是乎,尼古拉二世將會成為『尼古拉』,鬍子和頭髮會被剃光。
奈何,隨著他競選的第一年,也就是1929年,美國經濟瞬間爆炸。
而且隨著關稅戰的開打,美國出口到歐洲的總額從23.41億美元,驟降到7.84億美元。
沒有錢的他們,便開始要求政府兌現承諾,把退伍金交還給他們。
秉著『我們做什麼事都要比法國人厲害!』的原則,英國政府也開始宣布。
可要說誰的臉色最難看,必然要是胡佛。
但是美國的科研設備卻十分先進,而這些先進的設備機器,則成為和圖書了約瑟夫最需要的東西。
可是,另外一件事卻讓胡佛不得不感到害怕。
但引發他患病的各種原因中,『魯爾危機』起到關鍵作用。
對於此事,約瑟夫特意向現在的美國總統胡佛提出申請,並且給予承諾。
當然,這份工作最好別太勞累,別太辛苦,工資正常就行。
這樣一來,也就腰不痛、腿利索,精神飽滿,思維也更加活躍。
他將皇宮內的黃金都藏了起來,並且安排了自己的親信,將這批黃金轉移到西伯利亞。
原本還需要給美國還錢的英法,在面對來自美國大蕭條的經濟危機,開始打起了自己的算盤。
只要美國願意,約瑟夫會加大與美國的商業來往。
一戰退伍歸來的老兵都得到過美國政府的承諾,那就是給予老兵們退伍救助金。
德國三大銀行之一(darmstadterundnationalbank)銀行也隨後關門、
因此,他做了一件十分隱蔽的事情。
可隨著1930年逐漸走完,直到1931年的到來,胡佛的臉被打得啪啪作響。
首先是關於進出口的問題。
再再再再然後是,英法的『不還錢』無恥行為,最後到現在的退伍老兵問題。
他們的第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增強了對殖民地和小弟們的剝削。
直至高爾察克的死去,再加上自己的『失蹤』,這批沙皇黃金徹徹底底地消失了,成為流傳在民間內的傳說。
法國政府不給美國還錢了。
可隨著大蕭條的到來,老兵們用去投資的錢一下子都蒸發了。
而且,俄國的改變是有目共睹的,他以自己這雙眼,看到了國家的不斷發展。
即使在自己任期期間拖不住了,他也能派人去鎮壓。
尼古拉二世也從未想過,十多年的時間竟然沖淡了他那時候的憤怒與怨恨。
在這樣的壓力下,英國的內部,以丘吉爾為首的鷹派提出放棄『大陸均衡』。hetubook.com•com
左思右想之後,胡佛決定拖。
在尋找這批黃金的同時,約瑟夫也沒有閑著,而是繼續向美國那邊購買設備。
1932年,英國正式宣布退出金本位,爺要印鈔了!!
可是,就在胡佛以為自己已經到達了最絕望的底部,往後再怎麼發展也該向上了吧。
其根本原因,正是『法國特色資本主義』。
可如今的『魯爾危機』轉變為『魯爾計劃』,加上摩洛哥的勝利和土地改革的成就。
對於免費老爸的要求,瑪利亞思索了一會兒后,便答應了。
在他心中,或許在那麼一天,大蕭條就會自動消失。
有一個原因,便是因為老兵們還不需要,而且那時候的總統柯立芝阻撓了。
真是屬於『看到你賺錢,比我虧錢還難受』的心情。
美國本身就理虧,自然無法反駁。
特別是蘇聯。
然後是政府的支出。
政壇上,雷蒙可謂是獲得了巨大的聲望。
可是,隨著國內不少科學家外逃到蘇聯后,英國也開始發現,這蘇聯似乎有點扎手。
隨後,奧地利信貸倒閉。
一批人認為,將國家的科研設備出售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這是資助敵國。
這樣,便可以創造出工作單位,以此來挽留技術工人和科研人員。
先給老兵們畫一個大餅,然後拖到大蕭條結束,他就能給老兵兌現承諾了。
英法兩國有如此巨大的詫異,很大程度上是跟蘇聯有關。
就在英法兩國宣布『不還錢』之後,美國政府內部當即炸開了鍋。
他只想趕快結束掉這場經濟大蕭條。
成為倒霉蛋的胡佛壓根就沒精力去處理這些事情,單單是救市問題就已經讓他焦頭爛額了。
由於法國是直接受到蘇聯威脅,無論是對德國的操控,還是摩洛哥的民族戰爭問題,都是直接與蘇聯接觸。
他已經老了,農民這樣的生活實在是扛不住。
他沒想到的是,英國會打洞!
本就是沙和圖書皇的他,在這方面算是對上了。
可是,這些本應儘快兌現的承諾,卻遲遲沒能落到老兵們手上。
在競選時,他就有意無意地談過這些問題。
但事實如何,卻只有尼古拉二世一人知道。
1929年的進出口是美國的最高位,那時候已經高達13.34億美元。
但不知道什麼時候走漏了風聲,以高爾察克為首的西伯利亞白軍居然知道了這件事。
有些人認為,這批黃金已經被高爾察克沉入海底,因為他不想讓日本人獲得。
這就使得法國備受壓力。
再怎麼說,大蕭條確實是他們搞出來的。
雙方的聲音在胡佛面對開始對峙,但已經失去了信心的胡佛,已經沒有了主見。
英國就顯得窘迫許多,內部改革並沒有法國那般強硬和直接。
相對於柯立芝,胡佛這位總統其實更傾向於基層,他很是樂意給退伍老兵兌現承諾。
在第一次五年計劃期間,他便懂得了反思。
1905年的日俄戰爭就已經讓沙俄差點陷入內亂,更不用說這麼大規模的世界大戰。
原本還欠美國一大批的債務,在雷蒙的要求下,被強行兌現成大蕭條期間蒸發掉的錢。
畢竟,前者只是讓你過得不好,後者是讓你成為路燈飾品。
但相對於倫敦,巴黎政府的支出更大,更有錢。
這支隊伍裝備精良,裏面不單有地質學家,還有機械工程師,他們將會乘坐列車,往貝加爾湖而去。
由於『魯爾危機』給雷蒙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和精神上的壓力,這導致他內分泌失調,免疫力越來越差,最後患病不起。
那就是退伍軍人問題。
巴黎與倫敦都加大了政府支出。
而如今,他更是給予了女兒的祝福。
由於身份過於敏感,約瑟夫不敢讓他繼續帶著『尼古拉二世』這個頭銜。
關於此事,英國議會其實是有過爭論,但隨著蘇聯那邊給予的壓力越來越大,以張伯倫為首開始力排眾難。
而且,和_圖_書他所需要的設備已經不再是普通的工業設備,而是更加先進的科研設備。
現在的胡佛開始發現,這總統位置坐得很不安穩,很不踏實啊。
紙糊的屋子叫『胡佛屋』,滿是流浪漢的公園叫『胡佛村』,吃著抓來的兔子叫『胡佛兔』。
壓力帶來了動力,這讓法國上下似乎確立了一個強大敵人而不斷改變。
為了體現胡佛的優秀政策,現在的幾個大州裏面就出現了以胡佛命名的東西。
1916年的時候,尼古拉二世就已經有預感,這場世界大戰必然會拖垮自己的帝國。
在面對大蕭條的到來,與德國無法還錢的情況下,雷蒙毫不猶豫地做出了一項決定。
那可是五百多噸的黃金,誘惑力不可謂不大。
而且即使大蕭條還沒結束,只要拖到自己任期到了,也可以。
而這些民脂民膏,現在就該用在合適的地方了。
但又擔心這些老兵會造反,或者向義大利和德國那樣,被某些有企圖的人給利用了。
他們怒斥英法兩國的『不還錢』無恥行為,卻因為理虧而無法反駁他們的理由。
這件事幾乎沒人知曉,即使是亞歷珊德拉也不知道。
能壓多少就多少。
按理說,出售科研設備是一件不被允許的事情,因為這會泄露國家機密。
原時空的雷蒙,在1929年就因病退出政壇。
一大堆事情,彷彿是火山爆發一樣,瞬間在這兩年時間內炸出來,實在是讓胡佛蚌埠住了。
當然他也很清楚,這五百多噸的黃金,說到底還是沙皇對人民收颳得來的民脂民膏。
可到了1931年初,只剩下5.6億美元,下降了一半很多,而且其沒有下降到底。
法國先開的頭,英國自然不會落後。
『你們美國人搞得鬼,為什麼要我們買單?』
由於美國的經濟危機牽連甚廣,歐洲國家也開始出現了銀行危機。
我自己過得苦就算了,怎麼你蘇聯過得這麼滋潤??
給出的說辭與法和-圖-書國不同,但理由其實都一樣。
給他的工作,則成為了莫斯科的博物館管理人員。
最終,『不還錢』給決定了。
即使有些人覺得這位博物館關注有些眼熟,也很難認得出來。
對於此事,尼古拉二世只需要滿足一個小小的要求,那就要一份還算體面的工作。
「大蕭條是你美國那邊整出來的玩意,既然如此,就應當由你們美國承擔後果。」
那是不同於斯托雷平的改革,這是更加完善,更加全方面的改革。
胡佛不敢這樣去做,而且他依舊對自由市場抱有幻想。
美國的軍工業設備並不發達,可以說,現在的美軍很弱,弱得恐怕連義大利軍隊都能踩著他們頭頂撒野。
但不還錢不代表他們就能擺脫大蕭條所帶來的影響。
另外一批人則認為,設計圖紙還在國內的科研企業手上,將這些設備出售出去之後,這些企業就能重新立項再次製造。
而且約瑟夫還有意無意地提出,蘇聯的黃金儲備量很多,爺開始有錢了。
可是,美國政府卻意外地出現了分歧。
『爺不還錢了!』
先是開始的黑色星期四,然後是黑色星期二,再然後是貿易關稅戰,再再然後是銀行破產,再再再然後是蘇聯崛起,大量收編落魄科學家。
很快,約瑟夫就組建了一支三百多人的搜索隊伍。
現在的美國失業率已經高達16.3%,而且還在不斷上漲。
如若有一天他拿不起自己的鋤頭,恐怕連亞歷珊德拉都照顧不了。
其中產生最大負面影響的,正是奧地利最大的銀行奧匈帝國銀行倒閉。
美國大使連忙找上雷蒙,卻被他反駁地懟回去說道。
這家核心銀行的倒閉,直接讓德國還不上英法的債務了。
這是久違的一次交談。
隨後,她得知到尼古拉二世所說的黃金收藏地。
因此,他們在入侵蘇俄的同時,還在西伯利亞處尋找著這批黃金。
如今救市失敗,政府也沒錢了,哪裡能給老兵們兌現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