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世界革命
第二百二十二章 弗拉基米爾的大數據觀
如今他們正裹著以前的仇恨處在一起。
「這是什麼?」瑪利亞目瞪口呆看著黑板上的內容:「這些是……數學?」
瑪利亞很清楚計劃經濟的複雜性,這可不是一兩個人就能完成得了。
說著,又樂呵呵地笑了起來,彷彿這些繁忙的工作,對他而言是最需要的。
看著弗拉基米爾那憔悴的眼神,瑪利亞忍不住問道。
「不,其實也沒什麼大事。」
一開始還好,畢竟剛打完內戰,人們都累了。
待他順著聲音抬頭看去時,正好看到瑪利亞的到來。
他叼著沒有點著的煙斗,悶悶地問道。
「當然,沒辦法的事,雖然快退休了,但我是沒時間空閑的。」
說罷,他從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來。
翻開一看,上面寫著的,居然是關於基輔的一些內容。
「如果你想帶領人民,走向正確的道路,首先要做的一點,就是讓他們信任你。」
「怎麼了瑪利亞,有什麼事情需要諮詢的嗎?」
「但是,這的有這個必要嗎?」
在瑪利亞輕輕推開房門時,就看到弗拉基米爾,正在撓著已經掉光頭髮的腦袋。
「我們不是要學習資本主義,而且要借鑒一些好的,然後將其吸收,再轉變成我們的。」
屬於是『你們不聽話就等著被哥薩克騎兵關愛吧』的態度,說白了就是打,用恐怖的手段來控制其他民族。
瑪利亞雙眼一亮。
弗拉基米爾所說的內容,不就是未來才會發生的大數據嗎。
總不可能,『你沒做好就讓你莫斯科政府破產』這樣吧。
特別是『爐邊談話』這個方法。
放下這張報告,瑪利亞再拿起另外一張報告,上面寫著的內容,是關於莫斯科的經濟問題。
在二十一世紀期間,靈活使用新聞媒體,從而達到與人民打成一片的人,是懂王。
「你一開始所看到的那份報告,『獎罰機制』的困難點,但這隻是其中之一。」
嚴重缺乏正反饋的政府公司,https://m.hetubook•com.com自然就不會擔心市場所帶來的負擔,擺爛也就更加容易了。
而且,前沙俄時期,他們對民族的處理都是簡單粗暴。
國家內的大小事務現在都是由他來負責,內政外交,他都要去管理。
畢竟,瑪利亞從一開始就打算改變約瑟夫。
此時的弗拉基米爾,正在為計劃經濟的問題而煩惱。
她很了解羅斯福。
可隨著和平日子的到來,民族之間的矛盾逐漸被翻了出來,開始了秋後算賬。
瑪利亞很清楚,讓約瑟夫立即轉變態度,並學習資本主義總統的『爐邊談話』確實有些難度。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就提出過關於『計劃經濟』的內容。
手上這份報告所陳述的內容,正是關於政府公司的效率性。
別看蘇聯一片祥和,但事實上內部問題依舊很多。
他的用詞清切易懂,很深得人民喜愛。
複雜,繁多,簡直可謂是眼花繚亂。
「但是在測不準原理之下,我們可以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細分,這這裏面的細分,就需要大量的數據,從而做出相對應的分析。」
首先是計劃經濟中的『獎懲問題』很難落實。
自從羅斯福成為總統之後,瑪利亞就對美國那邊所發生的事情,一直保持高度關注。
可即使如此,懂王依舊收穫了巨大的聲望,這使得他在第一次競選時,直接爆炒希婊。
因此,瑪利亞找給約瑟夫開導好心理準備之後,便又找到了弗拉基米爾。
摘下掛在鼻樑上的老花眼鏡,帶著一絲疲乏的笑容向瑪利亞招了招手。
「如果要做好『計劃經濟』,我們就需要獲得數據。」
單單是瑪利亞手上的這張莫斯科經濟問題,就已經將計劃經濟的問題點給展現出來。
當民眾信任他時,羅斯福的政策才得以實施。
儘管以後的美國,在軍工複合體上面,確實與羅斯福有著很大的關係。
而報告中,首先爆和_圖_書發出『體驗不足,引起民眾不滿』的內容,就是關於一雙鞋的製造問題。
然後他走到書房邊上的,這七十多平方米的書房,其邊上就擺放著一個很大的黑板。
如果做錯了,或者他的產品不具備競爭力,那麼他就會受到市場的『懲罰』,也就是經濟問題,輕則負債,重則破產。
可事實上,民族之間的矛盾,絕非短時間內能夠調停,特別是隔著時代仇的問題。
這方法或許能讓約瑟夫也用一下。
市場經濟有一個特徵,那就是利益上的『獎懲』。
即使到了蘇聯中後期,在計劃經濟上面,也是搞得一塌糊塗。
「但在這裏,我得向你解釋一下,其實我沒有任何的勉強。」
但距離真正上位還有一些時間,現在的國家主席依舊是弗拉基米爾。
雖說一開始的時候確實取得了成效,並且開始給各大城市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計劃經濟改進。
至少不能讓約瑟夫成為一個高高在上的慈父,而是一個親近人民,也讓人民親近他的存在。
一臉不好氣地輕拍著桌子,瑪利亞像個小老媽子一樣,語氣深長地說道。
下意識地坐到弗拉基米爾身邊,她將手上的報告輕放在桌案上。
報告中,寫了一個村莊的問題,裏面是兩個民族,而這兩個民族在此之前就有過仇恨。
「不一定精準,但至少能接近。」
那是一種厚重的壓迫感,並非他故意而為之,而是與生俱來的氣質。
「嗯?」弗拉基米爾一愣,爾後連忙搖頭:「不不不,我從不勉強自己。」
「事實上還有關於數據上的收集困難,還有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經濟效用上的量化與比較。」
因此,對於個人的『懲罰』幾乎不存在。
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張張寫滿了內容的紙。
由於莫斯科的計劃經濟是由莫斯科政府全盤負責,要生產什麼,需要多少量,給予多少資源,都經過嚴格的計算。
一個人www.hetubook.com.com創業,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那麼他就必然需要面對競爭,去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並解決其中的痛點。
但是,內在問題也依舊嚴重、
「老師,你都在處理這些事嗎?」
但這一部分內容,並不詳細,只是一個相關的概念而已。
聽完后,約瑟夫臉色有些奇怪。
特別是民族和經濟問題,成為了當前最重要且最關鍵的任務。
在弗拉基米爾的指引下,瑪利亞這才發現,這個掛在書房內的黑板,居然寫滿了東西。
只有給莫斯科投送物資或者更換領導人,壓根沒有給莫斯科扣錢破產這一說法。
而現在,他要將這個概念給套入蘇聯模式,幾乎是將一個人的大腦化作成最先進的機器來運作。
確實,現在的約瑟夫已經開始為繼承人的工作而做準備。
密密麻麻的,把整塊黑板全部填充。
但羅斯福已經將他該做的事情都做好了,沒有他,別說軍工複合體,恐怕連大蕭條都走不出來。
約瑟夫還是有些猶豫,但很顯然,他已經心動了。
瑪利亞手上的這張基輔報告,就是寫著前兩天發生的一件關於民族之間的問題。
原則上,蘇聯是要求每一個民族公平和諧。
雖說弗拉基米爾將『計劃經濟』提前帶了過來,並且從0突破到了1,但計劃經濟確實是當前為止最複雜的經濟體系。
最終,瑪利亞氣鼓鼓地扯了下他的鬍子。
可同樣,也會讓約瑟夫逐漸迷失方向,因為他身邊再無朋友。
左思右想過後,瑪利亞便親自找到了約瑟夫,將這個『爐邊談話』的法子告訴給了約瑟夫。
弗拉基米爾就是現在的情況。
「老師,這可不是一個人或者短時間內就能完成得了的工作,裏面的問題太多太複雜了,您一個人……是否太勉強了。」
此時的她,正拿著關於莫斯科在計劃經濟中的試驗報告。
而如今,羅斯福就是利用了當前為止最先進最前沿的媒體工具和圖書,與人民進行了交談。
這種感覺是前所未有的,因此他很快就取得了民眾的信任。
所以,在羅斯福實行『爐邊談話』時,瑪利亞便頗為在意地將其記錄起來。
他依舊在苦惱著自己手上的報告,正苦眉愁臉地,一根又一根地抽著煙。
笑罷,準備重新戴上老花眼鏡,繼續對這些報告的處理。
這樣的氣質,早就了約瑟夫成為國家意志的人,在面對最大的危機時,確實能起到關鍵性作用。
「知道每一個人我的想法是什麼,每個人的商品偏好是什麼,然後又要如何精準地去生產,去供給。」
「因為計劃經濟從來都不是單純的經濟體系,它的本身,就是一個數學。」
而這項任務,一直以來都落在弗拉基米爾肩上。
「這裏面的範疇並不是數學,而是哲學,因為要知道這百萬人心中所想,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是一個有想法的人。
歷史中的約瑟夫,確實有一股難以靠近的氣場。
這使得蘇聯人民,擁有豐厚的物資,卻沒有太多的選擇。
而且,他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如此親近人民的總統。
這種『懲罰』還能夠因為獲得民眾反饋,從而提高產品質量,讓購買者獲得更好的生活體驗。
在一個地區里就爆發了爭鬥,而這場爭鬥已經不論對錯,直接演變成械鬥,參与人數已經有千人,最終造成百餘人傷亡。
該是這一聲輕輕的嘆息,引起了弗拉基米爾的注意。
「瑪利亞,我很清楚你的擔憂是什麼。」
「對。」
這是一件極其嚴重的事情,而且矛盾也從一開始的雞毛蒜皮,逐漸演變成民族問題。
既然心動,一切都好辦起來了。
彷彿是坐在你家的壁爐邊上,如一位親朋友人般,給你聊著天。
「你要主動親近人民,而不是讓人民主動親近你。」
瑪利亞見此,並沒有出言打斷,而是不動聲息地撿起地上一張報告。
而且羅斯福的某些舉措確實很讓瑪利亞在意。和-圖-書
但這種手段是不可能用在蘇聯內部,這就使得民族之間的仇恨開始爆發起來。
雖說瑪利亞有意將『爐邊談話』也在蘇聯這裏推廣,但是看見弗拉基米爾真埋在這堆關於民族和計劃經濟的報告裏面時,又有些不忍心。
做對了,做好了,他就會受到市場的『獎賞』好處,賺取豐厚的收入和精神上的飽滿。
現在的莫斯科,已經出現了這種情況。
「屬於是測不準原理。」
該是太過於投入,也可能是瑪利亞進入時太輕手輕腳,弗拉基米爾絲毫沒發現有人進入自己的辦公室。
在此之前,弗拉基米爾就出過一本書,名叫《土地問題和爭取自由的鬥爭》。
懂王只想與自己的maga人民打成一片,而不是全部美國人。
而上面的內容,似乎還有一些數學公式在裏面。
儘管已經開始接管國家的事情,但約瑟夫在一些工作上,還是顯得有些保守。
「在一開始的時候,我確實有些勉強,但是從1920年到現在1933年,十三年的時間,我在計劃經濟中探索到了一些問題。」
原時空中的蘇聯,就是出現『能用就行,不管體驗』的問題。
看著這上面的內容,瑪利亞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所以,她此番到來只是想說服對方,讓他先有一個心理準備。
有些是從各地到來的報告,有些是寫滿了公式或者其他內容的紙張。
對於莫斯科政府的『懲罰』就更不存在。
而且這不是第一塊黑板,在黑板後面還有另外一塊黑板,在弗拉基米爾將其翻開之後,第二塊黑板也同樣寫滿了內容。
首先是關於民族之間的問題。
「瑪利亞呀,那是資本主義的東西,我們學來幹嘛。」
「約瑟夫,你遲鈍呀。」
弗拉基米爾單手撐著腰,另外一隻手則拿起粉筆,指向這些數學公式中。
他為了試驗『計劃經濟』,在莫斯科這座大城市內率先進行實施。
待約瑟夫開始認真思考時,瑪利亞便又轉移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