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世界革命
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有俺妹初成長
就在這時,講台上兩位教授的爭辯已經結束,站在台上的教授已經換了一個人,他是巴黎大學的著名數學教授。
「即使可以,也需要很多的人,或者很長的時間。」
還沒有定型,甚至沒有準確的思路。
那是一種「雲霞雕色,有逾畫工之妙。草木賁華,無待錦匠之奇。夫豈外飾,蓋自然耳。」的美感。
畢竟,圖靈可不是馮卡門這種便於交談的科學家。
「那如果可以藉助一些工具,來讓人類突破自己的極限呢?」
「總所周知,細菌的最大保護就是它的細胞壁,而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我們可以看到,青霉素會幹擾細菌細胞壁。」
她向弗萊明提出了加入『蘇聯生物研究部門』的邀請。
「圖靈先生,您怎麼了?」見圖靈神色奇怪,瑪利亞不禁有些擔心。
「只不過,在提純方面,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去進行研究。」
剛進入生物談論所,就看到身穿白袍,帶著平光眼鏡,束著馬尾,正嚴肅正經地在顯微鏡下,進行著某種實驗。
只不過,瑪利亞卻在這番話中,聽到了一些端倪。
他們正等待著安娜斯塔西婭的實驗。
所以,她的論文就連弗萊明都不知道。
就如同弗萊明一樣,關於青霉素的研究並沒有得到太大的重視。
時而無聊的觀察四周的瓶瓶罐罐,時而拉長脖子,探著腦瓜子去看妹妹在實驗什麼。
「這種由黴菌分泌而出的物質,可以滅殺病菌,而且不損害人類細胞。」
在這裏,沒有火箭小組的爆炸,沒有數學區的爭論,有的,僅僅是耐心與等待。
等待過程中,這些生物學家都在耐性等待。
這個想法只是某個概念。
第二天時間,瑪利亞與圖靈認識,雖說沒有把握,但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我們終將知道,我們必將知道。」
但她依舊對科學充滿了信仰。
他們所追求的,是對生物的探索,對人類未來健康的追求。hetubook•com.com
這個念頭一下子就衝出了自己的思維,蓋過了孿生素數猜想所帶來的挑戰。
「我腦海中有些想法,需要去進行證明,今天能與你聊天我很高興。」
冷不丁地,瑪利亞說出了這句話。
『用工具來突破人類極限?』
「4,從接種的病體上以相同的分離方式,分離出與原來病株相同的病原體。」
等待著結果的出現。
所以,在談到自己對孿生素數猜想的個人理解時,圖靈原本帶著一絲躍動的表情,突然間沉了下去。
「那是一種干擾細胞壁的合成,使得細胞壁內外滲透壓產生變化,最終使得細菌細胞吸水腫脹破裂。」
瑪利亞上輩子的知識儲量,放在這個時代里,已經是很頂尖的存在。
甚至在意識形態的影響下,安娜斯塔西婭的論文被刻意隱藏。
直至幾個小時后,原本頹廢的小白鼠似乎恢復了不少精力,並逐漸恢復健康。
此時,正由他來負責對這道數學猜想進行解釋。
有那麼一瞬間,圖靈是覺得,她想引導自己,往某個方向走去。
他們正在驗證青霉素的存在,並對『青霉素量產化』作出豪言壯語。
「這個實驗,或許能證明,我與弗萊明教授對黴菌分泌物的觀點是正確的。」
正所謂『與天斗其樂無窮』,科學家的存在,就是探索自然,與自然鬥爭。
這樣的情況,正符合瑪利亞所構想的圖景。
看著圖靈離開的背影,瑪利亞的眼神變得略有所思。
他開始講解對青霉素對病菌的破壞原理。
然而,安娜斯塔西婭的論文並沒有被外面的學者所重視。
而這把利器,如今,也同樣在圖靈的手上,散發著熱量。
由於這場實驗是由安娜斯塔西婭負責,因此也將由她來開始對其他學者進行講解。
對於圖靈這種沉默寡言,且經常沉迷在自己的思維世界里的人,瑪利亞也頗為頭痛。
圖靈
www.hetubook•com•com
擺了擺手,他作著深呼吸的東西,帶著緊蹙不開的眉頭,從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來。他轉過頭,看向坐在自己身邊的可愛女子,此時她臉上依舊保持著微笑,並沒有太多刻意的神色。
「3,純粹培養的病原菌要被接種至於病原體相同物種的健康受體內,並獲得相同的病症。」
但是,知識儲備量與思維能力是兩種不同的性質。
然後,一個天馬行空的想法,從圖靈腦海中浮現而出。
「現在,選擇權在你手上了。」
他很喜歡這裏面的討論氛圍,但他對現在人類的計算能力,充滿了擔憂。
一切都陷入如此的安靜。
說罷,只向瑪利亞這邊點了點頭,爾後便拿起自己的筆記本離開了。
這是在實驗室培養液生產的六十多倍產量。
當數學被人類所掌握時,人類就已經進化了。
它只是一個模糊的影子,卻讓圖靈為之著迷。
因此,這場大會不僅僅是免費的,甚至還能讓他們繼續在此留宿。
說完后,她便將講台交給這位英國生物學教授弗萊明,由他接著下面的話講下去。
對於很多科學家而言,能夠獲得免費實驗素材,包吃包住,而且還能有那麼多與自己相同性質科學家在一起。
「我跟弗萊明教授的觀點一致,經過提純后的黴菌,確實可以對病菌進行滅殺,而且還不會傷害到小白鼠的健康。」
而且相對於這種陰謀論,他更傾向於被瑪利亞無意中引導的那個方向。
她可不希望這位數學家出什麼意外。
第二篇論文,則是關於安娜斯塔西婭的一次意外探索。
幫助人類突破極限的工具……
由於這場科學家聚會是有蘇聯官方組織,而且夏宮的房間很多,各種物資準備充足。
一旦沒說好什麼,可能就會引起對方的反感。
沒想到,第一句就讓對方離開了。
當安娜斯塔西婭向眾人說出這番話時,瑪利亞當即明白和圖書,她正在進行的,是關於青霉素的實驗。
當然,她在講解時,目光稍稍停留在瑪利亞這邊,就彷彿是在向自己的姐姐炫耀著什麼一樣。
她可以記得很多知識,能對一切內容進行初步的描述,可是要想她去對此進行深入了解和探究,那就有些為難了。
而且,從安娜斯塔西婭的語氣來看,她似乎隱瞞了更為關鍵的內容,那就是關於青霉素的量產。
讓他們了解到,蘇聯這個新生國家,在對待科學家這件事情上,是絕對的,專一的。
「總所周知,科赫法則給我們提供了病菌的科學嚴謹辯證理論。」
「通過這個理論,我們成功分離出鏈球菌,並將致死量注射到小白鼠體內。」
因為,他們看到了必死的小白鼠,活了下來。
這個時空的安娜斯塔西婭,在發現青霉素方面,比弗萊明教授要更快一些。
第一篇論文是關於青霉素的量產可能性,與量產後取代磺胺類的藥物,成為保護紅軍將士的必要藥物。
「如果我們研究出對青霉素的量產化,這將會對人類健康,帶來巨大的福音。」
如若圖靈無法給他們提供計算機數學邏輯,她就必須另尋他路,尋找其他數學、邏輯家來幫忙。
「最終實驗結果得出了,六隻得了鏈球菌的小白鼠,注射了黴菌分泌物的四隻健康活下來了,而沒有注射的兩隻,已經瀕臨死亡。」
而在她邊上,則是幾隻精神頹廢的小白鼠,彷彿得了病一樣。
坐在安娜斯塔西婭邊上的,是幾個滿頭白髮的生物細菌學家。
可事實上,對青霉素的量產化論文,在安娜斯塔西婭手上,已經寫了兩篇論文。
這番話,道出了生物細菌學者們的心聲。
第一天時間,瑪利亞認識了火箭四人小組,見識到他們對環境的破壞力是一戰水平的。
「弗萊明教授,你甘心繼續留在英國,輕視你在青霉素上的研究和發現。」
「還是說,與我一同合作,繼續在和*圖*書青霉素這方面的探索研究,從而爭取諾貝爾獎?」
反觀弗萊明教授,在他發表了黴菌對細菌溶解的論文後,仍舊沒有得到重視。
正當瑪利亞陷入疑惑之際,安娜斯塔西婭做出了一個讓她感到意外的劇情。
一時間,圖靈的思維放入進入了宇宙深處,進入了充滿不可預測的量子世界里。
當然無論是他亦或是前一位教授,他們都只是通過自己的理解去給這個猜想進行證明。
「2,病原菌可以被分離並且在培養基中進行培養生長,從而形成菌斑,並且能記錄各項生命特徵,從而證明是細菌,而非毒素等化學物質。」
這是一個重大的實驗,對於很多生物學和細菌學者而言,彷彿是看到了神跡一樣,紛紛瞪大了眼睛。
她在瑪利亞驚訝的眼神下,向弗萊明教授伸出了手。
他的論文機會被丟到了舊書堆裏面,幾乎被埋沒在裏面。
孿生素數猜想,依舊是無法得到解答,至少在現在這個時候,一切數學都要靠人類雙手去計算,導致很難進行大數運算。
莫非是自己說得太隱晦,讓他感到不喜?
第三天,也就是今天,瑪利亞再一次去看望自己的妹妹安娜斯塔西婭。
雙方已經達成了共識,都是研究青霉素的共同合作者,因此弗萊明很自然地接過了這份工作。
她確實有意引導對方往圖靈機的方向思想,但這隻是剛開始而已,接下來還有很多引導語都還沒有說。
瑪利亞絲毫不敢打擾自家妹妹的實驗工作,她只是默默地坐在邊上。
他們研究生物細菌,並不是科幻作品中的那樣,只為了各種無聊的邪惡想法。
她在發霉的甜瓜裏面,找到了大量可用於提純的青黴菌,每毫升可生產出250單位的青霉素。
所以很多科學家都不會那麼快離開,至少,在這場將會持續五天的大會裡面,他們都會留在此處。
緊接著,她又往這些頹廢的小白鼠身上注射著什麼東西,然後就開和圖書始等待。
一聲嘆息中,圖靈默默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看著這位教授的滔滔不絕,圖靈有些無奈地搖著頭。
不知道歸不知道,他現在來了,安娜斯塔西婭卻沒有直接說明,這似乎她的思考在裏面。
而身為科學最重要且最核心的數學,則是一種細膩的感覺。
「緊接著,我與弗萊明教授,分別培養了各自的黴菌,並且提取了黴菌的某種分泌物,並將其注射入得了鏈球菌的小白鼠體內。」
而且,相對於弗萊明,安娜斯塔西婭更具優勢,因為她在實驗方面獲得了很大的支持。
但瑪利亞能看到的內容不多。
這就是數學,讓人類探索科學未知真相的利器。
看著圖靈消失的方向,瑪利亞心中已經做出了一些打算。
「如若我們能成,便可在人類生物細菌學中,佔有一席之地,並獲得關於生物學的諾貝獎。」
這樣的遭遇,讓弗萊明做出了來蘇聯的決定。
「人類的能力,終究是有限的。」
每失去一位科學家,對人類而言都是天大的損失。
「1,患者體內可以找到大量的病原體,而健康個體內沒有或者很少。」
而她的話,立即給圖靈打了一個靈感點。
科學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她不一定能留得住這裏的所有人,但至少能給科學家們進行思想革新。
可真正的解答證明,如今還未存在。
「可惜,人類的運算能力是有限的,單靠個人能力,是很難進行大規模數學運算。」
而這份抉擇,也讓弗萊明跟安娜斯塔西婭認識,並且成為了有共同語言的人。
她只能看到,被安娜斯塔西婭握在手心上的,是一隻仍在活潑亂跳的小白鼠,此時此刻正在被安娜斯塔西婭給注射著什麼東西。
可現在,他又覺得自己是不是多疑了。
這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機會。
因為科學給她帶來的感官,是宏大的,壯麗的。
而提出邀請的一個巨大誘惑,便是蘇聯官方對青霉素研究的重視與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