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世界革命
第二百四十五章 白色惡魔,德共
相對於黨衛軍在後勤上的豪華配置,國防軍就簡單多了,因為他們是順著鐵路發起進攻,一切後勤靠鐵路。
雙方在一個名為維綸的地區發生交戰。
第三,下放權力,允許各個作戰單位,根據實際情況來做出己方的作戰安排。
黨衛軍的進攻方向是靠近維綸,是他們的進攻方向的左翼。
第一,將棉衣反過來穿。
德共這一邊也同樣擁有著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支持。
但這一次不一樣了。
一些沼澤區甚至被埋下了地雷,當地人路過時,就會蹦出一點小驚喜。
權衡利益過後,布倫堡決定配合黨衛軍。
這些部隊的突然出現實在是打亂了黨衛軍與國防軍的進攻節奏。
最終的結局,是一邊倒的勝利。
縱使阿道夫內心深處有千萬個注意打算,有各種難以置信的野心與手段。
而且如今的國防軍高層,已經決定與阿道夫合作。
他們往往會在中間拆卸一段,然後埋伏在四周。
由於瑪利亞是按最大的預算去估計,因此她在防禦工事的部署上,也做出了相對應的調整。
因為他們很清楚,此時的國防軍與阿道夫,已經是一條船上的人。
但是,現任的捷克斯洛伐克總統十分清楚,他們所處於的地理位置,壓根就沒機會中立。
既然如此,後勤方面確實能得到保障。
德共則是依靠雪地上的優勢,在每一個地段都部署了阻擊陣地。
國防軍那邊也不好過。
因此,無論如何,阿道夫都需要獲得國防軍的信任。
那就是『誘敵深入,集中殲滅。』
殲滅眼前的敵人,而非擊退。
雖說這裡是平原,無法實施山區或者森林的那種游擊戰術,但德共還是有一個天然優勢。
法國人對納粹德國的擴軍行為,已經明目張胆到直接無視。
而且在人數上,德共確實是佔據著絕對優勢,還有空中優勢,殲滅留在維綸的兩個黨衛團,並不是什m.hetubook.com.com麼難事。
希姆萊指示著蓋世太保,燒毀了有關於『長刀之夜』的一切資料,而且將此描述為『阿道夫有驚無險底制止了羅姆與施特拉塞的無恥政變』。
他們將會出動空軍支持,以此來援助德共的反圍剿行動。
國防軍這是依靠著一條搭建在奇切爾的鐵路,以此鐵路方向,發起進攻,是屬於進攻方向的右翼。
但是,在法國人的絕對實力面前,阿道夫什麼都做不到。
而且,偵察部隊也已經將黨衛軍和國防軍的大致方向標識在地圖上。
或是一個團,又或許是一個師,有些地方甚至只有一個營,一個連。
與此同時,納粹德國也開始了內部的『改革』。
為了保證後勤,黨衛軍還設置了一支兩千多人的輜重隊,該隊伍配置了輕機槍數十挺,兩百多輛運輸貨車。
現在,1936年一月末,大雪紛飛,一整片土地都堆滿了積雪。
雖說現在的德共還沒有成立一個真正的情報部門,但瑪利亞已經安排了各種偵察兵外出,就是為了對敵軍的真實情況進行估算。
而且,輿論上,蘇聯也在為他們不斷造勢,使得整個德共在士氣方面都十分充足。
儘管捷克斯洛伐克內部,已經出現了分歧。
由於這些偷偷摸摸繞到後方的紅軍,是負責打敵人的後勤補給隊伍,因此沒有鐵路保障的黨衛軍,成為了他們的主要進攻目標。
紅軍游擊隊會以破壞列車軌道為主要工作。
阿道夫終究是需要容克們的支持,而國防軍的掌控者就是他們。
而這份信任,則表現在了阿道夫對衝鋒隊的大清洗。
在這邊,是存在著德國黨衛軍兩個團的兵力,規模都在3500人左右。
儘管在估算人數上,瑪利亞還是估算多了,認為黨衛軍與國防軍至少增加了是個師的兵力,但也相差不大。
部署安排下去之後,紅軍便立即行動https://www•hetubook.com•com起來。
德共這一邊,是統一了指揮權。
身為這次進攻的黨衛軍總指揮,戈林大手一揮,將他們的作戰計劃提前了。
然後,在敵後區域突然出現。
同時積極徵召兵力,做好長時間作戰的準備。
這場『長刀之夜』的主力,是蓋世太保與黨衛隊。
原本,他們是準備過完這個冬天,再發起大規模進攻。
第三天,羅姆和施特拉塞被秘密殺害在監獄裏面。
就這樣,黨衛軍與國防軍發起了鉗形攻勢,打算一點點蠶食而來。
即使無法完全搬空,也會將其燒毀,絕不會留給國防軍一丁點東西。
待他們成功過之後,列車會歸還給他們,但裏面的物資基本被搬空。
他們是黨衛軍的一個先頭部隊,是靠北方,且距離波森地區只有七十多公里,可以說是十分靠近他們的主要地區了。
對於這支先頭部隊,瑪利亞率先命令五個團的兵力進行圍剿,而且還申請了空中支援。
這樣的做法,可以形成一種密密麻麻的視覺衝擊,彷彿人海戰術一般。
如果不能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那麼,即使是勝利了,也很難取得效果。
他們並不是第一次與德共紅軍交手,但此前的每一次交手,德共紅軍都是留守分寸,不會打得很拚命。
毫無疑問,他們打算以絕對兵力直接平推過來。
進軍之前,戈林向國防軍那邊發出進攻要求。
就此,衝鋒隊失敗了,而阿道夫也確實利用這個清洗運動,取得了國防軍的支持。
在瑪利亞的軍事改革下,反納粹聯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整支紅軍。
只可惜,阿道夫還是高估了戈林,同時也低估了德共的情報能力。
特別是黨衛軍的後勤部隊。
於是乎,在雙方之間的戰場上,爆發了各種戰鬥。
他們同樣也想保持中立,而不是參与到資社之間的大戰。
由於他們的棉衣是外黑https://m•hetubook.com•com里白,正常穿著的話,在這白茫茫一片的雪地里,十分扎眼。
而且根據兵力分佈,除去維綸地區的兩個團,黨衛軍此次進攻,是五個步兵師,人數在八萬人左右。
奈何,在他們的反擊即使能擊退一個方向的進攻,他們四面八方仍有無數個班或者連,對他們進行攻擊。
國防軍的總指揮布倫堡不是很願意,因為他很清楚,冬季行軍,對部隊有很大損失。
但是,雙方之間的戰場深度可是有兩百多平方公里。
他們的衝鋒並不是集團式步兵衝鋒,而是分出了多個班,以班為最小的作戰單位,然後分散在戰場上。
說是改革,其事實上,就是一場大清洗。
大部分都是以德共的阻擊戰為主,但也有一些是德共紅軍的圍剿戰鬥。
獲得支持之後,國防軍在對付德共的事情上就更加賣力了。
於是乎,在戈林的授意下,黨衛軍立即鋪開戰線,向著波森地區進軍。
憑藉漫天的白雪,德共紅軍又是將棉衣的白色露在外面,這就使得他們更難被發現。
一來,在他們的印象中,雙方都是德國人,沒必要這樣拚命。
這兩個團的黨衛軍立馬發現不對勁。
這是一個天然的掩護屏障。
黨衛軍的一個步兵師,是由三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一個通訊營、一個工兵營組成,除去軍官、參謀、衛勤人員的百多人,還配置了一定量的摩托車、馬匹和自行車。
如今的他,只能先解決掉德共,統一整個德國,方有機會讓自己走上更大的歷史舞台。
為了讓武裝力量獲得更大的提升,瑪利亞還特意向捷克斯洛伐克提出空軍援助申請。
而在他們下車的那一刻,紅軍游擊隊就會出現,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等列車過來時,因為缺口被迫停車,然後下車維修軌道。
長刀之夜,開始了。
戰爭即將開啟,無論是納粹德國還是德共,都已經做好了準備hetubook.com.com。
這些兵力的分佈,在一個師到三個師不等,而且在這些城市之間,還會有團級別的軍團留守。
一開始,經過編製之後,紅軍規模已經得到了初步提升。
可如果翻過來穿,白色在外,就會達成迷彩效果。
二來,那時候的德共紅軍,還未進行軍事改革,軍團長並不願意犧牲太多紅軍將士。
自此,代理人戰爭,出現在德國內部。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貿然進攻,只會讓他們打得十分難受。
而且他們依舊掌控著德國最核心的魯爾工業區,這就使得以戴高樂為首的『鷹派』,更傾向於利用阿道夫。
雖說列車運輸方面,確實方便許多,但列車軌道卻成為了他們的主要弱點。
第二,除去主力部隊,各單位以連的規模,在四處各地展開游擊,而且必須遵從一個作戰思想。
為了給德共打一個出其不意,阿道夫要求戈林,做好情報工作,別將他們的八個師的真實情況公布出去。
在他們佔領了盧布涅維采后,黨衛軍已經擴大到了十二個師的規模,並還在增加。
德共紅軍絲毫沒有停下來的跡象,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
隨著國防軍的支持,阿道夫的擴軍行動逐漸增長。
但戈林並不在意這些問題,在他眼中,只要自己發起總攻勢,德共就會雙手舉起直接投降。
國防軍也已經從原本的幾個團,添加到十個師,打算以此來打一場決定性的決戰。
捷克斯洛伐克空軍立即出動,並對該地發起了幾輪侵擾。
由於國防軍與衝鋒隊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而國防軍又是他們最不可或缺的武裝力量。
第一天的進攻,雙方在維綸這片小地區,發生了激烈的戰鬥。
因為,對於法國人而言,蘇聯的威脅更大。
既然達成了利益一致的合作關係,自然是不可以獨自脫離。
打了一整天的時間,維綸這座小城很快就被打得千瘡百孔。
德共紅軍是抱著殲滅他們的心態和*圖*書去打的,他們甚至出動的空軍力量,著實是讓這兩個團壓力劇增。
電報很快就落在了戈林手上。
畢竟黨衛軍和國防軍的過冬裝備都還沒有準備好。
但隨著再一次徵兵開啟,並且匈牙利也派出了五個師的志願軍前來增援之後,兵力上的劣勢,得到了初步緩解。
因此,在這位總統的強烈要求下,捷克斯洛伐克答應了瑪利亞的請求。
但是他仗著自己這裡有鐵路運輸。
以盧布涅維採為主要的後勤保障點,德軍分別在緬濟熱奇、斯克維日納、希維博津、奇切爾和德雷茲登科分佈了兵力。
是的,必須得殲滅,而不是擊退。
在瑪利亞的授意下,五個團的紅軍,憑藉白色的天然掩護色,硬是在黨衛軍和國防軍的眼皮底下,穿梭過去。
第四,在主要路口設下阻擊陣地,陣地必須架設好火炮和機槍塹壕。
以濃厚的大雪作為掩護,便可進行神出鬼沒的游擊戰。
在兵力規模上,德共確實佔據了很大的劣勢,瑪利亞對此十分清楚。
為了實現這樣的戰術安排,瑪利亞做出了以下幾種措施。
納粹德國是擁有整個德國的支持,甚至還有法國人的物資援助。
戈林滿口答應了,並做出了各種保密措施。
在後勤補給上,雙方都做出了準備。
但他們都是分散在四處各地,並與學習融為一體。
黨衛軍在作戰方面,表現出了出奇的頑強,他們幾乎頂著捷克斯洛伐克的空軍襲擾,進行了好幾次反擊。
為了應對這支已經不一樣的德共紅軍,這支黨衛軍的軍團長立馬向大後方發出『請求增援』的電報。
除去後勤與輿論上的問題,雙方在各自的內部問題上,也同樣做出了巨大的措施。
那就是天氣。
打響的第一槍,是在2月末。
與此同時,德共五個團已經對該地區發起了衝鋒。
阻擊陣地的兵力部署並沒有固定。
她要做的,是使用絕對優勢兵力,並且加上空中火力優勢,將其徹底殲滅。